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書迷正在閱讀:斗轉(zhuǎn)江湖、穿越成肥宅的我只想過平凡日子、小后妻、絕色總裁的貼身兵王、天庭電玩城、吃貨唐朝、無敵從狐妖開始、鄉(xiāng)村美女圖、駙*******掉、甜寵小娘子:媳婦,夫君不憨
本來就是高官顯貴了,而且這一次,他們也算是改換門楣成功。 不管曾經(jīng)的那些清貴人家是不是還瞧不起他們這一類人,但只要家中出了進士這樣的特殊人物,再不愿意,他們也只能將其算作是自己中的一員了。 而這,也正是蕭禹一直以來想要得到的東西。 蕭誠無所謂自己會被官家打發(fā)到哪里去,他現(xiàn)在更頭疼的是因為自己中了進士,大娘子這段時間一直在張羅的自己的婚約的問題,一時之間熱度卻是更高了。 早先還有些清貴之家瞧不上蕭家,可現(xiàn)在蕭誠一中進士,那就完全不一樣了,韓大娘子能選的范圍一下子擴大了許多。 現(xiàn)在蕭誠除了借口與一同中試的同年們聚會之外,剩下的時間,仍然被韓大娘子拖著去參加各類鑒賞會。 這讓蕭誠苦不堪言。 他甚至期盼著早些被官家給打發(fā)出去,好脫離這種被人像貨物一樣上上下下打量尷尬的處境。 蕭誠不在乎自己的去處,因為他對自己的才具以及自己手中握有的力量有著充分的自信,不管去了哪里,自己都能在短時間內(nèi)做出成績,發(fā)光發(fā)熱,讓誰都無法忽視自己的存在。 但他可能不知道,在宮中,關于他的去處,卻讓官家趙瑣是相當?shù)目鄲馈?/br> “馬興專門為這個蕭崇文上了折子?!崩罟獾溃骸肮偌?,一路安撫使的面子,還是不好駁回的,更何況只是要一個人而已,不如就許了他好了?!?/br> 趙瑣卻是搖了搖頭,有很多事情,李光不知道,但不代表著他不知道。馬興壓根兒就控制不住橫山黨項,讓橫山黨項乖乖聽話的,是蕭氏兄弟,更進一步說,只怕就是眼前這個蕭誠。如果讓其去了陜西路,那還了得? 蕭定是一個沒有多少心思的悍將,但這個蕭誠就狡詐如狐了。 蕭誠去了西北,一文一武,一個擅謀劃,一個能打仗,搞不好就又是一個新的李續(xù)。 所以西北是萬萬不行的。 留在汴梁這條路,趙瑣也早就斷了蕭城的這條路。 只有庶吉士才會留在京中,進入翰林院等一些清貴的地方堪磨,這些人都是將來帝國的頂梁柱。 蕭誠是萬萬不行的。 與他不能去西北是同樣的道理。 趙瑣還是很喜歡蕭定的。 在他心中,蕭定是那種沒有多少雜念,一門心思想要建功立業(yè)保家衛(wèi)國的將領。 他希望自己能用蕭定,而將來自己的繼任者能繼續(xù)用蕭定。 有一點趙瑣是很清楚的,大宋雖然抑武重文,但有能耐的武將,是一定要有的,要不然如何對付遼人? 要重用蕭定,那蕭誠就不能得到重用。 既然準備著用蕭定日后來鎮(zhèn)守一方,又怎么可能讓他的兄弟有機會成為執(zhí)政一員呢? 以蕭誠現(xiàn)在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的話,將他留在汴梁,將來必然會在東西兩府之中擁有一席之地。 趙瑣想起殿試的時候的場景,蕭誠在實務之上的能力,比他的筆頭子要更厲害得多??!他的文章或者比一甲的那幾個人差了不少,但在實務之上,比那幾個人可是強出來太多了。 那些人,還需要太多的磨練才堪一用。 現(xiàn)在,他們遠遠不是蕭誠的對手。 如果把蕭誠放在京城之中與他們一對照,這些人只怕會黯淡無光。 蕭誠的名次,至少應在前十之列,是趙瑣生生地將他的名次打到了第三十名,為此,還被主考官,國子監(jiān)的祭酒唐老頭懟了一臉的口水,這個老家伙那里知道自家的心思,他只是惜才,而自己不但要選才,還要確保這個帝國的穩(wěn)定與傳承。 但這些心思,卻是不能宣諸與口的。 明白的,自然會明白。 不明白的,也勿需要他們明白。 “那去河北如何?”羅頌笑著道:“眼下河北官員缺口極大,這一批進士之中,倒在六成是去河北補缺的,就讓其去河北吧!” “不妥!”上首的羅素卻是搖頭。 這位首輔,現(xiàn)在早就不比以往的威勢了。不知為何,羅素連上辭呈卻被官家一一駁回,最后不得不留任,這讓羅頌很是郁悶了一陣子。好在這位雖然留任了,但卻成了一個鋸嘴葫蘆,政事堂的事,基本上還是羅頌作主??雌饋磉@位是打定主意還混上一段時間再告老還鄉(xiāng)了。 “介山,為何不妥?”羅頌有些意外,沒有想到羅素會在這件事上持反對意見。 羅頌是受了蕭禹的拜托。 既然知道兒子一定要外出,那么去河北路,便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那里,容易立功?。∈捰硎侨臼?,羅頌是參知政事,又是蕭家的親家,蕭誠到了河北,以夏誡的為人,必然是照顧有加。 “逢辰,你忘了去年林平上京之事嗎?蕭家與那個耶律俊也不知道有什么糾葛,現(xiàn)在耶律俊可是敵方的主帥,蕭誠最好還是不要去那邊,瓜田李下總是要避的!” 聽到是這個理由,羅頌頓時氣歪了鼻子,這算什么?正要反駁,上頭的趙瑣卻是已經(jīng)發(fā)言了:“羅相公所言有理?!?/br> 羅頌沉默了下來。 再看了羅素一眼,眼神之中卻多了一些輕蔑之色。 到了現(xiàn)在,他總算是明白為什么官家要留下這人了。論到體察官家的心思,自己還真不如眼前這位。以前羅介山還自恃身份,不愿事事迎合官家,一個東府首輔的立場還是站得極穩(wěn)的?,F(xiàn)在倒好,犯了錯之后,便成一個鵪鶉了,官家想要干啥,他都只有點頭的份兒。哪里還有一個天下文官之首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