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節(jié)
“你笑什么?” “……沒……” 兩日匆匆即逝。 出征的那日,宋郎生起的極早,天還未亮,他就已穿戴好鎧甲,縛好了行囊。 我坐在床邊靜靜的凝視著他,窗外隱隱的天光無聲落入,灑了他一聲,從來沒有想過,永遠如清風般儒雅的駙馬也會有這樣英姿颯颯的時候。 宋郎生怕我著涼,替我披上了外袍,見我神色黯然,道:“沒有話和我說?” “我想的,不用說,你也知道?!?/br> “嗯?” “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你的平安,”我輕輕擁住他,“對你而言,最重要的,是無愧于心?!?/br> 宋郎生撫摸著我的頭,不期然間,他把一樣物什套到我的脖子上,我低頭看去,卻是一件白玉掛墜,那玉墜形若折扇,扇面上雕著一只飛鳥在棠花前眷戀盤旋,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 他說:“大哥哥曾答應小meimei為她畫扇,那么多年卻一直都沒能送出去,最后還被霸道無理的公主殿下把扇子給撕了……” 他低下腰,眉眼一彎,“說過的話總要兌現(xiàn),你這么不愛惜東西,我哪敢再送你紙做的東西,如今我是把扇子好好的交給你了,切莫一個不開心就把它給砸了?!?/br> 我小心的捧著玉扇,憋不住笑意,“這是你雕的?什么時候雕的?啊,十日前你讓我等你,就是要送我這個么?” 宋郎生笑而不語。 看他有了笑意,我怔怔的問:“你不生我的氣了么?” 他點了點頭,道:“除非,如果等我回來的時候,你還能像現(xiàn)在這樣好好的站在我眼前,興許我就會消氣了?!?/br> 我抽了抽鼻子,忍住讓自己不要再哭哭啼啼,“嗯嗯,我會盡量少吃點,不要讓自己變得太圓潤?!?/br> 他:“……” 大軍出發(fā)之時,我站在城樓上極目遠眺,靜靜的看著千軍萬馬中的一人,他回仰過頭來,笑了一笑,眼中璨若星辰。 晨曦升起,馬蹄聲漸行漸遠,高高飄揚的旗幟越來越模糊,直到天地間再度恢復寧靜。 ——(本章完) ☆、第五十七章 (完整) 隨著聶光的謀反,整個大慶都開始陷入某種恐慌中,京城表面上看去雖仍是有條不紊,實則已是暗潮涌動,諸方勢力都在靜待局勢,隨時為下一步而作打算。 短短三個月時間,叛軍就乘銳拿下益州、利州與衡州三地,與此同時,陜西靖西王二藩與河南汝寧王亦先后揭起叛旗,紛紛響應,一時間,形勢對聶光極為有利。 當然,朝廷所派出的雄獅亦是兵強勇猛,當雙方戰(zhàn)于潼關時,朝中三軍以正死守,腹面主攻,前后夾擊以致叛軍大敗,其二路主將戰(zhàn)死,總算是奪回了這三面臨河,易守難攻的兵家重地。 那一役決勝之關鍵在于交戰(zhàn)時的奇謀戰(zhàn)術,大將軍霍川奏稱此戰(zhàn)宋將軍足智多謀,功不可沒云云,父皇收此捷報后,連日來的肅容也稍有緩意。 宋郎生的將才令滿朝上下都極為震驚,任誰能想到平日里那溫文爾雅的大理寺卿去到戰(zhàn)場上能如此英勇?雖說我對此也頗為詫異,不過駙馬曾說,君錦之在宋郎生很小的時候就喜歡逼他讀各家兵書,閑來無事都會在家里鋪張地圖布個沙陣授他上陣奇術,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對此也是頗有所得。 前朝瑞王乃是百年難遇的神將,想來他當年教宋郎生那些是盼著有朝一日他能替自己光復河山,又豈能想得到多年后宋郎生將此用在對抗前朝舊部之上呢? 有時候我也覺得有些奇怪,當年宋郎生答應父皇假意投誠聶光已是極為勉強了,這一次興兵出師,他又為何會輕易妥協(xié)?不管怎么說,若換成我是他,我定然是不愿意的。 彷徨不解只能繼續(xù)彷徨,也許從根本上來說,在宋郎生眼里國泰民安這種大我還是比其他小我來得更重要些。不過,因戰(zhàn)爭而大放異彩的還有一個人,就是陸陵君了。 原本陸陵君被發(fā)配于西境,后因戰(zhàn)事突起,邊城即要被攻陷,他們那路人馬就被臨時調(diào)往戰(zhàn)場,去充當人rou擋箭牌先行壓陣。出乎意料的是,那路人數(shù)不過五千的充軍兵馬竟就此殺出一條血路來,不僅沒有被敵軍擊潰,反而扭轉(zhuǎn)了局勢,守住了邊城,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接連幾場攻城之戰(zhàn),他們的勇猛都起了極大的作用。 這種情況引起了朝中的重視,細究之下才知那路軍馬以陸陵君馬首是瞻,平日里都是陸陵君授以他們武藝及兵器使用之法,到了戰(zhàn)場上陸陵君沖鋒在前,看準時機擒獲敵軍之首領,從而鼓舞士氣,讓戰(zhàn)情轉(zhuǎn)危為安。 在得知這個消息時我和景宴整好在書房議事,他長長感慨了一句:“皇姐,你的這兩個男人真是深藏不露啊深藏不露……” 我被噎了一下,“什么叫我的男人,陸兄是我的好兄弟……” 景宴攤手而笑,“你不用說,我懂,我懂……” 我瞪了他一眼:“陸陵君立下如此戰(zhàn)功,怎么著都能免他的罪了吧?” “那是自然,”景宴微一點頭,“我已命人下去先安排個千戶給他當當,他若再立戰(zhàn)功,今后,便是前途不可限量……” 我道:“我對陸兄,還是極有信心的?!?/br> 景宴不置可否的轉(zhuǎn)了一下毛筆,復又頓住,“對了,皇姐,你后來可有尋回你們府上的那名神醫(yī)?父皇的病情連太醫(yī)都束手無策……或許……” 父皇近日來病情每況愈下,驟醒時的精神氣早已蕩然無存,雖未就此昏厥不起,然而氣色與脈息卻比昏迷時來得更虛弱,太醫(yī)院卯足了力去治療,皆是收效甚微,只道沉疴痼疾,時日無多。 我輕輕搖了搖頭,心中再度蒙上一抹愁云,“周文瑜是聶然派在我身邊的人,真相大白之前他就已逃之夭夭了,哪還尋得到蹤影?再說,他這樣的人敵友難辨,就算是找回他,我也不敢讓他給父皇診治……” 不過,提到周文瑜,我倒又想起另一個人。 周文瑜的師弟,藥王谷的關門弟子,同安堂的掌柜康臨。 因著忘魂散的事,我去找過他兩次。他曾告訴我,從他手中賣出去的忘魂散有兩顆,一顆致命,一顆不致命。當日他的話也誤導了我,讓我以為只有兩顆毒藥,可事實上流于世面上的忘魂散遠不止這個數(shù)目。 康臨對周文瑜與聶然之間的事一無所知,他確確實實只研制了兩顆忘魂散,再無其他。 我總算還是相信他的話,出了那么大的亂子,他一直照做他的生意,壓根沒有離開過京城,若是同黨,早就聞風而逃了。 “除了你以外,還有什么人能制出忘魂散呢?會是周文瑜么?” 康臨怔了一怔,“有這個可能性……只不過,如果他是制毒之人,當日又何必領公主來到草民這兒探尋真相?” 這么一說,倒也有幾分道理,我略略思付,問:“本宮當時問過你們有否令人一夕之間忘卻部分記憶之藥,你們都堅持說沒有這個可能性,可康老板,你怎么不如實告訴本宮,若是服用了解藥,極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忘卻失憶期間的所有事呢?” 康臨駭然跪下身,道:“那日師弟來找我時便同我說起公主是中了忘魂散之毒,且極有可能會是致命之毒,若讓公主得知此毒有解藥,必會讓草民配置……” “所以呢?” 他誠惶誠恐道:“解藥,便是在配置毒藥時以同等份量相反順序所煉制而成,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也不行,當日的買主要草民煉出獨一無二的忘魂散,絕不能讓他人破解出解毒之法……遂草民便把配藥的藥方銷毀,煉出獨一無二的解藥一齊賣出……草民唯恐讓公主知悉,而草民配不出解藥從而惹來殺身之禍,故才……求公主饒恕草民死罪……” 如此看來,康臨所制的兩顆,多抵是讓父皇與太子弟弟分別買去,至于聶光給宋郎生與風離的忘魂散,并非來自于康臨。 雖然,我至今沒能猜出風離又是從哪得來一顆不致命的忘魂散給我服下,正如我至今都搞不明白風離為何要放我性命一般。 事既已過,不想也罷。 念及父皇的病況,我命康臨進宮替父皇診治,他的醫(yī)術與周文瑜不分伯仲,沒準還能有所轉(zhuǎn)機。 可康臨的看法與太醫(yī)院并無分別,我問他:“藥王谷不是遠近馳名么?難道真的回天乏術了?” 他搖頭嘆道:“藥王谷以奇藥偏方聞名,皇上所患并非急病亦非奇毒,乃是陳年舊疾積久所致,病根早已根深蒂固,藥石無靈?!?/br> 縱然早有準備,可聽他這番說來,仍是忍不住黯然淚下。 父皇對此或是早有預感,從他蘇醒那天起就在為景宴繼位所籌謀,替景宴鞏固權(quán)利,收攬人心。到了今日他終于沒有下床的力氣了,反而長舒口氣的和我們說:“大慶將來就靠你們了?!?/br> 景宴就像是一夜之間成長成一位真正的儲君,處理政務再也不似昔日般優(yōu)柔寡斷,朝中上下無不信服于他。我一直覺得我監(jiān)國的意義就是為了等到景宴能有獨當一面的這一天,事到如今,我只想陪同父皇走完最后一程路,在家中靜待駙馬回來,待到那時,再不過問那些紛紛擾擾的機謀爭斗之事。 然而,這世上有許多時候,本不是你想謝幕的時候就能順利謝幕,入世易,出世卻難。 其實那日,我原本只是帶著從康臨那兒配制好的藥草熏香,欲要擺在父皇的寢宮中,讓他安神寧心得到更好的休息。所以在我看到寢門外的宮女們都退到了十步開外,她們說皇后娘娘正與皇上說話故而屏退眾人時,我也并未顧慮太多,只想著敲個門放下熏爐離開就是。 可是當我步至門前,騰出一只手剛要敲門時,聽到了里屋傳來母后焦急地聲音:“陛下寵愛棠兒,不愿讓她受委屈,這一點,臣妾豈會不明白?可她終究不是陛下的親生女兒啊,豈能將此重任托付于她?” 我以為我幻聽了。 轟隆隆的,母后的聲音字字清晰,雖然入了耳,卻傳不到里頭。我思緒空了半晌,又聽她說:“陛下可還記得當年趕走景嵐時所說過的話?陛下說,‘非我蕭家血脈,其心必異’,故才忍心放逐他遠去……陛下待嵐兒尚且如此,何以對棠兒……” 我聽到父皇一聲嘆息,他緩緩道:“男子終歸與女子不同,景嵐有名望有野心,有他在皇家一日,景宴都難登大統(tǒng)……棠兒卻是不同,她處處為景宴著想,身為一介女流卻能讓朝中諸臣都敬她三分,絕不僅僅是因朕賦予她的權(quán)柄,有她輔佐宴兒,朕亦能放心許多……” “陛下……” 母后尚要說話,我已推門而入。 我的腦子一片空白。心中明白不論聽到何種震驚之事此刻都不該擅自闖入,要探尋真相有千百種循序漸進之法,可理智這樣告誡自己的時候,手已情不自禁的往前一伸——寢門應聲而開,映入眼簾的是父皇與母后滿面錯愕。 我昏昏然的站在他們跟前,將懷中熏爐擺在桌幾上,跪下身,顫道:“兒臣……原只是想來給父皇送個熏爐,無意間……聽到了父皇與母后的談話……”我努力讓自己的身子不要搖晃的太厲害,“聽到母后說,棠兒與大皇兄……皆非父皇親生,父皇莫要告訴棠兒,是棠兒……聽錯了吧?” 我多么希望父皇與母后能笑吟吟的和我說句“是你聽錯了”。 那么,我是不是就可以當作從來沒有聽過,裝作渾然未覺的繼續(xù)當這個公主。 然而父皇與母后的神情卻給了我答案,哪怕真相荒天下之大謬,那終究是真相。 不容忽視,不容置疑。 父皇說,起因要追溯到大慶江山初立之時。 那時他登基不久,兵權(quán)未統(tǒng),諸方勢力皆是虎視眈眈,此等時節(jié)極需誕出一個皇子以固政權(quán)。可當時雖說后宮佳麗成群,卻是連一個肚子都沒動靜,母后便是在那時忽然懷有身孕的。 父皇喜出望外,自將母后視若珍寶,然而,他卻不知這背后的文章。 母后自幼身體極弱,因家族頑疾所故,本不適合生子,即使受孕,也難以產(chǎn)下健康的嬰孩。她當時僅不過是個小小的嬪妃,蒙獲圣寵,懷有龍脈,又豈會忍心割舍? 她瞞下自己的病情,一日日堅持下去,終于,在父皇的守候與群臣期待中,誕下了龍子。 而她沒有料想的是,那嬰孩一出世便枯黃消瘦,連啼哭的聲音也極為微弱,接生的太醫(yī)們皆惶恐地說此嬰孩活不過三日。 父皇大為震驚。 萬眾矚目的龍子倘若很快一命嗚呼,豈非是要落歹人口舌,道這江山之主非真龍?zhí)熳樱?/br> 父皇心焦如焚,他忽然想起自己的胞妹永安公主不日將要臨產(chǎn),他心中起了這個念頭,就連夜把永安公主招入皇宮,暗中令meimei服下催生之藥,第二日夜里,永安公主在嘶聲裂肺的哭喊聲中,生下一個男嬰。 “那個男嬰……就是大皇兄?” 父皇慢慢的點了點頭,他的臉上流露出愧悔的神情,“那是個健康的嬰孩,然則朕的皇妹因服下藥物,失血不止,便在那一夜……離開了人世……” 那年,永安公主的駙馬正在遙遠的北境抗戰(zhàn)殺敵,得聞心愛的妻子在產(chǎn)子離世的噩耗,悲痛欲絕,沒過多久,北境就傳來駙馬戰(zhàn)死沙場的消息。 自此,天下人只知公主難產(chǎn)而逝,卻不知這背地里藏著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父皇說,他對永安公主之死極之愧疚,告訴自己一定要善待那個孩子,是以大皇兄自幼都是在眾星捧月之中成長,乃所有人眼中既定的太子之選。 然而不是親生的終究不是親生的,隨著后來其他皇子的出世,父皇對大皇兄的愛逐漸減少,不論大皇兄有多么的出類拔萃,那一段過往終究成為了他心中的一根刺。他試圖去尋找什么理由廢黜太子之位,可大皇兄忠君孝順,才智雙全,更以德行服眾,根本就尋不到任何理由。 直到大皇兄愛上了一位民間女子,他故意百般阻撓,出言相激,才順理成章的將這根刺拔出心頭。 話說到這里時,屋內(nèi)的炭火爐啪嗒一聲,燒的屑子星星點點。 滿屋暖意,驅(qū)不走一身寒冷交迫。 我跪在地上,只覺得所聞太過荒唐,想要笑又笑不出來,“……那么我呢?我又是從哪兒來的?” 父皇望向母后,長長嘆了口氣:“……棠兒……直到七年前,朕……還一直以為你是朕的親生女兒……” 這話的意思,便是說,母后瞞了父皇十三年。 那自然是發(fā)生在永安公主逝世之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