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得到答案兩個水母點點頭,一齊沖出窗外。水萊姆突然后背發(fā)涼,加速往貍花民宿跑去,它有預感,此時只有瑪莎能救它狗命。 …… 等外面地面干燥了一些魚鴿才帶著華御出門,他家一樓聚集的貓咪都散的差不多了,只有遍地的貓毛證明他們來過。 魚鴿看了一下沙盤,發(fā)現(xiàn)打掃機器人忙的找不到蹤跡,于是拜托西亞做幾個打掃機器人投放到街道上,順便幫自己家吸一吸地。 建筑機器人冒著大雨給他把發(fā)酵池跟停車場建好了,魚鴿去驗收了一下。 【發(fā)酵池驗收完畢,開始進行打分。*#$……恭喜宿主獲得繁榮度60!】 【停車場……獲得繁榮度80!】 他問了一下西亞能不能做車,得到了滿意的回答,因此對這也不太上心。 “系統(tǒng),暹羅貓店長找到了嗎?”遲遲沒有得到回應,魚鴿忍不住催了一下,溫泉浴池建起來的話洗澡可就舒服了。 【找到了宿主,不過他被樹木砸傷了后腿,預計三天后恢復健康,請稍安勿躁?!?/br> 瞇著眼睛望向漁貓醫(yī)院,這貓島可太小了,隨便來個店長都是見過的貓…… 突然想起要給金幣加蓋一間跟人類來往的換物店,他打開商城看有沒有合適的設計圖。 當鋪……應該差不多吧,魚鴿用了十二萬貓幣買下這張設計圖,繁榮度達到三千之后,開放了少量非餐飲店的建筑設計圖,他一眼就看到了這個標價最貴的。 這些錢,得空了看看能不能從金銀堂找補回來,他瞇著眼睛想到。 突然看見一張顏色不太一樣的,魚鴿點開看了一下,【藍星沉船寶藏點,貧瘠。】 寶藏點跟奇遇差不多,但是不像奇遇可以多次使用,這個一般撈一票就完結(jié)篇了,沒有二次去探索的價值。 它分為貧瘠、雞肋、中庸、富庶、珍稀五個檔位,貧瘠基本上沒什么值錢的東西,買下坐標很可能血本無歸。 原先他玩游戲的時候,寶藏點非富庶及以上不要,中庸都瞧不上眼,但現(xiàn)在嘛只能將就。這個寶藏點只要一萬塊,不貴,于是他買下了。 同步到地圖上,發(fā)現(xiàn)這個地方離大治島有些近,反正本來就要去探索四小島,到時候順道看一下。 …… 在魚鴿跑到農(nóng)場驗收發(fā)酵池的時候,華御沒跟著他,反而變成人形去找阿豐,問那兩個受傷貓咪的情況。 同為機器人,阿豐對醫(yī)療團隊很放心,知道三天后能治好就離開了,把這點告訴面前的男人之后,邀請他去自己家里轉(zhuǎn)轉(zhuǎn)。 機器人集聚地的布已經(jīng)完全揭開了,從外面看來這四棟樓什么大的差別,要仔細看窗子里面的光景才能知道主人是誰。 阿豐家滿是綠意,阿興家用簾子遮的嚴嚴實實,西亞家放置著不少金屬、樹脂,那都是做機器人的材料。 而瑪莎家……五樓是一些富有女兒情懷的東西,能看見不少彩色的布料,而下面幾層,刀槍劍戟,整個一冷兵器展覽庫。 前面兩位看起來簡單,但華御知道他們不是省油的燈。 錄完指紋跟瞳孔之后,他邁進了阿豐家,一樓沒什么特別的。二樓卻分了不少小房間,每個房間上寫著名稱,第一個房間叫做喬迪,這就是他藏建筑機器人的地方。 阿豐徑直往最里面走,說那是他的休息室,順帶告訴華御不要再往上走了。 兩人進了休息室,門沒關(guān),華御找了個地方坐下。 覺得不自在又變成貓?zhí)阶郎?,“就這幾天,我跟魚鴿要去四小島,去多久不知道,但一周后藍星人要來,主島的事就交給你們了?!?/br> 想了想抬起后腿撓了撓耳后,補充說,“記得讓西亞跟瑪莎也裝上窗簾?!?/br> 作者有話要說: 雷雨是珍寶出世的異狀,不是晶體水母弄出來的,它們只能搞出一點靜電的亞子。 感謝“方依茗”灌溉的10瓶營養(yǎng)液。 感謝“22678145”“清梨”灌溉的1瓶營養(yǎng)液。 感謝“小豆丁”“西望”灌溉的5瓶營養(yǎng)液。 么么大家(*^ワ^*) 第55章 貓會切魚片 于是在魚鴿什么都不知道的時候, 華御默默幫他安排好了一切。 在他去走流程給機器人們交待事情的時候,機器人們的回答有一種一點就通的感覺, 非常舒適。 轉(zhuǎn)眼間到了他們約好要出發(fā)去四小島的日子, 正欲坐上系統(tǒng)之前補償給魚鴿的那艘船時。 他意外在地圖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閃著金光、跳來跳去的魚群圖案。 回頭看了一眼變成人、乖巧的穿著救生衣的華御, 魚鴿心情不錯的告訴他,“華御,我們可能下午才能趕到小刺島了?!苯又萃邢到y(tǒng)開船, 他過去跟華御坐在一起。 在他疑惑的眼神中, 魚鴿看向這張俊美無雙的面龐,臉上熱了幾分, 把視線移到別處,“就是、好多魚奇遇出現(xiàn)了?!?/br> “那就好?!比A御松了口氣, 他還以為船壞了……得在海上一直飄…… 他們身后的座位上,兩只晶體水母臥在小厭身上, 把小厭砸出一個坑,舒坦的躺在它身上孜孜不倦的產(chǎn)出結(jié)晶材料。 而小厭,被這兩位電著電著也習慣了, 身體里的正負電荷跟它們達成一致, 不會再產(chǎn)生靜電。 并且它在被兩只晶體水母的輪番觸須教誨指導中,深刻的、確切的意識到了自己小時候不該啃人家須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