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有學子說:“這不正印證了林兄所說,學識能賺大錢嗎?我等若是看到了古籍,恐怕只是當一個故事看看,唯有林兄這般大才,方會注意到其中的奧妙?!?/br> 另外一個學子咬了咬唇,“但是,不是誰都有林兄這般靈敏的思想。” 林稚水瞥了他一眼,忽然道:“百姓時和、事業(yè)得敘者,貨之源也;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這位兄臺,可記得后面一句是什么?” 這是《荀子》里的內容,背書已背成條件反射的學子張口就是:“故明主必謹養(yǎng)其和,節(jié)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 “對,節(jié)其流,開其源!”林稚水敲了敲桌子,眼風轉過眾人,將所有的期待與恭敬都收之眼底,忽諸笑了,“開源的確困難,往往想破了腦袋也不一定能想出一兩個辦法,那么,節(jié)流吧?!?/br> 因著這一出包廂神計,學子們已對林稚水心服口服,便恭順問:“要如何節(jié)流?” 林稚水說:“我準備寫一本書,把我記憶里適合‘節(jié)流’的學識都記錄出來,免費發(fā)行,還請諸位同學助我!” 學子們問:“我們能幫你什么?” “醫(yī)有醫(yī)道,可天底下總有人付不起藥錢,能否請諸位整理一下家中合適的土方子,使我錄于書中?” “吾愿矣!” 林稚水認真記錄下學子們提供的土方子,這事情不知被誰泄露出去,陸續(xù)有人上門,告知林稚水有效的方子。 為此,林稚水索性請了個大長假,蹲在齋舍里寫書。 陸嘉吉聽了,拍著大腿哈哈直笑,“那家伙肯定要搞大事,他在金光縣念書的時候,就老是請假。” * “節(jié)流……節(jié)流……節(jié)流……” 林稚水嘟囔著,“讓我想想,能怎么節(jié)流……對了!?;~塘!” 少年提筆寫下:池埂種桑,桑葉養(yǎng)蠶,蠶蛹喂魚,塘泥肥桑,此法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 頓了頓,想起底層人民識字率的問題,林稚水在下面空出大行白紙,準備到時候請畫家在下面畫圖。 “還有……還有要喝開水,不喝生水能防止瘧疾?!?/br> 對于窮苦人家,生病絕對是天塌下來的大事。 等等!差點忘了,他們還缺少柴薪。譬如唐武宗時期,山東一帶的百姓就是“不曾煮羹吃,長年惟吃冷菜”,哪怕來了客人,也是“便與空餅、冷菜”,連熱飯熱菜都吃不上,更別說燒熱水了。 林稚水擰眉想了想,在多喝熱水后面,添上了蜂窩煤的制法——這玩意兒用煤渣也能做,省錢。 “醫(yī)用產鉗,可以減少難產的死亡率,記下來?!?/br> “干蝦皮制造味精可以提味。” “鹽……雖然有鹽鐵專營,但是自家做點鹽問題不大。鹽……提純粗鹽變作可食用鹽的辦法……” “出現重大疫情后要隔離病人,燒毀或蒸煮病人用過的物品……” 林稚水基本上是東一榔頭西一榔頭地記錄,想到什么就寫什么,然而,他的大腦又不是電腦,很多時候明明覺得看過了相關知識,查閱過資料,可就是想不起來。 “青霉素……等等,青霉素怎么弄來著?” “育種技術,啊,當時我明明寫歷史小說時特意查過的,怎么想不起來了!嫁接、扦插……還有什么來著?” “野外自救手段……頭禿,想、想不起來了。” 少年抓耳撓腮,卻未曾發(fā)現,窗外,變天了。 皇帝負手而立,遙望著天際,“文曲星,居然又出現了?” 黑夜中,星漢幾乎隱去,唯有文曲常耀,靈光脈脈流動,降落凡間。 皇帝問:“文曲星光照耀之地,是何處?” 內侍言:“回陛下,是云翼書院?!?/br> 第120章 百世之功 星光自窗縫照進來, 似滿地霜雪。林稚水沐浴在璀璨下,只覺自己似乎記憶一下子好了起來,下筆有如神助。 “自張仲景始, 便有人對傷口涂抹長毛的糨糊,防止感染。更有‘陳芥菜鹵’之法, 取芥菜入缸,日曬雨淋, 待其發(fā)霉, 長綠毛后,封缸入土,需十年, 芥菜化水,其水專治高熱病癥, 內含一物, 其名曰:青霉素。青霉素之妙用在……” “溺水者自救法:小腿抽筋時,應把小腿屈向胸前,一手用力拉住腳趾, 使腳尖勾起, 另一手……” “互救法……” “搶救法……” “人工呼吸要領……” “緊急止血措施主要有手壓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加墊屈肢止血法……” …… 林稚水寫得暢快,窗外星光愈發(fā)盛了, 光耀九州。 忽地, 風云突變, 一座座龐大的廟宇升起,寒夜中光芒亂目。 各地驚呼—— “那是藥王廟!” “錯不了, 那是醫(yī)圣墓,醫(yī)圣墓??!” “那是醫(yī)祖的英靈,老夫行醫(yī)一輩子, 能見到醫(yī)祖,真是列祖列宗保佑!” 皇帝不顧形象地伸著脖子往外看,雙手顫抖,“那些,那些都是我人族的先賢?他們居然如之前護國劍仙與秦始皇那般,重新現世了?” 皇帝瑩著淚光的雙眼透過連云,遙望著云端一道道虛影,而那些被神秘力量召回喚醒的先賢們互相作揖,笑曰:“諸位,此番是我人族大事,請諸君相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