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書迷正在閱讀:農(nóng)門貴妻、吞噬諸天、抗日之神槍手、火影傳奇之我的寫輪眼、甜蜜寵戀:總統(tǒng)夫人要改嫁!、老天逼我當英雄、被綠茶渣過的大佬們都黑化了、正牌受他怎么還是不來[穿書]、你到底有幾個野爹!、她的溫柔在外表
玉螢與玉蟬,做如何想,不得知。 單是玉蜻,見玉蛛這般,心里也不落忍,拉著她在上房一起值夜。曹頌見了,只是皺眉,揮手打發(fā)玉蛛出去,像是極為厭惡。 玉蜻不知她如何得罪了曹頌,私下問過兩次,玉蛛也是不明白的,只是“嚶嚶”哭著,顯得越發(fā)可憐。 玉蜻心軟,哪里見得她如此?特意拜托了玉螢與玉蟬兩個,白日間曹頌回來時,盡量給玉蛛上前侍候的機會。 幸好白日里,曹頌見到玉蛛,雖談不上親近,但是卻也沒有那般厭惡,偶爾也摟上一摟,親上兩口。 玉蛛使勁渾身解數(shù),卻仍沒有被叫上值夜。若不是知道曹頌性子暴躁,不是愛體恤人的,怕她都要自薦枕席,爬上床去,終是有心無膽。 玉蛛暗恨不已,除了走了的那個不說,自然是將玉蜻恨到了頭里。想著若不是她使壞,紫晶那邊也不會次日就送來藥湯給她,破了她“母以子貴”的美夢,更不要說自家爺是愛色的,床第之間很是折騰人,這不要她近前,自然是便宜了玉蜻。 想著玉蜻仗著資歷,對自己這般打壓,面上又一副假惺惺的作態(tài),玉蛛惡心的想吐。但是她不是傻瓜,既然知道府中眾人都與玉蜻交好,哪里是好得罪的?便越發(fā)的恭敬,言談行事極盡小心,比過去更加溫柔謹慎。 眾人一邊等曹頌出來,一邊說起這幾日的閑話。魏黑護送莊先生往返濟南府這不必說,曹延孝去了安東衛(wèi)。曹延威去了莒州,就是韓師爺與路師爺也去了費縣與沂水縣。 說起沿鄉(xiāng)鎮(zhèn)米店前百姓的憤怒與哀求,再說起封鍋燒莊子時的暢快,眾人都興致頗高。雖然山東地界不如直隸那般酒禁森嚴,但是論起這些鍋燒來,也沒有幾個是手續(xù)齊備的。 說著說著,想到眼下這般只是治標不治本,明年春天或者后年春天,指不定又再次爆發(fā)糧價上揚之事,眾人便緘默下來。 官商勾結,低價出售省倉的糧食,釀成酒后高價牟利。而后官府這邊,又底價收入民間余糧,使得市面上能夠流通的糧食越來越少,釀成今年春天這樣糧價上揚數(shù)倍的惡果。 想起那日隨同安東衛(wèi)千總王全泰去大興鎮(zhèn)時的所見所聞,曹延孝不禁有些擔心的望了望曹颙?;匾手莺?,他就將那莊子管事叫嚷的對曹颙說了,提醒叔叔要提防下,看是否往京里送信走動走動,不要與那位什么王爺撕破面皮。 曹颙曉得曹延孝的意思,點點頭寬慰他安心。因早有其他安排,并沒有太過在意,只是腦子里閃過簡親王府時,想到年前出嫁的永佳;轉而想到永慶,思量著不知京城消息如何。 七斤走時,曹颙特意讓曹方拿著自己的親筆信,跟著上京。除了斡旋永慶之事外,還叫他留在京城打聽寧春父子落罪的前因后果。 卻說曹方這頭,是三月二十三到北京的。此時,完顏永勝已經(jīng)求到平郡王訥爾蘇府上。 訥爾蘇知道永慶與妻弟是摯友,正猶豫著要不要出手相幫。畢竟這其中還有十四阿哥與簡親王雅爾江阿在,輪不到他來管完顏府的事,否則不是臊了十四阿哥與簡親王的面皮。若是靜待其變吧,這永慶又被家族除名,這十四阿哥與簡親王雅爾江阿若是袖手旁觀也說得過去。 直到收到曹颙的親筆手書,看到他鄭重相托,訥爾蘇方拿定了主意。永慶叩閽獲罪的原由,訥爾蘇也知曉一些,對這血性漢子也打心里敬重,再想到莫名其妙死在刑部大牢的寧春,訥爾蘇嘆息不已。 為了不讓人挑理,訥爾蘇還是決定先問問十四阿哥與簡親王雅爾江阿的意見,若是這兩人都以完顏府的意見為主,不再認永慶這位舅兄,那他就出面周旋一下。不過是輕判些,又不是太難之事。 因十四阿哥尚未開府,還住在宮中阿哥所,訥爾蘇就先去了簡親王府上,結果,卻甚是令人意外。 雅爾江阿已經(jīng)同督察院那邊打了招呼,如今就等著查明永慶做告是否情實了。若是情實的話,就杖一百,流放盛京;若是沒有情實,按“妄論國事”、“攀誣大臣”論處,那就要兩說了。 訥爾蘇聞言大喜,算是了了樁心事,可是待出了簡親王府,他方察覺出不對勁來。 寧春家的案子并不是表面那樣簡單,明面上是因貪墨與牽扯到“南山集”案,實際上卻是被人揭發(fā)早年暗中為太子在江南籌銀錢之事。 永慶為寧家叩閽,若是查下去,不是落到太子頭上,就是落到其他阿哥頭上,到了那時,他哪里還有好?就算是到了盛京,怕性命也難保。 雅爾江阿與太子的矛盾眾所周知,他這番用意卻是要推波助瀾了,哪里會在乎永慶的生死? 第0223章 簡王府 想通了這些,訥爾蘇回頭瞧了瞧“御赦和碩簡親王府”的招牌,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在雅爾江阿眼中,如今永慶叩閽之事,不過是提供一個對太子“落井下石”的好時機。就算不是太子做的,將事情鬧大,也能使太子惹一身腥。 太子眼下正是危機,牽扯進“托合齊會飲案”的大小官員現(xiàn)下都被拘禁宗人府,由簡親王雅爾江阿、貝子蘇努、輔國公景熙、大學士溫達、大學士蕭永藻會同刑部詳審此案。 此案明面上看只是這些利欲熏心之輩為了“擁立之功”,私下結黨,結交領兵武官,心懷叵測;實際上未嘗不是康熙對太子的審視。如今,朝野都看著,不少人已經(jīng)開始算計太子“二廢”的時日了,對其他幾位有希望代而取之的年長皇子,也各有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