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書迷正在閱讀:八零小俏媳:首長,寵上癮、衰神成長記、懸棺、民國風月:多情少爺,寵妻無度、鮮香農女:養(yǎng)個包子發(fā)大財、諸天仙臨、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生靈變幻、稟告王爺,王妃爬墻了、垂直戀愛(NP)
一個此前肆虐山陜的流賊。 一個此前肆虐遼東的建虜。 前者在朝廷的鎮(zhèn)壓下,流竄進了青海地界,對土默特部造成沖擊和影響,但朝廷卻不能放松警惕。 后者在朝廷的統(tǒng)籌下,在遼地的勢力收縮,除我朝戍邊軍外,還有義軍、蒙古各部,威脅到他們?!?/br> 王洽、王在晉、黃立極、傅宗龍、楊文岳、丁啟睿,楊嗣昌等軍機大臣,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對此次天子的召見,諸臣心里都有些揣摩不透,畢竟外朝所生風波,讓他們都有些看不透朝局了。 尤其是科道歸一這件事情,所產生的影響和風波很大,可崇禎皇帝所亮明的強硬態(tài)度,讓很多人都清楚朝局變了。 “朕今日將你們召集過來,想聊的事情很明確,九邊!” 崇禎皇帝眼神凌厲,看向殿內諸臣,擲地有聲道:“從萬歷朝所生的那場薩爾滸之戰(zhàn)慘敗開始,我大明的軍隊,就像是廢了一樣。 不管是對建虜八旗,還是對蒙古各部,亦或是自身的流賊。 算是詮釋了一句話,逢戰(zhàn)必敗,越戰(zhàn)越敗! 朝廷每年真金白銀拿出不少,可所面臨的境遇和局面,卻稱得上是每況愈下,諸卿有沒有想過,這究竟是為什么?” 殿內安靜極了。 王洽、王在晉、黃立極、傅宗龍、楊文岳、丁啟睿,楊嗣昌一行人的思緒,隨著崇禎皇帝所講的這些,追憶到萬歷朝,追憶到天啟朝。 過去的十余年間,對大明君臣來說,就像是一場魔幻的夢境,所生出的眾多戰(zhàn)爭,大明贏的幾乎是屈指可數(shù)。 縱使是贏的那幾場戰(zhàn)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可以說表面上看是贏了,可實際上來講卻是輸了。 “朕想問問諸卿,在過去十余年間,朝廷向九邊調撥多少錢糧?”見眾人沉默不言,崇禎皇帝繼續(xù)說道:“要是覺得算不清楚,可以將遼東刨除掉,誰能告訴朕?王洽,你是兵部尚書,應該清楚吧?” 被天子點名的王洽,心里一緊,沒由的身上冒出冷汗,在眾人的注視下,作揖行禮道:“啟稟陛下,臣……” 可說著,說著,王洽卻怎樣都講不出來。 不是王洽不稱職,實則是這十余年間,所調撥的糧餉太多,這沒有詳細的統(tǒng)計,根本就算不清楚。 “王在晉,你說?!?/br> “臣……” “黃立極,你說。” “臣……” 見王洽講不出來,崇禎皇帝又接連點了幾名大臣,可王洽講不清楚的事情,他們同樣也講不清楚。 過去在軍機處這邊,王洽、王在晉、黃立極這幫軍機大臣,忙著整頓京營,忙著整頓京畿衛(wèi)戍,忙著裁撤京畿所設衛(wèi)所,忙著統(tǒng)籌各地的平叛事宜,僅僅是這些事情,就讓他們忙的團團轉了。 像過去存在的糊涂賬,爛賬,他們根本就沒有精力去想。 “哈哈……說出來誰相信啊?!?/br> 見到殿內諸臣無不低著腦袋,崇禎皇帝撫掌大笑道:“九邊這等重要的地方,朝廷過去十余年間,究竟調撥了多少糧餉,竟沒有人知道。 甚至連朕這位大明皇帝都算不清楚。 九邊重鎮(zhèn)的糧餉,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早就變成了一本糊涂賬,一本爛賬,詳細的數(shù)額不知道。 那估算的數(shù)額,只怕有1500萬兩銀子吧,應該只多不少吧!” 在大明最怕的就是深究,因為你深究下去會發(fā)現(xiàn),藏在表面之下的,堆滿了不忍直視的腌臜物! 在大明,最不怕的是皇帝無能,畢竟有一個高效的官員隊伍,圍繞著大明所設的國制,還能良好的運轉起來。 最怕的是皇帝想勤政,想改變,可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隊伍爛掉了,國制破壞了,這越是想做些事情,就越是加劇崩壞。 因為欺上瞞下,欺上壓下,已經形成了風氣,為了自己那點利益,哪怕是損害社稷的根脈,都是在所不惜的事情。 恰恰是這一根本所在,崇禎皇帝在最初的時候,并沒有選擇大刀闊斧的改變,而是等自己手里的底牌增多,才逐步的改變策略。 “陛下,通過京畿衛(wèi)戍調整的成功,臣以為針對九邊重鎮(zhèn),可以適當?shù)倪M行調整。”丁啟睿走上前,神情正色道。 “像守土有責的貫徹落實,像明確各邊鎮(zhèn)的軍隊建制,像厘清圍繞九邊所設衛(wèi)所等事宜,都能通過軍機處有序推進。 從萬歷朝的后期開始,我大明北疆所設邊鎮(zhèn),幾乎年年都遭受蒙古各部的侵掠,動輒就打破長城防線,肆虐進山陜等地。 特別是河套蒙古各部,是必須要解決的危害。 不過九邊重鎮(zhèn)的情況,又跟京畿、遼東等地情況不一,所牽扯到的層次很多,國朝想要調整這些,就必須有詳細的謀劃才行?!?/br> 第三百四十四章 議九邊(2) 處在崇禎朝這一時期,軍隊層面的謀改和調整,不像其他領域的謀改,必須要慎之又慎,斷不能出現(xiàn)大開大合的變動,否則極易出現(xiàn)兵亂,極易鬧出暴動。 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會威脅到地方安穩(wěn),嚴重的話就會推到對立面,演變成對抗朝廷的叛軍! 像過去肆虐山陜的眾流賊勢力,就有不少戍邊軍戶,被裁驛卒,因為沒了活路,投身到造反的隊伍中。 “丁卿說的不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