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皇權下鄉(xiāng)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后和死對頭HE了、日本戰(zhàn)國走一遭、快穿攻略:男神,有毒、(腦洞六)虞晚【校園背景,H】、世家三代錄、網(wǎng)游之我成了獸語者、江湖懸案、游戲來自異世界、絕世天帝(又名仙武帝尊)龍王殿、天師omega他只想rua貓
短時間內(nèi),大周并未做好對歐洲列強開戰(zhàn)的準備。 這并不是說張凌陽怕了歐洲。 只是現(xiàn)在同歐洲開戰(zhàn)得不償失。 在一方刀槍棍棒,而另外一方堅船利炮的情況下,張凌陽心里清楚,大周如果要戰(zhàn)勝歐洲列強,肯定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而這個代價,大周雖然能夠承受,可張凌陽卻不愿意去承受。 畢竟,暫且忍耐幾年之后,等大周有了自己的工業(yè)基礎,也能制造出自己的堅船利炮,再同歐洲列強開戰(zhàn),那時候大周會輸嗎? 除非指揮的將領是一個極其無能之輩。 否則大周根本就不會輸。 畢竟,大周的人口基數(shù)在這,一旦爆兵,任誰都阻攔不住。 你說什么? 歐洲列強會不會聯(lián)合? 不說歐洲列強之間的齷齪,即便他們真的聯(lián)合了起來,大周也是不怕的。 因為大周的人口要比歐洲總?cè)丝谶€要多上一些。 說到底,人力資源,才是張凌陽最大的依仗。 當然,前提是大周必須有自己的工業(yè)基礎。 沒有自己的工業(yè)基礎,大周的人口即便再多上一倍,只怕也不是歐洲列強的對手。 …… 不知不覺,時間便已經(jīng)進入盛夏。 此時,大周第一艘試制的蒸汽船已經(jīng)試驗成功。 第一艘?guī)в性囼炐再|(zhì)的蒸汽船并不大,在運河上便能肆意航行。 張凌陽親自前去體驗了一把,速度果然很快。 于是,心中滿意的張凌陽便給參與研制蒸汽船的工匠各賞賜了十兩銀子。 銀子雖然不多,但對于工匠們來說,卻是額外收入,心中又豈會不喜? 而此時,皇家學院的教材也已經(jīng)編寫完畢,開始正式授學。 考慮到入學的學子都是寒門士子的緣故,張凌陽特意給了他們一個勤工儉學的機會。 在這幾個月里,京城內(nèi)突然多出了許多小學堂。 那些在皇家學院就讀的士子,每到輪休亦或放學之后,都會前往這些學堂教授那些京城內(nèi)那些貧苦人家的孩子,從中獲得一份酬勞。 其實,以皇宮內(nèi)帑如今的收入來看,別說三千士子,即便再多三千,張凌陽養(yǎng)起來也是毫無壓力。 可張凌陽卻并沒有這么做。 張凌陽明白,越是得來容易的東西,人們往往都不會珍惜。 而越是得之不易的東西,人們才會倍加珍惜。 正是出于此種考慮,張凌陽才想出了這個勤工儉學的辦法。 艱辛的日子自然也使得這些寒門士子明白了讀書不易的道理,因而對現(xiàn)在的機會倍加珍惜。 其實不珍惜也沒有辦法。 皇家學院可是有制度的。 因為皇家學院現(xiàn)在實行的三年制的學制,三年之后,這些入學的學子要進行畢業(yè)考試。 如果考試不合格者,學院是不發(fā)放畢業(yè)證書的。 而皇家學院的畢業(yè)證書,也是內(nèi)廷招收這些學子的入門資格。 為何是內(nèi)廷而不是外廷? 其實很明顯,朝堂內(nèi)外的諸位大臣是不會同意這批皇家學院出來的士子進入朝廷衙門的。 即便是一個微末小吏,只怕也是不容易的。 而內(nèi)廷則不然。 內(nèi)廷完全是張凌陽一人說了算的。 不說現(xiàn)在皇家銀行緊缺各種財務人員,就是隨著蒸汽機的到來,大周的各項科技人員都面臨十分的缺乏的現(xiàn)象。 身為一國之君,張凌陽可不會小打小鬧的去做開一座礦山,亦或挖一些煤之類的小事。 張凌陽布局的乃是整個大周。 甚至,張凌陽已經(jīng)想好了,待今年全國各地的稅賦上繳之后,看看形勢。 如果樂觀的話,張凌陽下一步將要推行商稅及礦稅。 商稅自不必細說,張凌陽早就想要退廣了。 在張凌陽看來,即便如今大周推行了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制度,國庫每年的稅收也最多也不會超過三千萬兩。 至于礦稅? 之前沒有過先例,張凌陽也不知道會收上來多少銀子。 可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只怕也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 可會一切順利嗎? 即便用腳想都能想明白的問題。 如果說攤丁入畝及士紳一體納糧制度損害了士紳的利益的話,那商稅就損害了商人的利益。 至于征收礦稅? 商人同士紳的利益全都損害了。 有此可知,到時候,張凌陽將會面臨新一輪的挑戰(zhàn)。 可張凌陽會畏懼嗎? 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更何況張凌陽已經(jīng)開始物色新的扶植對象了。 還是軍人! 之前已經(jīng)說過,大周的制度最大的一個缺點便是皇權不下縣。 縣以下的各鄉(xiāng)亭,都是由各地的士紳把持,這才有了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說法。 而今,張凌陽開始下旨,讓這些年來的退役老兵歸鄉(xiāng)之后安排為各地的鄉(xiāng)長、亭長。 這樣一來,士紳把持地方的局面將會不復存在。 對于任何威脅自己利益的局面,士紳都不會樂意看到。 張凌陽的這種安排,他們自然也不樂意。 畢竟,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威脅了他們的統(tǒng)治基礎。 可不樂意又能如何呢? 現(xiàn)在各地士紳都是如同一盤散沙一般,根本就凝聚不成一團。 而那些退役老兵則不同。 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軍人團體都要比其他團體要團結(jié)許多。 更何況,作為常年在刀口添血的人,會畏懼當?shù)氐氖考澊笞鍐幔?/br> 答案當然是不少退役老兵其實心里都是十分畏懼的。 畢竟,對那些歸家多年的老兵來說,其實對生活早已經(jīng)麻木了。 可即便麻木,張凌陽卻給他們注射了一支興奮劑。 要知道,那可是本地的鄉(xiāng)長、亭長,說出去多榮耀? 更何況,難不成真當各州府的衛(wèi)所是擺設不成? 甚至,張凌陽命人傳話給各地衛(wèi)所的指揮使,讓他們大膽的、全心全意的支持當?shù)氐耐艘劾媳考潓χ伞?/br> 目的自然顯而易見。 收到張凌陽的傳話之后,各地衛(wèi)所的指揮使都不敢怠慢。 不管怎么說,他們這些軍人代表的利益階層更加偏向于勛貴,跟士紳是截然不同的。 再加上自己老上司的明言暗語,各地衛(wèi)所自然知道該怎么做了。 一時間,各地衛(wèi)所全面出擊,游走于轄區(qū)各縣鄉(xiāng),鼓動那些退役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