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隨后就是獎學金制度……“賽綸”將能夠考入天恩大學時能夠申請的“獎學金貸款”直接劃為獎金。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們能優(yōu)秀到通過考試進入天恩大學,那么是可以直接不用付學費的。這也不是說大學收入會降低,而是這份收入直接由天恩大學以“獎金”的模式贈予他們。 這種規(guī)模的改動,想想也知道是非常困難的。 但事實上是,賽綸這邊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力。 因為天恩集團有錢。 他們真的非常有錢……是真實意義上的“錢多到用不完”。 天恩集團以超過51%的絕對股權(quán),控股幸福島上超過七成的大小企業(yè),其觸手覆蓋至各行各業(yè)……可以稱之為全領域壟斷。那些互相為敵的小公司,它們的幕后老板如果不斷往上追溯、最終總能追溯到天恩集團本身。 除了通神島之外,七巨頭里就要數(shù)天恩集團對這些中小型企業(yè)的控制力最強了。 這意味著他們哪怕根本就不用動,也有的是公司來全心全意給他們掙錢。 而他們拿到的錢,除了去買其他新公司之外、幾乎是用不掉的。 這部分的讓利只能說是九牛一毛……更不用說,這原本就是他們從這些人身上剝走的,如今再還回去也是完全無所謂。 倒不如說,正是為了如今的施恩——天恩集團之前才刻意壓低了居民的生活質(zhì)量。 精靈董事們理所當然的將賽綸的這些新想法視為了“恩惠”之命運的踐行。他們甚至沒有在這個議題上進行過哪怕一句的問詢,反而是反復詢問賽綸“你現(xiàn)在是否打算放棄自己的命運了”。 賽綸的答案當然是“不”。 她將這個議案稱之為“對失業(yè)人口的再利用”,也就是將一份工作崗位分成兩份。 這意味著如果真需要錢的話,完全可以在空余的三天半里再抽出一些時間來打零工。雖然正式工作只能有一份,但業(yè)余工作卻可以有很多。 而原本的工作時間被砍,也就意味著他們的收入會下降?;凇懊總€人只能擁有一份正式工作”的原則,老板就只能招收新員工——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失業(yè)人口。 也就是將以前的“工作人口”分為“全日工作者”與“半周工作者”,并將以前的“失業(yè)人口”填到“半周工作者”里面。 看起來這仿佛是毫無意義的左手倒右手,還平白讓原本能夠休息一天的員工也無法休息、只能打兩份工了…… 但這其實是羅素的特殊布置。 在那之后又過了兩個月,在原本已經(jīng)膨脹到15%的失業(yè)人口飛快的填回去之后、“賽綸董事長”就又有了新點子——她進一步的收緊了總工作時長。這意味著原本用空余時間去打工的人也沒法去了,他們就空下了大量時間。 若是放到以前,這些閑人很容易就會引起各種動亂。 然而現(xiàn)在卻有了一項不同……那就是扶濟社。 很多人不參與扶濟社活動的原因,是他們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因為他們必須忙于工作。 而如今,他們因為賽綸董事長的新政策而“半失業(yè)”了——只能做原先五成半的工作、來拿原先六成的收入。不少人對此很滿意,但也有人會有些不滿……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閑不住的人、或者真的缺少收入的人。 于是,他們就只能前往扶濟社來“接單子”。 因為這并非是工作、也不是打工,所以就能繞開賽綸董事長的布置。 扶濟社也因此而瘋狂壯大。 “賽綸”實際上就是通過這種手法,在全空島范圍內(nèi)減緩生產(chǎn)活動——雖然手下的員工好像增加了,但總的來說他們的總有效工作時間其實依然是減少了的。但好在這次改動是全島范圍內(nèi)的,我雖然慢了但大家都慢,至少也不會因為出貨率降低而導致被對家擠死…… 而這時,董事會也意識到了賽綸的策略。 ——她實際上是通過這種手段,來降低了“資源的消耗速度”、強制將原本的生活速度降低。 這就等于是將原本正常工作的人,分出來一部分的收入來養(yǎng)那些失業(yè)者。作為報酬、就是給了他們每周足足一半的自由支配的時間。因為所有人的收入都同步降低了,因此物價也必須降低……而這就確實的讓生活被強制減速了。 緊接著,賽綸董事長取消了“最小消費稅”。也就是說,那些信用點消耗不足一點的超低價物品,不再需要在轉(zhuǎn)賬時支付10%的高額消費稅了。 這就也讓超小額物品交易成為了可能。原本只能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數(shù)的信用點,甚至還直接增加了一位數(shù)。 于是在這一系列配套措施之下,幸福島內(nèi)就出現(xiàn)了很奇妙的情況…… 那就是雖然企業(yè)出貨降低了、資源損耗降低了、所有人的工資收入都降低了……但不知為何,生活質(zhì)量卻反而提高了不少。 扶濟社也因此而快速膨脹,很快就成為了幸福島第三大機構(gòu)——僅次于“天恩集團”與“賽博教會”。 在那之后,又過去了一個多月。 在五月份的董事會上,賽綸再度提出了新的議案—— “用工荒的問題急需解決,”留著金色卷發(fā)的女士環(huán)顧四周,露出溫柔和善的笑容,“現(xiàn)在我提議:將無碼者納入用工者范疇內(nèi)?!?/br> 這話一出,董事們紛紛將各不相同的目光投向賽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