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jié)
宋嘉言是個很特別的人,不論宮中人如何篤信永壽道長,宋嘉言從來不會接近永壽道長。直至九皇子一場暴病。 九 皇子自三月上被抱到慈寧宮,一直平平安安的養(yǎng)在方太后跟前。方太后雖極厭宋嘉言,但,這是嫡出的孫子,好端端的交到她手里,方太后并不敢有半分虧待九皇 子,更不會使什么小動作。無他,九皇子就養(yǎng)在慈寧宮,有半絲不是,方太后就是第一嫌疑人。若把嫡皇子養(yǎng)死,方太后所面臨的,就不只是嫌疑了。 方太后把九皇子抱到膝前,不過兩樣私心,一是想著把九皇子養(yǎng)熟,日后總有她老人家的好處;二則,就是為了叫宋嘉言收斂些,拿著九皇子威懾宋嘉言。 九皇子突然暴病,方太后都是在意料之外。 宋嘉言更是恨不能日日住在慈寧宮,不肯離九皇子分毫,還著宮人嬤嬤抱著公主來看望九皇子,宋嘉言落淚道,“龍鳳雙生兄妹,總會有些感應(yīng)。” 方太后亦是急的了不得,求神拜佛的法子都用上了。 宋嘉言哭道,“都說九皇子星象大吉大利,三個月就能來替母后娘娘消災(zāi)擋難,現(xiàn)在這是怎么了呢。如今九皇子這般,再不能替我在母后跟前盡孝了,我只求帶他回鳳儀宮去……” 方太后也跟著捶胸頓足的哭,“都是我這老婆子沒用……” 昭文帝給老婆老娘哭的頭大,宮妃們聽說九皇子病的險,紛紛過來探望,連帶著皇子皇女們都來了。方太后一見到小臉兒乖巧可人的七皇子,頓時精神一振,道,“上次七皇子病的險,太醫(yī)不中用,還是道長醫(yī)好了七皇子?!苯又鸵缐鄣篱L進(jìn)宮來。 病急亂投醫(yī),七皇子已經(jīng)被永壽道長治過了,方太后宣永壽道長進(jìn)宮,竟無一人阻攔?;蛟S,連同昭文帝都盼著,神仙顯靈,救幼子一命。 道士救人,無一不是丹方藥術(shù)。 永壽道人給九皇子望聞問切一番,拿出兩粒藥丸,命人用溫水化開給九皇子服下。當(dāng)晚,九皇子的病情就緩解許多,方太后直呼永壽道長神仙之名。 宋嘉言的心也落了地,當(dāng)著太醫(yī)院院史的面兒訓(xùn)斥道,“國家養(yǎng)著你們,我與陛下這樣信任你們,不想你們這樣的不中用,對皇子的病癥束手無策,簡直比不上道長一指。太醫(yī)院之名,不過如此!” 接著,宋嘉言大筆賞賜了永壽道人。 永壽道人謙而又謙的方收下了賞賜。 九皇子病了一場,想到九皇子的孿生meimei五公主生的白胖可愛,從未有什么災(zāi)啊痛的,偏九皇子叫人cao心。昭文帝已經(jīng)動了把九皇子送回鳳儀宮撫育的心思,只是甫一開口,就被方太后眼淚模糊的擋了回去。 方太后從未料到,她會栽到活神仙永壽道長身上。 永壽道長非但在宮中名聲響,正因為宮中方太后對他敬若神明,如今永壽道長又醫(yī)好九皇子的病,外面貴婦平民更當(dāng)他活神仙一般。 直至,永壽道長前腳進(jìn)宮,后腳道觀被抄沒。里面搜出的東西就不必提了,小小的一座道觀,連地宮都有。地宮珍藏的不別的,竟是幾個姿色各有千秋的女孩兒。再一查,還是被拐騙的女孩兒。 嗬,送到大理寺一審,道長骨氣不咋地,連帶著趁進(jìn)宮時機(jī)給皇子下藥,之后再用解藥慌稱為皇子醫(yī)藥的事都抖了出來。 宋嘉言滿目驚恐,不斷的跟昭文帝道,“母后定是不知此事的,母后定是不知此事的。母后為人慈善,受到歹人欺騙,此時定是氣惱至極。我陪著陛下去瞧瞧母后吧?!?/br> 時至此處,方太后再無臉繼續(xù)撫育九皇子,滿面羞愧的將九皇子送還鳳儀宮。 ☆、142晉江原創(chuàng)發(fā)表 永壽道長的事曝光,方太后頗是無地自容。 若只是被騙些香火錢也就罷了,關(guān)鍵,還危害到了皇子。而且,不是尋常的皇子,是嫡出皇子。方太后這回是真病了。 宋嘉言頗是明白事理,聽昭文帝安慰了她一篇子好話,便對昭文帝道,“母后在宮里受那妖道蒙騙,唉,不要說母后,就是我,素來不信佛啊道的,九皇子病急亂投醫(yī),我不也信了那妖道?” “這事兒,與母后無甚相干。九皇子養(yǎng)在慈寧宮,向來無災(zāi)無病,身體康健。母后是皇子的親祖母,一時不慎受了妖道的利用。只是,母后心里內(nèi)疚自責(zé),難以排譴?!彼渭窝詼芈暤?,“陛下悄悄的勸開了母后,母后這病也就好了?!?/br> 宋嘉言道,“待明兒,我?guī)е呕首尤ゴ葘帉m給母后請安。好在九皇子福大命大,并無大礙,這也是祖宗保佑?!?/br> “倒 是有一樣,陛下可得好生查查。母后為人心軟,等閑怎么會信一個道士的話?到底是誰把妖道舉薦給母后的?不但蒙騙了母后,還對皇子下手。看到九皇子,我就想 到七皇子,當(dāng)初,那孩子的病到底是怎么回事,也當(dāng)好生查一查?!彼渭窝哉?,“若只是騙些銀錢,咱們也就罷了。這樣直接將手伸到皇子身上,所謀豈是小 事?” 昭文帝道,“朕會著三司細(xì)查的?!?/br> 宋嘉言便不再說什么了。 反正借此機(jī)會,九皇子回到了她的身邊,連帶著九皇子身邊由方太后安排的宮女嬤嬤,宋嘉言也均換作了自己人手。 見好就收方是上策,她在昭文帝心中的份量,遠(yuǎn)比不方太后。 宋 嘉言非但親口擇清了方太后,每日帶著公主妃嬪們侍疾,又安慰了方太后無數(shù)好話,“母后是九皇子的親祖母,為妖道所騙罷了。母后不必傷心,陛下定會嚴(yán)查此 事。這事,與母后并不相干。就是舉薦妖道的二舅舅家,說不得也是為妖道所騙。”舉薦永壽道長的不是別人,正是方太后的二弟。這年頭并不計劃生育,一家子兄 弟姐妹眾多。方太后就有一兄兩弟一妹,承恩公府不爭氣,方太后的二弟一家就常進(jìn)宮請安,討方太后歡喜。 要宋嘉言說,上一次方太后張羅著給她算八字折戟清風(fēng)道長,方家竟然會再薦道長進(jìn)宮給方太后使喚?宋嘉言都不知道這家人的腦袋是怎么生的,怎么就不能長些記性? 方太后擔(dān)心不著自己,不要說九皇子無事,哪怕九皇子暴斃死了,昭文帝會與方太后生隙,卻也不至于為兒子逼死老娘。方太后擔(dān)心的,無非是方家罷了。 聽宋嘉言這樣說,方太后嘆,“哀家對不住皇后,也對不住九皇子。皇后信任哀家,將小九抱給哀家撫養(yǎng),卻險些害了那孩子,哀家這心里實在慚愧的很?!?/br> 宋嘉言溫聲道,“母后想的多了,陛下與我斷不會這樣想的?!?/br> “小九兒還好嗎?” “有太醫(yī)每日來診脈,并無大礙?!?/br> 方太后再嘆一聲,“這樣我也放心了?!?/br> 宋嘉言打發(fā)宮人侍女下去,輕聲道,“若母后不嫌我多嘴,二舅舅的事,我跟陛下說一說?!?/br> 方太后眼睛微微濕潤,握住宋嘉言的手道,“好孩子,方家不是什么有能耐的人家兒,家族亦無杰出子弟,不過是瞧著哀家的面子,大家敬他們一敬。若說仗著哀家占些便宜或是跋扈些,是有的。若說謀害皇子,我是萬不能信的。他們,也斷不敢有此心?!?/br> 宋嘉言溫聲道,“我明白。” 先時四皇子逼宮作亂,昭文帝成年的皇子俱都死去,如今皇家正缺孩子,嫡出皇子的身份自然更加貴重。在這個時節(jié),方家薦了這么一個坑蒙拐騙的道士進(jìn)宮,其用心用意……不要說皇帝這種擅長腦補(bǔ)的生物,便是宋嘉言,心里也得懷疑方家用心。 畢竟,她與方家是有過節(jié)的。 晚 間自慈寧宮回了鳳儀宮,宋嘉言便將方太后的顧慮一五一十的對昭文帝說了,“老人家就這點(diǎn)兒心思了,方家,就是看著母后與陛下的面子,也得給他們留一絲體 面。母后姓方,卻是皇家的媳婦。將心比心,將來我做了祖母,對娘家再親近,也越不過親孫子去。何況,母后先時抱了小九兒過去,就是為了讓小九兒與方家親 近,并不圖別的。妖道的事,母后一樣是受了蒙騙。至于方家,能留一絲情面就留一絲情面吧,只當(dāng)孝順母后了?!?/br> 昭文帝隱怒,“糊涂是出了名的!”親舅舅家,昭文帝又好個名兒,向來沒薄過他們,結(jié)果,方家打臉的事兒是一出接一出。 宋嘉言輕輕的撫摸著他的脊背,柔聲道,“陛下放心吧,我會把小九兒養(yǎng)的健健康康的。他們,有陛下的福氣照著,保佑著,肯定會平安的。” “我對方家雖然平平,也不愿在這種事上去計較。只要小九兒平安,權(quán)當(dāng)為兒子積福了?!彼渭窝缘?,“母后心病不去,身子也好不利落。眼瞅著就是新年了,別叫老人家這樣過年。” “依你說,方家如何處置妥當(dāng)?”昭文帝忽然問宋嘉言。 宋嘉言溫聲道,“朝中事,我并不大懂。不過,此事,若是不處置,斷然不妥。只在輕重之間罷了?!?/br> “要 說方家,榮辱皆來自陛下。母后看重的,也不是方家做多大的官有多高的爵,無非是方家在陛下心中的分量?!彼渭窝缘?,“母后是個明理的人,方家的處置,輕了 重了的,母后不會說什么。陛下好生勸慰母后幾句,叫母后知道,心中并沒有遠(yuǎn)了舅舅家,母后斷沒有不放心的?!?/br> 昭文帝輕輕的嘆了口氣,問,“七皇子那里可好?” 宋嘉言道,“每日都譴了太醫(yī)過去給七皇子請脈,太醫(yī)說七皇子身子不錯,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不妥。淑妃倒是來哭過幾場,說的是她當(dāng)初求太后將那妖道請進(jìn)宮給七皇子行醫(yī)就藥之事,悔恨不已。我安慰了她幾句,讓她回淑宜宮好生照顧七皇子?!?/br> “平日里瞧著像個明白的,做的事總是不著邊際?!钡弁踝钌七w怒,昭文帝沒法子去跟老娘翻臉,就是方家,也得留一二情面,獨(dú)秦淑妃,當(dāng)初哭著鬧著請妖道進(jìn)宮給七皇子醫(yī)病什么的。如今再提及秦淑妃,昭文帝難免惱怒。 宋嘉言眉心輕擰,拉住昭文帝的手,“這些事,都是小事,宮里有我,陛下只管放心就是。我要提醒陛下,是另有他事?!?/br> 如今,昭文帝也就最愛聽宋嘉言說話了,道,“你說?!?/br> “我 對佛道之事,向來不大信的。只是,這世間,多的人信奉。一個山野的騙子,入得貴人眼,就能攪出這樣的風(fēng)波來。陛下于此,不可不妨。”宋嘉言不疾不徐道, “佛道與皇權(quán),各有其道。但有一樣,佛道有他們各自尊奉的菩薩法王。按他們的教義,菩薩法王更在皇權(quán)之上。陛下是天之子,天下至尊之人,平日間離他們遠(yuǎn) 些,他們尚知恭敬。一旦篤信,不怕神仙生事,只怕這些人借著神仙生事了?!碑?dāng)初方太后可不就是借著永壽道長的嘴,自鳳儀宮抱走了九皇子。 昭文帝溫聲道,“你想的周全。” “我也只是想到哪兒說到哪兒罷了。”宋嘉言抿嘴一笑,“偏生心里存不住話,想到就跟陛下說了?!?/br> 昭文帝直接把舉薦道長的二舅舅擼成白板,至于方太后那里,不知昭文帝是如何安撫老娘的。反正,年前,方太后總算鳳體大安了。 方太后為了顯示對九皇子的看重,親自跟昭文帝說要大辦九皇子與公主的抓周宴。方太后笑,“小九兒、小五生的日子好,非但與皇后同一日的生辰,又正是上元節(jié),本就是普天同慶的日子。這抓周宴,就在哀家宮里辦,好生熱鬧熱鬧?!?/br> 說著,方太后笑望宋嘉言一眼,“還有皇后,去年第一個千秋節(jié)正趕上誕育皇子皇女,今年也要好生辦上一辦。” 昭文帝笑,“是該好生慶賀一番。”宋嘉言自進(jìn)宮以來,識大體,有手段,把后宮打理的井井有條。且又有九皇子之事,宋嘉言沒有死纏爛打的抓著方家不放。這對至尊母子二人投桃報李,自然要給宋嘉言臉面。 宋嘉言笑,“母后、陛下疼我,那我就卻之不恭了?!?/br> 臨近新年,朝中忙,后宮同樣不清閑。 端睿公主年紀(jì)大了,公主府已經(jīng)建好,按昭文帝的意思,明年公主出嫁,嫁妝之類自然要備好。公主成親,多少銀子多少產(chǎn)業(yè)多少陪嫁是有定例的。而且,端睿公主是昭文帝長女,又深受帝寵,昭文帝自然想多陪嫁女兒些。 宋嘉言是嫡母,更不能小氣。 端睿公主還是老樣子,除了跟著母親戚貴妃清點(diǎn)嫁妝,就是帶著三個meimei到鳳儀宮跟宋嘉言學(xué)著打理宮務(wù)。宋嘉言性子磊落,早便與昭文帝說過,“我不在的時候,她們?nèi)绾挝也恢?。如今,她們既然叫我一聲母后,能教她們的,我都會教。?/br> 公主們也不是傻子,機(jī)會難得,又有皇后主動拋出橄欖枝,自然樂得往鳳儀宮走動奉承。 宋嘉言對公主們好,哪怕公主生母的位份不太高,女兒依舊是她們的指望。于心中,到底是感激宋嘉言的。 “母后喜歡水仙?”端睿公主是個細(xì)心人,自然留意到鳳儀宮比比皆是水仙花。比起內(nèi)務(wù)府進(jìn)的花,并不算精細(xì),亭亭的綠莖,潔白的花苞,也有幾分雅致。 宋嘉言笑,“我少時的院子里有許多花木,自春到秋,各有景致,唯冬天萬木皆凋,無景可賞。我常會去外頭買了水仙根來養(yǎng),水仙好養(yǎng)活,香氣也好,養(yǎng)在室內(nèi),既熏了屋子又養(yǎng)眼。就是送給朋友,自己養(yǎng)的東西,心意也不一樣?!?/br> 端睿公主輕聲一嘆,笑道,“若母后有多余的水仙,賞給兒臣兩盆,兒臣覺著,這花兒很好?!?/br> 看端睿公主似有心事,宋嘉言卻沒有多問,笑,“我這里多的是,本也準(zhǔn)備送你們的?!?/br> 端睿公主道了謝,又說了幾句話,便告辭了。 送走端睿公主,梁嬤嬤捧了盞杏仁茶過來,道,“這兩日,聽說德妃常帶著八皇子去太后宮里請安。” 宋嘉言捏著銀匙柄,不緊不慢的攪著碗中溫?zé)岬男尤什?,垂眸未語。 年前,宋嘉言把養(yǎng)的水仙都賞了下去,多是親戚家,唯一的例外就是翰林李家與秦家了。 宋嘉言養(yǎng)水仙的歷史由來已久,見了宮里送來的水仙,宋榮笑,“看來,娘娘的心情很不錯。”在宮里還有這樣悠閑自得的心情,只能說宋嘉言是真的如魚得水。 李睿笑,“是啊?!笨上]有借機(jī)一棍子將方家打落塵埃,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怕是方家終有一日再會生事。 宋 榮望著李睿,道,“太后娘娘知道收斂,也就夠了?!闭盐牡圻€活著,只要不是謀逆大罪,怎么也不會將舅家弄死。但是,方太后妄奪九皇子,宋家絕不能坐視。孩 子是宋嘉言生的,嫡出的皇子,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若是由方太后養(yǎng)育,日后親疏難定。難道要宋家白白的為方家做嫁衣,這是妄想!一個鄉(xiāng)野騙子,方家能舉薦 給太后,方太后借永壽道長之口,奪了九皇子不算,還在宮內(nèi)大興道場。 永壽道長既然能被方家收買,自然能由別家收買! 佛道之人,易生事,更易敗事!何況這永壽道長的來歷,不提也罷! 太后的手,實在伸的太長了些! 秦崢與小郡主名存實亡的親事,讓秦老尚書頭疼的很,更不必提秦三太太,以淚洗面、長吁短嘆的日子,不知過了多久。 秦家與宋家本已絕交,宋嘉言做了皇后,忽然賞下兩盆水仙花兒。 這 兩盆花兒被秦崢養(yǎng)在房中,秦老尚書一聲長嘆,宋嘉言在后宮清清楚楚的說出她不信秦淑妃的話來。秦淑妃的日子已是艱難,偏生宋嘉言又賞了水仙給秦崢……而 且,宋嘉言賞的正大光明,昭文帝面前也過了明路,“我不喜淑妃,是我單不喜歡她這個人,與秦家無甚關(guān)系。這花兒,也是安一安秦家的心。” 轉(zhuǎn)眼,上元節(jié)已到。 ☆、143晉江原創(chuàng)發(fā)表 這個上元節(jié)格外熱鬧,本就是重大節(jié)日,且正逢宋嘉言千秋與九皇子、五公主的抓周禮。宗室皇親朝臣誥命,自然人人湊趣。 父母基因都不差,生出的孩子自然也不差。 都是粉雕玉琢的孩子,九皇子早出生,是哥哥。五公主是meimei。結(jié)果,還是五公主更靈光,如今已經(jīng)能搖搖晃晃的邁幾步了,九皇子還處在爬行階段。 九皇子是個安靜的孩子,坐在桌上,只管用一雙漆黑的眼珠望著周圍的人,任誰說什么,啥都不拿。倒是九公主滿桌亂躥,珍珠美玉、黃金珠寶,只要是亮晶晶的值錢的東西,都往自己懷里揣。最后揣不下,索性扒拉了一堆,一屁股坐了下去,開始拍著小手,咧著嘴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