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節(jié)
楚源:…… 顏神佑笑道:“不啦,去了還要再回來,忒麻煩的。昂州偏僻,到時候總要遷都的??上f京又有些破敗,我們都不忍回去看?!?/br> 楚攸來了精神,也不穩(wěn)穩(wěn)倚著憑幾了,坐正了問道:“殿下是說,奉命勘選營造新都之地?” 顏神佑點頭道:“是的呀?!?/br> 楚攸心里咯噔一聲,問道:“殿下可有中意的地方?營建新都,是千秋萬代的事情,可馬虎不得。殿下出征,似乎也不曾帶著將作等人,如何選址?不如老臣為殿下薦幾個懂地理風水的人?!?/br> 楚源一聽就知道他哥這是犯傻了,忙說:“昂州城便是殿下主持興建的,古尚書也不過是督辦而已。大郎就不要讓那些人出來貽笑大方啦?!?/br> 顏神佑笑道:“那又怎么樣?還沒定呢,說不定還有啟發(fā)哩?!?/br> 相當?shù)能浥春谜f話。楚攸因為被弟弟打斷而產(chǎn)生的一點不自在也消散了,口上卻說:“成與不成,還要請圣裁的。又不是我們這時說了算,殿下事務(wù)繁劇,不過是為殿下分憂而已。” 楚源:……哥,你作死就作吧,別拖兄弟下水啊! 顏神佑卻又轉(zhuǎn)了話題,與大家說些家長里短,講些出巡的趣聞。說到方三,陳家家主便掩鼻道:“如今世道也變了,禮樂崩壞,這等上人也敢跳上臺面來,簡直不知所謂?!?/br> 楚攸卻比較關(guān)注另一件事情——塢堡。雍州地方比較靠西,本地并不產(chǎn)什么鹽,全靠與外地交換來。并入大周版圖之后,鹽價下跌,對他反而有利,對于鹽業(yè),他倒是支持官營的??扇∠麎]堡就不好了,楚攸說得也很直接:“拆了這等強人的塢堡也就罷了,殿下切莫要一概而論呀。塢堡是為守境安民,避賊自保。前朝又命天下士紳自募兵,拆除了塢堡,散了部曲,要這些人往哪里去?” 顏神佑道:“國家自然是要授田的?!?/br> 楚攸就有些不大痛快,可是顏神佑臉上的表情太過理所當然,眼神又是那么的無辜,他又生不起氣來。耐著性子跟顏神佑說:“這樣可不大好。人家為了防賊,花了偌許力氣修建的塢堡,這說拆就拆,便是朝廷,也不能這么強橫的。” 顏神佑摸摸下巴:“就是說,只要沒賊就好了,對吧?” 她還認真討論上了! 楚攸心里大呼上當!心道,你這是要借剿賊的名目來強拆么? 李紀性情溫和,來打個圓場:“東朝多逆賊,西朝多士紳,自然是不一樣的?!?/br> 顏神佑也見好就收:“那是當然的啦?!?/br> 楚攸才略略松了一口氣,聽顏神佑繼續(xù)說:“說起來,我們家也有塢堡來的,小時候我還在那兒住過一陣兒呢,可好玩兒了。拆了也怪可惜的,誰要拆那里,我可要跟他拼命了?!?/br> 楚攸心說,你知道就好。 楚源卻是滿心的晦氣,暗道這大哥好不曉事的,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你要鬧個國中之國搞自治,不但自己鬧,還扯上一堆人一塊兒不服王化,這不是作死么?楚源決定,跟親爹告一狀去。自己的話楚攸是聽不進去的了,楚豐說話總還是有點份量的。 同時,楚源當天晚上又悄悄的去求見顏神佑,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必須跟著朝廷走! 顏神佑笑道:“我知道伯父您是個明白人?!?/br> 楚源連說“不敢”:“殿下的伯父是魯王,臣不敢僭越的?!?/br> 顏神佑攤開地圖,因指冀州,問他喜歡不喜歡。楚源連連擺手:“這不是臣能決定的事情?!?/br> 顏神佑肅容道:“伯父不必驚慌,凡事,我心里都有數(shù),阿爹心里,也有數(shù)的?!?/br> 楚源擦汗,得到一個不錯的消息,再次表示自己一定會努力拿出一份讓領(lǐng)導滿意的成績單之后,放心地告退了。 顏神佑在本地接見士紳,收他們的禮,四處巡游。順便也去看看她相中的那一塊用來做新都的地方,地圖上圈選完了,畢竟不如實地考查來得直觀。只可惜這地方正在河北岸,只能遙望。 顏神佑遠遠地看著,發(fā)現(xiàn)這里地方很大,能放得下她預想中的新都。揚鞭遙指,低聲對霍白道:“那里是我中意的新京之地,記得渡河之后,將四野悉收于手,不要授出去?!?/br> 霍白道:“做皇莊?” 顏神佑道:“哪有吃獨食的道理?就是皇帝,也不能不讓大家利益均沾不是?朝廷諸公產(chǎn)業(yè)多在南方,新都在北,這樣不好?!?/br> 霍白笑道:“臣明白了。” “又說客氣話了——你們兩家的親事,怎么樣了?聽五娘說,家里已經(jīng)準備上了?” 霍白道:“那是我族妹,我們不過湊個熱鬧罷了。五娘熱心,很是賢惠,為她cao勞不少。” 顏神佑道:“我還說五娘來,不要太熱心,好心辦了壞事情。你們隔了房,她太熱情了,豈不顯得小娘子父母兄弟不熱心了?” 霍白道:“五娘有分寸的?!?/br> 顏神佑道:“到成婚的時候,天下也該大定了,婚禮該在新都里辦了。到時候十里紅妝,該很熱鬧了,我是一定要到府上去討杯喜酒喝喝,順便為難為難新郎的?!?/br> 霍白道:“求之不得。” 兩人說了幾句,霍白便去安排護衛(wèi)。雖然顏神佑自有玄衣親衛(wèi),霍白作為當?shù)刂魇?,還是要為顏神佑的安全負責的。 顏神佑卻對阿胡招招手,阿胡奔馳而來,顏神佑低聲道:“盯緊楚攸!” 阿胡身形一震,低聲道:“遵命?!?/br> 楚攸卻再沒有什么其他的舉動了,就是不停地做媒、結(jié)親而已。眼下正僵持著,除了這個事兒,似乎也沒旁的事情好做了。 霍白卻有些忙的,他倒是不客氣地拆了幾家“附逆”的塢堡。因為這些人是受了偽職的,拆起來是毫無壓力的。有提出議異的,霍白直接請他過來喝個茶什么的,弄得好些人家連年都沒有過好。 楚攸曾以新年不好搞得這么人心惶惶為由,向顏神佑求情,希望顏神佑能夠阻止霍白。他卻不知,霍白這么搞,就是顏神佑授意的。顏神佑擺出一張無辜的臉,問楚攸:“怎么霍小郎把沒犯法的也抓了?誰是無辜受害的?伯父說與我,我請他來好好說說。” 楚攸:……怎么你來了我覺得越發(fā)的憋屈了呢? #總覺得有哪里不對# 就這么不對著過了年,年后沒幾天,顏神佑便動身返回土城。同時,向顏肅之發(fā)出了信號:早前讓您老準備的大船,該來了吧? 顏肅之答曰:要走海路,會比較慢一點,大概二、三月份能到。正好避開凌汛,逆流而上的時候也比較安全。 三月初,艦隊來了,總攻的號角,即將吹響。 ☆、274·好多的盒飯 從霍白踏上征途算起,統(tǒng)一之戰(zhàn)已經(jīng)一年多了,從顏神佑披掛上陣算起,時間也過去半年多了。一場仗打這么久,大周上下的神經(jīng)都在亢奮著,有一種勝利者的榮譽感,尚可支撐,另外兩家卻已經(jīng)開始疲軟了。 用顏神佑的話來說,這是一場持久戰(zhàn),大周越戰(zhàn)越強,地盤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佐以比較合適的政策與比較不錯的執(zhí)行力,達到了一個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對面兩個鄰居就比較慘了,地盤在縮小、人口在減少,但是要養(yǎng)活的嘴巴卻沒有少多少。 濟陽王那里略好一些,因為敗的時候好些個兵沒有來得及跑,被俘虜了,就地成了戰(zhàn)俘,那是霍白需要cao心的事情了。阮梅這里就比較苦逼了,他的兵力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害。開始的時候他還是挺得意的,這就是日后翻盤的資本。 萬萬沒想到啊,打仗這回事,人少了固然不行,越也不是人越多就越好的,尤其在后勤補給十分不給力的情況之下。國土面積少了三分之一,還是挺肥沃的那三分之一,這個問題就相當嚴重了。農(nóng)業(yè)就是靠天吃飯,南方能一年三熟,到了北方就只有一年兩熟了。 丟掉的這三分之一的地方,正是在南邊,兩年三熟,算是糧倉了。僵持了斗年,這片地方落到顏神佑的手里,恢復生產(chǎn),不但沒有成為拖累,反而于軍糧有所補貼。阮梅的陳國就得從其他的地方將這些損失給找補回來,比如加稅。誰肯讓你憑白無故從自己的兜里掏錢呢?原本比較傾向于阮梅的民心,就有那么一點動搖了。只是時日尚淺,目前還不明顯。 從去年秋末開始,阮梅就開始著急了,陸橋作為一個丞相,也還算稱職,盡其所能,給阮梅提供軍糧??上У氖乔蓩D難為無米之炊,他再努力,地盤上的糧食終究是有限,已經(jīng)把能征的糧都征了,好些百姓已經(jīng)開始吃野菜了——手里的余糧都被補征走了。更可擔憂的是,精壯男子服兵役去了,對生產(chǎn)生活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破壞。陳國之地,本就經(jīng)過近十年的兵亂,這仗要再打上一年,陳國就要從經(jīng)濟上被拖垮了。 阮梅的士卒,前鋒營這樣的地方,還能保證一天三頓,兩稀一干,其他的地方,一天能有三頓稀的就算不錯了。阮梅也知道這樣不行,必須趁著士卒還沒有餓死,早日與顏神佑決戰(zhàn)。他的主力并沒有受損,顏神佑的戰(zhàn)線也不是鐵板一塊。 冬天的時候,只恨河面結(jié)了涼,滑得要命,從河面上往前沖鋒,一不小心,不用方來砍殺,自己就要先跌個大跟頭。山璞又見天兒的排人輪班守在河邊上,見著對岸有人來,就拿那個推桿把人往河里推去,一推一個出溜,滑出老遠。 席重曾給阮梅出了個主意,讓阮梅尋人去唱些南方小調(diào),引起周兵的鄉(xiāng)愁,好趁虛而入。豈料想在南方找點北方人,那是極容易的,想在北方找南方人,卻是千難萬難。更要命的是,山璞的中軍都是山民組成的,跟一般南方人還不是一個概念。 最后席重自己都嘆氣了,主動跟阮梅說:“那個,現(xiàn)在是不成了的?!?/br> 然后就在阮梅的瞪視下聲音越來越低,人也越來越縮,漸漸把自己縮成了個球:“這仗沒法兒打了,真的,皇帝不差餓呀!” 阮梅怒道:“那你說怎么辦?” 席重道:“您這兒吃飯的太多了,要不春天了,放一些回去種田吧?;厝チ?,還能打點糧食,又不是用陛下養(yǎng)活他們,他們反要繳租稅。留下來,田里少了勞力,收成就要不好,還要耗費糧餉。如此往復,只會越來越糟?!?/br> 阮梅道:“不行!”人太少了,就是給對面加菜的。 席重:……那你還問我干嘛?你真的該精簡一下了,還有老板,我覺得你快要破產(chǎn)了。 阮梅下了決心:“河面開了便與他們決戰(zhàn)!”命令征集船只,開春決戰(zhàn)。又命?;植慷⒕o李今,不要這里防住了,那邊被李今鉆了空子。 席重:……我覺得我需要跑路了。他試圖勸說阮梅,要不就跑掉算了,找個地方隱居起來。反正,亂世么。要不就投降好了。通常情況下,像阮梅這個級別的人,如果肯出降,大概會封個順命侯之類的。沒現(xiàn)在的權(quán)柄威風,可是保個命、衣食無憂,那還是能夠做到的。 阮梅又瞪他,再次將席重給瞪成了個球,然后召來了兩個親衛(wèi):“看著他,不許他跑了?!?/br> 席重覺得自己很冤枉。 阮梅對他已經(jīng)是留了情了的,也許是他給人的印象太慫,又或者是他投了阮梅的緣了,換了一個人,敢說這個話,早被阮梅劈成八瓣兒了。席重擦擦眼淚,繼續(xù)縮在角落里,開始琢磨著怎么跑路。阮梅又去愁他的軍糧了,思來想去,境內(nèi)士紳富戶應該有不少存糧的,應該可以征借一點。 阮梅便手令陸橋,讓他從這個思路去搞點糧食。 陳國的京城當然不會太過接近邊境,既不近周,也不近西朝,當然,與北方的胡人也有一定的距離?,F(xiàn)在,因為顏神佑的大舉進軍,偽陳的都城就在阮梅身后兩百里的地方。阮梅已經(jīng)沒有辦法再后退了,再退,他就只好守著京城等顏神佑攻城了。 京城一破,整個大陳國一塊兒完蛋。阮梅再神經(jīng)病也知道,一旦他敗了,現(xiàn)在還管他叫陛下的那些人,等不到天明就得朝顏神佑投誠。早點弄到些糧食,讓士卒吃得飽飽的,來個出其不意! 阮梅親自制定了計劃,選看了地圖,希望能夠繞開周兵正面的防線,選一個他們沒有預料的地方登陸。只恨這水文地理太討厭!河灘有陡有平,水流有急有緩,合適登陸的地方還真不多,下一個地方在下游百多里。背后就是京城,大軍不能全走,必須留足夠的兵力,能夠防止意外發(fā)生。分兵之后,也就只好聽天由命了。 ———————————————————————————————— 讓阮梅沒有想到的是,他在這里想著分兵,顏神佑那里也在想這個事兒。東、西兩路并進,西路軍一路順順利利的,東路軍就先抑后揚。但是東線的敵人明顯更兇殘一些,如果讓西線解決了濟陽王再順流而下幫忙打阮梅,這個總體上于大周無損,但是東線的戰(zhàn)績就比較難看了。 顏神佑這里,往西一點有李今,目前李今經(jīng)過磨練,已經(jīng)能夠上手了,且不用管他。她比較擔心的是,正確與阮梅對抗,損失會比較大,不如從下游登陸。比如出海口那里,或者干脆一點,戰(zhàn)船不開過來,而是直接再往北一點,從沿海登陸。 只恨戰(zhàn)船上的兵士太少。大周水師,兩萬來人,押著幾百條戰(zhàn)船,本來就是為了裝船運兵的,不是專程來打仗的。 顏神佑想了想,便也分兵,讓顏淵之與山璞守土城,自己卻帶玄衣,飛奔到下流與軍師會合。將水師艦船一分為二,繼續(xù)北上,接應山璞與顏淵之。另一部正好給顏神佑借為跳板,從土城下游百多里地適合登陸的地方渡河北上。玄衣且不襲偽陳京城,而是奔襲阮梅大營。南岸見她到了,便也配合著自土城往北渡河,夾擊阮梅。 雙方都制定好了戰(zhàn)略,就看誰執(zhí)行得力了。 山璞不愿意讓顏神佑來回奔波,顏神佑卻說:“玄衣長于奔襲,你們的兵都不行。我還要親自見一見水軍都督,與他說分兵的事情,沒我的虎符軍令,你們分不了他的兵,更分不了他的船?!?/br> 顏淵之道:“玄衣既是奔襲,攻營的器械便有所不足,你待怎地?” 顏神佑笑道:“這個放心吧,船上都有的。這些船上,都裝了拍桿、拋石機、踏弩等物,又有箭枝、巨木等,可以補充的?!?/br> 顏淵之道:“我并不疑心水師沒有準備,只是問你,這些東西,你要怎么搬運?你要跟著船走,那還不如就在這里等著呢。要想奇襲,就要輕裝簡從。我看對面也立起土城來了,并不是暗夜襲殺就能夠輕易進去的?!?/br> 顏神佑道:“那這樣,我往下游去,上船前先征些車,用來運軍械。咱們約定個時間,南岸先渡河?!?/br> 顏淵之道:“也好?!?/br> 于是約定,顏神佑往下游去,山璞與顏淵之只等著水師的船到了,就登船往北而去。顏神佑在阮梅大營附近埋伏下了,等阮軍出營時,再趁機掩殺。 顏神佑帶著玄衣,悄悄地走了,為了防止被對岸偵知,她還注意離岸邊數(shù)里行軍。船行比較慢,不出三日,顏神佑便與水師相遇了。 周朝水軍都督海平潮是先前顏肅之還在歸義的時候已經(jīng)投軍了的當?shù)厝?,顏神佑認得他。此人年近四旬,赤紅色的臉膛,手腳粗大,一部亂篷篷的胡子,官話說得很不地道。顏神佑在昂州呆慣了,倒是常聽到這樣不標準的官話,倒沒有溝通的障礙。 海平潮的名字還是顏肅之給起的,他本來的名字有點叫不大出口——他原是海邊漁民出身,因水性極好,又很通行船諸事,顏肅之剿海賊的時候投軍,一路立了功勞,正好做了水軍都督,顏肅之就給他改了個名兒。眼瞅著這些年的仗都是在陸地上打的,大周朝的水軍就是個擺設(shè),這讓海平潮萬分憋屈。如今好不容易有這么個機會,海都督就請命親自來了。 與他同來的,還有顏神佑的熟人韓斗。韓斗沒有爭到先期北伐的名單,有點心塞,這次增援,他主動請纓,顏肅之擔心女兒,命讓他也帶著本部萬人過來聽顏神佑調(diào)遣。 見過顏神佑,兩下核過了虎符,海平潮便匯報:“殿下,臣這里有水軍兩萬五千甲士,戰(zhàn)船五百,其中樓船三百?!?/br> 顏神佑一個趔趄:“這般多?這是都帶來了吧?” 海平潮道:“陛下說,勝敗在此一舉,玩就玩把大的,都交給殿下了?!?/br> 顏神佑:……“除了你,還有誰能帶得動艦隊的?” 海平潮有點疑惑:“公主不讓老海打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