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人糧兩得
董老太公的那封信,也就短短的幾頁紙,卻看得古浩天感慨不已。為不使其生疑,他記下幾個關鍵之處,便叫時遷送回原處。 那書信是董太公的長子從沂州寄來,他是沂州司戶參軍身邊的一個書吏,雖不是什么顯赫的官職,但憑借家里的錢財和自身的鉆營,成了那參軍的心腹。 信中所說大意是,本次沂州春荒嚴重,朝廷下?lián)芏嗳f石救濟糧,其中分給沂水縣的有六萬石,他通過參軍的關系要求沂水縣把北部董店一帶約二萬石的救濟糧,交由其父發(fā)放,要求其父利用鄉(xiāng)書手(即后世鄉(xiāng)長)的身份,和北部山區(qū)鄉(xiāng)民信息不通的有利條件,侵吞這批救濟糧。 青黃不接,民不聊生,好容易盼來朝廷救濟糧,卻成了各級官吏的唐僧rou,也難怪民眾會造反,古浩天心里嘆道。 乘著月色,古浩天和時遷走在回去沂水縣的官道上。然而那封信的內容始終縈繞在他的腦子里,“二月二十四日,糧船到沂水縣碼頭,二十七日到董店,請父親妥當處置,免出意外?!倍露娜找簿褪瞧呷蘸?,古浩天盤算著,絕不能讓救濟糧落入董家父子手里。 次日巳時,兩人方回到朱貴堂侄的店里,而李逵和卞祥兩批人馬均已到了。一路上古浩天想了好多方案,都覺得不完善。報官,想想還是算了,如果州、縣兩級沒有利益關聯(lián),董家憑一個當書吏的兒子,又怎能貪得了兩萬石糧食。分發(fā)給民眾也不現(xiàn)實,董家勢必不肯主動放糧,民眾沒有組織也不可能過來搶糧,那怕他幾人劫下當場分發(fā),恐怕發(fā)不了多少,就要面臨官兵的圍剿了。剩下的就是劫糧了,二萬石糧食那就是一支船隊,就算他有時間組織起人手劫了下來,但從沂水入運河再回梁山,途中州縣關卡重重又如何過得去。 午飯過后,古浩天招集朱貴、時遷、卞祥等商議。 “董家竟恁惡毒,有甚麻煩,只待俺殺將進去,砍了他一家老小的鳥首,看那廝又如何吞得下那救命糧?!崩铄釉谝贿吢犃说菚r就大怒。 “李逵兄弟,殺了董家也容易,只是那糧食又怎生到手?!睍r遷雖沒什么謀略,但這一點比李逵看得清楚。 “小官人,要不咱們便使鄭家集的舊計。如今有時遷兄弟在此,豈不更方便?!敝熨F經(jīng)歷過鄭家集的事情,自然就想到了那次行動。 古浩天斟酌再三,最終覺得若要取得那糧食,也只能通過明面上渠道,買下那糧食,最后看看能不能摟草打兔子順手撈回本錢,反正總比留在那些蛀蟲手里強。至于災民救濟,他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既有定策,他便叫卞祥帶李逵一行先趕回梁山,讓聞先生調派人手過來做事??衫铄铀阑畈蛔咭欢ㄒ粝聛?,古浩天無奈,想想李逵必定已經(jīng)被官府通緝,不與他們同行未必壞事,也就同意了。 且說最近幾日,董店一帶流言滿天,都說朝廷有救濟糧馬上就到,甚至某月某日到什么地點,有多少糧食,都傳得有鼻子有眼,那掌著分發(fā)大權的董府前天天都圍著人,連鄰村的一些保長都跑到董府里去當面問詢了。 最顯著的變化是董店的人口多了很多,各方的饑民聞訊紛紛趕了過來,堵滿了大街小巷。 董老太公在府里火冒三丈,把那管家罵的半死,因為那封信也就他倆人知情。管家委屈的要死,把祖宗十八代都拿出來作保,證明自己的無辜。兩人最后認定是沂州那邊出了問題,但事已如此,只能盡力善后。 “太公,不能把糧食運回董店,不然無法善了。俺們在沂水縣城北十余里處不是有個莊園嗎,就卸在那,然后找個買家速速出手。” “一時半刻,又到那里找恁大的買家。” “俺即刻起程到沂水縣去打探,或許可找著下家?!?/br> “唉,也只得這般了,你且快去快回?!倍珶o奈,只得走一步算一步。 沂水河自縣城西邊流過,故城西一帶就成了商業(yè)區(qū),特別是糧食之類依賴水運的品種,更是會聚在這里。這董府管家也是運氣不錯,只走過三家米行,便遇著一個南方來的大糧商,只不過這個商人是聽到這邊缺糧,過來賣糧的并非買糧。那管家見那商人年紀輕輕,衣著華麗、相貌不凡,且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下家,就含糊的說手頭有一筆大買賣,約了那商人到茶館細談。 可那商人聽管家說是賣糧的,當時就不愿意談了,只說我南邊遠道運糧而來,只為在這邊賣個好價錢,現(xiàn)在自己糧食尚沒賣完,那會去買進糧食。 倒是邊上的一個瘦小的賬房模樣的男子,勸了一句,說若是價錢便宜,倒是可以考慮,那怕就地倒騰一番也可賺點薄利。 那商人聽說,猶豫一下也就應了。 那管家一時找不到買家,賣給當?shù)厝擞峙滦孤C密,可自己又不敢做主,只得再三請求,好不容易把這商人帶回到董店,請老太公親自作主。 當老太公報出兩萬石的數(shù)量時,那商人又打退堂鼓,說一時沒辦法籌集巨資,且船只也難以湊齊。最后在老太公和管家好說歹說之下,談妥七百五十文一石的價錢,七日后在沂水縣城北接貨。 當晚,董太公宴請這位小貴人,主賓歡飲,幾杯之后那年輕商人似有些醉意。 “太公,在下有一言不吐不快,若有不妥還望見諒?!?/br> “且講無妨?!?/br> “時下春荒,沂州缺糧,太公為何將恁多糧食,低價售于俺一個外人,這糧食來路似有——似有不妥——” “俺家主人酒喝多了,太公且莫在意?!蹦悄昵嗌倘嗽掃€沒完,邊上的賬房拼命的扯其衣袖,拿話遮掩。 “休得打擾,俺只是瞧著太公為人誠懇,才說得話,不然不出時日,太公惹出禍端,如何安心?!?/br> “此話怎講?”那董太公不動聲色,不愧為老狐貍。 “在下方才進這鎮(zhèn)子里,便看見鎮(zhèn)里擠滿災民,如若這糧食與災民有關?!蹦悄昵嗳怂剖枪室馔A讼聛?。 “當如何?”董太公已經(jīng)面有急色。 “那些災民到時見不到糧食,只怕會鬧事,若是有有心人于中挑撥,就是發(fā)生民變也是可能的,那時董府安?!?/br> “當如何是好?!倍呀?jīng)全無淡定,饑民作亂,時有傳聞,若發(fā)生于董店,董家遭殃不說,侵吞救濟糧之事必然曝光,至期的替罪羊不用想也知是誰。 “在下倒有一個兩全其美之策?!?/br> “請郎君教我?!倍s忙作禮討教。 “在下家里新近置下一個大莊園,急需一批人手,若是把這批災民招募過去,不但太公省去后患,在下也不必費周折去找人。只是……” “郎君只管說來?” “此處與在下家中路途遙遠,這數(shù)千災民若沒有船只,一時無法運走?!?/br> “船只只管放心,老夫自當盡力?!?/br> 董太公聽說這少年商人愿意把數(shù)千災民帶走,頓時喜出望外,些許船只自然不在話下。當下就吩咐管家,即刻帶府里人手去招募災民。那年輕商人便告辭離去,雙方約定十日后沂水縣城北再見。 沂水河,古浩天和時遷坐在董家派來的船上,董店之行出乎意料的順利,不僅收了糧食順帶把幾千災民也不費功夫的搞定,自是清爽無比。原來這年輕商人和賬戶便是古浩天和時遷,本想讓朱貴出馬,可他是當?shù)厝巳f一被人識破,便是不妥,梁山調人又來不及,剩下的也就自己和時遷兩人,只得硬著頭皮出馬了,幸好董家急著脫手并沒疑心。 七日后阮家兄弟帶領的船隊,抵達了沂水縣城外,隨船還有孫安、卞祥各自帶領的兩隊護衛(wèi)隊員。時遷與那管家接好頭之后,便于那城北十里處的碼頭,用了三個通宵的時間把二萬石糧食換過船來。古浩天讓阮小二和阮小五兄弟和孫安帶人押運糧食回去,又吩咐阮小二于那沂水和運河的交匯渡口組織船只接應災民,把卞祥的一隊和阮小七留下來。 糧食啟運完畢,古浩天帶著卞祥、時遷、阮小七再次來到董店。在董家難得慷慨之下,這幾天董店的千余災民總算吃上些熱食,但對董家宣揚的去南方莊園的事,卻應者寥寥。董家無奈只得許了每人一兩銀子的遷涉補償,才有人愿去并逐漸踴躍,最后達一千五百余人,于是董店災民所剩無幾。 古浩天幾人的到來,讓董老太公松了一口氣,他真是擔心那年輕商人自顧去了,給他留下這個大包袱。也是這幾日折騰的苦了,他立馬讓災民裝船,叫古浩天帶走。又應要求以鄉(xiāng)書手的名義寫了一封文書,說明這些村民因春荒,生計難持,去往某某莊園務工渡荒。 當日下午,古浩天一行隨船起航,當夜又于沂水城外接了李逵等人,除了朱貴和時遷、阮小七留下處理后續(xù)事宜外,其他人一并押船回去。 且說次日傍晚,沂州府以北二十里的沂水河里,一只船不幸傾翻,船上兩人均落水身亡。后來有沂州府衙官差趕到,但現(xiàn)場并沒看出什么異常,只是其中有一書吏臉色鐵青,有認識的人說,那書吏姓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