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書迷正在閱讀:斗轉(zhuǎn)江湖、穿越成肥宅的我只想過平凡日子、小后妻、絕色總裁的貼身兵王、天庭電玩城、吃貨唐朝、無敵從狐妖開始、鄉(xiāng)村美女圖、駙*******掉、甜寵小娘子:媳婦,夫君不憨
“各人有各人的緣法,以后,楊家就看你們的了?!睏顟c道:“不少人都認(rèn)為我敗了楊家在播州的基業(yè),豈不知,播州是我們的基業(yè),但也是我們的牢籠,這天下,沒有永久不敗的基業(yè),時至今日,已經(jīng)是頹廢之相盡顯,再加上蕭簽判這種人到了西南,如果不抓住這個機(jī)會,只怕楊家逍遙不上幾年,就要沉淪了?!?/br> “羅殿國,羅氏鬼國可比我楊家基業(yè)要雄厚得多,還不是一朝盡喪!”楊泉道?!鞍敚谖铱磥?,這卻是我們楊氏魚躍龍門的機(jī)會,就此擺脫桎棝,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游呢!您老看著吧,田氏這一次慢了我們一步,不不,也許他們會慢上好幾步!以后啊,這幾步就會變成天塹,一步慢,步步慢。想要再趕上我們,可就難了?!?/br> 楊泉說到這里,楊慶卻是得意非凡了。 “田疇那小子自視甚高,一直都覺得比老夫要強(qiáng),一連幾件事,他都表現(xiàn)得有些首鼠兩端,已讓蕭簽判對他有些不耐了。他們田家比起我們楊家更要復(fù)雜,而他又正自年青力壯,不想把位子交給蕭簽判一直培養(yǎng)的田易,留給他后悔的機(jī)會,已經(jīng)不多了?!?/br> “阿爺,魚兒上鉤了!”楊斌突然手指著小河,大聲道。 楊慶手腕一沉一揚,一尾魚兒被拉離了水面,在空中扭動著身軀,無數(shù)晶瑩的水珠落下,在陽光的映照之下,閃爍著七彩之光。 “好大一條魚,怕不有三五斤重呢!”楊泉大笑著沖出去,如同少年之時陪同老者釣魚,取下鉤子,捧著魚兒獻(xiàn)寶一般地舉到了楊慶面前。 “阿爺,晚上我為你做一道魚羹,這可是跟著簽撫臺學(xué)的技藝呢!” “那我是有口福了,楊斌,你也要沾光了!”楊慶撫著胡子笑道。 楊斌微笑點頭。 楊泉為主,楊斌為輔,這便是楊家以后的格局了。 而就在楊家大局已定,排除內(nèi)憂,決心毫無雜念地跟隨蕭誠一條道走到黑的時候,在田家,田疇卻一人孤立山頂,看著綿延不絕的群山以及那氤氳云汽,卻是眉頭緊鎖。 他收到了楊家變故的消息,甚至還有昔日一些交好的楊家人,到了他這里投奔于他。 他是真沒有想到,楊氏竟然能走到這一步。 楊慶親手挖斷了楊家在播州的根基??! 楊慶不是糊涂蛋,他敢這樣做,是因為他所圖更大??! 自己,能下得了這個決心嗎? 壯士斷碗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決心的。 第四百四十一章:同化與肢解 貴陽府亦有銷金窟。 花間樓便是最有名的一家。 來自兩浙路的商人蔣進(jìn)久慧眼獨具,在所有人都以為新崛起的貴陽府,只能算是一個窮地方,開如此規(guī)格的銷金窟,必然虧得連底褲都沒得穿的時候,他卻大舉投資在這里。 不說一般的花魁,便是揚州瘦馬,在這花間樓里便有好幾個。而且每一個擅長的物事不盡相同,有精擅舞蹈的,有精擅的音律的,也有詩詞歌賦能讓男子退避三舍的。 這些人身價不菲,見一面,沒有幾十貫錢,那是想都別想。 如果是想要留宿的話,光有錢,還不行,還得人家愿意才行。 花間樓一經(jīng)開張,立時便是門庭若市。 以為貴州路窮的人,都傻了眼。 而蔣進(jìn)酒卻是賺麻了。 貴州路上,狗大戶可真多。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以前盤踞一方的部落頭人,只要見機(jī)得快的,基本上都能全須全尾的保全自身以及自身的財產(chǎn),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沉淀,讓他們有著數(shù)之來盡的財富。 而且,他們還搭上了聯(lián)合會這趟快車。 不少人因為相信蕭誠或者佩服蕭誠,所以拿出一部分財產(chǎn)投進(jìn)了聯(lián)合會的一些商號之中,不管事兒,只管分紅,一年下來,也是賺得極多。 錢多了,自然就要拿出來花銷。 花間樓這樣的地方,就是他們最大的銷金窟。 在這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斗富場景。 當(dāng)然,也只限于這里。 蕭誠樂得讓這些家伙在這里把錢花出去,反正他對花間樓這樣的地方,是課以重稅的。 你花得越多,花間樓賺得越多,官府也就能得到更多。 狗大戶們有了面子,官府得了實惠,花間樓打出了名聲,也間接帶動了本地的經(jīng)濟(jì)發(fā)展,算是各得其所。 馬歇推門而出,站在欄桿邊上,長長了伸了一個懶腰,回望屋里,紅沙帳中春意盎然,他不由嘿嘿一笑。 什么賣藝不賣身? 只不過是錢給得不到位罷了。 花間樓這位頭牌清倌人,昨天還是被他拿下了,不過花了一萬貫而已。 一萬貫,對于普通人來說,只怕一輩子敢賺不到這么多。 對于馬歇來說,幾年前也算是一筆巨款,讓他來嫖一個清倌人,那他是絕對不干的,有這個錢,情愿多打造幾副盔甲,一些刀槍,一些弓弩,畢竟比起享受,命要更值錢一些。 不過現(xiàn)在,一萬貫于他而言,就是一些小錢兒了。 三年來,馬湖部憑借著養(yǎng)殖大型牲畜,賺了大錢。 牛、馬、驢子、騾子等,不善于種田卻擅長養(yǎng)殖的馬湖部,將他們的牛馬販往貴州路,基本上屬于是有多少,便賣多少。 特別是能夠充作戰(zhàn)馬的馬匹,價格更是一直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