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立儲風(fēng)波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后和死對頭HE了、日本戰(zhàn)國走一遭、快穿攻略:男神,有毒、(腦洞六)虞晚【校園背景,H】、世家三代錄、網(wǎng)游之我成了獸語者、江湖懸案、游戲來自異世界、絕世天帝(又名仙武帝尊)龍王殿、天師omega他只想rua貓
養(yǎng)心殿內(nèi),看著督察院御史們這幾日接連不斷的上書,張凌陽沉吟了片刻,對孫勝說道“傳內(nèi)閣首輔鄭永基、寧國公孫定安并六部九卿入宮!” “奴才遵旨!” 孫勝正欲退下,不料又被張凌陽喊了回去,“再傳定國公姜誠、安國公王國威一同入宮!” 勛貴之中,寧國公孫定安已經(jīng)卸下身上的官職,定國公姜誠因為兒子之事,一直閉門不出,安國公王國威身上也沒有實權(quán)。 可以說,這三人,現(xiàn)在身上只有一個空爵,而無一點實權(quán)。 這么說,也有一點不盡事情。 孫定安雖然卸下了身上的官職,可論及在軍中的威望,卻無人能及。再加上,孫定安的堂弟孫定宗如今手握大權(quán),親兄弟孫定武正在為皇家辦事,兒子孫啟承更是封疆大吏。即便孫定安已經(jīng)卸下了一身的官職,但說句話,還是會影響很多人的。 定國公姜誠雖然受兒子的影響,一直在府上閉門思過。但其本身卻德高望重,在擔(dān)任宗人府宗正令之時,因處事公正的緣故,贏得了不少人的尊敬,在皇家及勛貴當(dāng)中,也是有著不小的影響力的。 至于安國公王國威,雖然只是一個十足的酒囊飯袋,但無可爭議的是,王國威有一個好女兒。王皇后為張凌陽生下嫡長子趙昊之后,安國公府的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翟加上張凌陽同安國公府世子夫人沈氏之間不清不楚的關(guān)系,也有很多人巴結(jié)王國威。 雖然真正一刀一槍從戰(zhàn)場上拼出來的勛貴并瞧不上王國威,但更多的勛貴卻都是如同王國威一般。 說是豬朋狗友也好,說是狼狽為jian也罷,王國威身旁,自然也是集結(jié)了不少勛貴。這些勛貴雖然也多是有爵無權(quán),可加在一起,影響力也是不小的。 更何況,此次張凌陽召集群臣商議立儲之事,六部九卿中的外戚都參與了進(jìn)來,王皇后的娘家不參與進(jìn)來,反倒不合適了。 原本,張凌陽并沒有想這么早立儲,現(xiàn)在也沒有想急著立儲。 可自二皇子趙晗、三皇子趙旭先后出生之后,群臣便安奈不住,爭先恐后的蹦跶出來上躥下跳,這便給張凌陽敲響了警鐘。 現(xiàn)在大皇子趙昊還不到兩歲,二皇子趙晗、三皇子趙旭更是還不滿月,群臣便已經(jīng)安奈不住,如果等到幾個皇子長大成人,那還了得? 因此,張凌陽不得不喊幾位朝廷重臣前來,給他們敲敲警鐘,讓他們暫歇下心中那份心思。 半個時辰之后,眾人陸陸續(xù)續(xù)到達(dá)養(yǎng)心殿外。 因為傳旨之時,孫勝并未透露出半點口風(fēng),眾人都是不明所以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從旁人眼中看出一絲究竟。 可到底什么都沒有瞧出來。 “萬歲爺傳幾位大人入殿!” 這時,孫勝過來,引眾人入殿。 行禮、入座! 張凌陽看了眾人幾眼,拿著手中的奏折說道“這幾日,督察院的御史可是蹦的很歡快?!?/br> 扭頭看向李廣泰,張凌陽說道“朕聽說這次的立儲風(fēng)波,是由李愛卿掀起的。李愛卿,你說說看,該立誰為太子?” “自然是大皇子!”李廣泰起身說道,“大皇子身為陛下的嫡長子,自然是當(dāng)之無愧的太子人選!” “狗屁!”高霈朝李廣泰罵了一聲,而后起身向張凌陽告了一聲罪,說道“陛下年富力強(qiáng),這個時候談?wù)摿χ?,只怕有些為時過早吧?” 曹睿也起身說道“正是,現(xiàn)在諸位皇子還都很年幼,根本就分辨不出其能力如何,還是過幾年再議立儲之事不遲!” 李廣泰反駁道“正是因為諸位皇子年幼,才應(yīng)該早些立下儲君,以免皇子們長大,起了不該有的心思?!?/br> 李廣泰抱拳,看向張凌陽說道“自古以來,有多少皇家子嗣因立儲之事而身首異處,難道還沒有給陛下以驚醒嗎?” 高霈喝道“李廣泰,你在說什么混賬話?陛下英明神武,幾個皇子定也是孝悌之人,豈容得你在這里置喙?” “就是!”曹睿附和道。 李廣泰冷笑一聲,說道“高尚書和曹尚書心中在想什么,別以為老夫不知道?!?/br> “老夫心中能想什么?”高霈臉一黑,說道,“自入仕以來,老夫一直兢兢業(yè)業(yè),無時無刻不在為大周江山社稷著想。 倒是你李廣泰! 原本大家各司其事,陛下更是年富力強(qiáng),你卻在這個時候說出這樣的話,你究竟是做何想法?” “老夫作何想法,用不著跟你說!”冷喝一聲,李廣泰看向張凌陽,哀求道“陛下,自古以來,無論君王是圣明還是昏庸,如果在儲君之位上猶豫不決,是禍非福,望陛下三思吶!” 李廣泰的話,確實給張凌陽敲響了警鐘。 自古以來,無論君王是圣是昏,一旦在儲君之位上猶豫不決,禍起蕭墻之事也就為時不遠(yuǎn)了。 想想前世的歷史,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無一不是英明神武、雄才大略之人,可卻都在儲君之位人選上被被絆了腳。 秦始皇嬴政逐公子扶蘇,使得胡亥上位,倒是秦朝二世而亡。 漢武帝劉徹晚年因巫蠱之事而疑心太子劉據(jù),使得劉據(jù)被迫起兵,最終兵敗自刎。 唐太宗明明已經(jīng)立了長子李承乾為太子卻寵信四子李泰,使得太子李承乾被逼造反,最終也是下場凄慘。 宋太祖趙匡胤晚年更是有燭影斧聲,死的不明不白。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可以說是華夏歷史上最偉大的四位君王了。 可就是這樣偉大的君王,在子女上也不免有看走眼的時候,更遑論張凌陽了。 論軍事、論政治、論看人的眼光,張凌陽自然自己拍馬也不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萬分之一,又哪能篤定以后自己會不會疑心自己的子女呢? 萬一! 萬一有一天自己真的厭棄了皇長子趙昊而親近其他幾個兒子,是不是也會爆發(fā)諸皇子奪嫡之事? 這些,張凌陽都不敢去設(shè)想…… 天才本站地址。網(wǎng)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