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書迷正在閱讀:八零小俏媳:首長,寵上癮、衰神成長記、懸棺、民國風月:多情少爺,寵妻無度、鮮香農(nóng)女:養(yǎng)個包子發(fā)大財、諸天仙臨、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生靈變幻、稟告王爺,王妃爬墻了、垂直戀愛(NP)
現(xiàn)在北方諸省治下,包括湖廣、福建、兩廣等地,都有著不少的事情,在等著崇禎皇帝去了解,去解決,時間對崇禎皇帝而言很寶貴。 第三百三十八章 群臣請諫,大罷工 文華殿。 “元輔,您不能再猶豫了。” 史可法眉頭緊皺,盯著沉默不言的韓爌,向前探探身說道:“如果再這般被動下去,那在北直隸、河南、山西、山東等地,所形成的那種勢頭,必然會影響到江南諸省啊。 您看看孫傳庭,在河南做的那些事情,默許一幫沒有通過科舉的士子和讀書人,裹挾著治下的愚民,去狀告侵占官田一事。 這牽扯到的不止是各地宗藩啊,還有部分別的群體,下官這邊收到很多書信,都是要轉(zhuǎn)遞給元輔的。” “夠了,別說了?!?/br> 韓爌身心俱疲,擺手打斷道:“難道本輔不清楚這些嗎?可你們有沒有想過,孫傳庭他們?yōu)楹胃疫@樣做? 那還不是陛下在背后支持嗎? 最直觀的變化,先前空虛的國庫,漸漸的充盈起來,畢自嚴這位戶部尚書,也跟著在戶部做出不少變動。 清查地方火耗,清查歷年賑災(zāi),在直隸、山東、河南等地形成較強的壓迫,這個時候做出任何變動,那必然會引起陛下的注意啊?!?/br> 史可法陷入到沉思之中。 從崇禎三年開始,崇禎皇帝在朝堂上,在地方上,做出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和部署,特別是設(shè)立一批新衙署,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沉淀,漸漸形成不一樣的變動。 特別是北方諸省治下,先后特設(shè)的地方賑災(zāi)行署,以響亮的口號聚攏讀書人,讓賑災(zāi)行署體系的影響力,在很多文官不屑的態(tài)勢下,正逐步的壯大起來。 “難道我們什么都不做,就這般眼睜睜的看著嗎?” 史可法思慮片刻,迎著韓爌的注視說道:“不久前,受之公(錢謙益)譴人送來書信,詢問當前朝堂的情況,陛下這般乾綱獨斷,閉塞言路,違背我大明祖制,不顧我大明國本是否動搖,這是否為朝中閹黨復(fù)辟? 以溫體仁為首的派系,在朝所做種種,特別是溫體仁自詡得天子的倚重,不斷在朝羅織親信,聚集在廉政公署,這分明就是……” 閹黨。 東林黨。 從天啟四年算起,兩派間的恩恩怨怨,已不是簡單的針尖對麥芒,而到了刺刀見紅的程度。 像楊漣、左光斗這批東林黨人,先后慘死在閹黨的手里,被魏忠賢聯(lián)合諸多大臣,驅(qū)逐出整個朝堂,導(dǎo)致東林黨徹底被打壓下來。 其實東林黨也好,閹黨也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不好的,都是守舊派利益群體出身。 只不過站在皇權(quán)角度,看哪一派能更受控制,大明天子才會傾向于誰,繼而打壓不聽話的另一派。 東林黨過分傾斜于黨同伐異,在天啟一朝的時候,非東林黨這一朋黨的,不認可他們所主張的政見,那都會遭受東林黨的聯(lián)合進攻。 最為直觀的一次表現(xiàn),就是天啟帝初御極登基時,東林黨的部分大臣,暗地里聯(lián)合遼地的將門勢力,構(gòu)陷楚黨巨擘熊廷弼,使得其被迫離開遼東,繼而間接導(dǎo)致遼左、遼南等地的先后淪陷。 而面對這等劇變下,熊廷弼再度赴任遼東,卻又跟王化貞不和,繼而直接導(dǎo)致整個遼西的淪陷。 這前后不到兩載的時間,讓大明損兵折將嚴重,讓建虜八旗大肆擴張,繼而導(dǎo)致此后的遼地對戰(zhàn),讓大明徹底喪失掉主動優(yōu)勢。 “就算是到現(xiàn)在,朝中的某些大臣,依舊還想著黨爭啊。” 崇禎皇帝臉色陰沉,看著手里的奏疏,冷芒一閃道:“史可法這個家伙,究竟是想要干什么?朕真的是很想問問他,究竟是大明的戶部主事,還是某些人的戶部主事?。 ?/br> 跪倒在地上的駱養(yǎng)性,低著腦袋,不敢多言其他,從曹化雨、李若璉的逐步崛起,他這位錦衣衛(wèi)指揮使,一些后路已然被天子所抽掉,這使得駱養(yǎng)性對天子所下旨意,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駱養(yǎng)性,你覺得江南諸省的東林黨人,究竟是在怕什么嗎?”崇禎皇帝合上奏疏,看向跪地的駱養(yǎng)性,神情冷然道。 “朕從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過多去管江南諸省,唯獨湖廣總督、福建總督、兩廣總督換了人選,不過李邦華他們,也跟江南諸省有著不小的聯(lián)系。 可現(xiàn)在卻私底下串聯(lián)起來,想再鬧一處大罷工,上演一波請辭的鬧劇,這分明是想叫朕舉起屠刀啊?!?/br> “啟稟陛下?!?/br> 駱養(yǎng)性低首稟道:“據(jù)臣派往江南諸省的錦衣衛(wèi),所查明的情況,造成江南諸省的一些人,之所以會有這種反應(yīng)。 一個是侵占官田。 一個是天津開海。 一個是北地變好。 一個是朝堂變動。 這些情況的變好,朝廷的處境變好,卻使得富庶的江南諸省,一直輿情都變得不是特別明朗。 特別是在崇禎三年時,一個迅速崛起的復(fù)社,本有不少讀書人都聯(lián)系密切,卻多離開江南諸省,尊奉陛下所頒旨意,趕赴各地賑災(zāi)行署做事……” 聽著駱養(yǎng)性所講的這些,崇禎皇帝心里唏噓不已,自己所做的種種改變,到底還是影響到很多地方。 “好啊,真是太好了?!?/br> 崇禎皇帝輕摔所持奏疏,似笑非笑道:“明面上的斗爭不玩了,開始給朕玩陰的了,好啊,那朕就陪他們好好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