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初到軍中投名狀
書迷正在閱讀:好孕連連,老公大人請節(jié)制、先婚后愛:總裁老公狂寵妻、追夢系統(tǒng)、異界大陸的救贖、美女的妖孽保鏢、續(xù)命、邪門的愛情出現(xiàn)了、全職高手之榮耀盛世、不得不說、人在虐文,但求一死
心急路則長,張仲堅和李靖等人一路披星戴月趕到了瓦崗山。到山上見了魏征,參觀了瓦崗山的軍事民生,果然是一番全新的氣象,處處顯露出勃勃生機。在天雷寺上路時侯君集已經(jīng)把委任狀悄悄交代給了和張仲堅一起趕回瓦崗的伴當了,讓他到了瓦崗后把委任狀交給魏征,讓他把委任狀轉交給張仲堅和李靖。這主要是為了給明德長老留個面子,似乎是到了瓦崗山才給委派的重任。當他倆收到委任狀后,又見到飛鴿傳書,知道瓦崗軍正要攻打汜水關于是匆匆話別后就要趕過去。 魏征理解他們建功立業(yè)的渴望,也不阻,讓他們順便帶了三千兵馬,押送一批軍用物資趕過去。這一切讓風塵三俠更加震驚,以前在李家父子那里,他們最多和幕僚一樣,有空了問問他們對事情的看法,機密是根本不讓他們知道。更不會完全信任他們,所以也不會委以重任。沒想到瓦崗山對他們早就虛位以待,一個正印先鋒,一個兵馬付元帥兼全軍總教頭,這個付元帥是后加的,主要考慮到總教頭似乎沒有多大的兵權。委以重任,還讓他們接觸到飛鴿傳書,而且飛鴿傳書還是最先進的書信傳遞方式,這種絕命也不怕他們知道,或許也是表明瓦崗的信任和實力吧。因為飛鴿傳書以前從來沒有人想過,所以也顯示出瓦崗的實力,憑借這種傳遞書信的速度軍事力量至少提高一兩成。戰(zhàn)場上多一兩成勝算對整個戰(zhàn)場的影響不敢想象。又從押送的物資可以看出來,瓦崗軍械的先進。而且從沒有糧草來看,瓦崗軍一路上斬獲豐富,做到了就糧與敵。打仗打的就是糧草,古代的運輸能力很低,打仗消耗的糧草很多。楊廣征高麗的時候,十萬戰(zhàn)兵就需要二十萬的輔兵,這些輔兵就是幫戰(zhàn)兵 運送糧草的,當然了也會挖戰(zhàn)壕壘營寨和其他輔助的工作,不過運送糧草是最主要的工作。 想到瓦崗軍竟然不需要運送糧草,對瓦崗軍的實力更加好奇。當聽到瓦崗軍這次下山不僅不需要糧草,反而運送回來不少糧草時,對大隋在洛陽囤積的糧草也感到吃驚。天下百姓食不果腹,餓殍遍野,楊廣卻把糧食囤積起來,他難道怕造反的人太少嗎?但凡有一口吃食誰會造反?現(xiàn)在糧食也沒有保住,還搞得天下大亂,難怪說楊廣是大昏君。他如果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哪里會有人造反,這么淺顯的道理都整不明白,不是昏君也是混蛋!再看瓦崗,打開糧倉不僅賑濟災民,還運送回來這么多糧草,這才是治國之道啊。 糧草如果全部都賑濟災民,不勞而獲可能會讓他們變得更懶惰,甚至總想著意外之財。不管什么時候,都只能救急不救窮,升米恩,斗米仇。讓他們躲過饑荒就行,要想收獲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勞動??傊畼稑都氖伦岋L塵三俠對瓦崗更加歸心。沒有對比就沒有選擇,李家父子最多只能算是一個可以平定天下的不好不壞的君主,而瓦崗一定能開創(chuàng)一個更強更新的王國。這些新思想、新制度、新模式和新生產(chǎn)除了瓦崗,誰也創(chuàng)造不出來。和這一切比起來,一開始讓他倆震驚的鎖子甲顯得一點也不特殊。他們地選擇自然不言而喻。 被這些新所折服的風塵三俠現(xiàn)在只有一個念頭,早一點融入瓦崗,早一點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他們好怕高速發(fā)展的瓦崗讓他們追不上。在魏征安排好一切后,帶領著三千兵馬前往汜水關。路上又讓他們大吃一驚,為什么呢?原來是瓦崗軍的組織紀律和軍事素養(yǎng),這些兵都就用新思想教育過的兵,他們都知道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知道他們要推翻一個什么樣的社會,要建立一個人人平等,公平公正豐衣足食的社會,自然又主人翁的態(tài)度。又因為沈厚不計財力的培訓,每個兵丁不僅軍事技能過硬,而且都會寫字。軍事技能過硬說明瓦崗訓練得法,有好的軍事技術人才,可是都會寫字,有一定文化,這是怎么一回事。在當時讀書識字的人很少,一個兩三千人的村莊也不過幾十個識字的人,卻沒有想到瓦崗軍中人人能讀書識字,他們到底要做什么?要造反嗎?哦,他們現(xiàn)在就正在造反。看來瓦崗山的人還真是要創(chuàng)造一個不一樣的全新的利國利民的新國家。 一路上的接觸,政委、指導員還有憶苦思甜會,官兵平等等等,讓風塵三俠更多的親身體會到震驚,在震驚中覺得時間過得好快,似乎轉眼間就趕到了汜水關。不過也必須的承認,瓦崗軍因為紀律好,士兵素質高,行軍的速度確實很快,比別的部隊快一倍多。張仲堅和李靖也是通曉兵事的人,僅從行軍速度上他們也判斷出瓦崗軍絕對是一支很強大的軍隊。 聽到風塵三俠趕來,沈厚和秦瓊、徐茂公等人走出大營熱情迎接他們的到來。看到沈厚和瓦崗軍的所有核心領導人全部出來迎接他們,極大的滿足了他們的虛榮心。人不就是圖一個名聲嗎?能得到一些有名氣的人尊重,怎么能不讓人高興。流芳千古不就是虛名嗎?它讓人活著時有什么好處。能得到尊重不就是說自己有本事,沒有三兩三誰會尊重你(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大家互相介紹認識一番,又互相恭維久仰大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的話你一句我一句,眾人說了一籮筐。帶來的軍械物資自然有下面的人去清點。為了歡迎張仲堅他們,沈厚特意安排下酒宴讓大家多熟悉熟悉??吹酵邖徿娋谷辉趹?zhàn)場上擺下酒宴,張仲堅他們和吃驚,戰(zhàn)時禁酒是軍中常規(guī)。難道說瓦崗軍真的不把汜水關放在眼里嗎?可是驕兵必敗。他們有心勸阻,卻感到有點太唐突。不過看到瓦崗軍卻實不把他們當為人,張仲堅硬著頭皮輕聲說:“校長,戰(zhàn)時禁酒,咱們不如以茶代酒,怎么樣?” 聽到他這么說,沈厚也很高興,他們雖然剛加入瓦崗軍,但是趕說不同的意見,真不愧風塵三俠的大名。看到李靖夫妻也盯著他,于是說:“現(xiàn)在看起來是戰(zhàn)時,不過這次攻打汜水關和咱們暫時沒有關系。至于具體的情況,咱們一邊吃喝一邊說?!?/br> 聽到汜水關和瓦崗軍暫時不會有關系,他們?nèi)齻€覺得很奇怪,不是急著打下汜水關然后繼續(xù)追楊廣嗎?要是這么磨磨蹭蹭的等楊廣賞完瓊花做好防衛(wèi)工作還趕不到揚州,黃花菜恐怕早就涼了。想到這里風塵三俠哪里有心情吃喝,怎么這么多怪事?看到他們不問清楚就沒心思吃飯,徐茂公只好把汜水關的事情給他們講了一遍。聽到其他反王忌憚瓦崗軍發(fā)展太快,暗中掣肘,讓他們對那些反王更加厭惡,而瓦崗軍為了團結一切反隋的力量主動退讓更讓人佩服。小不忍則亂大謀啊,為了早日推翻楊廣的腐朽昏聵政權,瓦崗軍只好忍讓。 知道暫時瓦崗軍沒有戰(zhàn)事后,風塵三俠也不再糾結。酒席是融洽關系最好的地方,幾杯酒下肚,大家就打成了一片。不過,畢竟是戰(zhàn)時,所以大家也只是喝到微醺而已,只有個別的幾個人喝的一塌糊涂,如嗜酒如命的程咬金、齊國遠,還有就是一心享受人生的高談圣和孟海公,他們越是了解瓦崗軍就越覺得自己的決定正確。他們已經(jīng)決定以后就跟著沈厚的商會做生意,打仗還是讓其他人去吧,他倆武藝不行,兵書戰(zhàn)冊也不熟悉,還是讓能者多老,因此在宴席中也很隨意。如果不是自己的軍隊還未改編成沈厚和瓦崗滿意的軍隊,他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會瓦崗山了。 今天見到風塵三俠,沈厚也很高興,就沒有管程咬金和齊國遠,再說也確實沒有什么事。自從大家下了瓦崗山后也很辛苦,趁著此次機會讓大家稍微放松一下,有好處沒壞處,一張一弛才是治軍之道。他也知道清閑不了一兩天了,這些反王雖然想吃下汜水關這塊肥rou,但是他們?nèi)诵牟积R,又沒有弓箭兵更沒有箭想要攻下汜水關無異于癡人說夢。他們似乎就想碰碰運氣,中獎的話撈一把,萬一不行反正有瓦崗軍做后手。沈厚和徐茂公他們之所以忍受他們,也是希望通過這些事,讓他們明白投靠瓦崗軍才有出路,不想用強制的手段,造成不必要的殺戮。沈厚總是哀嘆華夏民族艱難多厄的命運,總想著自己能盡量減輕一些傷害。 李靖從沈厚的話語里聽出瓦崗軍想he ping收服其他反王的意思后,陷入了沉思。等酒席散后,他還是想著這個問題。他覺得沈厚這種做法太過溫吞,為什么不用另外的計策呢?早一天推翻大隋,早一天建立新政權,黎民百姓不是少受一些苦難嗎?他想到一個計策,不過感覺不太成熟,于是就想和張仲堅商量商量,也算他們風塵三俠的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