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魯志萍心中想的太美,嘴里不自覺的就咂出聲音來。 王理聽到這種嘖嘖聲,還以為她是對工廠極度不滿意,趕緊說道:這些原有設(shè)備修理一下都還能用,倉庫里還有一些物資,廠房漏水的事情也很好解決。 ☆、038 更顯富二代潛質(zhì) 魯志萍收起心神,對答道:設(shè)備太落后,現(xiàn)在都九十年代了,誰還用這種手搖式機床?還有廠房,基本上都要重蓋;至于倉庫里的東西,王局長剛才也看到了,那些東西因為管理不善,都已經(jīng)被蟲吃鼠咬得差不多了,根本就是廢品。 在公開場合,魯志萍就不再叫王理叔叔,免得被人詬病。 那你出價多少?魯志萍的話不好聽,但王理并沒有生氣,因為比起前幾撥人那些嫌棄勁兒,她已經(jīng)算是客氣的了。 魯志萍說:我需要回去核算一下,至于工人,原則上,我們只接收四十歲以下的,而且品行不好、有前科的一概不要。 可以,王理知道這種事情也不可能一日談成,約好三日后再談。 魯志萍不知道的是,為了這個三日之約,王理又跟他的對手干了一仗,最后市政政.府不得不同意王理的意見,暫緩執(zhí)行之前那個在王理看來根本就是馬關(guān)條約的方案。 魯志萍回去后,讓秦娥盡快把成本核算出來,看看什么價格合適。 魯志萍之前鬧了一個笑話,林豐是學管理的,她讓人家搞核算,秦娥才是真正搞財會的,她又讓人家跑腿。 還好分完工后暫時還沒有機會上崗,不然也未免顯得魯志萍的用人之道太差了點兒。 第二天秦娥就把數(shù)據(jù)拿出來了,志萍因為資料不全,暫時只得出一個大概的數(shù)額,我也不知道準不準。 沒事,有個依據(jù)就行,魯志萍把信箋接過來,看到上面五十二萬的數(shù)字,噗嗤一聲笑了起來。 怎么,我算錯了嗎?秦娥忐忑的問。 魯志萍說:沒有,我只是在想,等我們給出這個答案后,不知道王局長會是什么表情? 秦娥笑著說:應該好不了吧,同時她也放下心來,這是她來到江濱后的第一筆業(yè)務,還真怕搞砸了。 但出乎魯志萍和秦娥意料的是,當林豐報出這個數(shù)字后,王理并沒有生多大個氣,甚至連不滿都看起來有點不真實,像是做比別人看的。 不過想到已經(jīng)有個十五萬元的珠玉在前,那她們這個五十二萬元的報價,絕對應該算是良心價了。 雖然也是把工人排除在外,但好歹價格上還勉強聽得過去,王理有這樣反應實屬正常。 接下來的談判王理沒怎么開口,都交給一個商業(yè)局的副局長,聽他們的意思,這只是初步的討論,接下來還不知道要走多少道程序。 但后來的談判魯志萍也一樣沒有參加,一來因為年齡問題老有人質(zhì)疑她的經(jīng)管資格,與其每次都要解釋她才是真正的老板,還不如做太上皇遙控指揮。 二來,她正被德語虐得死去活來,整整缺了一學期的課,要趕上進度真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都恨不得能不吃不睡的背單詞了,哪還有時間去陪人家磨嘰? 談判事宜被全權(quán)委托給林豐,魯志萍只給他定了一個基調(diào),要么最高一百九十萬元接收工廠,原有債務和工人一概不管;要么最高四十萬,接收工人,并負責清償部分貸款 由于王理從頭到尾堅持工人要有著落,最后談成三十五萬接收工人,貸款減免一部分,但要負責償還原材料款,還要補發(fā)拖欠職工的工資。 魯志萍對這個結(jié)果一點兒也不滿意,可是既然王理有這樣的需要,她不能不考慮其他因素。 說她功利也好,現(xiàn)實也罷,有機會攀上王理這種冉冉升起的新星,哪怕貼錢也要上。 況且重新投產(chǎn)還需要熟練工,你總不能光要那幾個老師傅吧,世上哪有這么便宜的事? 只是缺少管理人員,四月底魯慶山送人來,魯志萍還不想要,這會兒又嫌人手不夠了。 原先的班子成員倒也不全是尸位素餐的,但新廠得有新氣象,全部用老班底肯定不行,再說還有一個信任度的問題。 于是在沒有其他合適人選的情況下,林豐暫任廠長,秦娥為主辦會計,吳超當出納。 本來魯志萍想讓邱洪雷當廠辦主任,可劇組那邊離不得人,只好暫時由原來的主任當。 劇組那邊,魯志萍對李飛這人實在放心不下,原因就是李飛太想當演員,魯志萍怕他頭腦一發(fā)熱,就忘了自己的職責。 對父親弄這么個活寶來,魯志萍也頗感無奈,可不讓他去劇組吧,他干別的又提不起興趣來,害得她只能又浪費一個人去跟著。 最終選定的導演是一個叫牛小剛的人,與那個大名鼎鼎的名導只相差一個字。 但魯志萍選他不是因為名字,而是他的理念和魯志萍的基本相同藝術(shù)追求尚在其次,關(guān)鍵是要看觀眾喜歡! 還有一點,就是牛小剛心中有本賬,他根據(jù)魯志萍的要求,給出一個中肯的數(shù)字二百一十萬。 八集,平均一集二十二萬,多出來的三十四萬作為后期制作和推廣費用,魯志萍覺得還算靠譜,就定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