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節(jié)
齊文宇容易相信別人,也非常聽得進別人的話,這一點不單單是駱尋瑤看出來了,明德帝當然也看出來了。 一個皇帝,聽得進別人的話是一件好事,但這聽話卻一定分好壞才行。發(fā)現(xiàn)齊文宇這樣的情況以后,明德帝自然就循循善誘,教導了齊文宇不少事情,這次來之前,他更是著重講了貪官污吏的壞處,讓齊文宇千萬不要在一路上鋪張浪費,為了這個,他甚至還將歷史上一位特別喜歡出游,結果接二連三的出游硬是讓國庫虧空百還逼死了不少百姓的皇帝拿了出來教導齊文宇,同時把周壽這么一個跟齊文宇關系不錯,又剛正不阿的官員放到了齊文宇身邊。 一路上沒少聽周壽講貪官污吏迫害老百姓的故事,齊文宇又怎么會喜歡孫貫這樣的做派? 孫貫卻并不知道齊文宇的想法,他這人一向擅長溜須拍馬,在齊文宇來之前,就詳細地分析了齊文宇的情況。 以前齊文宇一直不受重視,直到齊文浩和齊文俊一起倒臺以后才展露頭角…… 這樣一個人,想來是會喜歡被人捧著的吧?孫貫自認自己將閩州治理的不錯,缺的就是一個展露頭角的機會,因此,他雖然早就得到了齊文宇一切從簡的要求,卻還是準備了這么一出,打算好好表現(xiàn)一下自己。 “福王駕臨福州,福州百姓再次恭迎,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孫貫跪在地上,大聲開口。 “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那些跪在路邊的百姓一起開口,延綿不絕的百姓跪在地上,雖然氣勢上跟大年初一百官拜年的場面不能比,但聲勢上卻差不了多少。 “放肆!”齊文宇下了馬車,臉上難得地露了寒意:“本王早就有言在先,禁止鋪張浪費,你這又是何意?” “王爺,這些百姓都是自發(fā)前來……”孫貫點頭哈腰的:“王爺一路行善,百姓對王爺都非常仰慕,因此才會前來迎接,絕無鋪張浪費。” “發(fā)動這么多的百姓,當然不是鋪張浪費,這分明就是勞民傷財了吧?”齊文宇怒從心起,直接就把自己手上拿著的一本書扔了出去,扔在了孫貫臉上。 齊文宇一開始出言訓斥的時候,孫貫還以為他只是做戲而已,但被這么砸了一下,卻知道自己怕是拍馬屁拍在馬腿上了,等他一抬頭,看到從后面車子上下來的冷著一張臉的周壽的時候,更是哭喪了一張臉——他怎么就忘了,這次周壽也來了呢? 齊文宇一路上過來,記錄了很多百姓和官員的情況,不過雖然明德帝給了他極大的權利,但他并沒有當場發(fā)作什么,就是因為在劉行文周壽的提醒下,覺得沒經(jīng)過調(diào)查不能輕易定論,但是現(xiàn)在…… 官道旁邊的泥地里,跪著無數(shù)百姓,浩浩蕩蕩地一眼望不到頭,都不知道到底找來了多少,而官道前面,那些官員按品級跪著,看官服似乎一個不落…… 這么多人,不知道已經(jīng)在這里等了多久了,這會耽誤多少事情?而且,閩州難道就沒有公務要做了嗎?官員衙役全都來了,要是城里出點什么事情怎么辦? 齊文宇第一次想要當場發(fā)作,不過周壽卻攔住了他:“王爺,你在這里留著,先讓閩州知州把這里的百姓疏散了再說?!?/br> “也是,讓這么多人在太陽底下跪著并不合適?!饼R文宇看了一眼那些一直跪著不敢起來的百姓,立刻就滿臉怒容地瞪了一眼孫貫,讓對方去疏散百姓。 孫貫一向識趣,發(fā)現(xiàn)自己拍錯了馬屁以后,再不敢耽擱,馬上就補救起來,招呼著衙役疏散那些百姓,同時自己也跑前跑后,異常賣力。 “這么多百姓,也不知道已經(jīng)等了多久了,我們過來的時候還換過路……”齊文宇有些歉疚地看向了駱尋瑤,如今這地方是閩州外圍,周圍并無村莊,他也就不曾找人前去查看,因此竟然完全不知道有這么多人在這里等著。 “王爺,這些百姓確實受累了,不過周大人讓閩州知州先去疏散百姓,應該是為了王爺你的安全著想?!瘪槍が庨_口,齊文宇只覺得那個孫貫勞民傷財,但她不同,遠遠地看到那跪了一地的百姓以后,她就擔心起來了——這么多的百姓,恐怕就是那閩州知州從附近拉來的,如果他們真的只是普通百姓,自然不會出事,但如果他們中間混雜了不懷好意的人的話,這些百姓一旦鬧起來,齊文宇說不定就要遇到危險了! 上輩子她對前朝余孽的事情一無所知,但這輩子,卻已經(jīng)領教過那些人的本事了。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方法,在剛才齊文宇訓斥那孫貫的時候,駱尋瑤就已經(jīng)讓禁衛(wèi)軍往前隔絕了那些百姓了。 “只是一些百姓……”齊文宇滿臉的不解。 “王爺,父皇這一年來一直想要抓捕那些前朝余孽,但一直沒抓到,沒人知道他們?nèi)チ四睦?,說不定他們就等著王爺你呢。”駱尋瑤開口,當初許是吳妃和齊文俊在京城發(fā)展的實在太好的緣故,那些前朝余孽差不多全都聚在了京城,之后隨著吳妃倒臺,這些人里頭就只跑掉了一些身份地位比較高的,而他們在京城建立的勢力,開的各種鋪子卻全都被毀了…… 齊文宇是造成了這件事的罪魁禍首,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前朝余孽又怎么可能不恨他?說不定,齊文宇這次南下,這些人就會想要趁機出手了。 駱尋瑤一直非常小心,直到所有的百姓都被疏散了,才讓齊文宇繼續(xù)前進,卻不知道她的這個決定,被某些人暗地里罵了許久。 這些百姓,的確就是孫貫臨時在附近的村子里找的,為了不至于迎接的時候出什么岔子,他找的都是青壯,這么一來,就需要拉來更多村子里的人了,到了最后,這些很少出門的百姓甚至都互不認識了! 而就有一些人,趁著這情況混了進來。 這些人都在身上準備了爆竹,打算等齊文宇的車隊走到百姓中間的時候,突然出手驚嚇百姓,同時引著沖撞齊文宇的車隊再趁亂下手,卻沒想到齊文宇竟然根本沒靠近那些百姓,而他身邊的禁衛(wèi)軍,也將他保護的非常好。 如此一來,他們要下手自然就難了…… 隨著人群往外走,走到偏遠的地方,再也看不見那些衙役以后,他們就離開了大部隊,然后閃到了路邊,同時一群人聚到了一起。 “陳明,剛才你為什么不發(fā)令?”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幾步?jīng)_到了一個三十來歲的男子身邊,憤怒地問道。 “聞秋生,你不要無理取鬧,剛才我們?nèi)绻娴臎_出去,恐怕就沒人活的了了!”另外一個四十來歲的男人攔住了那少年。 “不拼一把,誰知道情況會怎么樣?你們猶豫這個猶豫那個,最后哪里能做得成事情?”聞秋生冷笑道。 “難道你就盼著我們所有人都去死?”之前沒說話的陳明淡淡地開口:“就算你要為你爹娘報仇,也不能以卵擊石白白送了自己的性命,” 聞秋生的父母,就是一年前京城午門斬首的人里的一員,要不是聞秋生當時不在京城,肯定也逃不過這一劫,而這一年來,聞秋生心心念念的就是報仇。 雖然聞秋生一開始挑釁了陳明,但陳明畢竟是他們的領頭人,而且他說的是實話。因此,即便聞秋生還滿臉的不情愿,但到底沒有反駁的能力,只能跟在陳明身后,憤憤不平地往閩州城走去。 靠近城門口以后,他們之中的幾人解開衣服反穿上了,然后又三三兩兩地分開,這才依次進了城,進城以后,他們還分頭行動,最后有些人進了一家雜貨店,有些人進了一家酒樓,最后聚在了一個小院子里。 這個院子就建在雜貨鋪后面,另一邊恰好是酒樓,這樣的院子在閩州城有很多,大多都是鋪子里的店員住著的,毫不起眼,不過這個院子卻顯然有些不同。 之前打算在閩州知州迎接齊文宇的時候動手的人約莫有三十多人,而在這個餓院子里,除了這三十多人以外,竟然還有著三四十人。 這么多人住在一個不大的院子里,可謂非常擁擠,但這些人里面沒一個大聲喧嘩的,以至于別人根本不能發(fā)現(xiàn)這里的情況。 “陳明,事情辦得怎么樣了?”院子最大的堂屋里,大大小小擺著很多椅子凳子,上面正坐著不少人,陳明等人一進去,正對著大門的一個須發(fā)皆白的老人就站了起來。 “馮老,我們沒動手,齊文宇根本就沒有周到百姓中間,遠遠地就停下了,而且他身邊還有幾百個禁衛(wèi)軍?!彼麄冎挥袔资畟€人,禁衛(wèi)軍卻有幾百個,就算那是他們會讓前去迎接齊文宇的百姓亂上一陣,但在這些百姓沒膽子去攻擊禁衛(wèi)軍的情況下,即便能幫忙也非常有限…… 那馮老嘆了口氣坐下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他們這些或是想要報仇,或是想要復辟前朝的人,數(shù)量其實并不多,畢竟在平朝后面的那一百多年里,出了好幾個肆意妄為的皇帝,賦稅還一加再加,讓百姓沒了活路…… 偏偏這時候,平朝的最后一個皇帝宋子淵竟然還縱容國舅劉青對世家大族下手,最后,就連官員都有很多不再忠心了。 齊朝開國皇帝原先其實是平朝的一個小官,他一直想辦法幫治下的百姓謀福,卻礙了上面的人的眼,還覺得他圖謀不軌,如此一來,他干脆也就真的圖謀不軌,在平朝有很多地方已經(jīng)有人造反的情況下,揭竿而起了。 他經(jīng)歷了種種危機,最終打下了這江山成了笑到最后的人,自然也是殺了無數(shù)人的,但在戰(zhàn)爭中死去的人實在太多,也許一開始還有人不滿,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基本上也就沒人再記恨了。 三十年過去,如今百姓安居樂業(yè),誰還會去惦記著那個烏煙瘴氣的前朝?就連他們這些當初發(fā)誓一定要復辟前朝的人,如今不也有很多人動搖了嗎?自己人都動搖了,想要在吸收別人就更不容易了——如今的老百姓,可都是只要有條活路就很安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