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吳應麒沉吟一陣之后,開口說道。 “我關寧軍或許可以學習當年蒙古人的做法,全民皆兵!” “給將士們的家眷分配戰(zhàn)馬,以及武器,讓家眷隨軍承擔其輔兵的工作。” “如此一來的話,既可以保證家眷的安全,又免了征召民夫的事情,將士們知道自己的家眷在后邊,作戰(zhàn)也會更加的用心用命。” 吳應雄蹙眉詢問道。 “如此一來的話,所需的戰(zhàn)馬可就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了!” “那么多的戰(zhàn)馬從哪里搞?” 吳應麒開口說道。 “在西征之前,我大軍可以出征草原,去河套打一次草谷,搶些戰(zhàn)馬回來?!?/br> “并且,西域的河西走廊也是不缺戰(zhàn)馬的!” 如今的關寧軍戰(zhàn)斗力并不差,雖然正面交戰(zhàn)打不過大明,但那是因為大明的火力覆蓋實在是不講武德。 別說關寧鐵騎只是號稱鐵騎了,哪怕真的是鐵做的騎兵,也是扛不住明軍重炮群的火力覆蓋的。 可關寧軍要是對上草原上的窮鬼蒙古人,那絕對是正兒八經的大清天兵的。 別的不說,光憑關寧軍的一身重甲,就能把連皮甲都穿不起的蒙古人給打出屎來。 吳三桂聞言之后,點頭說道。 “嗯,傳令下去,即刻開始著手于進行西征前的準備工作!” “明賊哪怕是今年就北伐京師,等他們打完京師之后再平定北地諸省,最起碼也得一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明賊即使要對我大清動手,那也會是在一年之后!” “我大清一定要在一年之內,做好西征的準備!” 吳三桂說罷,吳應雄和吳應麒齊齊抱拳應諾。 吳三桂深深的嘆了口氣,開口說道。 “為父老了,這大清的天下,遲早是你們兩兄弟的!” “可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不是為父想要將天下傳給誰,而是我大清的天下,都不一定能保得住?!?/br> “你們兄弟兩人,一定要攜起手來,才能讓我大清渡過此次危局,我大清才有未來可言??!” 吳應雄和吳應麒兩人抱拳說道。 “父親放心,兒子明白!” “……” …… 于此同時,京城! 鰲拜在京城內視察防御工事的營建情況,針對某些不足之處作出了指示。 “明賊的炮火強悍,我大清不是對手!” “等真的到了交戰(zhàn)之時,這壕溝就是大家保命的唯一依仗,現(xiàn)在挖壕溝的時候不用心,到了戰(zhàn)時,命都要賠進去?!?/br> 鰲拜站在一處壕溝中,指著腳下的壕溝,語重心長的對著身旁的清軍將領說道。 “這壕溝再挖深一尺,挖寬一步吧!” 四周的清軍諸將聞言,紛紛抱拳領命。 鰲拜結束了對京城的視察,準備要帶隊往天津和保定走一趟去,就在他準備奔馬出營之時,一名哨騎自南方而來。 “急報!” “急報!” “江南急報!” 鰲拜勒停了戰(zhàn)馬,滿臉凝重的望著哨騎所來的方向。 等哨騎奔至他的面前之后,鰲拜開口詢問道。 “出什么事了?” 鰲拜心中有了不好的預感。 難道是明賊發(fā)兵了? 哨騎翻身下馬,跪在鰲拜馬前,將一封急報呈至鰲拜面前,開口說道。 “啟稟少保,江南方面?zhèn)鱽硐?,明賊皇帝在祭拜孝陵時,公布了一張北伐檄文?!?/br> “并且,明賊正在向其江南腹地集結兵力和輜重,隨時有可能動兵北上!” “根據(jù)江南傳回來的消息,這次北伐,明賊可能要調動超過十萬的重兵集群,且皇帝可能要御駕親征!” “……” 鰲拜聞言之后,倒吸了一口冷氣。 大明那邊的習慣鰲拜是知道的,對外宣稱時,向來不喜歡夸大己方兵力。 說十萬,就真的是十萬。 全部都是實打實的戰(zhàn)兵,做不得假的那種! 十萬戰(zhàn)兵??! 鰲拜覺得這一波,他夠嗆能頂?shù)米×恕?/br> 深吸一口氣,鰲拜開口說道。 “來人啊,現(xiàn)在便派人向遼東傳消息,就說,希望盛京方向做好最壞的打算!” 說罷,鰲拜便深吸一口氣,帶隊繼續(xù)前往天津和保定做視察工作去了。 至于他所說的最壞的打算,那便是其所部的兵馬被全殲在關內。 且明軍在收復北直隸之后,繼續(xù)發(fā)兵東征遼東! 因為,這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 南京城內,隨著大批的糧草軍械向南京運來,一部部兵馬也是在向著南京集結。 一面面大旗出現(xiàn)在了南京城外圍,點兵聲,練兵聲不絕。 大量的明軍精銳都做好了出兵北伐,收復河山的打算。 戰(zhàn)爭的陰云似乎要將整個南京城籠罩! 南京城內外,無數(shù)的文人士子聚在一起,熱切的討論著北伐的事宜,暢想著大明光復的景象。 金戈鐵馬復河山! 第六百九十八章親征和戰(zhàn)略 大明皇宮,奉天殿上! 朱宏煜端坐在龍椅上,一身軍服筆挺,身姿挺拔的他身上散發(fā)著強大的威壓。 一雙虎目在奉天殿中逡巡,銳利非常,讓人不敢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