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羅麗莎那邊可是有消息了? 來福并沒有絲毫的意外,聲音平板無波瀾:周家父子已經(jīng)都上鉤了,稍后便可收網(wǎng)。許家已經(jīng)也隱隱上鉤了。 景帝笑的快活,但是眼里卻并無笑意。 古有一女亡四國。今朝倒是要留下一女毀數(shù)家的典故了。 來福并不敢接話。 景帝點(diǎn)頭,揮了揮手,來福連忙退下。 聽到來福的稟告,不管如何,景帝的心qíng都是好了許多。 如若簡單一個女子便可以做到將他的那些眼中釘悉數(shù)的解決殆盡,他又何必多想其他的主意呢?這招雖然并不體面,但是倒也是有用的。 倒是沒有想到,這真公主死了,假公主倒是好用的緊。 啟稟皇上。來喜在門口稟告。 說。 李貴人帶了夜宵過來求見。 這新一批的秀女雖然不似上一批那般的xing子外露,不過也并非都是省油的燈。 不見。 這李嫣然也并非省油的燈,雖與當(dāng)年的連秀云一樣被稱為才女,不過卻聰慧許多。也極為善解人意。不似連秀云那個蠢貨。 不過很可惜,她進(jìn)宮的時機(jī)不好。 如若三年前,他倒是有心思與她周旋,可是今日卻并不可能了,別說他舍不得傷月兒的心。便 是對這才女表象下的算計,他也是極為不喜的。 當(dāng)他不知道么,比起方慈那般明顯的模仿,她的模仿可謂不著痕跡。 她同樣也在模仿沈臘月,不過她jīng明便是jīng明在,并不給人這樣的感覺。如果不是這次回來之后他對月兒起了不同的心思,似乎也不能發(fā)現(xiàn)這一點(diǎn)。 而且有一點(diǎn)讓他極為懷疑,那便是方慈這個人。李嫣然xing格和煦,與許多人都jiāo好。當(dāng)然,其中也包括了方慈。方慈不是沒有腦子,在正主兒在的qíng況下,她怎么就模仿的那么理所當(dāng)然呢?景帝原本不明白,可是當(dāng)他將這后宮之事放在了心上,不禁也疑心起這個李嫣然來。 也許,是這李嫣然再從中起了作用。 她并無枉稱才女,也極為善解人意,如此這般,倒是讓人心驚的一個女子。 如果她故意用什么手段說服了方慈那么做,或者是鼓動了方慈那么做,她自己則是從另外一個更側(cè)面的地方模仿沈臘月,兩相比較,確實(shí)更容易有好感。 想到這里,景帝有些心煩的冷笑。 朝堂上紛紛擾擾,這后宮倒是也不遑多讓。 來喜,擺駕慶安宮。 *** 李嫣然雖然沒有見到皇上,但是神色也并不見氣餒,反而依舊是笑容可掬的離開。 不過誰人都不知道,在回去的途中,旁若無人,她的臉色分外的難看。 主子,您看起那邊身邊的宮女看見前方一個身影鬼鬼祟祟。 李嫣然看了看,低聲吩咐身邊的宮女:丹兒,你過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兒,切記小心。 丹兒有些懼怕的模樣兒,不過還是果斷的跟上了那鬼祟的身影。 李嫣然恢復(fù)以往的模樣兒:雙兒,我們先回去吧。 兩人緩步離開。 這進(jìn)宮的女子,有幾個不是想著專寵與皇帝。 李嫣然也不例外,她不會放過任何一絲一毫的機(jī)會。 至于那個鬼祟的身影,既然如此做派,必然有需要小心他人之處。 如果能抓到旁人的把柄,在這宮中,她也算是多了一分的助力。 不過等了許久,仍是不見有人回來。 雙兒勸道:主子,您先休息吧,奴婢守夜,倘若有什么事兒,奴婢喚您起來。 李嫣然聽罷,點(diǎn)頭答應(yīng)。 不過兩人都沒有想到,這竟是最后一次見丹兒。 一大早的,就聽外面有些吵嚷的聲音。 李嫣然剛收拾好,不解。 出了什么事兒? 雙兒一直陪伴在她身邊,也是不明了的。 奴婢也不知曉,這就出去打聽。 不多時,這事qíng便是宣揚(yáng)了開來。 原來,今早在慶安宮的后門附近,竟然發(fā)現(xiàn)了一具女尸,而這句女尸正是李貴人身邊的貼身侍女丹兒。 惠妃雖然份位不及沈貴妃,但是因著她如今正管著宮務(wù),便是讓沈貴妃解釋此事。 事qíng倒是鬧了開來。 李嫣然也同樣被請到了慧慈宮。 臘月本來是不想多理傅瑾瑤的,但是看她帶著人,大大咧咧的便是上門,一副興師問罪的模樣兒,心里也是不喜起來。 本宮不覺得有什么需要解釋的。別說她人沒有死在我慶安宮,即便是死在這里,上有皇上和太后,又有你惠妃什么事兒。本宮倒是不知曉,一個庶一品的妃子竟然可以質(zhì)問從一品的貴妃。 沈臘月坐在上首,面色不豫。 她本不想管這事兒,誰想惠妃倒是非要見她,還將這李嫣然叫了過來,一副不依不饒的模樣兒。 如今這么看著,真真兒是好笑。 而傅瑾瑤自然有自己的想法,她如今代為主持宮務(wù),雖然份位不及沈臘月,也不及沈臘月受寵,但是她總是覺得,這樣的事兒,是誰也不能包庇的,而且這人怎么哪也不死,偏是死在慶安宮的后門了。 她自是希望借著這件事兒能夠一舉扳倒沈臘月。 雖然本宮份位不及貴妃娘娘,但是皇上曾經(jīng)便是說過,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既然人是在你慶安宮后門出事的,你總是要給個jiāo代吧? 不說沈臘月,即便是李嫣然也是馬上便聽明白了惠妃的意思,惠妃是希望能夠一舉擊敗沈貴妃。 所以才咬住這事兒不放,可是,她暗自擰眉,別說是旁人,即便是她也是一下子便能聽出話里的漏dòng。 這只不過死在慶安宮的后門,這算不得什么鐵證,沈貴妃更是不需要多言什么的。 不過坐山觀虎斗向來是她的拿手好戲。 這么想著,便是落了一滴淚。 惠妃看她一進(jìn)門便是如此,開口道:meimei有什么委屈盡可說。還有這丹兒,她怎么就能獨(dú)自在外面呢? 李嫣然咬唇,似是止住了哭意:昨晚嬪妾去為皇上送甜品,皇上并未召見。嬪妾便是帶著兩個宮女往回走,可剛過慶安宮不遠(yuǎn),就看見一人鬼鬼祟祟的模樣兒。嬪妾也不曉得是什么事兒,便讓丹兒過去看看??傻攘撕冒腠懸膊灰娙嘶貋怼R蛑炖?,雙兒便是勸嬪妾不要等丹兒,我們便先回了殿里。誰想到,她竟是一夜未歸。 她這話里,倒是隱藏了幾重意思,也不著痕跡的在惠妃面前上眼藥,讓她更為針對沈貴妃。雖然她討好皇上的舉動惠妃一樣是不高興,可是,皇上并沒有接受。誰都知道,皇上之后去了慶安宮,這般便是將仇恨值拉到了沈臘月的身上。 另外一個則是提到了剛過慶安宮不遠(yuǎn)。她也是故意qiáng調(diào)了這一點(diǎn)。 雖然不認(rèn)為這次惠妃能夠扳倒沈貴妃,但是如果能讓兩人更加明刀明槍的對上,也是極好的。 聽完李嫣然的話,惠妃揚(yáng)頭看向了沈臘月,面色更是不善。 154 沈臘月看他們這般做作的神態(tài),冷笑。 這好了傷疤忘了疼,她們是沒有安淑媛的遭遇,所以依舊覺得無所謂是么。 板起了小臉兒:錦心,將人都給本宮攆出去。本宮倒是不明白了,一點(diǎn)證據(jù)也沒有,過來質(zhì)問什么,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所謂的規(guī)矩,便是一個低品級的妃子來質(zhì)問高品級的妃子么,當(dāng)真是可笑至極。 見沈臘月這么不留qíng面,惠妃臉色也變了。 本宮倒是要看看,誰敢攆我。 傅貴人到傅瑾妍也是知曉了這邊的事兒,匆匆趕來。 嬪妾見過沈貴妃、惠妃娘娘。 起來吧。沈臘月雖然開口,但是語氣并不太好,看著這劍拔弩張的狀態(tài),傅瑾妍心里堵得很。 她知曉,必然是這個jiejie又過來生事了。 jiejie,meimei聽聞這邊出事兒,便是想著過來看一下。聽說這人是在慶安宮外,出事的。jiejie怎地就過來叨擾沈貴妃了呢? 擔(dān)心說的太過隱晦,傅瑾瑤并不明白,傅瑾妍說的倒是也算直白,不過那句慶安宮外,倒是分外的重音。 冷笑一聲,傅瑾瑤并不聽勸:什么時候一個小小的貴人也有資格攙和這樣的事兒了。 傅瑾妍被蹙了一下,并不意外。 拉了拉傅瑾瑤的衣袖:是嬪妾逾矩了,不過這宮里總是要人臟并獲才好如此興師問罪吧。jiejie莫要沖動,著了他人的道兒。 說話間,還看了李嫣然一眼,很明顯,她是知曉這李嫣然也不是個簡單之輩。 云嵐,給本宮掌嘴。誰許你在這里大放厥詞? 此言一出,不光是李嫣然,就連沈臘月都愣住了。 唯有傅瑾妍一副稀松平常的模樣兒:jiejie。 此言包含了許多。 云嵐 云嵐迫不得已,只好來到三小姐面前。 這是gān什么。 低沉的聲音響起。 竟是景帝來了。 不過也并不奇怪,景帝基本每日都是會到慶安宮的,即便是不傳召沈貴妃侍寢,也是要來看一看幾個孩子。 也沒用多少時間,就聽傅瑾瑤已經(jīng)將事qíng的經(jīng)過詳細(xì)的敘述完整。 臘月就這般冷淡的看人。 待她說完,臘月微笑發(fā)問:惠妃娘娘,你我二人,誰人份位更高? 傅瑾瑤咬唇,覺得有些受rǔ,盈盈的看著景帝。 許久,見景帝似乎并沒有為她說話的打算,心里惱恨卻仍是開口:自然是貴妃娘娘份位高,不過臣妾既然奉命打理宮中事務(wù),自然要為嫣然meimei討個公道。 臘月也不多說什么,繼續(xù)問:那敢問,惠妃娘娘可有任何證據(jù),人證或者物證,能夠證明丹兒之死與本宮有關(guān)? 惠妃惱恨的開口:在慶安宮后門發(fā)現(xiàn)。 我說,證據(jù)。臘月笑著提醒。 如此這般,她竟是沒有話說,不過她自認(rèn)為景帝也是對她有感qíng的,便是落淚看著景帝:皇上明鑒。尸體在慶安宮后門發(fā)現(xiàn),嫣然meimei又直言昨夜在慶安宮附近看到鬼祟身影,臣妾不過是秉公辦理罷了。臣妾每日為宮務(wù)勞心勞力,得不到大家半分贊也就罷了,臣妾也是想著為太后分憂,可是如今竟反而是一陣埋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