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肅然起敬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之前罵閣下豪門家奴,狗仗人勢,是我出言不遜?!?/br> 雖說剛剛在張壽面前時先小意賠情,再直抒胸臆,最后低頭認(rèn)錯,但李三兒之前從華四爺口中得知自己放狗咬的是兩個舉人時,心中就已經(jīng)嚇得不輕,這會兒被方青追出來,他已經(jīng)做好了萬一不行就再次磕頭認(rèn)錯的準(zhǔn)備,可沒想到人家竟是……反過來向他道歉了! 被壓在心底的那點不痛快煙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誠惶誠恐。畢竟,雖說如今風(fēng)光了有錢了,但在有功名的讀書人面前,李三兒到底還是覺得矮一截。 自知自己也有錯,還是大錯,他慌忙深深一揖回禮道:“方公子言重了,是小人一時得意忘形,忘記了約束大黑才是。而且方公子罵狗仗人勢其實沒錯,大黑可不是仗了小人偏愛,這些年老是把自己當(dāng)成葉子胡同一霸?總之,您千萬別再說道歉兩個字,該道歉的是小人!” 方青原本已經(jīng)做好了被嘲諷甚至被謾罵的心理準(zhǔn)備,可此時聽到這誠懇之極的賠禮道歉,不知不覺直起腰來,他頓時有些面色怔忡。他心情復(fù)雜地盯著李三兒,最終再次做了一揖,這才轉(zhuǎn)身就走。 不要用衣冠容貌取人,更不要認(rèn)為那種貌似兇神惡煞的人就一定粗鄙。更不要看著風(fēng)流儒雅的人就為之心折……他明明已經(jīng)有過很多次教訓(xùn),可為什么從前卻一直都執(zhí)迷不悟,直到這一次來到京城方才終于醒覺過來? 是不是如同宋混子對他說的那樣,從前他的師長們都在利用他沖動冒失的特點,于是放任他在前頭當(dāng)馬前卒?還是宋混子只不過是信口雌黃,污蔑那些他曾經(jīng)非常敬愛的師長們? 李三兒見方青就這么轉(zhuǎn)身離去,剛剛根本來不及對人那躬身一揖還禮的他頓時有些心虛,東張西望之后就下意識地攔住小花生,從隨身錢囊里掏出一把銅錢就遞了過去。然而,對付外城那些地頭蛇以及南城兵馬司時無往不利的這一招,卻在小花生面前完碰了壁。 見小花生態(tài)度堅決地伸出雙手,把他那一把錢給推了回來,李三兒只能使勁賠笑臉:“小哥,這只是我感激你提點我的一點心意而已……好好好,我收回,收回總行了吧?可我還有一件事請教,這方公子……他剛剛到底是真情還是假意?他是真的不在意我那點罪過?” “人家都道歉了,你還要怎么著?”小花生有點鄙視地瞥了李三兒一眼,隨即聳了聳肩道,“方公子這人脾氣固然壞了一點,說話常常帶刺,但他心地還是正的,只不過眼力不太好……這不是我說的,是我家少爺說的,所以這事兒肯定過去了,他也算是吃了個教訓(xùn)?!?/br> “你要是還覺得過意不去的話……”機(jī)靈的少年眼珠子一轉(zhuǎn),突然就有了一個很大膽的主意,“我聽說今天興隆茶社那邊,少爺和陸祭酒劉老先生他們提出要在外城也辦一座公學(xué),還分什么年齡招生。你既然是有名的富戶,不如去捐一點錢?” “聽說皇上還會給那座學(xué)校題匾額呢,今天捐資助學(xué)的人可多了,到時候還會豎碑紀(jì)念。以李三爺你的身家,我覺得也不必太多,捐個五十或一百貫就夠了?!?/br> 李三兒聽到捐資助學(xué)四個字的時候,腦海中一度想起南城兵馬司某些家伙打著樂輸名頭,強(qiáng)逼人捐款的舊事,雖說心中rou痛,但也做好了大出血的準(zhǔn)備。 可他萬萬沒想到,小花生竟然告訴他,只要掏個五十或一百貫的數(shù)目就行了,而且還能在皇帝親筆題匾的公學(xué)之中,樹立的那塊石碑上留個名字! 早就攢下幾千貫身家,他當(dāng)然不會把五十一百這種數(shù)目放在眼里,立刻點頭如啄米道:“這可是一等一的善事,我當(dāng)然樂意湊個數(shù)。只是,就只捐這一點點,會不會太少了?” “朱二公子竭盡力也只拿出私房錢三百貫,懷慶侯那些頂尖的勛貴捐了一千貫,華四爺他們那些頂頂有錢的富商也就是八百,李三爺你干嘛打腫臉充胖子?要的是這份心,不是錢多少?!毙』ㄉ裾裼性~地提點著李三兒,見人連連點頭,他頓時就更得意了。 “不過捐錢記賬的事情,現(xiàn)在是陸三公子在管,你直接去找他就好,千萬別聽信別人,回頭被訛詐了錢去。好了好了,我還要回去給少爺回話呢,不送你啦,慢走!” 見小花生笑瞇瞇對他拱了拱手,隨即轉(zhuǎn)身要走,李三兒愣了片刻,隨即立刻回過神來,連忙上前一把攔住,這才殷勤地問道:“小哥你給我指點迷津,我還沒問過你名字呢?我這個人最好交朋友,否則也不會有緣和萬爺結(jié)交,我們也交個朋友?” 小花生有些訝異地掃了李三兒一眼,卻也沒在乎人是因為張壽的緣故要和自己結(jié)交,還是真的因為自己指點迷津的緣故要來攀交情,當(dāng)下呵呵一笑道:“少爺和別人都叫我小花生?!?/br> 這要是在數(shù)月之前,從來沒聽說過花生兩個字的李三兒還會覺得這名字著實古怪,可如今花生和土豆之類的東西在南城那可謂是如雷貫耳。 所以他知道,在前時第一次御廚選拔大賽時出現(xiàn)過的花生,那是來自海外的一種食材,據(jù)說又香又脆,如今在南城根本是有價無市,也就只有興隆茶社中能吃到,其余那些會館又或者舊樓飯莊開的館子根本就沒有。 因此,他瞬間就對擁有這樣一個名字的小花生肅然起敬:“原來是花小哥。今天你這點撥的情分我記下了,等你來日正好不當(dāng)值的時候,我在前門大街找家老店,請你喝酒!” 見李三兒鄭重其事拱手謝過,隨即轉(zhuǎn)身大步離去,小花生忍不住伸手去擦額頭上的汗。 誰是花小哥??!他本名叫水生,自從父母雙亡,跟著老咸魚過活之后,這位叔爺就自作主張給他改名叫小花生,于是張壽也沿用至今,可他又不姓花! 算了,反正如今也沒人知道,他真名叫做羅水生。被人叫一聲花小哥就花小哥吧…… 既是華四爺特地因為方青和宋舉人的事情趕了過來,張壽當(dāng)然也不會慢待這位蘇州首富,當(dāng)下就留了人在張園用晚飯。而華四爺也千肯萬肯,當(dāng)小花生回來,張壽吩咐人帶他先在張園轉(zhuǎn)一轉(zhuǎn),自己則聲稱先去見養(yǎng)母吳氏的時候,他便連忙起身送了人出去,心里異常高興。 走在這座帶著很明顯蘇式園林風(fēng)格的張園中,他就不會像蔣大少那樣拿自家后園來暗比了——雖然華家在蘇州那座園林和張園乃是同一個當(dāng)世有名的園林大師設(shè)計的,但那位大師在業(yè)王之亂后都絕口不提園林,他就更不會拿出來提了。 一通亂轉(zhuǎn)之后,華四爺就發(fā)現(xiàn),偌大的張園很明顯的人手不夠,不少院子雖說開著,但內(nèi)中那些屋子卻都鐵將軍把門。 而對于這一點,小花生也并不諱言:“少爺常常說,就張園這么大地方,要填滿所有屋子的話,至少得有比現(xiàn)在多兩倍的人手,可要是那樣的話,每個月開支恐怕得多好幾倍。所以在沒賺到那么多錢之前,屋子該空著就空著,人少一點就少一點,不用擺那樣的排場?!?/br> 華四爺早就知道張壽出身京城外頭的某個小村,說是人和趙國公千金朱瑩自小指腹為婚,但各種傳言滿天飛,甚至連朱瑩和張壽怎么一見鐘情都活靈活現(xiàn),坊間甚至還有《蝶戀花》這種甜得發(fā)膩的傳奇,可他自小生在豪門,卻知道所謂傳奇故事從來就不可靠。 戲文和傳奇里各種俊雅書生和富家千金相約后花園私定終身的故事,那不過大多是落魄文人的癡心妄想,而就算是萬中無一癩蛤蟆真的吃到天鵝rou的情況,曾經(jīng)花前月下的美好也一般持續(xù)不了太久。 就猶如卓文君當(dāng)壚賣酒之后,便是司馬相如最終的見異思遷。窮小子自知配不上大小姐,婚后因為自卑,往往會變本加厲地追逐名利,又或者作威作福。他在蘇州就見證過好幾樁當(dāng)初看似美滿,后來卻一拍兩散收場的婚姻。 本以為張壽和朱瑩多半也是如此,可自打親眼見過一次張壽,他就知道自己想錯了。 而如今走在這說是皇帝賤賣,實則卻很明顯是天子厚賜的張園里,聽到張壽身邊這親信小廝如同閑聊似的復(fù)述主人的話,他更能察覺到張壽當(dāng)初說這話時的豁達(dá)。 這種不在乎出身,不諱言昔日的豁達(dá),出現(xiàn)在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人身上很正常,可出現(xiàn)在張壽這種少年郎身上,他卻沒法不覺得驚異。因此,他忍不住就試探起了小花生。 “那張博士難不成就一直都打算把這些屋子空關(guān)著?要知道,屋子要人住才會有人氣,若是長時間沒人住的話,那屋子里的陳設(shè)用具也好,屋子本身也罷,都很容易壞,修繕起來的費用,那可未必比多買多雇幾個人來得少?!?/br> “如果張博士擔(dān)心外來的人不可靠,何妨派人找可靠的來源買一批孩子?這些從小開始養(yǎng)在家里的孩子都是最可靠的,往往能忠心耿耿,大多數(shù)世家豪門的下人,便是由此而來?!?/br> “再者,就算考慮到有些孩子也許是拍花黨不知道從哪拐來的,可換一個角度去想,這些孩子落在張園,總比賣去某些見不得人的去處要強(qiáng)得多吧?” 小花生本來只把華四爺當(dāng)成一個有求于張壽的富商來看待,可聽到華四爺?shù)倪@番話,他不禁覺得這位年紀(jì)輕輕的蘇州首富當(dāng)家有些眼光。 滄州那位西城首富蔣老爺?shù)睦^承者蔣大少固然如今被滄州人盛贊是能干的小子云云,可在他眼中,也就是一個需要張壽點撥才能幡然醒悟的前廢柴。大皇子那還是天子之子,可殘暴貪婪在前,被他耍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在后。 所以就和方青從前認(rèn)定寒門出貴子,富家養(yǎng)嬌兒一樣,小花生也瞧不太起那些一帆風(fēng)順的富家子弟——當(dāng)然張琛和朱二等等這樣浪子回頭的不算。而且在他看來,他們都是因為近朱者赤,被張壽教過才變好的。 因此,他此刻覺得華四爺確實頗有眼光見識,就對著人點了點頭,隨即就鄭重其事地說:“華四爺這話說得也有道理,我回頭對六哥說說看?!?/br> 見小花生明顯聽進(jìn)去了,華四爺先是一喜,隨即不禁愕然問道:“為何不是對張博士說?” “六哥是管家啊!”小花生一本正經(jīng)地說出這句話,見華四爺那分明是眼珠子都快掉地上的表情,他就憨厚地笑了笑說,“我哪能什么事都去少爺面前嘀咕,讓六哥去說才最合適。別看六哥好像只跟著少爺出門的樣子,其實從少爺?shù)娘嬍车郊依锏姆朗裁炊脊??!?/br> “就連家里的賬目,也都是六哥總攬?!毙』ㄉf到這里,在心里補(bǔ)充了一句——就算阿六在這方面很不擅長,架不住他能請的外援不要太多。從陸三郎到九章堂其他學(xué)生,一堆堆精擅賬目的高手。再說,如今是徐婆子兼作家里帳房,吳安人也識字會看帳的。 華四爺唯有苦笑:“我之前就很好奇張園的管家到底是誰,卻原來有眼不識珠?!?/br> 當(dāng)小花生帶著華四爺來到小花廳時,正出來的阿六就發(fā)現(xiàn),華四爺看自己的目光竟然和之前有點不同。而等到他一如既往只是用手勢請了華四爺入內(nèi),小花生上前對他低聲轉(zhuǎn)述了剛剛?cè)A四爺那番話,他轉(zhuǎn)身瞧了一眼那花廳門口已經(jīng)落下的門簾,隨即就笑了笑。 “杞人憂天?!?/br> 見小花生有些訝異地看著自己,阿六就聳了聳肩道:“以少爺?shù)男愿?,肯定不愿買孩子來訓(xùn)練,因為這等于助長了人口買賣。再說,我們曾經(jīng)住的那個村子人口挺多的?!?/br> 之所以沒有部召來京城,是因為很多人習(xí)慣了男耕女織的鄉(xiāng)野生活,未必喜歡到京城的豪門來過規(guī)矩重重的日子,張壽也不勉強(qiáng)。但是,不少五六歲的孩子其實都想來京城這座張園,還是張壽考慮到府中人手不夠沒法看那么多孩子,于是直接請了個老師送去融水村。 而花廳中,原本打算迂回策略在張壽面前刷好感度的華四爺,卻是一進(jìn)門就看到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壯漢。他乍一眼看去,只覺不認(rèn)得對方,可發(fā)現(xiàn)人看他的眼神中赫然流露出幾分藏不住的異色,他就覺得不對勁了。而下一刻,張壽就對他揭開了謎底。 “這是滄州順和鏢局的總鏢頭曹五,華四爺你應(yīng)該知道他?!?/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