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書迷正在閱讀:腹黑老公,別撩我!、離職救世主的咒術日常、傲嬌竹馬撩青梅、異能力者在異世界、嫁給反派王爺后(美食)、我靠寫文在高危世界茍命、退圈后我成了國寶級神醫(yī)、嬌妻甜如蜜:戰(zhàn)少,輕輕吻、古稀、我是天庭打工人
耶律璟聞言,微微皺眉,然后看向韓匡嗣。 耶律璟殘暴,但并非不愛民。 他是一個矛盾體。 他不好女色,甚至看到女人就心煩,身旁所有伺候他的人都是宦官。 但他又對這些宦官苛刻至極,近侍私自回一趟家,他將近侍全家殺了。 喝酒上頭,殺幾個貼身伺候的官宦玩玩,夢中殺人。 跟了十年的近侍,弄傷了他的雞,他將近侍殺了…… 就這么一個混蛋,但是他對百姓極好,而且不分遼漢,常常出臺一些善待百姓的政策。 所以歷史上給了他一個很中肯的評價“省徭輕賦,人樂其生”。 這聽劉廷高說會失去人望,耶律璟又有些動搖了。 韓匡嗣心底暗恨,說道:“劉刺史不也是北遷之人,難道也對我大遼心懷不滿?” 劉廷高瞬間色變,忙道:“臣不敢,臣不敢忘卻太宗皇帝知遇之恩?!?/br> 劉廷高本是一名薊州無終縣很普通的教書先生,遼兵打草谷的時候將他擄掠到了上京。 劉廷高發(fā)現他們這些給契丹擄到上京來的百姓,并沒有受到任何虐待。 契丹人很友善地給他們田地,還幫他們蓋屋子讓他們住,甚至會根據他們的人數比例來給他們所住的地方命名。 就比如說他所在的縣就叫無終縣,因為給掠奪來的無終縣的百姓居于多數。 劉廷高因文采不錯,契丹人直接讓他當上了縣丞。 這莫名其妙當上了在遼漢人的官,劉廷高累積了不少管理經驗,最后還給遼太宗耶律德光看中,步步晉升,當上了順州刺史。 故而韓匡嗣說劉廷高是北遷之人。 劉廷高不敢再說,遵命而行。 走出府衙,劉廷高越想越不是滋味。 相比當一個教書先生,現在高居地方刺史的位子,劉廷高自是心滿意足,真心為契丹效力。 現今局勢惡劣,耶律璟有北上之意,劉廷高也打算舉家遷往上京,踏踏實實地當一個在遼漢人。 可韓匡嗣此招有傷天和,已經觸及了劉廷高自身道德的底線。 韓匡嗣說得是天花亂墜,那是忽悠蠢蛋的。 契丹在政策上對于漢人確實不差,甚至可以說百姓之間,一視同仁。 劉廷高也知道,如果三州百姓真到了上京,安居樂業(yè)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問題是怎么去呀? 當年他給打草谷的契丹人擄掠至上京,四百來人,途中就死了一百八十多個。 要知道契丹擄人選擇的都是無病無災的成年男女。 順州、檀州人口不多,但薊州可是大州,三州百姓有二十幾萬人。 如此大規(guī)模地遷途,幾千里地,一路上道路艱險,糧食水源又如何解決? 真正能夠活著到上京的,又有幾人? 這跟屠殺有什么區(qū)別? 第五十五章 攻取渝關 渝關。 渝關關使蕭布里瞇眼看著眼前的市儈商人,手中拿著一份清單,說道:“姜東家,這一次胃口也太大了吧。貨物比往常,可多了十倍。再說了,你不是販賣茶葉的?怎么干起了布商、筆商、紙商、硯商了?想干什么?真不怕,將自己給撐死?” 姜東家道:“蕭關使可聽說陛下桑干河大敗,耶律南院戰(zhàn)死的消息?” 蕭布里默默地點頭。 在幽州打得如此激烈,渝關雖遠離前線,卻也是東西要道,消息什么的還是比較靈通的。 在大戰(zhàn)之后當天夜里,他們就得到消息了。 因為蕭阿不底驚惶失措地跑到了薊州,引起了薊州不小的恐慌。 一些有權勢的契丹人,當天就準備了路引,準備往遼東避難了。 對于前線的失利,蕭布里并沒有多余的感觸,有的只是冷漠。 曾幾何時,他也是一個滿腔熱血的少年,機緣巧合調到了渝關擔任裨將。 所見所聞震碎三觀。 渝關修建于隋開皇三年,為了對付高句麗而修葺的軍事要地,一直以來都是中原王朝東北軍事重地。 不過隨著契丹得了燕云十六州,渝關就荒廢了。 左右皆是自己的領土,中原又陷入無休止的內亂,渝關自然不受關注重視,被視為流放之地,無軍功,無風險,混吃等死之處。 但蕭布里抵達之后,卻發(fā)現這渝關幾乎是人間天堂。 渝關確實失去了守備效果,但依舊是連接幽州、遼東的必經關隘之一。 往來兩地的商人極多,尤其是高麗商人。 高麗一直與中原交好,看不上契丹。會同七年,契丹皇帝送給高麗五十匹駱駝,希望兩國交好。 但遭高麗太祖拒絕,契丹使者被高麗王被放逐到孤島,所送駱駝也被餓死。從此契丹多次襲擾高麗邊界,將之視為打草谷的對象之一。 這兩國交惡,商貿自然無法正常往來。 高麗只能與倭國進行貿易,偶爾飄洋過海至中原行商。 只是飄洋過海風險太大,一旦遇到風浪,人貨兩空,很不值當。 走私就成為唯一之法。 不管是遼國自己的商人,還是高麗商人,還是幽燕的漢商,往來遼東都需要經過渝關。 正經的商人交關稅,不正經的就上交走私稅,他們叫做利錢。 渝關上下所有兵士都賺得盆滿缽滿,有點身份地位的更是給一群商人伺候得逍遙似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