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節(jié) 朕丟不起這個人
姬慶文沒料到崇禎會如此這般遷怒于袁崇煥,心中頓時閃過一個念頭——看來薊遼督師袁崇煥大人,今后怕是沒有什么好果子吃了…… 姬慶文雖然不怎么喜歡袁崇煥這位同門師兄,卻也知道眼下能夠指揮入關(guān)勤王的遼東鐵騎、并讓其一致對外對付滿洲人的將領(lǐng),普天之下恐怕不會超過三個——而其中袁崇煥是最合適的一個。 如果現(xiàn)在崇禎發(fā)狠將袁崇煥拿下,那城外的遼東鐵騎勢將群龍無首,別說是拱衛(wèi)京師了,搞不好就要一哄而散,說不定其中還有人會去投靠滿洲皇太極呢! 因此,姬慶文趕緊替袁崇煥解釋兩句,說他這樣的行動,并非是畏敵避戰(zhàn),而是為了尋找到一個能夠?qū)M洲主力聚而殲之的機會,從而一舉解除女真人對中原的威脅。 姬慶文把話說完,卻不料崇禎皇帝完全不以為然。 只聽見他輕蔑地一笑,斥道:“袁崇煥這人就是喜歡吹牛扯謊。當(dāng)初他在朕這里,還說過什么五年復(fù)遼的大話,你姬慶文當(dāng)時不也在場嗎?這話說了一年多快兩年了,可如今遼東一寸土地沒有收復(fù),皇太極反而入侵關(guān)內(nèi)。光憑這一條,朕就可以治他個欺君之罪!” 欺君之罪可是要殺頭的! 然而殺了他袁崇煥,大明朝可就沒有第二個袁崇煥了。 這一點,在場百十來個文武官員,沒一個心里不清楚的。 卻也沒有一個人愿意出來,替這位幾天前還炙手可熱的袁大督師說上半句好話——袁崇煥人緣之差、情商之低,也可見一斑了。 這時候,姬慶文就體現(xiàn)出了他厚道的一面,試探著說道:“皇上,臣進城之前,袁督師讓臣代奏一句。說袁督師想要面見圣上有話陳奏,求皇上傳見……” 崇禎未待姬慶文說完,便把話打斷道:“他有什么好見的?又有什么話好說的?他叫你向朕傳話,那你也替朕給他傳句話——要他不要胡思亂想,替朕約束好那手下那群驕兵悍將,不要在城外乘火打劫,朕就謝天謝地了。” 這句話不僅將袁崇煥想要進城的申請徹底駁回,就連他打算領(lǐng)軍入城休整的安排也被堵死了。 姬慶文是個聰明人,知道崇禎皇帝性格刻薄急躁得很,現(xiàn)在當(dāng)著這么多文武官員的面頂撞他,必然不會有什么好結(jié)果。 于是姬慶文心里打鼓了半天,才想出一句話來:“眼下皇太極的打算十分明確,要么伺機攻打京師、要么劫掠一番之后從容退卻?;噬鲜ッ?,不知有何應(yīng)對之法?” 崇禎瞥了姬慶文一眼,說道:“朕圣明?朕要是真的圣明,也犯不著養(yǎng)這么許多干拿俸祿、不干實事的官員了!你姬慶文進來之前,朕已同他們討論了整整一天了,從大學(xué)士到六部侍郎到翰林學(xué)士,這么許多官員,竟拿不出半個主意來!” 說罷,崇禎惡狠狠地向乾清宮外站著的文武百官們瞪了一眼,將他們無不瞪得渾身一縮。 又聽他說道:“你們拿不出主意來?沒問題,那是你們才疏學(xué)淺,是朕瞎了眼,怪不到你們頭上。那就每人給你們罰俸一年,充做軍費!” 這滿院站著的官員,雖都是大明朝的朝廷命官,各自情況卻都各有不同—— 有些官員乃是世家子弟,家里有錢,原本就看不上朝廷這點俸祿,因此對這樣的懲罰并不放在心上; 有些人做官做得精了,自然有別的生財之道,也不指著每年那幾十石的俸米過活,只求不要免去現(xiàn)在的肥差,便已是興高采烈了; 而那些清貧些的官員,既沒有家里的接濟、又沒有外人的孝敬,罰了這一年的俸祿,搞不好自己就得去喝西北風(fēng)了…… 崇禎元年的新科狀元劉若宰便是這樣的人。 他在翰林院做了三年的庶吉士,雖然前途廣大,卻沒攢下半兩銀子的積蓄,一聽皇帝要罰自己的俸祿,頓時著了急。 所謂“急中生智”。 劉若宰情急之下,腦子忽然開了竅,上前半步道:“圣上,臣有一策,可退敵寇……” “哦?你既然有良策,為何不早拿出來說?偏要等朕動了真格的,才肯講嗎?”崇禎斥道。 劉若宰低著腦袋,咬牙道:“臣豈敢,而且這主意也是臣剛剛想出來的,恐怕還有些不太成熟,說出來要是不對皇上的脾胃,還請皇上不要責(zé)罰微臣……” “什么脾胃不脾胃的?現(xiàn)在是談?wù)擄埐说臅r候嗎?你有什么主意,就快講出來,少賣關(guān)子!”崇禎道。 于是劉若宰整理了一下詞句,說道:“臣揣度皇太極雖然氣焰囂張,卻沒有什么大志。聽說是因為遼東大旱,滿洲人又不懂耕種之法,我朝又關(guān)閉了互市的口岸,因此糧草接濟不上,才鋌而走險,入關(guān)之后也不過是為了劫掠些錢糧而已。故而……” “故而什么?” “故而皇上只要遣一使者,同皇太極取得聯(lián)系,約定好每年輸送白銀若干、布帛若干、糧食若干,便能讓皇太極不戰(zhàn)而退,又何必大動干戈呢?” 說罷,劉若宰忽然覺得自己說得有幾分道理,臉上不禁露出笑容來。 崇禎卻是滿臉的怒氣,質(zhì)問道:“你的意思是,要朕仿效宋朝,同外寇簽訂妥協(xié),簽訂什么‘紹興和議’嗎?” 一陣寒風(fēng)吹過,讓劉若宰渾身上下顫抖了一陣,趕緊解釋道:“不是‘紹興和議’,是‘海上之盟’?;噬?,可以仿效宋遼‘海上之盟’,同滿洲結(jié)為兄弟之國。他皇太極都三十多歲了,又久經(jīng)戰(zhàn)陣,想必也沒幾年好活的了。而圣上現(xiàn)在還不到二十歲,倘若修身養(yǎng)性,必然延年益壽。到時候,我大明便是滿洲的叔父之國、祖宗之國……” “哼!”崇禎冷笑一聲,將劉若宰的話打斷,“你堂堂一個新科狀元,斯文領(lǐng)袖,就想出了這么個餿主意來?還敢說什么叔父之國、祖宗之國,如今皇太極都打到城門口了,朕再同他去合議,那叫城下之盟,朕丟不起這個人!” 劉若宰這才發(fā)覺自己已經(jīng)犯了圣忌,慌忙退了回去,再也不敢多說半個字。 卻聽大學(xué)士溫體仁出班說道:“皇上,劉若宰這主意雖然有損國格,卻也可以一用?!?/br> 他見崇禎沒有立即反駁自己的意見,便壯著膽子繼續(xù)說道:“臣以為,可以仿效當(dāng)年于公少保(于謙)對付瓦剌太師也先的法子,假意議和,然后在文書之上大做文章。然后乘此機會再著急天下兵馬勤王,到時候便能將皇太極圍而殲之!” 崇煥眼睛一閃,剛要同意,卻又猶豫了一下,扭頭問姬慶文道:“姬慶文,你覺得這主意如何?” 姬慶文“嘶”地吸了口冷氣,說道:“怕是不行。聽說替皇太極辦事的漢人不少,有范文程、李永芳、寧完我、鮑承先等人,還有原來毛文龍手下的一些參謀主簿。這些人雖然氣節(jié)不佳,卻都是飽學(xué)之士,在文辭上做些花樣,似乎騙不了他們?!?/br> “哼!又是毛文龍!”崇禎怒道,“要不是袁崇煥矯詔殺了毛文龍,皇太極又怎么敢勞師遠征,繞道千里,取道蒙古進關(guān)襲擾?” 然而罵歸罵,崇禎依舊是一籌莫展,低著頭、邁著步,在文武百官的人群之中走了一圈又一圈,終于坐回了龍椅,口中不住喘著粗氣,就好像一只受了傷的野獸。 而一眾文武官員,唯恐被這只猛獸隨意撩出的利爪傷了性命,無不低頭不語,兩只眼睛死死盯著腳下的磚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