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小攤兒美食日常 第4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那些年我在錦衣衛(wèi)、sao動(你好,前任先生)、快穿:瘋批宿主他又兇又野、熊孩子重生記事、盛世嬌寵(重生)、很純很曖昧前傳、[娛樂圈]吃播網(wǎng)紅的逆襲、蝸牛能飛、過門、侍衛(wèi)大人,娶我好嗎
再一聽底部烤著小火發(fā)出的輕輕滋啦聲響,rou香混著油香,那叫一個誘人垂涎。 有人忍不得了,大聲便喊:“小娘子,這是什么新式吃食?怎個賣法?” 江滿梨笑著拿了扁頭小鐵鏟,朗聲吆喝介紹:“新式的灌湯生煎包,豬rou大餡兒,灌湯流油,湯多汁肥。十文兩個,二十文五個。” 說著左手拿油紙小袋,右手鏟子一旋頂開袋口,再掂起五個煎包往袋里一裝,行云流水,利落漂亮。 眾人夠頭來看,五個生煎將袋子撐得滿滿登登,頭上兩個還裝不下了,冒出尖兒來。 呀,鍋里看著不大,進了油紙袋,還挺多。 十文兩個不合算,二十文多得一個,裝好堆尖了這么一袋子,倒怎么看都覺得很便宜了。 “小娘子!給我來十五個,裝三袋兒!” “小娘子給我來五個先嘗嘗!” 招呼眾人排隊來,江滿梨笑著應(yīng)聲,手起鏟落麻溜裝袋,心道自己這定價策略是定對了,也不枉費她專門按著包子大小選的、兩個不少五個顯多的油紙袋。 “我也要十個,有地兒坐著吃不?” 云嬸在鋪子里做湯餅,阿莊叔一聽,連忙喊著“郎君這邊來坐”,笑呵呵過來招呼了去自家飯鋪的桌凳上。 兩套原有的桌凳,再加兩套剛搬出來的舊桌凳,不到半刻鐘全數(shù)坐滿,連帶著羊湯賣出去許多碗,忙得阿莊叔進進出出,嘴合不上,汗也顧不得擦。 坐不下的許多就捧著油紙包站在一邊兒吃,或是到里頭別家有坐處的再點些飲子一同配著吃,要么就裝了拿去上工、上學的地方吃。 總之是一攤一鋪門前,擠擠挨挨。 待到林柳循著香氣走進小市、眼神四下顧著那熟悉的羊rou湯餅店而來時,看到的就是這么一番場景,驚得揚起了一邊眉毛。 抬眼尋著排隊處細看,方覺眾人排的不是湯餅店,而是個新開的吃食小攤兒。小板車,黑鍋白面食,油香縈繞,凡經(jīng)過者,人手一個微微發(fā)黃的熱騰油紙包。 不就是剛才在小市外頭看見的那種么? 竟如此熱銷? 阿莊叔肩上搭個擦桌的巾帕,剛收完一桌紙袋湯碗擦凈了,旁邊捧著生煎等著的另四個便迅如疾風呼啦坐下,喚他上羊湯。 看見林柳來了,抬手胡亂招了招:“大人只管隨意坐,小的馬上就來?!?/br> 林柳啞然失笑:你倒是看看哪里有處坐? 正想著,聽見有人喊他,“子韌兄,子韌兄?!?/br> 定睛看去,見到那個著青袍的矮胖身影,不由出聲笑應(yīng)道:“仲馳?你怎也在這排隊?” 賀驥字仲馳,與林柳少時便是國子監(jiān)的同窗,后又一齊入了大理寺做官,志同道合。再加上平日里就同為吃貨飯搭子,所以雖說一個是少卿大人,一個只是寺丞,公務(wù)之外也便兄弟相稱了。 賀驥顯然來得早,已經(jīng)排到了隊伍的前十個,笑嘻嘻地與排在后頭的小吏打了招呼,邀林柳過去同排。 小吏哪敢不允,立刻讓出位置來給林大人。 林柳道了謝,同賀驥笑道:“卯時只差一刻,你還在這排隊,不怕誤了應(yīng)卯,孟寺卿打你十八個大板子?” 賀驥嗤笑一聲:“原本是怕的,看見你也在就不怕了,好兄弟板子一齊打?!?/br> 見林柳作勢要劈他,又趕忙努努嘴道:“不會不會,看見前面牽馬,正在買生煎的那個是誰了嗎?” 林柳順著他下巴所指看去,果然見一牽馬的帶刀仆從正接過五袋子吃食,裝進馬鞍側(cè)邊掛著的一個小簍中。 收回目光時,鬼使神差地多看了一秒,眼神越過那小簍和仆從之間,恰與正好從一小片蒸騰的熱氣中抬起面龐的商販小娘子撞了個猝不及防。 小娘子笑顏如花,林柳咯噔一下,趕忙轉(zhuǎn)身。 賀驥道:“還沒認出來?那是孟寺卿身邊的張尤。我方才與他聊了,說是今日朝會要商議新政之事,恐退朝不知何時,讓他趕來買些朝食送去先墊補幾口。” 林柳點點頭:“是張尤?!?/br> “也就是說,孟寺卿今日下了朝興許就不回衙里了,咱們即便誤了應(yīng)卯,補上就是,也不會挨板子?!?/br> 賀驥笑得有些得意,可林柳只道了句“好事”,就轉(zhuǎn)而問道:“你剛才說這新來攤子上賣的吃食叫生煎?” “咦,怎么光想著吃,”賀驥皺眉道,“我以為你知道了才過來的。人家商販小娘子說了,叫灌湯生煎包子,豬rou餡里頭灌鮮湯,是種新式吃食。” 林柳正要再問,已經(jīng)來不及了。 “這位郎君要吃幾個?” 江滿梨聲音清脆,手中見縫插針麻利地包著下一鍋要煎的包子,笑等著面前的綠袍員外郎轉(zhuǎn)過身來。 林柳只好轉(zhuǎn)身,目光卻不自覺先落在江滿梨翻飛的手指上。 面皮白凈,rou餡細嫩,手指靈巧,一捏一送,呼吸之間就捏出一圈漂亮小褶,反過來壓到撒了干粉的案板上,留那圓圓胖胖的一面,很是齊整。 眨了眨眼睛回過神來,才看向鍋中煎好的翠頂褐底“小雪山”。 江滿梨已經(jīng)捏了油紙袋小鏟等著了。 “要二十個,勞煩小娘子?!绷至⑿Φ?。 大單子呀,江滿梨趕忙應(yīng)了:“好嘞!郎君稍等?!?/br> 賀驥有點驚訝:“子韌兄餓極了?買這么多怎吃得完?” 林柳笑笑,道:“你不是說孟寺卿不回衙里么,等下帶去食堂,找?guī)纂p筷箸,邀大家一同吃便是?!?/br> 江滿梨動作快,頃刻便裝好四袋子,又連同賀驥加的十個一齊包了遞過去,等著兩位員外郎付錢。 林柳個高,江滿梨不矮,卻也須得仰頭看他,此時才發(fā)現(xiàn)這不就是昨日吃羊骨湯餅?zāi)莾晌唬?/br> 如此近看了,有些驚訝這位高個的員外郎竟然很是年輕俊朗,鼻梁直挺,眉若劍削,皮膚又白,笑起來有個酒窩,頗有些前世男大少年的感覺。 不由得多看了幾眼,也沒注意到自己竟偷偷勾了嘴角。 待接了林柳遞過來的一兩銀子,“呀”一聲,忙著去數(shù)零錢找回。卻又聽對方道句“小娘子不用找了”,再抬頭,面前已是排在后頭那小吏。 江滿梨暗自笑笑,心里嘖一聲,還是先養(yǎng)活自個罷。 如此,很快也就忘了旁的,只記起剛剛多得了一兩銀子,美滋滋,給小吏鏟包子的手都更輕快了好些。 卻是林柳與賀驥二人抱著七袋兒生煎進了大理寺衙門,立刻就成了眾人關(guān)注的焦點,被簇擁著進了食堂里,不到半刻,三十幾個包子也就一掃而光。 林柳手里拿了最后一個,沿著煎得酥脆的底部咬開小口,任由湯汁流入口中,咸、鮮、微甜、蔥香混合在汁水里,再咬一口有微微顆粒感的rou餡,與薄而暄軟的面皮一同嚼了,甚是滿足。 嚼著嚼著,忽而想起商販小娘子看見一兩銀子時、那清脆的一聲“呀”。 又進而想起她抬起頭時,被淺碧色頭巾半包住的丱發(fā)上,戴著一朵極小的白色絨花。 白瓣青黃蕊,點點紅花絲。 好像……是梨花? 第5章 和氣方能生財 江滿梨前世今生的名字都是娘親取的,來由也如出一轍。 前世聽老爸說,是因為老媽得知懷孕那日,由醫(yī)院出來,恰見附近湖邊的梨樹落花,春末初夏的柔光中,飄飄灑灑,蕩了滿湖的白。 美景無雙,便一時心動,給女兒取在名中,希冀女兒亦無雙。 可惜前世老媽生下她不多久便去世了,走時她都不記事,所以對老媽的模樣和愛意也只能從照片上看看。 老媽走了,老爸就把她當唯一的掌上明珠養(yǎng),家傳的廚藝生意一樣不落,手把手地教。江滿梨也爭氣,大學一畢業(yè),接了公司,上了報紙,破格成了最年輕的特一級廚師。 就是沒料到花一樣的年紀,一朝病倒,轉(zhuǎn)眼便來了這個世界。 這一世阿爹本是陶州錄事參軍,阿娘是得寵的妾。 阿娘懷孕的時候,正逢鄰家院里的梨樹開花,伸過墻頭,落了滿院。阿娘看著喜愛,便與阿爹撒嬌說日后要在院中栽滿梨樹,阿爹應(yīng)了,阿娘便給她取了這個名,以示期盼。 可沒成想,生了她不多久,阿爹就病逝了。正房的大哥承了恩蔭,又好在江家守舊,不分家,叔伯幾戶都有官爵,相互照料著,日子總算也過了下來。 除了她們母女倆受欺負些。 江滿梨循著原身的記憶,知道自年幼起,家里的老仆都會私下議論,說她名字取得不好,“梨”同“離”,是個喪字,才會使得主君突然病逝。 主母齊氏自然也是惡恨她的,所以阿娘一離世,迫不及待地要嫁她走。 江滿梨自是不在意齊氏這點作為,既躲過了,便無須再去多想,往前看就是??捎袝r候閑下來,回憶起兩世般般,還是五味雜陳。 比如此刻,未初的鐘一響,攤子已經(jīng)售得空空,江滿梨摘頭巾時無意摸到別在發(fā)髻上的小梨絨花,手頓了一下。 難道這名字真不太吉利?怎么上一世少了老媽,這一世又丟了阿爹? 兀地想到前世的老爸沒了她孤苦伶仃,搖搖頭,不敢再繼續(xù)深思,也不敢嘆氣,就這么硬生生頂住嘴角,捉出裝得鼓鼓的小錢袋來掂了掂,總算又能露出點笑容。 “阿梨,阿梨,過來喝碗羊湯再走。”云嬸在鋪子里喊她。 擺了幾日的攤子,云嬸兩口子與她愈發(fā)熟了。 江滿梨每日賣四個時辰的生煎,連帶著兩口子賣出去許多羊湯、羊雜、羊骨湯餅,每日少說也比先前多賺四五百文錢。 以阿莊叔的話來說,就是阿梨這小娘子的新式吃食,把整個小市的食客都勾到他們這鋪子面前來了。 云嬸樂得不行,對此表示贊同,再看江滿梨,就倍加親切。 不僅死活不肯收她用桌椅的錢,還每日見她收攤,都樂呵呵邀進鋪子里來請碗湯雜,說說話。 “來啦云嬸?!?/br> 江滿梨笑著應(yīng)聲,也不空手,生煎賣完了,就在附近攤子點了三個江米rou粽,拿過去同吃。 “剛煎熟的羊下水,趁熱嘗嘗?!卑⑶f叔端過來兩小碟子。 “芥辣瓜兒也盛些?!痹茓鹩謫镜馈?/br> 小小四方桌,一下子擺得滿當當,江滿梨笑著給二人分筷箸,恍惚間有種回到了郭東樓后廚的感覺。 方坐下吃了兩口,一個日日來買生煎的仆從提著食盒過來:“小娘子,今日生煎都賣完啦?” 江滿梨笑著抱歉了幾句,說如果明日還是這個點來的話,可以幫忙留些。 仆從搖頭嘆道:“嗨呀,我家阿郎今日感了風寒,別的不愿吃,就想這一口,早晨忙著去請大夫沒能來買,哪知這會就一個不剩了?!?/br> 江滿梨也惋惜,既替他家生病了的阿郎惋惜,又替自己少了單生意惋惜,可這也不是提前能知曉的。 仆從嘆了幾口氣,最終從阿莊叔家買了碗清湯羊骨湯餅、一些煎羊雜,又提著食盒去別處買了些各式的小食,說是拿回去看看有沒有阿郎愿吃的。 坐回桌上,云嬸沖她擠擠眼:“阿梨這幾日生意越來越好了,賺得不少吧?!?/br> 江滿梨回想了一下剛才掂荷包的重量,粗粗算下,今日約莫收入三兩多些,比前兩日漲了四百來文。主要還是口碑漸漸傳出去了的原因,不止回頭客愈發(fā)多,專程從其他坊過來吃的也不在少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