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金龍凌天
涴瀾嘆了口氣,他的本意是讓水面下的威脅浮出,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讓華夏百姓受了太多苦難。 一側(cè)侍候的李蘭英道“整個南方今已陷入戰(zhàn)火之中,大清岌岌可危,還請皇上明日上朝,主持大局。” 涴瀾忽有所思道“朕心中不快,不欲上朝議事?!?/br> 李蘭英大急道“圣上已經(jīng)久未曾上朝,萬民之苦,半月日重。”好似只要涴瀾上朝,就能解決一切。 涴瀾目光一冷“這是你的意思?” “奴才怎敢?”李蘭英怛然失色,跪在地上冷汗直流。 涴瀾溫言道“我曾有言,世間再無滿漢之別,亦無主奴之分,以后不許再自稱奴才?!?/br> “奴……臣不敢?!崩钐m英誠惶誠恐道。 涴瀾淡淡一笑,忽而問道“你跟隨先皇四十余年,鞍前馬后,如今隨朕,亦是事無巨細,朕如今問你,你是大清的忠臣,還是朕的忠臣?” 李蘭英登時如篩子般顫抖不停,艱難道“臣,是皇上的忠臣?!?/br> “嗯?!睕馂扅c頭,卻不理會跪在地上的李蘭英,又細細翻閱起奏折,每閱一卷,眉頭緊鎖一分。 不覺已至子夜,李蘭英兩腿發(fā)麻,小心抬頭,但見涴瀾面沉如水,憂色重重,一時心中悸動不休,淚水流眼眶。 “圣上,臣有大事要報?!?/br> “說。” “明日上朝,有人欲對圣上不利?!?/br> “知。” “圣上!” …… “升朝!”李蘭英眼中尚有些血絲,顯然昨夜未得安眠,他吐出的兩字,聲音亦有些發(fā)顫。 余光一掃面色冷淡的圣上,旋即緊張望向其下百官,尤其是以吏部尚書程思勉為首的十余大臣。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叩拜,然而卻有十余人在那跪下的人影中尤為顯然,因為他們挺身站著。 李蘭英怒不可遏,怒指呵斥?!按竽懀弥?,見皇不跪?該當何罪!” 那些大臣相視一笑,李蘭英怒氣頓消,只覺驚悚,蓋因百官已然站立,但他‘平身’二字尚未出口。 難道這滿朝文武,都要反圣上,李蘭英面色一白,發(fā)現(xiàn)那十余大臣目露譏笑,剩余多數(shù)面色木然,至于眼中藏有憤憤之色的,寥寥無幾,在這等欺君犯上的舉動下,竟然沒有一人敢于出面斥責。 “圣上!”李蘭英憂心忡忡的輕喚道。 涴瀾擺擺手“無妨,朕已上朝,爾等有何事要報?” 見涴瀾并未出言追責犯上之罪,那十余人心中更為輕視,但面上依舊保持三分敬色。 余通仰視那鑾座之人,提起膽氣道“圣上無道?!贝搜砸怀?,滿朝文武多是變色。 涴瀾沉吟不語,余通面有悅色,好似打了大勝仗,程思勉緊隨其后“圣上無道,不理朝政,動搖國本?!?/br> 余通道“不理朝政,王綱荒廢,致使他國進犯,百姓飽受其苦,君不思為民,何以為君爾?” 程思勉道“動搖國本,人心散亂,長此以往,我大清幾有亡國之危,若以此為君,國不存焉?!?/br> 兩人一唱一和,仿佛在唱雙簧,其他文武一言不發(fā),不時偷瞥金鑾龍座上面無表情的圣上。 程思勉道“以上種種,難為一國之君,茲有先帝長子玄峯,順天應民,仁愛百姓,百官皆盼,可登大寶。” 在程思勉的領導下,那十余大臣背身躬身,金鑾殿外,傳來雨點般密集的腳步聲,滿朝文武,已有不少手足發(fā)抖,誰都能聽得出來,這是軍兵行進之聲,強逼篡位,來得如此突然。 “恭迎圣君!”那十余大臣跪倒在地。 玄峯一身錦緞龍袍,當先踏進大殿,余光四顧,心中微有些恍然,平和一笑“眾愛卿請起?!?/br> 十余人分列兩側(cè),其他或被蒙在鼓里,或得知三分消息的文武噤若寒蟬,縱然有忠君報國之心,可一望門外帶甲之士,不下萬余,兼有涴瀾確實是自尋死路,人心盡失,他們選擇了緘默不語。 玄峯微觀沉吟不語的百官片刻,心中大定,旋即投目于皇座上的涴瀾,現(xiàn)下還需仰視,這讓玄峯心生不悅。 余通指責道“大膽,見了圣上還不叩拜?”他直指涴瀾,目中似有嘲笑之意。 涴瀾視若無睹,望向百官“余下百官,可有換君之意?” 沒有人知道涴瀾為何還能保持鎮(zhèn)靜,甚至還能毫不在意的問出這種話。 余通道“諸位,難道還看不清形勢?圣上圣明,此時表態(tài),事后會寬恕諸位罪過,但若是依舊猶疑不定……” 眾人呼吸一滯,這不亞于明晃晃的威脅,登時又有十余搖擺不定之人站到他們一方。 涴瀾雙眼一瞇,道“余卿家,眾位愛卿,朕登基之后,第一道諭令,便是重復祖宗根基?!?/br> 此言一出,不少人心中芥蒂盡去,金鑾殿仿佛成了cao練場,響起密密麻麻的腳步挪動聲,聲音很快隱沒。 不消片刻,大半數(shù)的人都站到了玄峯身側(cè),依舊能保持不動的,不過寥寥二十余人,他們之中,更有半數(shù)面露掙扎。 涴瀾欣慰一笑“忠于朕者,朕心甚慰?!痹捳Z中似有偉力,那二十余人中仍自掙扎者,忽然心中平穩(wěn),不再計較得失,而站在玄峯身后,表明立場的百官,突然心底生出一絲莫名其妙的后悔之意。 玄峯眉頭微皺,他著實想不清涴瀾為何還能如此鎮(zhèn)靜,身旁余通同樣頗為疑惑。 程思勉道“二皇子若是曉得大義,應是主動退位讓賢,圣上仁慈,必然不會對二皇子有何不利之處?!?/br> 玄峯定定神道“二皇弟,朕封你為禮親王,坐鎮(zhèn)一方,一世榮華?!?/br> 涴瀾微笑不語,忽而外頭響起廝殺聲,在場百官心中大驚,玄峯亦是變色。 難道涴瀾埋有伏兵,就等他們露出面目,然后一舉殲之? 所思至此,那二十余人站的筆直,而玄峯身后的百官,焦急無比。 不一時,傳來粗聲大吼?!笆首宇I兵進宮,難道是要篡位么?” 孫迅道“呸!恬不知恥?!?/br> 涴瀾笑意更甚,原來是他十二弟前來相護,倒是難為他一番苦心。 金鑾殿上落針可聞,一小兵進來傳訊,在余通耳邊低語幾句,余通道“不知天高地厚,領著幾十仆傭,就敢闖宮篡位?!?/br> 玄峯一方眾人爆發(fā)出哄笑,似乎在嘲笑十二皇子不自量力,旋即好整以暇等待。 沒多久,兩條大漢押著孫迅來到金鑾殿,兩人叩首“臣阿林古,臣富察泰參見陛下。” 表明態(tài)度的百官心中暗自思量,原來宮中頭領與禁衛(wèi)統(tǒng)領早已經(jīng)效命于玄峯,如此情勢,大清今日該是換主。 孫迅還不肯跪,被兩人強力按倒。 玄峯目露哀色,道“平身,十二弟,你為何反我?” 孫迅一言不發(fā),只是眼中有些鄙夷,玄峯心生不悅,揮手讓那兩人將孫迅壓至一旁。 涴瀾道“十二皇弟,近來家中可好?” 孫迅倏地淚流滿面“不好?!蹦抗庵芯褂袥Q然之意。 涴瀾暗自驚詫,這次闖宮,孫迅看似是來維護他,可涴瀾有一種古怪的直覺,感覺孫迅這次完全是故意來尋死? 玄峯不悅大增,怎么兩人還敢當著他的面拉家常? 數(shù)十甲士蠻橫闖入大殿,玄峯冷然道“二皇弟,可要皇兄幫你一把?”兵刃齊刷刷亮出,顯然玄峯已經(jīng)迫不及待,如果涴瀾不自覺,他不介意幫忙。 余通搖頭晃腦越眾而出?!巴宋蛔屬t,古今至理?!毙椿厣硪话?,動作行云流水,好似已經(jīng)演練過許多次。 程思勉不甘其后跪倒朗聲道“恭迎圣上登基?!?/br> 其余人也不慢,眾甲士與百官一齊叩拜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玄峯微現(xiàn)得意之色,但很快隱沒,他本是拿回屬于他的東西,何來得意? 皇位近在咫尺,玄峯生平第一次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細細審視眼前這位皇弟。 但見他面色淡淡,眼中古井無波,如今這種情況下,仍舊端坐不動,絲毫沒有坐立不安的樣子。 為什么?明明宮中侍衛(wèi)盡皆心向于他,城外兩營,左營已經(jīng)效忠,右營也不會阻攔似乎在默許他登上帝位,就連涴瀾身邊的李蘭英,都已經(jīng)被收買。 想到李蘭英,玄峯眉頭大皺,此人前幾日還曾出宮密談,表明忠心,怎么今日大勢所致,仍站在涴瀾面前? 隱約感覺其中有所隱情,玄峯不由沉思,忽而耳畔似有嘆息聲。 玄峯驚疑四顧,發(fā)覺殿中不知何時,出現(xiàn)一位老人,老人身著布衣,和周圍之人格格不入,但他的出現(xiàn)絲毫沒有突兀,好像一生都生活在皇宮之中。 心中大震,玄峯不由想到歷代只有皇儲才能知道的傳聞。 宮中有一人,名為東尊,庇護皇室子孫,只在圣上有危難時出手。 此人神龍見首不見尾,歷代圣君亦無法調(diào)動,然而就是此一人,可敵萬軍,莫非就是這老人! 玄峯心中不安,他外有數(shù)萬兵馬,東尊如何庇護? 而他同樣是皇室子孫,涴瀾如今大失人心,他只要不下殺手,東尊也不能將他如何。 可不安的感覺何其強烈? 那感覺不僅是因為東尊出面,更有心底強烈的直覺,可十分奇怪在于,他同樣不知道直覺從何而來,只覺失敗的陰影將他籠罩,要將他拉入無底深淵。 心思電轉(zhuǎn)間,玄峯苦苦探尋那感覺的來源,卻見涴瀾揚身而起,胸中似有金光閃爍,玄峯大驚失色,不禁倒退。 回過神來,親目所見,方才得知那并非他自己的幻覺,涴瀾胸前確實是有金芒。 耀眼金芒,將涴瀾映襯的猶如天神,那身亮黃龍袍,在這金芒之下,仿佛有了生命,其上所繡五爪金龍,幾欲脫衣而飛。 “不見真龍!”有些稚嫩的聲音嬉笑道。 這下不止是玄峯,在場眾人瞠目結(jié)舌,眼睜睜看著一顆龍頭自涴瀾胸前出現(xiàn),緊接著龍頸,龍身,龍尾。 十丈金龍,生有五爪,自涴瀾身體中出,戲謔瞧著一眾文武。 似乎是覺得凡人不足為道,但聞龍吟陣陣,極速越過眾人。 有人心中劇震,下意識伸手欲觸碰神龍,卻無法捉摸,金龍已沖出殿門,翔于空中,光芒大盛,直逼曜日。 空中金龍,迸發(fā)出萬丈毫光,神州四萬萬百姓,難以置信的抬頭而望,只見五爪金龍于空中盤旋。 那無法言語的華美,傲絕天下的威嚴,深深刻進每一名百姓的心中,他們這一生,永遠忘不了今天這一幕。 南方為數(shù)眾多反叛者,見金龍橫空,不可置信的擦了擦眼睛,登時叩拜在地。 而那些反叛者的首領,也只能苦笑一聲,卻無法遏制血脈深處對金龍的敬仰。 畢竟華夏,從來都是龍的傳人,他們是反叛,但他們同樣是華夏人,如今見得真龍現(xiàn)身,猶如祖宗復現(xiàn),如何不跪? 四萬萬民眾無一不拜,浩瀚如海的龐大信仰匯聚,直欲將金龍的境界推向另一層高峰。 這也原本是金龍下界的目的之一,但見金龍光芒強盛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天上煌煌曜日一時如同螢火。 那金芒覆蓋整個天穹,可華夏五爪金龍,又豈是只知索取之輩? 盡管那力量甚至有可能讓金龍身登不壞天龍,但它分毫不取,唯聽一聲清朗龍吟,若虛若幻的光雨淋漓灑下,籠罩整片神州。 但凡華夏子民,受光雨沐身,頑疾全消,病痛盡去,老人神貌矍鑠,必能含笑晚年。 孩童身軀更健,必能茁壯成長。 而武者得到的好處更是難以言明,無數(shù)卡在健體境的師傅,順利步入明勁,無數(shù)不得寸進的明勁高手,感受到桎梏的松動,余生有望再進數(shù)步,不由喜極而泣,虔誠無比。 兩廣勾結(jié)英國人的反叛,在光雨淋下之時,感受到毀滅的恐怖。 但五爪金龍的仁慈,讓他們知道,心底的,都是錯覺,他們血脈中流動的血液,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光雨不分彼此,驅(qū)散他們心中的陰暗,愈合他們因為爭斗而受傷的肢體。 那無微不至不求回報的真誠,讓無數(shù)雙羞愧的眼睛,向金龍懺悔自身的罪過。 至于那些外族人,有的沒受到絲毫影響,甚至有些得到和華夏子民同等的待遇,可同樣有些,在光雨淋下后,身軀癱軟在地,再無一分一毫的力氣。 他們都是華夏的敵人,但五爪金龍從來不是帶來戰(zhàn)爭,也不是帶來死亡。 五爪金龍甫一現(xiàn)世,就幾乎更改華夏局面,幾乎將這四萬萬人脫胎換骨,這種偉力,也只有它,能夠做到。 光雨漸漸稀疏,直至消失,但這一幕比方才更為震撼,也讓所有人都知道,這確實是華夏真龍,澤被華夏蒼生。 金鑾殿中,涴瀾忽然離開王座,下階,群臣面色復雜,卻無一人阻攔,再也沒有一人想對涴瀾不利。 老者默然退下,涴瀾渾然不覺,走出金鑾殿,目視那場上不計其數(shù)的甲士,他們面上有的虔誠,有的懺悔,也有的疑惑。 涴瀾高聲道“你們,不是滿人,你們,是華夏子民?!彼麄儫o疑,也得到了金龍的承認。 不知是誰率先帶頭,放下了兵器,但聞叮叮當當不絕于耳,沒有一個甲士,會將兵器對準認定的皇帝。 涴瀾微微一笑,忽而邁步,空中激起一陣金色漣漪,托住雙足。 涴瀾一步步,自虛空之中,踏足而上。 甲士們仰頭,望著那半空中的人影,那緩慢而堅定的腳步,他一點點接近金龍,直到與龍并肩而立。 華夏萬里,近在眼前,換天真龍,金龍為伴,四海臣服,普天共尊。 涴瀾溫和一笑,四萬萬人俱都看見身伴金龍的皇帝,那皇帝虛抱天地,面上洋溢無盡之榮光“無滿漢之別?!?/br> “無滿漢之別?!遍L嘯鋪天蓋地,聲振寰宇,在神州大地上刮起烈烈颶風,卷走所有舊有的頑疾,帶來一個全新的華夏。 在換天真龍的帶領下,華夏必然將重新回到世界中心,就像,五千年來,任何一次,理所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