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他比夜更黑(H)、麻痹(父女,高h,小短文)、今天你被攻略了嗎?、星際獸夫是軍少、桔林深深、蝕骨溺寵,法醫(yī)狂妃、吃兔嘰的三十六種方式、絕色醫(yī)妃,邪王請節(jié)制、耳語綿綿、夜城迷情(1V1)
第45章 【二合一】就是因為不適…… 洪恩三十一年大年初一, 落雪紛飛而至。 鵝毛大雪洋洋灑灑落滿京城,給新年增添了幾分喜意。 姚珍珠早晨醒來,才發(fā)現(xiàn)院中積了些許薄雪。 聽瀾取了薄荷茶給她漱口, 又伺候她穿上襖子:“小主,昨日咱們回來后就下雪了,一直下到這會兒, 院中雜役黃門掃了一回,留了一點給您瞧看。” 姚珍珠坐在貴妃榻上, 趴在隔窗邊往外望去。 紛紛揚揚的大雪蓋住了金燦燦的琉璃瓦,映襯著長信宮朱紅宮墻, 墻頭一支臘梅傲雪而立,別有一番雅致美麗。 姚珍珠看了一會兒, 就連心都安靜下來。 “這么大的學,能去太極宮的人可就遭殃了?!?/br> 不能進太極殿的官員嬪妃們, 都要站在前面的御階廣場上,頂風冒雪迎接新年。 聽瀾道:“小主今日想吃什么?早上小廚房送了單子過來, 讓您選一選?!?/br> 大抵因為姚珍珠手藝實在太好,又讓李宿對吃添了幾分興致,這幾日吳魚羊也很是勤奮, 還自己琢磨出膳食單子。 每日的三頓飯,他都多預備幾樣硬菜, 看殿下小主們想用什么,早上一劃單,當日就能吃上新鮮的。 這么做雖然麻煩, 效果卻不錯,最起碼年關底下李宿給的紅封比往年重一倍,也是對吳魚羊愿意提高自己的肯定。 姚珍珠也挺喜歡的, 不過她不識字,剛學了沒幾天,大抵只能看懂一二三四和自己的名諱,再多的是真讀不懂,所以跟著膳食單子過來的,還有小廚房的黃門。 大過年的,姚珍珠自然給了賞。 她點了糯米燒麥、紅糖油餅、麻醬花卷和陽春面,又叫了胡辣湯,準備配著油餅吃。 中午和晚上的午膳她只選了幾樣,想一會兒自己去鼓搗些吃食,嘗個鮮。 姚珍珠選好了食單,又叮囑小黃門幾句,便去洗漱更衣了。 今日原本可以過得很平靜,不過下午時姚珍珠略有些腹痛,過了沒多久,來了月食,所有計劃就又都停了。 她躺在床上,懷里抱著暖爐,覺得整個人都舒坦了。 聽瀾坐在邊上縫補小衣,道:“小主來了毓慶宮一個月,這會兒才來月事,若是不準,還是要請?zhí)t(yī)瞧瞧的。” 姚珍珠擺擺手:“倒是不用,我自來都是一月一回,日子準得很,就是往常在御膳房的時候也不得歇,如今都能舒舒服服躺在床上,連那丁點不適都沒了。” 雖說沒什么不適,可她總想吃東西。 每當脆弱的時候,她就覺得饞,不論剛剛用沒用飯,她都想不停吃。 所以她提前安排了湯圓。 這會兒湯圓也在寢殿里,正搬了個小凳子坐在茶爐前烤年糕。 茶爐上放個網(wǎng)子,把年糕塊放在上面,不一會兒就散出一股焦香味。 湯圓也很有天分,年糕烤得恰到好處,外皮酥脆,內里軟糯,火候一點都不差。 她剛烤完一塊,放入碟中加入紅豆沙,又淋了些許桂花蜂蜜,這才端了來:“小主快嘗嘗?!?/br> “這紅豆沙是奴婢前幾日熬的,小主且給奴婢點評一下?!?/br> 湯圓這小丫頭特別好學,又一門心思鼓搗吃食,姚珍珠和聽瀾都很喜歡她。 這會兒見她臉蛋兒紅撲撲,有點緊張,又含著幾分期待,姚珍珠也很給面子,配著紅豆沙咬了一口烤年糕。 年糕很熱,豆沙卻是涼的。 這一口下去,軟軟糯糯的豆沙混合著年糕焦脆的外皮,以甜香中和了焦味。 再往內里咬去,年糕里面卻又軟糯彈牙,一口是要不斷的,需要多咀嚼幾下,把每一處的米香都嚼進喉嚨里,方才算吃完。 湯圓這年糕烤得好,紅豆沙也熬得好,豆沙很細膩,沒有豆皮,軟軟糯糯的,卻又不很甜。 這種口感是姚珍珠最喜歡的,不配任何東西都能吃一大碗,更何況跟烤年糕配在一起。 真是絕了。 姚珍珠邊吃邊點頭,末了在湯圓期待的目光里,對她笑道:“做得很好,每一樣都很到位?!?/br> 湯圓的眼睛都要放光。 她臉蛋比那豆沙還紅,站在那幾乎都要手舞足蹈:“小主還吃嗎?奴婢再給小主做!” 姚珍珠瞇著眼睛笑:“吃呀!不過你聽瀾jiejie還等著呢?!?/br> 湯圓高高興興去忙了。 聽瀾看她如此,心情也好。 一宮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和諧安穩(wěn),她自己的性子不用多說,她心里很清楚,原還怕來一個不太懂事的小姑娘,現(xiàn)在湯圓這么乖巧,又知上進,最重要的是能得姚珍珠喜歡,這就足夠了。 毓慶宮暖意融融,太極殿里,氣氛卻異常沉悶。 此時正是祭天大典,高大的洪恩帝頭戴十二旒五色珠冕冠,身穿玄衣纁裳,腳踩赤舄,手執(zhí)玉圭,正統(tǒng)帥宗室百官,上告天聽,以祈新歲風調雨順。 往年此時,太極殿中雖也肅穆,但氣氛并未有如此沉重,今日是因大公主早晨過來給他請安,又同太子妃陳氏鬧不愉快,即便洪恩帝親自訓斥也無用,還在文武百官面前鬧了個沒臉。 洪恩帝最近本就身體發(fā)虛,昨日他對女兒苦口婆心,女兒也不為所動,今日依舊不體諒他這個做父親的,同自己的嫂子鬧成這樣,實在難看。 洪恩帝心中有氣,卻礙于祭祀無法發(fā)作,只能自己憋著。 李宿站在太子李錦昶身后,抬頭沉默看著祖父高大的背影,頭一次發(fā)現(xiàn)他的身形再也不如前些年英朗。 老人遲暮,日薄西山,他曾經(jīng)寬厚有力的肩背也有些佝僂,顯出幾分頹唐之勢。 李宿想:大公主當真是率性而為嗎? 他如此想著,目光又落到李錦昶身上。 他的父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殿下,也已經(jīng)快要到不惑之年了。 李錦昶十歲就被立為太子,時至今日,他已在東宮住了二十六年,自他三十起,偶爾洪恩帝去玉泉山莊避暑,宮中的政事便會由他代為主持。 這一代主,就是六載。 李宿站在大殿之上,前方是悠揚而空靈的唱念之語,眼前是裊裊而升的福香,身前站著的兩位如同高山一般,擋住了他的視線。 從小到大,他從未想過跨過他們,越過所有人走到香爐之前,站在所有人的最前面,看清楚香爐上雕刻的一切。 可現(xiàn)在,他卻有一瞬有些明悟。 他自己不想,可別人呢? 約莫兩刻之后,祭臺上的贊者才終于停下。 洪恩帝接過福香,對著香露遙遙一拜:“愿我大褚,國泰民安,繁榮昌盛,永世不息?!?/br> 身后所有人皆跪拜于地,異口同聲道:“愿我大褚,國泰民安,繁榮昌盛,永世不息?!?/br> 如此,祭天便算結束了。 太極殿中,眾人起身,準備前去太廟祭祖。 就在這時,洪恩帝身形一晃,差點從御臺上一頭栽下來。 因是祭祀,黃門大伴都不在各位貴人身邊,此時洪恩帝身邊只有李錦昶和李宿兩人。 李錦昶離洪恩帝最近,一見他身形晃動,立即一把扶住了他:“父皇!” 他一著急,這聲呼喚便格外響亮。 洪恩帝同李錦昶父子背對著李宿,李宿看不到兩人表情,卻也能知道,現(xiàn)在太子殿下臉上一定很是焦急。 他默默跟上前來,輕輕扶住洪恩帝另一只手。 一時間,太極殿里安靜極了。 洪恩帝好半天才緩過來。 隨著年事漸長,他越發(fā)有力不從心之感,但因保養(yǎng)得宜,又一直勤加鍛煉,是以他總覺得自己身上并無老態(tài)。 若非這兩日心氣不順,又未曾好好安寢,也不至于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突然露怯。 洪恩帝畢竟問鼎經(jīng)年,在龍椅上穩(wěn)穩(wěn)當當坐了三十載,他從不懼怕任何事。 此時的他剛一緩和下來,便讓兒子和孫子松開手,都退后。 洪恩帝自己穩(wěn)穩(wěn)當當站在大殿之上,他緩緩挺直腰背,目光炯炯,在滿朝文武的臉上掃過。 那目光如同晴天霹雷,威風凜凜,天威浩蕩,讓人心中懼怕。 洪恩帝深吸口氣,道:“祭天已成,即刻前往太廟,行祭祖大典。” 他的聲音異常洪亮,隆隆降落人心。 剛剛心中略有意動的朝臣們紛紛低下頭去,跪拜行禮:“是,吾皇萬歲?!?/br> 文武群臣異口同聲,聲音蕩蕩,震徹九霄。 洪恩帝面容略緩和下來,他手中輕輕一晃,大太監(jiān)韓九立即上前,扶住了他的胳膊。 洪恩帝定了定心神,往前邁了一步。 他的身形很穩(wěn),一步一定,如同過去的每一日那般堅定有力。 長子長孫跟在他身后,一個三十幾許,消瘦斯文,如同平常的文弱書生,身上并無多少威儀,反而很是和善。 在他身后,是年輕單薄的太孫。 太孫李宿身量很高,比之洪恩帝和太子都要高出半個頭,看起來卻孤僻冷傲,同威儀天成的洪恩帝和和善慈祥的太子都不太一樣,面容也多了幾分冷峻。 但他很年輕。 一頭烏發(fā)又黑又亮,被太平冠束著,因還未及弱冠,后面的長發(fā)披散,隨著走動波光粼粼。 那是洪恩帝或者太子殿下身上再不會有的青春年少。 李氏皇族祖孫三人一起出了太極殿,其余天潢貴胄也一起跟上,一行人直接上了馬車,準備趕往太廟。 李宿沉默地上了馬車,透過車簾,他看到太子李錦昶回過頭來,遙遙看向大公主李長生。 隔著數(shù)十人,兩人卻準確尋到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