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這七個折沖府是以居延、朔方、雁門三郡為依托。 沒有后方支援,七折沖府叛亂也掀不起什么浪花。 北魏六鎮(zhèn)起義也是有其深刻內因外因。 “先適行武川、歸信,若無差池,再推而廣之!”楊崢還是穩(wěn)妥起見。 “大王英明?!毙l(wèi)瓘拱拱手。 眼下當務之急是消化代郡鮮卑人,七折沖府倒是不急。 拓跋鮮卑倒了,漠北就是秦國口中之食。 兩三天后,楊濟的捷報也傳回。 劉淵陣亡,五部匈奴群龍無首,倉促應戰(zhàn),被楊濟連破七陣,陣斬七千,俘虜三萬,南匈奴已無可戰(zhàn)之兵。 楊濟長驅直取,攻破南匈奴左國城,一網打盡,俘虜南匈奴豪強三百余人。 匈奴一部向西進入河南地,一部向南投奔河東,剩下的則投降秦軍,足有七萬之眾。 楊濟鎮(zhèn)守當地,派人報捷。 南匈奴宣告覆滅。 東面陳騫收到消息也自覺的退回河北,劉弘退回陰地關。 代郡大戰(zhàn)算上行軍一共也才持續(xù)兩個半月。 堪稱速戰(zhàn)速決。 就算打了這么多場仗,楊崢也從來沒有如此酣暢淋漓過。 收獲更是盤滿缽滿。 這一戰(zhàn)馬隆大放異彩,為秦國節(jié)省大量國力,在軍中的聲威也扶搖直上,連劉珩都對他服服帖帖。 楊崢封其為鎮(zhèn)北將軍,都督并州諸軍事。 半個月后,長安派來的縣令、縣丞、縣尉等等官吏分赴代郡各地,安撫鮮卑人。 代郡一向是胡漢交融之地。 此地鮮卑人不僅會放牧還會耕作,一口河北漢言說的有聲有色。 有拓跋力微的命令,鮮卑人也比較配合。 畢竟不配合的人,要么逃了,要么戰(zhàn)死了。 活著才是所有族群所有人的第一要務。 楊崢任命拓跋祿官為并州撫慰使,鮮卑人僅有的不滿也漸漸消散了。 楊崢趁熱打鐵,宣布與關中一樣,第一年免賦,第二年減半,第三年正常收稅。 瞬間,代郡全是歡呼之聲,高呼秦王萬歲之聲不絕如耳。 而拓跋鮮卑滅亡之事,仿佛被淡忘了一般。 第六百五十八章 南下 拓跋力微幾十年的威信,不僅在代郡好用,拿到草原上也是一樣。 使者所至,狼居胥山之南,大鮮卑山之西的中小部族紛紛南下。 這幾年草原日子不好過,黑災白災接連不斷,牲畜和人都餓死不少。 有一條活路,誰還管自己是什么族群? 南下遷徙本來就是大勢所趨。 鮮卑烏桓當年聚居在大鮮卑山,一百多年來,不斷南下,進入漢地。 十月,草原已經寒風呼嘯,裹挾著冰粒從北方羅荒野南下。 這種天氣比真正的冬天還要寒冷。 一輛輛牛車向南而行,牛馬都羸弱不已,仿佛不堪重負。 牧民步履蹣跚跟在后面。 有些老人直接栽倒在地,但沒有人去攙扶,似乎每個人都將僅有的力氣用在趕路上。 “進入大秦之后,你們再也不用挨餓受凍了,秦王會分給你們土地,幫你們建好家園!”宣義令呼延拔用鮮卑話大聲喊道,揮手讓士卒扶起摔在地上的老者。 “這些人不是鮮卑,似乎是蠕蠕!”校尉楊千刀提醒道。 蠕蠕是音譯,與鮮卑、烏桓一樣,也是東胡的一個分支。 鮮卑人和匈奴人一向看不起蠕蠕人,認為他們智力低下…… “只要有手有腳,能出力就行!”呼延拔早已不是傳統的匈奴人,精神上已經是漢人。 自幼在武威長大,有幸入青營,轉為宣義郎,因政績卓越,被提為宣義令。 呼延原是匈奴中的貴姓,這么多年早已漢化。 呼延拔對秦國的熱忱甚至在漢人之上。 也只有大秦不歧視他們。 宣義令只比地方太守和雜號將軍略低。 再往上就是宣義使,監(jiān)督一州大小事務。 不過楊千刀卻有些不滿,“大秦是我們打出來的,憑什么讓這些人享福?這些殺千刀的賊子!” 作為最早跟隨楊崢的羌人,楊千刀優(yōu)越感十足,他這個姓本就是隨秦王改的。 呼延拔正色道:“當年大王沒有來西北時,你們羌人跟他們有何區(qū)別?大王乃天降圣人,將來不僅要當漢人的皇帝,還要當草原人的皇帝,你今日有此言,明日就會付之于行,壞國家大事!” 說完就掏出紅皮小本和筆,要給楊千刀記上。 楊千刀一呆,隨口一句牢sao,竟然這么嚴重? 一看他掏出小紅本,嚇的一哆嗦,連忙干笑道:“呼延兄弟這是作甚?我這不是隨口一說嗎?兄弟千萬別往心里去?!?/br> 這東西可大可小,他以前的上司因毆打幾個不服管教的刁民,被記在紅本上后,三四年都沒升遷,被他甩在后面。 呼延拔眉毛一挑。 楊千刀哭喪著臉,臉上的兩道刀疤擠在一起,“兄弟我錯了,錯了!” 呼延拔想說這小紅本上的東西其實不交給上官的,只不過是宣義郎自己記事之用。 但軍中、地方將吏看到這小本就像看到祖宗的棺材板一樣。 楊千刀混到今日也不容易,幾乎參加了秦國崛起的所有大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