第三百三十章 哭窮
書迷正在閱讀:朕和朕的滿朝文武一起穿了、系統(tǒng)讓我裝柔弱[快穿]、雙標榆醫(yī)生又想被我采訪、我和反派真少爺是竹馬,我倆三歲半、以身殉道后我重生了、圣手仁婿、英雄聯(lián)盟之雪霽初晴、重生之我的老公是仙帝、梟雄嫡妃:王爺從了吧、穿成暴戾大佬的小人魚
對于未來顯示設備市場,影響巨大的拍賣會,終于順利結束。 拿到了技術專利的廠商代表,當然是歡天喜地,對未來在顯示設備市場大展身手信心百倍。在拿到名額的當天,各家公司代表團就舉行了慶功宴,他們的總公司也立即召開了高層會議,討論接下來的技術培訓、設備改造、全球布局等等,為以后大展身手做好了全面準備。 獲得技術授權的公司,也是欣喜不已。 純平顯示技術,對全球顯示設備市場來了一次大洗牌,球形顯示設備空出來的市場份額無比巨大。哪怕以二十巨頭的實力,也不可能一口將其全部吞下,必然會留出大量的市場供他們這些中小公司發(fā)展。 可以預期,他們在未來的兩三年內(nèi),必然會迎來一個高速發(fā)展期。 但在這六十家企業(yè)之外,最大的贏家,其實是中華制造。 首先是授權費,二十個技術轉讓名額,一共拍出了十三億八千七百萬美元;四十個專利授權名額,一共拍出了三億三千兩百萬美元。 累積收獲十七億一千九百萬美元。 不過,專利授權的三億三千兩百萬拍賣所得中,現(xiàn)金很少,總計只有不到三千萬美元,而且這不到三千萬的現(xiàn)金,還大多是從日韓企業(yè)處得到。其他的中小公司,大都精明地選擇了用專利技術來沖抵現(xiàn)金。 所以實際到手的現(xiàn)金,為十六億九千一百五十萬美元。 扣掉稅,實歸中華制造所有的拍賣所得為十三億五千三百二十萬美元。 這是轉讓金收入。 其次就是未來的授權金收益。 以中小公司的實力,在全球顯示設備市場,樂觀估計能占到百分之三十市場,悲觀算來,也能有百分之十的份額。 一億七千萬的彩電、顯示器銷售數(shù)量,他們預測能達到一千七百萬,到五千萬臺之間。按照每支純平管五十美元的授權金計算,中華制造就能得到八億五二十五億美元的授權金收入! 這是一年的收入! 由此可見,擁有了純平管技術的中華制造,就像是突然挖到了一座金礦一般,完全是一次狂歡盛宴。 有了這個技術,哪怕其他業(yè)務全部解散,中華制造也能年收入十數(shù)億美元!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授權企業(yè)肯定不會老老實實繳納授權金,絕對會瞞報銷量,以減少授權金支付。 為了盡可能準確地掌握他們的銷售數(shù)量,中華制造也只能雇傭大批的調查人員,收買各國稅務局獲取其銷售數(shù)據(jù),還要聘請一個龐大的律師團,進行全球維權。 這個支出,每年也是數(shù)以億計! 但這是值得的。 從電動自行車開始,到數(shù)字儀表,再到電腦主板,中華制造正在逐步走向國際市場。純平顯示器更是將這個步伐,加快了無數(shù)倍,未來隨著越來越多中華制造的產(chǎn)品進行海外拓展,權益維護的需要就越來越大。 因而利用這個機會,組建一個遍及全球主要國家,數(shù)量龐大的調查團、律師團,是完全有必要的。 這錢,中華制造出得起! 除了以上兩個現(xiàn)金方面的收益,白云天最看重的,還是從各家公司手中轉讓來的數(shù)百項技術專利。 這些中小公司手里的專利,都不是什么驚天動地,能夠影響某一領域的大專利,很多都是一些邊邊角角的小專利。但是通過這些專利,中華制造卻能追根朔源,繞開國外的專利限制,取得突破口,進入到許多以前無法涉足的領域。 并且這些專利本身,也有一定價值,整合起來,同樣能助推中華制造的技術水平大飛躍。 這些公司也很知趣,在獲得名額以后,很快就讓公司傳來了完整的資料,沒敢有所隱瞞。 涉及到轉讓的專利,也陸續(xù)跟中華制造簽署了專利轉讓合同。 他們唯一有所保留的,是只提供了技術資料,而未對中華制造的技術人員進行實cao培訓。 在他們看來,不經(jīng)過實際動手,沒有相應的設備,中華制造沒有幾年時間,是不可能消化這些技術的。 這個判斷對于其他人或許有效,但白云天是個例外。 在他眼中,這些技術沒有任何秘密,他所看重的也不是技術本身,而是這些技術的延伸價值。 相關的資料到手以后,他立即對其進行了分類整理,然后部分整合以后,交給了研究部門,給他們指定了新的研發(fā)課題。其他的技術,則分別聯(lián)系了兵器工業(yè)總公司、科中大,詢問他們是否有興趣接受中華制造委托的研究課題。 如今的中華制造手里有錢,他一口氣就開了兩百多個課題。每個課題的研發(fā)經(jīng)費他也給得慷慨,少則數(shù)十萬,多則三五百萬。 所有的課題研發(fā)經(jīng)費加起來,足有三、五個億! 看到中華制造開出這么高的懸賞,兵器工業(yè)總公司和科中大都激動得坐不住了,在撂下電話之后,就派出以仇副總、莫校長等人為首的重量級干部,馬不停蹄趕往蘇城,與白云天當面詳談。 “云天,你們這次可是賺翻了!十幾個億啊,還全是美元,嘖嘖!難怪財大氣粗,課題一開就是兩百多個!”仇副總等人與白云天一見面,袁處長就借著與他的熟悉程度,拉著他羨慕地說道。 計劃經(jīng)濟時代,技術轉讓是無償?shù)?,接收方只需要出曬圖費就行了。 眼見中華制造光是轉讓技術,就收獲了十幾個億,很多人都嫉妒得發(fā)狂。 甚至有人還動了歪腦筋,想著能不能從中分一杯羹。 奈何中華制造是外資公司,而且明智地將資金都放在隆和銀行的賬上,并不怕被人為難。 不氣地說,實在惹急了,他們大可拔腿就走,以他們的技術實力,隨便在哪里都能落腳。 若真把中華制造逼走了,那在跟他們合作中,連連受益,眼見計算機聯(lián)合研發(fā)就快取得成果的兵器工業(yè)總公司,第一個就不答應。 有兵器工業(yè)總公司庇護,自身又是外資公司,中華制造才能在無數(shù)人覬覦的目光中,仍然逍遙自在,照自己的步調,按部就班地發(fā)展。 “我們賺得多,花得也多啊,您看,我們光繳稅,就要上交三億多美元”白云天將花錢的地方,一五一十跟他們詳細攤開了算,沒有半點隱瞞,“看,到最后,我們除了收獲了幾個廠,其實沒有一點盈余,甚至還湊不夠一整套集成電路制備生產(chǎn)線!” 仇副總他們也是被十幾億美元的技術轉讓費,給晃花了眼,根本沒想到后續(xù)還能收到授權金,聽他算得實在,都覺得深有同感。 他們深知要維持一個大集團,是多么不容易。 兵器工業(yè)總公司這樣的超大型集團,一年的產(chǎn)值就達到千億之多。但是家大業(yè)大,同樣是賺得多、花得多,這里一點、那里一點,到手的錢轉眼就沒了,還有很多廠礦、機構哭著喊著鬧饑荒。 中華制造現(xiàn)在也是規(guī)模日大,別看他們這次賺了上百億,可真按白云天說的算下來,其實也沒幾個余錢。 能拿幾個億出來,以委托研發(fā)的名義,讓兵器工業(yè)總公司跟著得點好處,已經(jīng)很夠意思了。 這么想著,雖然依然羨慕中華制造得了一筆橫財,不過他們的心態(tài),也慢慢平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