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jié)
在永安宮中,御膳房里有三位掌勺,被稱作御廚三家,他們各自帶著兩位御廚預(yù)名,一起掌勺皇家主子們的一日三餐。而御膳房的宮人們大多做洗菜、案墩、配菜、擺盤以及上菜的工作。 楊中元很精明,他很早就表現(xiàn)出將來要出宮的意愿,而且于廚藝一道真有幾分天份,跟著預(yù)名配菜沒幾天就得到那位預(yù)名的師傅,當(dāng)時大掌勺的關(guān)注,領(lǐng)他做了記名弟子。 所謂記名弟子,就是最家傳的絕學(xué)是不會教授的,但是一般的刀工案工配菜火候,卻都能學(xué)到。 楊中元在學(xué)廚一途幾乎耗費了整個青年時光,到他后面做到御膳房最高的總管位置,也還是認認真真跟著那位御廚學(xué)習(xí),從來不曾荒廢廚藝。 那時候他已經(jīng)意識到,就算他回了家,家里也可能容不下他了,但如果他能有一手安身立命的本事,那倒哪里都能養(yǎng)活自己和爹爹,根本不用害怕任何人。 只有自己有底氣,才能說話辦事硬氣,這是他在宮中十幾年學(xué)到的最基本的道理。 夕陽西下,在楊中元回憶那一段御膳房往事的時候,楊家大宅門牌上貔貅的紋飾映入他眼簾。 曾經(jīng)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這樣熟悉,可如今再看,又覺得恍若隔世。 “你去了哪里?”楊中元正發(fā)著呆,轉(zhuǎn)頭就看他的大哥楊中善站在家門口淡淡看著自己。 他身后跟著四個人,兩個仆役兩個賬房,似乎剛從鋪子里回來。 楊中元低頭深吸口氣,抬頭時臉上就淺淺掛上了羞澀的笑容:“哥哥,你回來了,我去了戶政所,把戶籍遷了回來,你也知道……” 他說完還待再說些什么,可他哥哥卻冷冷瞥他一眼,不叫他再繼續(xù)說下去。 楊中元一愣,不敢在說什么,囁囁嚅嚅跟在他個個身后進了門。 后面的仆役賬房都是這些年才來楊家的,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楊家如今的老爺還有一位親弟弟,端看楊中元和楊中善七八分像的樣貌,就以為是楊家的遠房親戚。 像楊家這樣的大戶人家,不上臺面的窮親戚多了去了,過不下去巴巴湊上來混吃混喝的不是沒有,因此那四個人都只輕蔑地掃了楊中元一眼,招呼也不打就進了宅子。 楊中元低下頭去,悶悶跟在他們身后不做聲。他當(dāng)然不會為這些人的態(tài)度難過,只不過心里想的是另一回事。 他剛才確實是想要試探他哥哥的,他一離開十幾年,如今除了楊家的老人,沒人還知道他是誰,他根本沒地方問當(dāng)年楊家是怎么對外說他突然不見的事情的。 那時候他已經(jīng)開蒙,跟著紫馨巷其他富戶的公子們一同上學(xué)堂,他突然不見,從此再無音訊,楊家勢必要拿出最好的理由回護臉面。 現(xiàn)在看他哥哥的態(tài)度,那顯然當(dāng)時沒有明說他去了宮中做下人,八成講他病了送回鄉(xiāng)下療養(yǎng)了吧。 這樣想來,楊中元心里徹底松了口氣。 雖說他認為自己這些年在宮中熬生活很不容易,也為自己能好好出宮而高興自豪,卻并不希望這事情人人皆知。他還想堂堂正正帶著他爹討生活開酒樓,還想做出最美味的食物,掙很多的銀子,如果要想從商,那他舊時身份就越不想被提及。 這雖然不是見不得人的過往,但他人總會用異樣眼光看他,這樣的目光,他一路坐著馬車從帝京回到洛城,在驛站里見得多了。 說實話,那些目光令他十分不舒服,他非常不喜歡。 現(xiàn)在知道洛城中人都不知情,楊中元不知為何高興了起來,他并沒有跟在他哥哥身后繼續(xù)裝小可憐,而是徑自去了廚房,討了晚上的吃食回西廂休息。 因著趙忠認出了他,所以這一日晚上的晚飯可比前一天強上許多,不僅做了他幼時最愛吃的幾個菜,甚至還有兩樣小點心。楊中元這一天辦下許多事情,晚上吃食又這樣豐盛,他高高興興吃了飯,在西廂的小天井里散了會兒步,便回到屋里歇下了。 這一夜并無人過來,他一宿睡到天亮,第二天早早就醒來,精神得很。 說起來這樣的日子可比宮中清閑多了,以前都要寅時正便起來,早早安排一天的膳食,雖說宮里主子不多,也就六個人,但諾大大御膳房里要cao心的事情卻不少。 現(xiàn)在能這樣睡到自然醒,還真是享受。楊中元十分留戀地在床上躺了一會兒,直到外面太陽打頭,才從床上爬起來。 這時已是七月末,天氣越發(fā)炎熱。他一共也就帶了兩身衣服回來,還都是最普通的雜錦,一身碧色一身藍色,都很簡單。 他如今也算寄人籬下,楊府除了管他一日三餐,其余是都沒有的。 楊中元也不在意,他早上去廚房取飯,又被趙忠安慰一句事情已經(jīng)安排妥當(dāng),這才放心回來用過飯,整了整衣裳又出了門。 今日他要去的,正是昨個人牙陳說的那個鋪子。 他記性很好,丹洛城如今的地理位置他走一遍就記住了,加上腳程很快,沒幾步就到了北面。 雪塔巷與藍鶴巷是挨著的,只不過雪塔巷臨街的都是商鋪,而藍鶴巷都只有民宅,住的人家也多,這樣看來,雪塔巷里的鋪子雖說只做普通百姓生意,卻并不意味著掙不到錢。 楊中元到的時候這里已經(jīng)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他站在巷口四下張望,見這里鋪子雖然并不如錦繡街上精致大氣,卻也不失質(zhì)樸干凈,一條巷中茶樓酒館雜貨鋪都開門迎客,更有布莊米店小食攤,楊中元眼尖,瞅見巷尾甚至還有一家車馬行,心里便更是堅定下來。 一條巷子生意好不好做,端看人氣便能知道一二。 從他這個角度看,這個時候每間鋪子都有人在看店打貨,甚至街口這家茶館里面已經(jīng)坐了大半客人,一位年紀不大的說書先生正在堂里高聲講著,沒幾句便能博得一個滿堂彩。 倒是個好地方,楊中元心里感嘆一句。如果不是因著楊家,他將來一定要離開丹洛城,那這里確實是個開鋪子的好地方。 他正站在這里仔細研究,身后卻聽一把年輕嗓音喊道:“老板,你可來了,等你許久了。” 楊中元回過頭去,一個高大的年輕男子正沖他走來,陽光微斜,楊中元很快便能看清那人樣貌。 那人長得挺拔英俊,眉眼看上去深邃幽深,笑起來時臉上還掛著酒窩,看起來就是風(fēng)采翩翩的富家公子。 這個人,還是跟小時候一樣。匆匆一瞥,楊中元卻片刻知曉這人身份。 曾經(jīng)杏花春雨,學(xué)堂的同窗們一起踏青,他跟他莫名其妙打了一架,他崴了腳,那人傷了胳膊,最后兩個人相互扶持,歪歪扭扭回了家。 程維哲,原來你還在。 ☆、007只有他 來人見他恍惚地盯著自己看,不由有些詫異,等他仔細端詳楊中元的面容,臉上卻露出不可置信的驚訝表情:“小元……是你嗎?” 他聲音比幼時要低沉許多,低低淺淺的聲音從喉嚨里傳出來,帶來陣陣暖意。 楊中元定定站在原處看他,心里想著當(dāng)年的總角孩童也長成英俊有為的青年,歲月拔高了他們的身形,拉低了他們的聲音,把他們曾經(jīng)年少無知的心變得成熟而堅定起來,卻依舊不會奪走他們曾經(jīng)年少相識的情誼。 就像楊中元一眼認出了程維哲,而程維哲也第一眼便想起了他。 那聲“小元”喊出口,便是對少時歲月最好的報答。 時隔十四年,楊中元再回家中,父親已經(jīng)亡故,爹爹不見其面,大哥不待見他,連家門都不想讓他進,他雖面上不在意,但心中卻已十分悲傷。 但是,還是有這樣一個人,只看他一眼,就能叫出他幼時小名。 楊中元覺得自己眼眶有些濕潤,幼時跟他吵吵鬧鬧別別扭扭一路長大,十幾年未見,程維哲還是那個程家長房正公子,而他卻已經(jīng)成了親族不認的路人。 楊中元想要沖程維哲笑笑,可他也知道如果笑了,表情會是多么難看。 “是我,阿哲,是我?!?/br> 程維哲快走兩步來到楊中元跟前,他細細打量眼前這個童年玩伴,想要從他臉上找到這些年來失蹤發(fā)生的事情過往,可楊中元看起來太平靜,歲月只在他臉上增添了成熟的紋路,叫他看不到一絲一毫端倪。 “小元,你這些年都去了哪里。”程維哲想要伸手摸摸他的頭,卻最終沒有抬起手。 楊中元跟他是同年生的,他生日早,占了哥哥的名頭。楊中元小時候長得又十分矮小,所以在程維哲心中,他一消失就是十幾年,在程維哲漫長的成長過程里,每每回憶起來的也都是他瘦小的身影。 光陰似乎眨眼而逝,兩個人在人聲鼎沸的街頭相遇,一個長成高大英俊的公子,一個成了俊秀穩(wěn)重的青年,那消失的十四年似乎那么輕,卻又那么殘酷。 楊中元有些恍惚,他問:“當(dāng)年我父親是如何說的?” “伯父說你生了重疾,去清潭書院調(diào)養(yǎng)去了。你現(xiàn)在,病好了嗎?”當(dāng)年楊中元莫名其妙失蹤,這個跟他每日都要打一架的童年玩伴最是不適應(yīng),所以當(dāng)年楊父說的那個理由深深扎在他心中,叫他十幾年都念念不忘。 楊中元低聲笑笑,他垂下眼簾,穩(wěn)穩(wěn)回答道:“現(xiàn)在是好了。我當(dāng)年身體不好,清潭風(fēng)景秀麗宜人,書院里的大夫也很有名,所以便去了那里?!?/br> 這事情其實是很有破綻的,清潭書院雖說是以風(fēng)景秀麗和醫(yī)科聞名,卻也到底不會讓一個學(xué)生十幾年都賴在書院治病,更何況即使身體再不好,也不可能十幾年不回家過節(jié)看望,家里也并無人跟過去照料。 對于這個理由,幼年的程維哲是信了的。后來他漸漸長大,知曉了許多事情,看通了很多道理,便明白這不過是楊家一個借口罷了。 而那時候楊中元真正去了哪里,卻也沒有人還記掛在心。 除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