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偏 第一百六十八章 jian臣的進(jìn)擊
可以說伯嚭作為吳國最大的大貪官,害怕的并不是吳王夫差,而是忠貞廉潔的老臣伍子胥。歷來的貪官似乎都不怕君王。因為君王高高在上,本就少有能體恤下情和辨察臣下之賢否的。對于他們,貪官自有一整套阿諛迎合、欺瞞哄騙之術(shù)與之周旋,而可以說這名說伯嚭把夫差哄騙的很好,而又有越國的財寶作為輔助可以說現(xiàn)在的夫差已經(jīng)空前膨脹。 而作為貪官的最可怕對頭只有一種,那就是剛正不阿的諍臣。這類官吏人數(shù)雖不多,卻代表著廣大的民意,而且軟硬不吃、進(jìn)賄無門,實在令貪官望而生畏,所以伯嚭非常的忌憚伍子胥總想著把伍子胥除掉。 但是作為吳國托孤老臣伍子胥,不幸正是這樣一位諍臣。他足智多謀,明于治亂,疾惡如仇。在“吳越之爭”的許多重要關(guān)頭,一再與伯嚭爭議于吳王廷上,成了伯嚭貪賂賣國的極大障礙,這樣怎么能讓伯嚭不忌憚那。 伯嚭自從在越王求和中收受重賂,一次次欺蒙吳王,幫助勾踐度過厄難。由于始終未被發(fā)現(xiàn)此中隱秘,膽子便越來越大,貪贓徇私的丑事也越干越多。其貪名遠(yuǎn)播之處,而伯嚭的貪名到了如此沸揚的地步,不免感到緊張起來,而越國交到吳國的稅負(fù)他也雁過拔毛,倘若伍子胥從中探出蛛絲馬跡,發(fā)現(xiàn)他暗通敵國的勾當(dāng),告之于吳王,他就罪不容誅了。必須要抓住機會,來個惡人先告狀,盡早除去伍子胥,他伯嚭才能高枕無憂,這機會也真被伯嚭等到了。 而吳王夫差自從勝越之后,以為從此可無后顧之憂,便一心想到中原去和齊晉一比高下,去弄個盟主坐坐,而此時的晉國已經(jīng)衰弱,公元前485年,吳派大夫徐承率水師從海上攻齊,不能得利。次年夫差受魯國鼓動,發(fā)“九郡之兵”,與魯軍聯(lián)合,大舉攻齊。 伍子胥得知后規(guī)勸夫差道:“大王,據(jù)越國的細(xì)作報告,越候勾踐不忘吳仇,正大力發(fā)展商業(yè)、養(yǎng)其甲兵,時時尋找著可乘之機卷土重來。此人不死,必為大吳禍害,現(xiàn)在大吳有越國,正如一個人有心腹疾病一樣,而齊國的威脅,卻只是疥癬微疾而已;如果大王不先對付越國,而去打齊國的主意,不是錯誤嗎?” 吳王夫差沒有聽從伍子胥的建議反而憤怒的說道:“你是質(zhì)疑寡人呼?” 隨后夫差扇袖而卻仍進(jìn)攻齊國,在艾陵大敗齊軍,殺死齊軍主帥國書,并懾服鄒、魯兩國國君而回國。贏的了大勝信心膨脹的吳王夫差越來越不相信伍子胥的謀劃了。 又過了四年,吳王夫差又要向北攻打齊國。越候勾踐想要率領(lǐng)軍隊“幫助”夫差,他聽了李宏明的話,通過乾坤商會又用重金奉獻(xiàn)太宰伯嚭。請他力阻伍子胥之諫,慫恿夫差趕快伐齊,以利于越國積蓄力量報吳雪恥。伯嚭于是更加盡心替越國講話,夫差也總是信從伯嚭之言。將要攻齊時。 大殿上伍子胥勸諫道:“大王,越國乃是我大吳的心腹之患,現(xiàn)在卻聽信它的虛偽詭詐的花言巧語去貪圖齊國,攻破齊國好像得到一片石田,沒有用得著的地方。希望大王放棄齊國,而先考慮越國,如果不這樣,以后后悔就來不及了。 然而,此時吳王夫差已是對伯嚭言聽計從,而對子胥早生厭惡之心,而伍子胥的勸誡只換來了夫差的冷哼。 所以當(dāng)吳王出師之際,收了越國好處的伯嚭就向夫差奏請道:“大王,何不由丞相出使齊國約戰(zhàn)!”伯嚭好借刀殺人。不過齊國并沒有上當(dāng),所以伍子胥安然無恙。 隨后夫差在艾陵大破齊師,打了勝仗回都后,伯嚭又乘機在吳王面前說子胥的壞話他對夫差說道:“大王,伍子胥強硬兇暴,缺少恩德,猜忌狠毒,他的怨恨恐怕會釀成大禍害呢。前次大王想要攻打齊國,伍子胥認(rèn)為不行,但大王終于進(jìn)攻齊國并取得重大勝利。伍子胥因為自己的計策沒被采用而感到羞恥,竟反而產(chǎn)生埋怨情緒?,F(xiàn)在大王又要再次進(jìn)攻齊國,伍子胥專擅執(zhí)拗,強行勸諫,敗壞毀謗大王的事業(yè),只不過是希望吳國失敗來證明自己的計策高明罷了。如今大王親自出馬,調(diào)動全國兵力攻打齊國,而伍子胥的勸諫未被采納,他因此裝病推辭不隨大王出征。大王不能不有所戒備,這要興起禍端是不難的。況且我派人暗中察看他,他出使齊國時竟把自己的兒子托付給齊國的鮑氏。他作為臣下,在國內(nèi)不得志,在國外依靠諸侯,自己認(rèn)為是先王的謀臣,如今不被任用,常常郁悶埋怨,請大王早日除去子胥,以防不測!” 而夫差聽了伯嚭的話的確覺得道理,此時他對這兩朝老臣伍子胥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懷疑,其實子胥的托子于齊臣鮑牧,只是為了想保全子嗣,并沒有任何通敵圖謀。但伯嚭的此次進(jìn)讒,妙在事出有因又似查有“實據(jù)”,夫差自然難以辨明其中曲直。當(dāng)即勃然大怒,派使臣賜伍子胥“屬鏤劍”以自殺。 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伍子胥的確會被吳王夫差刺死,在家里悲憤自殺,可以說李宏明的出現(xiàn)完全沒有改變伍子胥的命運,也在他和越國重臣的謀劃下一步步伍子胥送上了不歸路,但是這也是李宏明的目的,而此時原本被伍子胥送到齊國的子嗣已經(jīng)坐上了開往大周帝國神州島的貨船,因為李宏明讓手下扮演了伯嚭派往齊國殺死伍子胥子嗣的刺客,而乾坤商會的護(hù)衛(wèi)又恰巧的出現(xiàn)在了刺客的面前,隨后乾坤商會的護(hù)衛(wèi)“殺退了”刺客保護(hù)伍子胥的家人轉(zhuǎn)移。 而伍子胥果然在家中等來了吳王夫差的刺死,看著面前的“屬鏤劍”伍子胥沉默不語,隨后他悲憤地告訴門下舍人:“某死以后,請將我的眼睛懸掛在都城東門,我要親眼看到越國的侵入、吳國的滅亡……”于是自剄而死。吳王聽說子胥的遺言,大發(fā)雷霆,就把伍子胥的尸體裝進(jìn)“鴟夷”形馬皮囊中,投入姑蘇東南江中。讓它在江里飄浮。(本章完,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