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書迷正在閱讀:八零小俏媳:首長,寵上癮、衰神成長記、懸棺、民國風月:多情少爺,寵妻無度、鮮香農(nóng)女:養(yǎng)個包子發(fā)大財、諸天仙臨、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生靈變幻、稟告王爺,王妃爬墻了、垂直戀愛(NP)
王承恩低著腦袋,走進殿內(nèi)稟明。 “宣?!?/br> 崇禎皇帝言簡意賅道。 隨著局勢的逐步打開,崇禎皇帝是愈發(fā)忙碌了,盡管多數(shù)政務(wù),被送到內(nèi)閣那邊,崇禎皇帝所主抓的,是他看重的那些謀劃。 但縱使是這般,依舊是很忙碌。 “臣……畢自嚴,拜見陛下!” “免禮吧?!?/br> 崇禎皇帝放下御筆,見畢自嚴的臉上,是難掩的激動和喜悅,眉頭微挑起來。 “畢卿,此來覲見,所為何事?” “啟稟陛下,臣此番覲見,是稟明戶部所征榷稅、關(guān)稅等事,就當前所掌控的情況來看,國庫這邊,今歲會增收四百多萬兩銀子。” 說著,畢自嚴捧起所持奏疏,王承恩見狀忙快步上前,接過奏疏,朝御前呈遞過去。 “四百多萬兩銀子?” 崇禎皇帝一愣,接過奏疏,遂認真的翻閱起來。 “沒錯!” 畢自嚴難掩激動道:“張家口所開榷關(guān),戶部增設(shè)國稅處,都取得不錯的進展,特別是張家口榷關(guān)。 從明確榷關(guān)重開,籌建十三行以來,云聚于此的商賈增多,所販茶葉、絲綢、鹽等物規(guī)模很大。 土默特、察哈爾、喀喇沁等諸部草原勢力,皆取得了互市的成效,甚至河套那邊,也有不少貿(mào)易往來……” 聽著畢自嚴所講的那些,崇禎皇帝臉上笑意更盛,對于游牧民族的草原勢力,對外補充日常所需,是非常有必要的。 特別是茶葉和絲綢,那一向是草原諸部最需要的,前者為了健康,后者為了信仰。 萬歷朝為封鎖制裁建虜勢力,簡單的關(guān)閉榷關(guān)和馬市,不僅叫大明失去一項重要財源,還叫北疆諸鎮(zhèn)遭受草原侵襲。 而范永斗這批漢jian走狗,趁此機會大發(fā)國難財,使得建虜非但沒有被制裁,還叫大明增加很多支出成本。 “政策永遠是沒有錯的,錯的是人,方式方法?!?/br> 崇禎皇帝合上奏疏,看向畢自嚴說道:“按照現(xiàn)有的趨勢來看,戶部這份奏疏,言明今歲能增收四百多萬兩銀子。 的確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畢卿,你要特別注意一點,有司對榷關(guān)的監(jiān)管,必須要再加強一些,避免鐵料、火器火藥等違禁品,流出口外才行。 當然廠衛(wèi)這邊,朕也會安排人手,多多進行秘密巡察。 以范家為首的八大賊,此等令人憎惡的事情,絕對不能再出現(xiàn),不然大明重開榷關(guān),就是養(yǎng)虎為患?!?/br> “陛下英明。” 畢自嚴作揖應(yīng)道:“針對榷關(guān)的監(jiān)管,戶部明確了一些新規(guī),甚至將會同都察院,一起參與監(jiān)管。 好的政策,想要從一始終,朝廷就不能放松警惕。 就像軍機處那邊,裁撤一批京衛(wèi),盡管在朝引起非議不小,可在臣看來,這卻是惠民利國的良策。 關(guān)鍵就在于怎樣去做?!?/br> 崇禎皇帝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所推動的一些謀改,能得到像畢自嚴這樣的大臣,心里的認可,就代表他走的路,是對的。 大明,永遠繞不過去的,始終都是財政問題。 現(xiàn)在內(nèi)帑的銀子,是很充沛,但那畢竟不是國庫。 “說的好?!?/br> 崇禎皇帝贊許道:“有畢卿坐鎮(zhèn)戶部,替朕當好財政的大管家,朕這心里才算放心很多啊。 當前國朝的收支,依舊是不平衡的,甚至存在諸多的缺口。 不過現(xiàn)在卻有好的改變了,至少國庫存銀增多,那第一批戰(zhàn)爭債券,就算是真的到期,戶部也能得到有效解決?!?/br> 對于崇禎皇帝來講,他現(xiàn)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將財政問題的壓力,不再自己扛著,要分擔到有司官員的肩膀上。 一個人扛。 很多人扛。 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和成效。 至少這樣一來,在推行一些新政時,所遭遇到阻力,就不會像先前那般大。 不斷滲透,潛移默化的謀改,遠比搞什么轟轟烈烈的謀改,要來的更具成效,畢竟既得利益捏在手里,無論是誰,都不愿輕易丟手的。 跟畢自嚴的這次交談,叫崇禎皇帝看到大明財政,逐步改善的好現(xiàn)象,這遠比在戰(zhàn)場上打一場勝仗,要來的更實際! 第二百三十六章 豐產(chǎn) 銀子。 糧食。 一直是崇禎皇帝最重視的。 大明所暴露出的諸多問題,溯本求源下,都繞不開這兩類。 包括崇禎皇帝謀劃的諸多部署,都需要銀子和糧食來兜底,這是保障大明秩序穩(wěn)定,最根本的事情。 徐光啟眉宇間難掩激動,撩袍朝乾清宮快步走去,平日里恪守禮制的他,此刻全然沒這些想法。 徐光啟的官袍和官靴上,沾著一些泥土。 過乾清門的時候,叫上直親衛(wèi)軍的健兒,瞧見時很詫異,雖說徐光啟進宮面圣很少,但每次覲見,那都是很受規(guī)矩的。 怎這次卻這般有失體統(tǒng)? “陛下,陛下!”徐光啟撩袍快步前行,剛看到乾清宮,就激動的喊起來,“祥瑞,天降祥瑞??!” 侯在殿外的大漢將軍、內(nèi)廷宦官等,聽到這驟響的喊叫,無不是眉頭緊皺起來,循聲看了過去。 不過瞧見徐光啟的裝扮,無不一愣。 王承恩手持拂塵,快步走出殿內(nèi),瞧見幾乎算跑來的徐光啟,下意識脫口道:“徐閣老,可是出什么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