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7章
書迷正在閱讀:斗轉(zhuǎn)江湖、穿越成肥宅的我只想過平凡日子、小后妻、絕色總裁的貼身兵王、天庭電玩城、吃貨唐朝、無敵從狐妖開始、鄉(xiāng)村美女圖、駙*******掉、甜寵小娘子:媳婦,夫君不憨
耶律洪真沒有說話,他轉(zhuǎn)頭看著耶律賢。 太后不是一般人,這個時候還扮演孝子賢孫,反而會讓太后瞧不起,起反作用的。 “是的!”耶律賢咽了一口唾沫,勇敢地昂起了頭:“兒臣十八歲了!平素在母后的教導之下,兒臣對于治國理政也并不陌生,其實很多政務,母后已經(jīng)讓兒臣在處理了。” 他越說越是膽大,也愈來愈流暢。 “母后,這一次江淮大敗,我大遼大傷元氣,也徹底到了改弦易轍的時候了。但國策轉(zhuǎn)向,總需要有人對以前的錯誤來負責,所以,從長遠來考慮,母后撤簾歸政,這是最好的時候!也是大遼上下認為最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此,國事可平穩(wěn)過渡,我們母子親情,依然可以如同往常一樣。” 蕭綽饒有興趣地看著耶律賢,笑道:“我倒想知道,如果我真歸了政,你會讓我去做些什么呢?怎么安置我這個問題,你想過沒有?” 耶律賢微怔,半晌才道:“那個時候,母后自然是隱居皇宮大內(nèi)。” 蕭綽笑了起來:“皇帝,你想過沒有,即便我撤了簾,歸了政,回到了深宮隱居,你就真能掌握大權(quán)了嗎?那些人就能唯你之命是從?只要我活著一天,只怕你就難真正的掌握大權(quán)?!?/br> 耶律賢張口結(jié)舌。 怎么說? 告訴蕭綽,真要這樣的話,我會想法殺了你嗎? 找死也不是這個找法。 “老王爺老于世故,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嗎?”蕭綽轉(zhuǎn)頭看向耶律洪真。 耶律洪真嘆道:“老頭子認為,世人盡皆有捧熱踩冷的噬好,太后真要隱居深宮,縱然還有死黨,但大部分必然會猶豫,會轉(zhuǎn)向,總是能收買的,真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說不得也只好走出最后一步。一個隱居深宮的太后,縱然手中還有實權(quán),比起垂簾聽政而言,亦是不可同日而語?!?/br> 蕭綽連連點頭,“皇帝,看到了嗎?這才是老成之言,你要真掌權(quán),就得殺了我!” “兒臣真沒有這樣想過!”耶律賢急得滿頭大汗。 “想過也無妨!”蕭綽淡淡地道:“賢兒,你跟著我的時候,只有兩歲出頭吧,你雖非我親生,但卻是我養(yǎng)大。很早的時候,我就想到會有今天這么一天的。不管我南征大宋是失敗還是成功,一個有想法,有能力的皇帝,怎么會甘心一直做一個傀儡呢?你是我教出來的,有什么能力我自然是清楚不過的。這兩年來,你還是做了不少功課的?!?/br> “母后,我……” “這沒有什么問題!”蕭綽接著道:“我反而會很欣慰,因為我從很早,就開始布局如何面對這樣的局面了。” “不知太后想怎么做?”耶律洪真問道。 “我會離開!”蕭綽平靜地道。 “離開?”耶律洪真一驚,“太后,您是準備回歸宋國了嗎?可您是大遼的太后,如果真要是這樣,老頭子絕不會答應?!?/br> “我已經(jīng)做過了翱翔于九天之上的雄鷹,又怎么會甘心在去做一只籠中的金絲雀?”蕭綽冷笑道:“老王爺,你不是讓我歸政嗎?好,沒有問題,大遼,給皇帝。我,會去開辟另一片天地!” “您要去哪里?”耶律洪真先是大惑不解,接著卻又是恍然大悟:“西方,鎮(zhèn)北王耶律敏!” “不錯,在南征之前,我便下令讓耶律敏率部向西方開拓。耶律敏也不負所望,滅黑汗、花刺子模等國,現(xiàn)在他停下了前進的腳步,正在等待我去會合!”蕭綽道:“其實南征不管是勝是敗,我都會離開,大遼,都會還給皇帝。大遼于我而言,只不過是一個工具,我利用他來達到我的目的,基本上,我所有的愿望都達成了。雖然最后的較量輸?shù)煤軕K,但也沒什么。拿得起,放得下。勝固欣然敗亦喜!” “太后要西行,朝廷如何向萬千臣民交待?”耶律賢聲音顫抖,既有喜悅,又有不安。 喜悅的是,看起來太后所說的歸政不假,但西去的太后,又猶如一柄利刃,時時刻刻懸在頭頂,啥時候她又想回來了呢? “先帝在時,四時捺缽,反而很少在上京駐扎。這也是我能一步一步將所有的權(quán)力攏在手里的原因?!笔捑b道:“此次我西去,皇帝大可宣揚我亦是去捺缽了,西方不穩(wěn),需要人去巡視鎮(zhèn)壓,這于我們大遼而言,是傳統(tǒng)。至于我走之后,皇帝能不能收拾住局面,那就看你的能力了。不過不管如何,我是不準備回頭了,好也罷,呆也罷,皇帝,你好自為之吧!” “太后準備以后一直呆在花刺子模嗎?”耶律洪真問道。 “這個世界很大,很大!往西去,有更寬廣的領域值得我去開拓?!笔捑b笑道:“往南我失敗了,那我再往西去看一看!在西邊,我大概不會碰到比我更厲害的人了!” 耶律洪真長吁了一口氣,至此,他確認蕭綽的確是準備離開了,這無疑是萬幸之事。 說實話,太后即便真的隱居深宮,如何處理她的黨羽,還真是一件為難之事。 不處理,那太后便等于不撤簾,處理,又極有可能引起反彈。 現(xiàn)在太后要走,而且是要帶著她的黨羽一起走,這當然是最理想的一件事情。 說起來,這還是大遼在向外開拓疆域呢! 這在道理之上也說得過去,大遼在南邊吃了敗仗,受了虧空,自然要在別的地方找補回來,西邊,便是大遼現(xiàn)在選擇的下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