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臉呢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開始的時候,長孫皇后還是默默看著,慢慢地,她不知不覺開始讀,詩詞這種東西,還是讀起來最有感覺,特別是《水調歌頭》這種最好的詩詞作品。 她沉浸在《水調歌頭》的意境里面。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她把這最后一句,也不知念了幾遍。 她終于發(fā)現她在二哥面前失態(tài)了,有些害羞。 “這首詞,筆跡是二哥無疑,我也從未聽說過誰人寫了這首詞,莫非真是二哥作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他莫不是在說我們倆?老夫老妻了,還來這一套,真真是老不正經!”長孫皇后心道,霞飛雙頰。 “觀音婢,你覺得這首詞如何?”李二陛下再次問。 “陛下寫的這首詞,不是臣妾妄言,稱得上是自從詞出現以來最好的一首詞,哪怕將來,也不會有更好的詞,最多是和這首詞打平?!遍L孫皇后道。 頭一次不用裝作很贊嘆李世民的詩詞,她自然是不吝惜的把大把大把的贊揚用在這首詞上面。 李二陛下有點尷尬,哪一次他問長孫氏自己的詩寫的怎么樣,她會這樣真心實意的大夸特夸?難道他自己寫的詩,真的就差了這么多嗎? 他默默回味一下,嗯,差的也不算很多嘛,這不過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罷了。 “觀音婢,這《水調歌頭》可不是我寫的,是你的高明皇兒寫的,你搞錯了?!崩疃菹碌馈?/br> “哦,原來是高明寫的,沒想到高明得了諸子百家傳承,觸類旁通,詞也寫的這么好?!遍L孫皇后感嘆道,她一點懷疑也沒有。 說句實在話,在李承乾和李世民二人中間選一個當這首詞的作者,她會毫不猶豫的選李承乾,李世民的水平,她是全天下最清楚了的,哪次寫了詩,不是第一個就給她看?她看的時候也只能在心中默念,皇后可不是好當的,有得必有失,忍耐…… “觀音婢,你覺得我的詩和高明的詞比起來,哪個好?”李二陛下問。 長孫皇后心里默默翻個白眼,這問題好意思問出來啊……既然問出來了,那還能怎么辦?昧著良心回答唄。 “高明只是技巧上略占上風,若是論起意境來,陛下是絲毫不差的?!遍L孫皇后道。 “嗯,觀音婢不愧是讀了我那么多詩,這句點評十分中肯,好?!崩疃菹?,一直都是這么飄,從來沒有落下地過。 “不過,我的詩確確實實是比不上高明的這首詞,但他畢竟是我的兒子,想必這吟詩作詞的天賦,也是有我的功勞的?!崩疃菹碌溃澳阆胂肟?,觀音婢你又不曾表現出詩詞天賦來,還不是我的天賦,傳承到高明那里?” 長孫皇后真的快忍不住了,就李二那兩下子,她上她也行,她只是沒有干這些讓別人偷著笑的事情,現在居然還把高明詩詞寫得好這件事的功勞攬到自己身上,也太無恥了吧! “陛下說的有道理。”長孫皇后道。 “哈哈,改天我父子二人要好好探討一下詩詞之道,我可算在這皇宮之中找到一個知音了,還是我的兒子,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李二陛下繼續(xù)道。 長孫皇后實在是忍不住了,便道“陛下,那臣妾就先告退了。” “哎~今日高興,觀音婢留下陪我吧?!崩疃菹碌?。 長孫皇后無語,這是惡心了我,還要我是吧…… “臣妾遵命。” “梨兒,那木匠可還在宮中?”李承乾問。 “這才幾日,宮里火炕還沒造完呢,不過那木匠也算聰明,一開始就找了幾個匠人教火炕的造法,現在他是監(jiān)工,一天舒服著哩?!崩鎯旱?。 “嘿,他倒是有辦法,還撈了個小官當起來了,把他找來,我要用他?!崩畛星馈?/br> “是。”梨兒道。 李承乾找木匠是想讓木匠給他弄幾個鋤頭,他總不能明日帶幾個人去野地里用手刨蝗蟲卵吧。他找了一些圖看了看,發(fā)現農具這東西,已經和890年代的差不多了,可見古代農業(yè)的發(fā)達。 木匠來了,恭恭敬敬的行禮,李承乾可是他的貴人,以前默默無聞的他,現在居然在宮里當監(jiān)工,說出去誰敢相信?他見面就是幾個響頭,實實在在的響頭。 李承乾不得不吐槽一句,他簡直怕了這些唐人了,上至皇子,下至小小木匠,磕頭都這么牛逼,磕的是真的響。 “殿下,可是又有什么神物要小人造的?”木匠道。 “嗯,我要幾個挖地的農具,你幫我組裝好,今晚之前給我拿來?!崩畛星?。 “是。” “你怎么還不走?”李承乾問。 “殿下不賜我一個圖紙嗎?”木匠問。 “我要的就是最常見的農具,不是什么新東西,要圖紙干嘛?去吧,新東西你回來再說?!崩畛星?。 “好的,殿下。”木匠一聽果然有新東西,他答應的很干脆。 現在用的都是鐵制農具,也是兩個配件,一是木制的把,二是鐵制的頭,二者安好就能用,十分方便。 木匠在城里找個鐵匠鋪,買好鐵制的頭,再自己弄幾個木把安上,他把木把打磨光滑,這才拿給李承乾。 李承乾數了數,一共有5個,夠用了,他便將自己提前畫好的桌椅圖紙給木匠。 木匠看著這圖紙,露出疑惑。 “怎么,不會做嗎?”李承乾問。 “哪能,這可是小人的老本行,只是殿下,這是何物?”木匠問。 “方方正正的是桌,有靠背的叫椅,它們就是桌椅,是用來坐,放東西的?!崩畛星?。 其實就是把現在的桌凳腿加長了一些,更加符合人體力學罷了。木匠一經解釋,馬上就明白了,他拿著圖紙下去研究。 李承乾為了享受桌椅,不忘把上面的單位參數換成現在的表示,他也不怕木匠看不懂。他到一邊拿起鋤頭揮舞幾下,很不錯,木匠特意弄了細一些的木把,更適合李承乾去握,也是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