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為了守護“幸?!倍鴳?zhàn)斗的英雄。 力所能及、竭盡所能,拯救自己身邊的一切悲劇…… 愛著人,因而愛著更多的人;愛著人類,因而愛著世界。 “……謝謝你們?!?/br> 羅素毫無預兆的,向著絞殺與劣者道謝。 他們兩人都很是茫然困惑,反倒是羅素露出如貓咪般輕松的笑容。 連絞殺與劣者這種背負了過于沉重的過去的人,羅素也能將其從悲劇中解救——想要幫助其他人,豈不是更簡單? 如同“扶濟社”的名字一樣。 只是為了幫助他人而存在的組織——既然如此,就無須去想更多。 羅素突然明白了,為什么導師根本沒有與自己討論、就直接把自己開門丟走。 因為當時的他,本來也說不出什么有意義的東西。他失去了最為有力的“論據”,因此只能空口白話。 無需多言。只需要把他送過來、見證兩人的幸福,羅素自然就能理解一切。 “我明白了……” 結合上次與導師的談話,羅素終于理解了導師作為“開門者”將自己拉過來的終極目的。 她的愿望,就是將那“終末之塔”徹底傾覆。 這意味著解除幻夢的封印,但這不是她的目的。 因為這同時也意味著,這個擱淺了不知道幾千年的世界將真正接入夢界長河。就像是開了飛行模式的設備,再度連入了互聯網一般……那時這個世界將經歷真正的考驗,同時也將迎來真正的機遇。 若是羅素還在畏懼那些未知的困難,站在原地去恐懼那些未來的災禍而不敢前行……這與那些恐懼著世界末日、畏懼著天崩的杞人有何不同? 羅素也終于明白了,應該如何反駁教宗—— 就像是吵架結束,回家睡下之后、半夜突然驚醒——我當時應該這么說的! ——因為說到底,這就不是“屬于”他們的世界。 這世界不屬于擢升,更不屬于羅素;人們更是自由的。他們沒有征服這個世界,這個星球更不是他們的私有物。既然如此,他們就沒有權力因畏懼未來的災禍,就自顧自的停滯世界的發(fā)展、扼殺未來的某種可能。 那太過傲慢了。而且目光短淺。 羅素有些愧疚的意識到……他之前貶斥教宗的言語,同樣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 既然是未來的事,那交由未來解決;既然是未來全體人類的災禍,那就交給未來的全體人類解決。立在“現在”去看未來,總會覺得憂慮與恐懼;但未來的人類,也絕不僅僅只有現在這種程度。 “等等,導師的意思不會是說……” 羅素突然想起,導師所說的“想想羅素會怎么做”那句話。他原本還以為,這是導師又在玩?!?/br> 但如今清醒過來之后,回頭去看——他才發(fā)現,導師早就給了他答案。 因為這里的“羅素”指的不是他,而是那位“哲學家羅素”。 那位“羅素”認為,人類的一切活動都發(fā)端于沖動與愿望。而個體的善就是其中“愿望”的實現。 人們都想要滿足自己的愿望,而人類是社會動物、他總會愛著他人。若是想要滿足最大多數人的愿望,就理所應當的追求普遍的善。 盡管個體的愿望各不相同、甚至沖突,但是愿望在可共存的地方,是總比愿望沖突的地方有著更多的“善的總和”,能夠“滿足更大的愿望總量”的。也就是說,“普遍的善”是收斂的、且可以取極限——它終將收斂于“愿望的共存”。 因此,普遍的善在足夠長遠的——或者說無限遠的未來是必然可行的。愛比恨要可取、合作比競爭可取、幫助比掠奪可取、和平比戰(zhàn)爭可取。唯一的問題在于,人類無法抵達“無限”、因此就必須加速。 想要通過加速的手段來尋求最終的拯救,人類就必須借助于科學。 科學指的并不是“排除靈能與法術的鋼鐵技術”,而是指一種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上,對客觀事物進行預測的知識系統(tǒng)、一種認識世界的實踐方法。 不僅僅只是崇光島那種對于無盡真理的渴求欲望,也不是太陽島那些歸納的知識體系與古代科技的解密,更不是通神島的工業(yè)體系的集成。不是真理、不是知識、也不是技術——而是一種清晰的方法論。 既然人類的未來早就已經時刻處于危險之中,那么只有當人類確實走在能夠帶來更多可能性的道路上、當足夠多的人充分意識到這一切時,人類的未來才可以讓人放心。 ——精靈與巨龍的道路從最開始就錯了。 他們不該隱瞞未來的真相、遮蔽過去的歷史。若是他們從最開始就公布一切,或許千年過去、人類已經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了。 他們仍舊用停留在過去那次災禍時的視角,去畏懼未來的災禍、將其堅定的視為“不可阻止”的末日,并攻擊一切否認末日的樂觀主義者。舊人類文明的毀滅,讓這八十四位傳承者嚇破了膽……因此他們選擇了“作為統(tǒng)治者”,以自身對正確的認知來管轄世界。 那么,回頭想想…… ——這與擢升的計劃,本質上又有什么不同? 襲名精靈們在一千年前犯的錯,和如今的擢升是一模一樣的。都是為了對抗未來的災禍,而獻祭掉了整個“現在”。懷揣著對自己純潔而堅決意志的自信,成為了“人類的先行者、看護者與守護者”,成為了最特殊的那個統(tǒng)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