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華琬亦發(fā)覺有畫舫尾隨,緊張地抓住趙允旻的手,她生怕自己給殿下添麻煩。 趙允旻拍了怕華琬手背,阿琬,你在四角亭稍候,我去去便回。 華琬乖乖松開手,只見殿下閃身至船尾,船尾宮燈昏暗,華琬看不清,小心地往前走兩步,咬咬牙,終是照殿下吩咐,先回了亭中。 攏緊氅衣,華琬吃著殿下替她剝的松籽兒,分明是極香的,可殿下不在身邊,嚼在口中沒有滋味,好在不到一盞茶功夫,趙允旻便回來了。 殿下,船走了嗎?華琬往后張望,隔著一層薄紗,隱約瞧見畫舫在轉(zhuǎn)向,正想問殿下是何人那般魯莽,那艘畫舫的船頭就出現(xiàn)個身影,朝他們這處看來。 瞧不真切,但華琬認出了那人,脊背一陣發(fā)涼,北梁皇子毛襖上的血腥味兒她還記得。 趙允旻將華琬攬到懷里,他本就未打算瞞華琬,溫柔說道:是北梁二皇子,他被阿琬的笛聲吸引了,見到我便離開,此處確實人太多,改日我們一起去西郊山嶺。 嗯。與北梁二皇子不同,殿下身上氣息淡雅平和,令她心安。 靠在殿下胸前,耳邊是殿下強有力的心跳聲,華琬臉頰不知不覺又紅了,殿下與北梁二皇子很熟悉么。 趙允旻聲音頓了頓,笑道:嗯,畢竟我在北梁生活了八年。 殿下,我爹娘當(dāng)時重新跑回走水的筆墨齋,是為了保護一幅墨寶,那副墨寶上寫著浮云蒼狗,一笑不關(guān)余幾個大字,這幅墨寶是不是殿下的? 華琬想起在工學(xué)堂置物房的中秋夜,她悄悄回屋子取煙花時,正好看見殿下拿著那幅墨寶,當(dāng)時她將殿下誤認為小偷,還咬了殿下一口,此刻回想起,她真是惶惶不安,殿下只是拿回屬于他的東西而已。 趙允旻沉默著未直接回答華琬,手指慢慢收攏,將華琬摟得更緊些。 爹與我打過一個字謎,學(xué)子文禮之上的朝陽,若不是遇見殿下,我怕是永遠也猜不出了。怕犯殿下名諱,華琬未將旻字直接念出,只繼續(xù)道:殿下,墨寶我有好生收藏著,明兒我去取來給殿下。 阿琬,對不起。趙允旻呼吸輕緩悠長,阿琬好奇那幅墨寶的用處嗎? 華琬從趙允旻懷中直起身子,搖頭道,不好奇,只要與殿下有用就好。 趙允旻忍不住抬手撫上華琬臉龐,細膩的溫?zé)嶙屗芫o張。 碰上華琬清亮寧靜的目光,趙允旻心頭一顫,俯下身,薄唇就落在華琬白皙光潔的額頭。 第140章 攪渾 華琬一陣眩暈,迷迷瞪瞪地感受殿下身上若有若無的清香。 腳跟磕到了案足,華琬整個人往后傾去,尚未驚呼便落入堅實臂彎。 柔軟在她眼睫、鼻端、唇畔游走,緩而又緩,惹得華琬渾身酥麻有如蝶翼輕扇。 趙允旻心亦跳的厲害,華琬在他眼中似一朵再嬌嫩不過的花瓣,柔軟,馨香,摟著華琬的雙臂是結(jié)實的,可半點不舍用力,趙允旻擔(dān)心他的唐突或不自禁,會令美好消失了。 終于覆上雙唇,趙允旻一手扶著華琬后背,另一只手稍抬起,一陣暖風(fēng)自二人面頰撫過,亭子四面系起的紗幔悉數(shù)落下,將亭子外的視線隔了嚴實。 汴河上薄霧漸漸升起,朦朦朧朧地環(huán)繞于船身,一點點地在白色紗幔上映出滿是潮意的影子,像是夜色中蜿蜒伸出的桃花枝椏,花苞悄悄綻放,忽就落在亭中人心底,化作春意。 一吻終了,不知過去了幾時幾刻,華琬將紅得幾乎燃燒的臉埋在趙允旻胸口。 趙允旻清亮的雙眸則努力地隱藏羞澀,附在華琬耳邊輕聲道:這輩子,唯有我能陪在你身邊。 華琬聲如蚊吶,趙允旻卻聽得清清楚楚,胸口似灶火上的粟米,在炙熱的幸福下,一下膨脹開了。 華琬在問,下輩子也能陪在她身邊嗎? 趙允旻嘴唇碰了碰華琬發(fā)燙的耳朵,二人已栓在一起,誰也離不了誰了。 凝光院邊門平日是戌時末刻落栓,臨戌時趙允旻帶華琬下畫舫乘馬車回凝光院。 馬車分明寬敞,可自上馬車起,趙允旻便擠在華琬身邊不肯挪開,他拍了拍大腿示意華琬坐上來他好抱,偏生華琬沒明白。 華琬貼著趙允旻的溫度,渾身熱的厲害,扭頭將馬車的格窗簾子撩開一絲縫透風(fēng),眼角余光不經(jīng)意間瞥見畫舫碼頭上站著的一群書生中有她認識身影。 華琬仔細瞧確認不會認錯人,驚訝地與趙允旻說道:殿下,我表哥也來汴河了。 趙允旻漫不經(jīng)心地答應(yīng),頭也不抬的,只把腦袋埋在華琬白皙的脖頸間,不時地拿鼻子蹭了,蹭得華琬渾身寒毛都要豎起來。 殿下,那是我表哥,我表哥中進士了,是進士榜上 不許看別的男人。趙允旻終于舍得抬起頭,順道將馬車簾子拉嚴實。 華琬: 小半時辰,馬車行至凝光院,二人依依不舍作別,華琬害羞地一路小跑回西廂。 趙允旻手碰著心的位置,才剛分開,竟已開始想念。 他亦要回皇宮了,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必須裝癡賣傻面對厭惡的人,好在皇宮那灘看著澄清,實則沉滿污濁的死水已經(jīng)被他攪動,待這灘水徹底渾濁,他會除去污濁。 唯有清明的天下和皇宮,才配得上干凈單純的華琬,到那時,他會紅袍加身,風(fēng)風(fēng)光光地娶華琬為妻,保護華琬不讓她受任何傷害。 華琬回到廂房時,林馨已經(jīng)趴在廂床上睡著,聽見聲音,迷糊醒來,黏著嗓子問道:阿琬,白日回茶肆未見著你,你跑哪去了,這般遲回來,可是一直在上界坊做事? 華琬答應(yīng)一聲,林馨困的厲害,未發(fā)覺華琬有甚不妥,翻個身,嘟囔道:表哥見你不聲不響離開,頗為生氣,改日我陪你去哄哄表哥。 林馨說話聲音越來越小,很快再次睡著,華琬松一口氣,坐在床沿上,托腮發(fā)了好一會兒愣,想起羞澀的事情,小手捂著臉傻笑,好在除了月光,再無旁人見到她的窘態(tài)。 趙允旻與華琬分開不多時,今日亦往汴河游畫舫賞景的北梁皇子嚴天佑也回到都亭驛。 他游畫舫的目的與俗人不同,難得請到了京城的茶道大家陸禪展示點茶技藝,驛館廂房里缺了襯托點茶的意境,遂選擇至州橋游汴河。 他為北梁人,本是粗狂不拘小節(jié)的性子,可在新宋這花樣百出的繁盛之國生活多年,倒也頗迷其中的瑰麗和精細,就如京城六院一般,茶道中的點茶之術(shù),亦是他仰羨的技藝。 正當(dāng)陸大家用金黃濃香的茶膏在茶湯上點出大漠孤煙直的壯闊之景時,畫舫外傳來清麗又不失高亢的清脆笛音,笛聲擊碎了畫舫內(nèi)媚而無力的絲竹琴音,直直闖入嚴天佑耳中。 笛音勾起嚴天佑當(dāng)初作為質(zhì)子長住新宋國時的愁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