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热爱在线观看视频,国产成人福利资源在线,成年美女黄网色大观看全,狠狠色综合激情丁香五月,777奇米电影网99久久,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成人无码午夜成人无码免费视频

筆趣閣 - 玄幻小說 - 廢太子生存指南在線閱讀 - 第95節(jié)

第95節(jié)

    陳家正因為陳利的事顧慮重重,想要處理一批糧食,恰好這批糧食便是城北糧倉本來已經被燒掉的那批官糧。

    正在交易的當兒,蕭繇領兵過來,人贓俱獲,并且從陳家糧倉里起出來八十余萬斤官糧。

    蕭繇分別審訊了羈押多時的陳利和陳家家主,這兩人事先沒有通氣,供詞驢唇不對馬嘴,漏洞百出。

    蕭繇連嚇帶騙,最后這兩個人終于扛不住壓力,承認是用陳家的舊糧換了官府的新米。

    差不多同一時間,經過不懈努力,賴峰終于也從陳利的一名隨從那兒找到了突破口。

    那個家伙在賭場輸光了錢之后,去勒索陳利的兒子,被賴峰逮了個正著,供出來兩名守衛(wèi)就是他殺的,而指使他殺人的便是陳利。

    陳利以陳家發(fā)霉的米換取了官府的新米,為了不暴露其行蹤,放火燒糧倉,殺了兩名知情的守衛(wèi)。假公濟私、知法犯法、殺人償命,數罪并罰,陳利被判處死刑。

    陳家蔑視王法、貪污公糧,數額巨大,除沒收贓糧外,還要罰沒家產。

    陳家族長當機立斷,與陳利割席,說這八十余萬斤糧食是陳利本人的,不是陳家的,陳利早已從族中分家。這糧食也是陳家代替陳利販賣的,并且連房契田契都拿了出來。

    就算這八十余萬斤糧食是一年兩季的產量,也意味著至少要將近兩千畝地才能產出。

    陳家也算干脆,斷腕保全家,交出了兩千畝地的田契。

    蕭彧看到田契的時候,嘆息道:“陳家真有錢啊,兩千畝地也僅是他們所有田產的五分之一。這還不包括鋪子、房子?!彼诎咨炒彘_了幾百畝地的荒,都覺得自己是大地主了,但是跟陳家比起來,真是太小菜一碟了。

    裴凜之說:“兩千畝地,根本就沒有傷到筋骨。不過敲山震虎的效果倒是達到了?!?/br>
    蕭繇問:“皇兄,這地你打算如何辦?兩千畝呢,還都是連在一塊兒的上田?!?/br>
    蕭彧說:“還是征集無田地者前來耕種吧?!?/br>
    百姓種地,無論官私,都是交兩斗米賦稅,但失去了田地的佃農,便會多一重剝削,那便是來自地主的租子。

    地主的租子通常要比賦稅高得多,一般的地主要求佃農除去稅賦之外,余者通常都是五五分,甚至還有八九分、七三分的。

    也就是說,佃農通常都是在給地主干苦力,才能勉強糊口。

    陳利的案子給了廣州的大族們一個信號,新帝不是省油的燈,千萬別往槍口上撞,只要給抓住把柄,不死也要脫一層皮。

    一時間世家大族都安分了不少,連打架斗毆的治安事件都少了許多。

    陳利的案子辦理完,元旦早已過了,春天也到了。

    一年之計在于春,所有人都開始忙碌起來。

    蕭彧忙著準備三月份的選拔考試,還預備在廣州開設學塾;裴凜之忙著練兵,爭取今年之內將交州拿下;閔翀則忙著統(tǒng)計崖州和廣州境內的人口和土地。

    雖然已經取消了人頭稅,但對人口數量和結構的掌握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人力是這個年代最大的生產力,軍事實力也是靠人力的。

    人口統(tǒng)計不對接直接的利害關系,倒是容易統(tǒng)計,可能只有某些世家大族蓄養(yǎng)的奴仆無法統(tǒng)計入內。

    而土地統(tǒng)計卻直接關系到賦稅征收,世家大族通常都會蓄意隱瞞土地數量,就是為了少納稅。

    所以蕭彧才說要分兩次丈量。一次由朝廷親自派遣丈量班子,只丈量一村的田畝總數,一套是地方小吏組成的班子,分別丈量各家的田畝數量。

    最后兩邊的數量最后一核對,如果數額相差過于嚴重,地方小吏就該撤換了。

    丈量土地的人手是閔翀從軍中挑選的,選拔考試還沒開始,他們也是無人可用,只能用士卒。

    開設學塾的辦法依照崖州的舊法,統(tǒng)計學塾數量,官府出資修筑學塾,募集讀書人當夫子。

    這接二連三的政策一頒布下來,廣州人也逐漸意識到,換了皇帝,還是有一些變化的。

    蕭彧還預備從崖州請一批木匠師傅來廣州修筒車,改善灌溉與舂米條件。

    出了正月,便陸續(xù)有外縣的讀書人來到番禺趕考。城內的青樓妓館也愈發(fā)熱鬧起來,頗有點古代科舉趕考的味道了。

    第99章 考試

    為什么古代讀書人就喜歡上青樓妓館呢?首先當然是娛樂場所太少, 娛樂方式單一;其次便是風月場所比較適合文人墨客賣弄風雅,大多數男人都有雄性物種相同的特點:喜歡在異性面前賣弄自己。

    有酒有女人的地方,就容易生是非。短短半個月內,蕭彧就聽到了幾起跟青樓相關的案子:有白喝花酒不給錢被赤條條扔大街上的;有為爭搶姑娘大打出手斯文掃地的;還有在青樓覓得真愛, 花光所有積蓄贖了真愛, 考也不趕回去享受溫柔鄉(xiāng)了的……各種奇葩都有。

    蕭彧想過要取締廣州的青樓妓館,但思慮再三還是沒行動, 因為時機不夠成熟, 他在廣州威望不夠, 也沒有地方來安置這些女子。

    他干脆自掏腰包,在城中買了一處臨街的宅子,好好裝修了一番, 起名為“一鳴社”,意為一鳴驚人。

    一鳴社是一座茶館,但是內設辯論堂,茶館老板出題,邀學子雄辯,參與辯論者免費喝茶。

    每日評選出一位最佳辯手,獎勵脂玉白十張。所謂脂玉白, 就是蕭彧從崖州帶過來的白紙,因如羊脂玉一樣潔白細膩柔和而得名。

    而茶館張貼的告示, 便是用脂玉白寫就的。這告示一貼出來, 無數讀書人便慕名前來, 一睹這脂玉白的風采。

    他們讀了這么多年的書,何曾見過如此潔白細膩的紙張, 在番禺城最大的書坊也沒見過售賣。

    這樣的紙張, 若是流通到市面上, 必定價值不菲。不知這茶館老板究竟為何許人也,竟拿得出這樣的彩頭來。

    所以這辯論賽一開始,便有無數人踴躍報名。

    茶館的規(guī)矩是:設一個論題,一方為正,一方為反,每方限定五個名額,雙方輪流發(fā)言,闡述己方觀點,辯駁對方觀點。

    自魏晉以來,清談便已成了風尚,但茶館所設論題,禁談玄學,只談國是、社會現(xiàn)象。

    比如辯論賽第一日,辯題便是“九品中正制,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這個辯題簡直就如水滴進了油鍋,炸開了鍋,幾乎就等于宣告了士族與庶族之間的戰(zhàn)爭。

    蕭彧坐在辯論間的隔壁,聽完了這場辯論賽。其實論點都可以想得到,并無太多的新鮮感,只是想看看雙方的邏輯和語言組織能力。

    第一天的辯論賽,就出人意料的熱鬧,來了上百名士子,這是參加選拔考試的近半報名者了。

    茶館不僅賣茶,也賣點心,不提供酒菜。茶水幾文到十幾文一壺不等,可無限續(xù)水。

    可邀三五好友來此品茶、暢談人生,也有可供人喝茶讀書的雅間,但是拒絕在此狎妓。

    一鳴社開館到夜間,士子夜間喝茶須得另加一文燈油資。

    有心人很快就意識到了,這一鳴社壓根就不是為了賺錢而開的,而是為了給讀書人提供一個去處。畢竟一人出三四文就能在茶館坐上一整天,老板哪有賺頭?

    蕭彧繼續(xù)拋出辯題,比如“女子是否該三從四德”,“與胡人該戰(zhàn)還是該和”等等,無一不是相當敏感且尖銳的問題。

    除了辯論賽,茶樓又推出了各種征稿,出題讓學子投稿,優(yōu)異者也獎勵脂玉白。征稿題更偏實用性,都是政事問題,比如治水、征稅、募兵等等。

    漸漸地,便有人察覺出來了,這茶館的老板來頭甚大,怕不就是組織這次考試的那位吧。

    不少人意識到,這極有可能便是上升的渠道啊。于是很多人都紛紛參與到征稿中來,倒是最初熱鬧非凡的辯論賽逐漸冷清了下來。

    每日茶館里收到的投稿函便有幾十篇。

    還沒正式考試,蕭彧就已經開始出題考校這些士子了,希望能夠從中選拔出可用的人才。畢竟考試只有一場,并不能完全看出一個士子的才能。

    這也就意味著,他每日都多了新工作,要審閱經過向陽與賴峰初審過的文章。這些都算是開卷考試,雖然不能完全真實評估一個人的能力,但其大致觀點還是能夠看得出來的。

    蕭彧對一些表現(xiàn)得不錯的學子便圈點起來,并且叫吉海、青悠、霜落等人將優(yōu)秀的稿子謄抄出來,張貼在茶館的公示欄中,供大家參閱,以示表彰。

    于是每日等茶館開門,看新被選中的稿子便成了這群學子們的首要日常,若是有被選中的,便如中了頭彩一般興奮。

    裴凜之看著蕭彧熬得發(fā)青的眼圈,忍不住嘆息:“你又何必如此呢。反正都是要經過考試才能選拔,現(xiàn)在看了又不能作數。”

    蕭彧說:“如何不能作數?考試又不是選拔人才的唯一標準?!彼呀洀倪@些天的投稿中發(fā)現(xiàn)了幾個文章寫得不錯的人,如果這些人沒有考中,也是可以選拔出來用一用的。

    裴凜之說:“那你就讓大家?guī)湍憧?,不必事事躬親?!?/br>
    蕭彧露出憨笑:“你要理解我求賢若渴之心?,F(xiàn)在朝中最缺的就是人手,我希望能從這一批考生中選出一批能用之人。往后這批人培養(yǎng)出來了,就都是我們的得力干將了?!?/br>
    裴凜之抬手輕輕撥開他額上的發(fā)絲,溫柔地說:“辛苦你了。我也希望能夠挑出一批武將來。”

    這次不僅安排了文考,也有武考,武考包括書面考試與實踐考試,書面考的是軍事知識,實踐則為沙盤演練與比武考試。

    通常來說,武官選拔最好的方法還是從基層提拔上來,因為有足夠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但軍中也需要思想指導,配備素養(yǎng)較高的官員是很有必要的,甚至還可以安排文官進軍中擔任職務,負責引導將士們的思想。

    蕭彧要打造一支有素養(yǎng)有追求的軍隊。

    自從一鳴社創(chuàng)辦之后,青樓那邊產生的花邊新聞就少了許多。

    而且不少學子從茶館出的辯題和議題中,察覺出出題者對女性的態(tài)度,他似乎并不喜歡輕視女性的人。有了這個認知,那些有追求有抱負的人誰還敢往槍口上撞啊,自然是不敢往青樓跑了。

    對這次考試最為期待的便是寒門學子,新帝似乎很不喜歡九品中正制,從第一天的辯題也能看出來,所以才設了這次選拔考試,這就意味著:寒門學子的春天到了,他們終于不用再因為出身問題被打壓了。

    三月初一,是選拔考試正式開考的日子。

    二百六十三名學子進入考場,開始答題??荚嚨膬热荼容^復雜,并不是簡單的做文章發(fā)政論,還有各種地理常識、水利知識、農學知識、律法知識、算數甚至是基本的生活常識,最后的大題才是政論題。

    考試時間為一天,午間由公差送飯食進入,如需如廁,便搖鈴示警,監(jiān)考人員會領著去方便。

    其實蕭彧本打算考兩個時辰,但考慮到這一場考試事關百姓將來的民生,就不得不慎重一點,讓考生們也有充裕的時間去思考如何作答。

    考試題目是蕭彧和裴凜之出的,還請教了王啟。王啟雖然沒有答應出來做官,如今也差不多相當于蕭彧的幕僚。

    他在官場浸yin多年,處理起問題來顯然要比蕭彧老到,只是某些觀點和方式會和蕭彧的理念不合,這個時候,蕭彧便會堅持自己的觀點。

    考試結束之后,王啟作為考官,擔任了判卷的任務。

    當然,每一份試卷都要經過三個人之手,除了王啟,還有賴峰和向陽,因為賴峰和向陽比較了解蕭彧的偏好,這樣便能將王啟覺得不好但又可能符合蕭彧喜好的試卷留下來。

    二百六十三份試卷,初審過后,得分六十以上者不到一半,因為考校的內容太寬泛了,盡管蕭彧已經提前給大家劃定了考試范圍。

    蕭彧還是親自看了這二百六十三份試卷,實在是濫竽充數的就不能用了,有可圈可點的,還是可以留下來,如果面試過后能夠及格,便可以派到地方去擔任個小吏。

    從初審到張榜,一共花了十來天,直到三月十二日,結果才公布出來。

    之前茶館征稿的那些優(yōu)秀者,都在上榜的名額中。蕭彧覺得真正的才能果然還是做不了假的。

    榜單結果出來后,整個番禺城內都洋溢著喜氣洋洋氛圍,那些上榜者到處都在互相道賀、宴請好友。雖然還有面試,但他們都覺得問題不大,對前途充滿了信心。

    蕭彧看著上榜的名單,錄取的一百零三人中,庶族出身的士子占了六成。

    當然并非是士族子弟學識真就不如庶族子弟,而是在這次考試報名的名額中,庶族士子就占到了七成以上。

    大多數士族子弟都還在觀望中,他們也許是不太確定蕭彧這個皇帝能做多久,也許是不太相信這種選拔考試,又或許是愛惜名聲,不愿意輕易參加考試,萬一考不過庶族子弟,那多丟人。

    不過這一次,的的確確讓庶族子弟長臉了,他們以壓倒性的優(yōu)勢勝過了士族子弟,這說明他們的學問與能力并不輸于資源豐富的士族子弟。

    筆試結束之后,便是面試,面試官為三人:裴凜之、閔翀和王啟。士子要經過數位考官狂轟濫炸的問題,心理素質不好,還真應對不好。

    面試的時候,蕭彧坐在屏風后面,有想問的問題時,便寫出來,交給吉海拿出去,遞給裴凜之,由他代問。

    因為最后一輪的面試還是蕭彧本人,挑選出其中最為優(yōu)秀的十人進行面試。

    第一次選拔考試,狀況百出,但結果還是不錯的。經過半個多月的緊張考試與面試,三月十八日,正式榜單張貼出來,最終選拔出來的人為一百名,有三人在面試時被淘汰。

    接下來,這一百人將經過挑選分配到各個職位上去,蕭彧終于有自己的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