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節(jié)
他顧不得尚書的威風(fēng)了,拿過詔書仔細地研究了起來,咂摸著皇帝的遣詞用字——當然了,這旨意不會是皇帝自己寫下來的,晉封莊妃部分頂多是他口述,隨侍翰林潤色,那些褒賞基本都是些可以忽略不計的廢話,最重要的還是關(guān)于晉封程序的指示。 但,讓胡大人失望的是,這拗口的四六駢文里什么都有了,就是沒有這事到底該怎么辦的信息——孝敬成性、淑慎持躬后頭,直接就跟著效高皇帝舊例,晉封為皇莊妃。甚至于說就連這冊、印要不要跟著升級都沒有吩咐一句。 冊、印……胡大人好像有點明白了,這歸根到底,莊妃的待遇看似漲了,卻還是沒能跟得上貴妃。畢竟,皇莊妃、皇莊妃叫得再響亮,皇帝也沒發(fā)話要給她配金寶不是? 既然如此,此事便應(yīng)當簡辦,免得誤導(dǎo)群臣,搶了貴妃的風(fēng)頭。胡大人松了口氣,令儀制清吏司郎中來,轉(zhuǎn)發(fā)了旨意,交由他‘參照前例擬個章程出來’,便又悠游于公文海中去了。——心里有了數(shù),也不是說就要什么事都自己cao辦,官場上來回扯皮推卸責(zé)任的那些伏筆,胡大人自然是門兒清,這事兒由郎中先擬稿,自己修改后再往上報,中間就不知多了多少騰挪的余地。 當然,胡大人自己是不會承認的——莊妃沒能沖擊后位成功,他多多少少也松了口氣。 當年那事,雖然兩邊都是好心,但胡大人和莊妃結(jié)下梁子,也是不爭的事實。之后莊妃的嘉號之爭,他是沒少指點門生從中出力,這事到最后,皇帝顧念老臣面子,沒有堅持用賢妃嘉號,改封了莊妃。說起來也是對事不對人,對莊妃娘娘,胡大人是沒有太大的意見,甚至也挺欣賞她的膽魄。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女人一直都是很記仇的,誰知道莊妃娘娘心里,會怎么看他胡尚書? 如果一輩子也就是個莊妃,那倒罷了,甚至是皇莊妃都沒什么要緊,國朝規(guī)矩嚴,外戚干政、妃嬪干政都是絕無可能出現(xiàn)的事兒,再說,莊妃自己也沒子嗣。但若莊妃被立為皇后嘛,那就不大好說了,江湖風(fēng)雨緊,誰知道哪天又出了什么事兒,皇后娘娘可就要到前臺來攝政了呢? 還是這樣好,還是這樣好。胡大人想,太子生母做皇后,豈非名正言順得很?再等上幾日,在皇帝巡視邊防之前,英國公若還不上表,自己也可以吹吹風(fēng)了…… # “效高皇帝舊例,晉封為皇莊妃?” 雖然皇帝封妃的詔諭,按說不必經(jīng)過內(nèi)閣簽發(fā),一道中旨差不多就可以完事了。但內(nèi)閣里的三位楊大人,可不僅僅是只有內(nèi)閣一份差事,肯定也不僅僅只有這么幾個同事。也就是緩了一天吧,幾乎是不分前后地,才從文淵閣中出來,便由不同的途徑,得到了這個消息。 若在往年,此等小事,也不值得這么慎重,但還是那句老話了。現(xiàn)在是太子在位,中宮空虛,玉牒未填、百事不定啊…… 南楊大人那邊,肯定是不會有什么聲音的——西楊大人第二天上班的時候,就不由得看著同事發(fā)呆。南楊大人卻還是那樣從容不迫地翻看著每天都有新增的奏折……反正,身為特旨簡拔上來的閣臣,能力又不突出,也沒有多少政治野心。他在內(nèi)閣中反而是最隨意的一個人,緊跟著太后娘娘而都動那就是了。 至于東楊大人,倒是有幾分恍然大悟,打從弄明白了英國公就沒打算上表那一天起,他就一直在等著內(nèi)帷的動靜,這一塊石頭,如今終于是落了地了。 他沒有看南楊大人的臉色——不必看,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也終將是皇帝一脈的天下,立后的事,要考慮的并不是太后的意旨,就得看兩個人,皇帝、太子。 當然,現(xiàn)在哇哇吃奶的太子,本人的意愿也是無關(guān)輕重。這事說穿了就看兩點:皇帝想立誰,太子誰生的。 太子誰生的這個問題嘛,到最后還是要服從于皇帝想立誰。東楊大人原來拿不準的就是這一點,現(xiàn)在他算是明白了:皇帝畢竟是太后生的嘛,太后對孫貴妃娘娘有了意見,就是皇帝那也只能徐徐圖之不是? 至于皇帝是否動搖了心志,想要改立太后屬意的徐娘娘……這個問題東楊大人是絲毫都未曾考慮過的,他年紀雖比胡大人大了那么幾歲,可腦子卻要比胡大人靈活許多,常年在內(nèi)閣打滾,那是練就了一雙利眼,遠比找人在行,找關(guān)鍵字生疏的胡大人更懂得揪關(guān)鍵?!呋实叟f例’,舊例是什么?皇妃沒寶啊,皇莊妃就是再好聽那也越不過貴妃去?;实圻@是在給太后和貴妃找點心理平衡呢。 局勢看清了,接下來要做什么,東楊大人自然清楚。上回議論廢后一事,他沒號準脈,丟了人?!@不打緊,所謂‘笑罵由爾,好官我自為之’,當官的嘛,哪有不被人罵的? 可問題就出在這里,靜慈仙師被廢以后,干脆就住到清寧宮去了,沒廢時婆媳關(guān)系好像也只是普通,現(xiàn)在被廢了以后,太后倒像是反而憐惜起舊媳婦來了。東楊大人在這件事上算是上了賊船了,現(xiàn)在是不往前劃都得往前劃,要不是這前朝大臣要插手后宮事,就宛若隔山打牛般無從下手,這文淵閣和后宮之間的高墻,那是比昆侖神山還難翻越,東楊大人都是恨不得挽著袖子自己上了——對孫貴妃娘娘,他可沒那么放心,不是說覺得她能力不行,東楊大人是覺得,孫娘娘少了點運,十年前煮熟的鴨子都能飛了,十年以后,誰知道這快到手的后位,是不是也會被得了太后娘娘和靜慈仙師真?zhèn)鞯男炷锬餀M空殺出,半路截停? 要知道,太子的玉牒,可還空著呢…… 他是這把年紀了,后宮的變化很難動搖他的位置不錯,可話要反著說,都到這把年紀了,自己還有什么盼頭?得多為后代子孫考慮,太子還小,誰養(yǎng)都是媽,只看當今即位以后是怎么處置他那倆老師的,就知道這過去的人情很難留到以后,可過去的仇怨卻一定是源遠流長。東楊大人怕的還不是太子被徐娘娘拿去養(yǎng)——他是怕老人家捧起徐娘娘以后,把太子就拿到自己身邊去和靜慈仙師一塊養(yǎng)了……他幾個兒子雖然不成器,可孫子輩還有好苗子啊,等到二三十年以后正是剛?cè)胧说拇蠛脮r光,到那時候…… 皇帝要巡視邊防,不是說他一個人帶點隨從就下基層搞突擊,他是要帶兵去掃靖邊防線上的一些不穩(wěn)定因素的。雖然說是巡視,但得按照一次小出征來辦,循舊例,身邊就肯定得帶著內(nèi)閣成員來處理政務(wù),這個人選,除了多年來都是從駕輔政的東楊大人以外,基本是不作第二人想,也沒有人會傻得和他來爭。 還有十幾日就要走了,這一去若是遇敵,少不得也要耽擱個把月,東楊大人是有點擔心貴妃娘娘啊,雖然沒見過面,但他的關(guān)心是十足真金,一點都不摻假的。所謂雙拳難敵四手,皇帝一去,貴妃一人拖著個孩子,那是要被太后、靜慈仙師和徐娘娘三人圍毆…… 這三個人的拳頭,哪個都不小,貴妃娘娘能撐到皇帝回來的時候嗎? 得給她找個幫手啊。 東楊大人盯著眼前的奏折,比親爹還親爹地為孫娘娘撥著算盤,cao碎了一顆老心。 “哦,”畢竟是幾年前的事了,東楊大人思來想去,到底還是從記憶的犄角旮旯里拽出了這么一件往事,他的眉頭舒展了開來,唇邊也露出了微微的笑。 而面對同僚們投來的眼神,東楊大人卻只是笑著說了一句,“今年蘇州的天氣不錯嘛!” 他拎起折本,輕輕地扇了扇,“想必今年,江南又能有好收成了?!?/br> 西楊厚道,南楊寡言,都不來搭他的話茬。倒是伺候茶水的書堂小吏,怯生生地說了一句,“大人,這是陜西的水情折子……” # “效高皇帝舊例,晉封為皇莊妃?” 清寧宮里,太后也是有幾分詫異地抬起了眉毛,“中旨已經(jīng)是發(fā)出去了?” 孝順點的皇帝,在處理內(nèi)事的時候經(jīng)常都會加個‘奉皇太后懿旨’的頭兒,雖然多數(shù)是皇帝自己的意思,但好歹也有層殼子在。不過這不成文的規(guī)矩在皇帝這是完全沒用武之地,廢后的旨意上就沒有皇太后半個字,而廢后之后的第一個重量級變動,皇帝事前根本都沒報請?zhí)笸?,也就是事后再來告知母親,順便也是不無解釋的意思。 “是啊?!被实劭隙ú粫裢驳苟棺?,把自己的心路明說出來——他也不是太后肚子里的蛔蟲,不知道貴妃和莊妃的那場架,太后到底是知道了沒有,若知道,又知道了多少?!八吘谷ツ蟽?nèi)住了三個月,怕她立不住,加封一個皇字,雖然只是虛號,待遇沒怎么變,但也是好的?!?/br> 這個字確實是沒什么特殊的意義,高皇帝以后又過了二十多年,有了兩個皇帝,也沒有這樣加封皇字的先例,要說徐循因此而一躍成為皇后以下第一人,那也是沒有的事,但起碼來說,也體現(xiàn)了皇帝對徐循的寵愛并沒有褪色。就是貴妃要來碾壓永安宮,也得現(xiàn)在心里掂量掂量皇帝的反應(yīng)。 太后欣然一笑,并沒有出言反對,而是點頭道,“如此也好,徐氏怎么說也是點點的娘,她有體面,我也為點點開心?!?/br> 她不提點點還好,提了點點,皇帝心里由不得就是一陣膩味和嘀咕——女兒沒事,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恢復(fù)了健康,他心里也沒那么生氣了。可若不是徐循心里坦誠,和他貼心,太后這手段,他是一百年都堪不破,都得被死死地蒙在鼓里…… 人和人的信任就是這樣,一旦有了污點,過往的一切就都很難洗白了。對徐循說不在乎,那是他得撐著一口氣,撐著做皇帝的面子,真正被親媽耍了,皇帝心里能好受嗎?可太后還什么也不知道呢,笑呵呵地提起點點,就和沒事人似的…… “是,”他笑著說,“不過,她這個皇莊妃,是因愛晉封的,終究有點名不正言不順,我看也就不必大cao大辦了。趕在走前給正了名換了冊,也就是了,您看怎么樣?” 晉封有幾個原因,要么是多年來cao持家事勞苦功高,要么是自己立下大功,比如說誕育太子,徐循剛進過南內(nèi),官方原因是忤逆皇帝,那是本職工作沒做好的表現(xiàn)?,F(xiàn)在要說她是因功封,不就等于說皇帝錯了?所以只能是因?qū)櫠?,多少有點亂了晉升規(guī)矩的嫌疑,辦得低調(diào)點,也是不希望后人效仿此例壞了后宮的規(guī)矩。 雖然,這后宮的規(guī)矩早已經(jīng)是被各種壞過一輪了,但皇帝有這個心思還是好的。太后沒意見,“也好,不過,不辦典禮,就別換冊了。通令一聲,大家改口,各色常例多加一成,我看也差不多了,一下予以殊禮那也不是個事兒?!?/br> 不換冊,是因為改冊要行禮,金冊畢竟是很重要的東西,一聲不吭就給改了,也不合規(guī)矩??此剖窍魅趿诵煅挠绊懥?,沒把這晉封的事給落實下來,但下一句話就是又實實在在地給這皇莊妃的待遇提高了一截。要知道貴妃自己,除了有寶以外,別的供奉那都是和一般皇妃沒區(qū)別的,太后一句話,徐循就是現(xiàn)在后宮待遇最高的女人了。 皇帝有點拿不準母親的用心——該不會是還沒聽到徐循說的那句話吧?還在幫著徐循往皇后的位子上使勁兒呢? 一時興起,他差點都想為娘給點破這一層紙了,又或者說,皇帝都不敢去想象太后發(fā)現(xiàn)徐循真實心意后的反應(yīng)……光是想想,他都有點替母親覺得難堪。 雖然沒勇氣直接說破,但畢竟是母子,太后怎么對他是一回事,皇帝還是不大愿意加深母親的難堪的。這會兒母親為徐循爭取得越多,到時候肯定也就越受打擊…… 他爽快地答應(yīng)了下來?!熬桶茨镎f的辦吧?!?/br> 母子兩個相視一笑,都感滿意?;实酆吞笥智枚艘幌卵策厱r的監(jiān)國人選——太子監(jiān)國那就是個笑話,還是采用了由兩個弟弟一起監(jiān)國的做法,其實管事的還是太后。反正真正的大事也都會送往扈從行營,這邊管點小事,象征意義居多。 說完事再嘮嘮家常,彼此關(guān)心一下生活,皇帝也就起身告別了——再待下去,難免相顧無言,為了避免這樣的場面,還是先撤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