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茅山道士之靈異筆記、妖晶入手指南、重生之歸零、重生之軍歌嘹亮、超級都市法眼、朝內(nèi)81號(出書版)、偏執(zhí)錦衣衛(wèi)養(yǎng)娃記、武林帝國、死神發(fā)來的短信、重生之嫡女虐渣手冊
蘇嫣抽回手,如今再說這些,還有甚么意義… 將沉浸在往事中的思緒拉回,她很清楚,自己如今要做的,并非緬懷祭奠過去,帝王口中的虧欠,能值甚么?不過是鞠一把同情的眼淚,博兩三點(diǎn)內(nèi)心的安慰罷了。 有悔無悔,都已不再重要。唯有到手的權(quán)勢,才是實(shí)實(shí)在在的。 “朕欠了她太多,今生只怕無法償還了。”他仰頭,不知道看向哪里。 蘇嫣便道,“陛下欠了皇后的,卻要在菡婕妤身上補(bǔ)償,這對她們兩人,都是不公允的?!?/br> “不要再說了,”他搖頭,“這些都和你無關(guān),朕不想讓你牽涉入內(nèi)?!?/br> “那安樂呢?” 段昭凌道,“就讓她在這里陪你罷?!?/br> 安樂在漪瀾宮住了下來,除了時(shí)常問起母妃為何不來陪她以外,和蘇嫣相處的十分融洽。 三月三日,上巳節(jié),闔宮行沐禮,撒桃汁,開桃花踏水宴。 淑妃請示了蘇嫣,蘇嫣瀏覽了宴會歌舞膳食賬目規(guī)格,表示許可,又將參宴名冊定下,用度大致勾畫出,細(xì)節(jié)上教由淑妃和德妃安排。 晌午時(shí),桃花宴便在青鳳臺備下,各宮小主早早地過去,宮人們臨水沾沐,頑得十分盡興。 進(jìn)來邊關(guān)捷報(bào)頻傳,段昭凌下了早朝心情大好,更衣便往青鳳臺而去。 一路上桃夭柳綠,微風(fēng)習(xí)習(xí),林間鳥鳴叮咚,一脈生氣勃勃。 淑妃先迎了上來行禮,端上盛了桃汁的銅盆,段昭凌便捻了柳枝沾了,一路走一路撒,妃嬪們爭相沾衣,好不熱鬧。 見陛下興致高漲,淑妃又將等在外圍的宮女們也叫了過來,依次承沐圣恩,登時(shí)桃花香氣肆意飄動,青鳳臺上春意盎然。 嬉笑間,忽而一陣悠長的簫聲傳來。 眾人紛紛回望,循著簫聲看去,但見鵝黃色身影靜坐于桃花深處,捧簫吹奏。 樂聲悠揚(yáng),極是好聽。 “是誰在哪里?”淑妃望過去,沖著段昭凌道,“臣妾粗通音律,這一曲仿佛是《玉雪飛花》。” 玉雪飛花,為皇后生前最愛。 柳葉紛飛,花絮飄搖,段昭凌走過去,吹簫之人便仰頭,雙目旱情,那模樣和姿態(tài),就連曲調(diào)都像極了唐婉若。 林清清見他有所癡醉,遂更為專注,溝溝壑壑,起起伏伏,往事浮動。 就在步入高/潮那一瞬,段昭凌忽然沉聲將她打斷,“不要奏了?!?/br> 當(dāng)初林清清不論如何效仿皇后,他都情不自禁地想要憐惜她、善待她,甚至最初的時(shí)候,她這張臉,幾乎是他心中愧疚悔恨的全部寄托… 可自從那晚,蘇嫣一語將他拆穿,深埋心底多年的傷口被她一一揭開,那種痛不欲生的悔恨后,竟然會有如釋重負(fù)的感覺。 曾經(jīng)皇后做過的一切,點(diǎn)滴過眼,他此刻,看到林清清這般形態(tài),只覺得厭煩。 林清清滿眼詫異,輕聲道,“臣妾知曉陛下喜歡聽簫聲,遂向樂師學(xué)了來,臣妾可是哪里吹得不好?” 眼前浮現(xiàn)出的再不是唐婉若的臉,而是凌煙閣紅楓樹下,那秋千上女子的簫聲。 寂寥悠遠(yuǎn),純凈如風(fēng)。 相比之下,眼前林清清刻意討好的意境,差的太遠(yuǎn),反教他生出絲東施效顰的反感來。 他盡力壓制住心中的不悅,說道,“朕不喜歡,以后不必再學(xué)了?!?/br> 淑妃等人本以為陛下會龍顏大悅,豈料不一會兒,陛下便一個(gè)人走了出來,臉色不是十分好看,顯然絕不是愉悅的表現(xiàn)。 林清清垂頭跟在身后步出,淑妃淡淡問,“如何了?” 臉上浮出一絲苦笑,林清清只覺得無地自容,本以為前日里寬懷大量已經(jīng)打動了陛下的心,可今日這一出效仿吹奏,真真是失敗至極。 淑妃也不明白陛下到底是為何,以她的了解,不應(yīng)該是此刻這樣的局面。 段昭凌坐定,環(huán)顧四周,便問,“嫣貴妃人呢?怎么沒來?” 玉珂便答,“貴妃娘娘接了安樂公主,片刻后就到。” 段昭凌才點(diǎn)了點(diǎn)頭,就見遠(yuǎn)處急急跑來一位小宮女,“回陛下,貴妃娘娘路上出了點(diǎn)事,要耽擱一些時(shí)辰?!?/br> “嫣兒怎么了?”段昭凌再問。 “回陛下,是漪瀾宮桑榆姑姑教奴婢來傳話,好像是在御花園的碧湖邊上,安樂公主落水…” “你說什么?”林清清嚯地一下子站起來,一步上前,“安樂公主出事了?” “奴婢,奴婢也沒聽清楚!” “安樂不會有事的…不會的…”林清清口中不停絮叨,跌跌撞撞地往外走,顯些絆倒。 段昭凌也有些擔(dān)心,遂道,“莫急,朕過去瞧瞧。” 林清清心急如焚,腦子一片空白,首先想到的,便是蘇嫣當(dāng)日警告她的話,她要走了安樂,她一定是有預(yù)謀的! 林清清一把攥住他袍袖,登時(shí)便落了淚,“貴妃娘娘她…陛下,您一定要救救安樂?。 ?/br> 段昭凌沒再耽擱,林清清等人跟著,急忙往碧湖趕去。 作者有話要說:14年 加油~~~ 勤奮的麻麻灰來更文啦~~~~~~~~~~ 謝謝大家祝福,同樣送大家~~ 上一章百事同學(xué)說到了標(biāo)題,那是一首我很喜歡的詞。 納蘭性德蝶戀花出塞 今古河山無定據(jù),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fēng)吹老丹楓樹。 從來幽怨應(yīng)無數(shù)?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第89章猶道不如初 行至半路,林清清忽然停下,段昭凌轉(zhuǎn)身,就見她眼含淚花,深深地伏身行大禮,“臣妾有事請求陛下,若您不答應(yīng),臣妾便長跪不起?!?/br> 段昭凌點(diǎn)頭默許,她便道,“安樂陪了貴妃娘娘這么久,已是叨擾,何況太子也養(yǎng)在漪瀾宮,臣妾怕貴妃娘娘無法顧及周全,勞累傷神,還請陛下將安樂還給臣妾撫養(yǎng)。” 段昭凌將她拉起,“朕既封了她為貴妃,她便是后宮主母,安樂也是她的孩子,這件事容后再說?!?/br> 林清清卻仍是不起,“臣妾從沒有求過陛下甚么,只有這一次!” 沉吟片刻,段昭凌只得無奈道,“先去看看情況,若有必要,朕會替你勸她。” 算是得到了應(yīng)允,林清清這才起身。 碧湖邊里里外外圍了許多婢子,林清清加急腳步,卻望不見內(nèi)里情況,目光一掃,頓時(shí)臉色大變! 湖中央水波蕩漾,竟是飄著一只花花綠綠的紙鳶,而那紙鳶正是安樂的! 她顧不得形象,三步并作兩步上前,扒開人群,提了嗓子呼喚,“安樂可是出了事!” 再看去,蘇嫣神色戚哀地坐在山石上,眾人皆噤聲不言,四下搜尋,皆不見安樂身影,唯有地上一雙濕漉漉的小繡鞋。 “你究竟將安樂如何了?”林清清渾身顫抖,幾乎話不成音,她走到蘇眼神身旁,顫聲質(zhì)問。 “還請菡婕妤注意身份?!碧K嫣冷冷回應(yīng),又瞥了一眼湖心,“安樂這孩子的確頑淘了些,本宮也盡了心了。” “蘇嫣!她不過是個(gè)孩子,你怎么能如此狠心…你怎么敢!”林清清氣急攻心,連敬語也不用了,心里只想著安樂定是遭她推搡如水,此刻只怕是生死不明… 蘭若上前道,“菡婕妤稍安。” 林清清卻一把將她推開,“你們主仆二人哪里安的好心…” 恰此時(shí)人群分開,段昭凌緩緩過來,將情狀看了分明,林清清好似抓了蘇嫣把柄,遂挽住他衣袖,哭道,“陛下,安樂這么小,貴妃娘娘為何不嚴(yán)加看管,至她溺水,兇吉未卜…若是安樂出了事,臣妾該如何是好!” 蘇嫣規(guī)規(guī)矩矩地上前行禮,裙擺亦是濕了一片,段昭凌一面安撫了林清清,一面問,“你不識水性,沒有傷著罷?安樂如何了?” 林清清絕望中竟聽皇上開口先關(guān)切蘇嫣的安慰,登時(shí)怔住,難道安樂在他心里甚么都不是么?! “貴妃娘娘如此精明,又怎會有事?”她幽怨地開口譏諷。 “父皇!母妃!” 聽到那聲音,林清清猛地回頭,但見山石小徑上一團(tuán)粉色身影蹦跳著跑來。 她興致盎然,衣衫整潔,渾身上下并無一絲損傷,不是安樂又是誰? 一把將她抱進(jìn)懷里,林清清緊緊抵著她的發(fā),“哪了傷著了?你可知道母親有多么擔(dān)心你!” 安樂疑惑地仰頭,清甜的聲音說,“父皇母妃不必?fù)?dān)心,安樂無事,方才玩耍時(shí),不小心將紙鳶落在湖中。” “那你的繡鞋怎么濕了?”林清清仍不放心,安樂卻道,“女兒想下水去撈,弄濕了鞋子,還是貴妃娘娘救了我呢!桑榆姑姑背著我去換了鞋子,才回來?!?/br> “如此,菡婕妤可都明白了?”蘇嫣一副無奈的樣子。 林清清驚魂甫定,一面慶幸安樂無事,一面才明白過來,蘇嫣故意這一出戲,便是要引她上鉤… 她害的蘇嫣小產(chǎn),而蘇嫣便用安樂來折磨自己! 想起方才失態(tài)的行為,林清清只得忍下不甘,屈膝行禮,“臣妾方才憂心切切,若是沖撞了貴妃娘娘,還望您海涵?!?/br> 蘇嫣淡淡一笑,“林jiejie客氣了,這會子明白了,就不會再怨我了罷?” 林清清明知道她故作姿態(tài),在皇上面前刻意寬宏大量,卻也不得不接道,“都是jiejie的不對?!?/br> 后又看向皇上,希望他兌現(xiàn)在路上所允之事,將安樂還給她。 段昭凌開了口,“既然嫣兒待安樂如己出,那便讓安樂多陪陪她罷?!?/br> 林清清一歪,段昭凌再沒與她半絲目光,徑直過去將蘇嫣打橫一抱,“愛妃鞋子濕了,朕抱你過去?!?/br> 蘇嫣雙目流波,嗔道,“陛下也不顧及形象的?!?/br> 段昭凌朗朗一笑,大步回走。 林清清在身后輕聲道,“臣妾身子突感不適,恕不能參宴?!?/br> 蘇嫣從懷抱里抬頭,“那本宮便傳太醫(yī)給jiejie瞧瞧?!?/br> “不必了,臣妾告退?!?/br> 自封了貴妃,日常事務(wù)漸漸多了起來,蘇嫣從前為蓉妃時(shí),六宮妃嬪甚少,遠(yuǎn)沒有如今龐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