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玄學大佬每天都在捂馬甲、前夫他墳頭綠油油、超神天才系統(tǒng)
夏侯挺了挺胸膛,正色說道:“陛下饒了我兄弟二人的性命,而且不歧視我二人的子弟,如今已有數(shù)人在軍中任職,妙才之子夏侯霸更是因功升任校尉。我兄弟二人無以為報,仗著雙臂還有些力氣,愿為陛下一戰(zhàn)!” 劉欣沉默半晌,方才說道:“二位既有此心,朕便不再阻攔,只是二位雖然勇武,但是大漢軍中自有定律,無論你們昔日在孟德麾下位居何職,今日只能做一名小兵!” 夏侯、夏侯淵兄弟聽到劉欣答應下來,頓時大喜,一齊向劉欣躬身施禮,趕緊排到隊伍里登記去了。 整個征兵過程異常順利,短短五天時間,二十萬后衛(wèi)軍和二十萬民夫都已經(jīng)征召完畢。四十萬人都是曹cao和袁紹手下的舊軍,很多人更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但這些人在過去的戰(zhàn)斗也經(jīng)常借機劫掠百姓,表現(xiàn)得半兵半匪,劉欣是不可能把他們吸收進正規(guī)軍團的,這次征召他們也是迫不得已。 這兩年草原上陸續(xù)又建起了幾座城市,城市里蓄積著許多草料,可以應不時之需,各部落放牧也不再逐水草而居,相對有了固定的牧場。所以,征召草原牧民的事情更加迅速,三天之內(nèi),大批牧民就集中到了最西邊的兩座城市,然后編組成十個萬人隊,朝著龜茲進發(fā)。 新征召的后衛(wèi)軍團和民夫隊伍也需要進行一些整編和簡單的訓練,最重要的是給他們講解一些大漢的軍規(guī)。而劉欣卻不可能等待那么久,他已經(jīng)先行出發(fā)了。 每到一處,道路兩邊都是敲鑼打鼓,歡送大軍遠征的人群。這些百姓都是自發(fā)組織起來的。每到春耕秋收,大漢的軍人都會下地幫著百姓干活,百姓們早已經(jīng)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人。親人遠征,他們也擔著一份心思,希望用這種方式祝愿親人們早日凱旋。 這幾年劉欣花了很大力氣整修道路,努力沒有白費,三十五萬大軍非常順利地抵達了烏孜別里要塞,只用了短短十天時間。西域都護賈詡?cè)匀蛔?zhèn)在帕提亞的租界,負責迎接劉欣的是調(diào)任西域軍團的張任。張任善守,烏孜別里和圖魯格爾特這兩座要塞現(xiàn)在都由他來負責。 張任將劉欣迎進要塞,拱手說道:“啟奏陛下,賈大人傳回消息,貴霜、烏孫最近兵馬調(diào)動頻繁!” 劉欣沉吟道:“此次卡拉卡拉只屠殺我大漢商人,并沒有波及其他國家,應該是專門針對我們大漢,貴霜、烏孫應該不太緊張才對,他們現(xiàn)在出現(xiàn)異動,令人懷疑!” 張任點點頭,說道:“賈大人也是如此說,他讓末將提醒陛下。我軍此番遠征大秦,雖然不必借道貴霜和烏孫,但也要防止他們突施暗算,截我后路,斷我糧道?!?/br> 劉欣冷笑道:“朕此次西來,就是要一展我大漢軍威,他們?nèi)绻R相點,最好按兵不動,否則朕便要來次摟草打兔子,將他們也一鍋端掉!” 張任哈哈笑道:“陛下說得太形象了,不知道陛下有何良策?” 劉欣沉思片刻,說道:“此次西征大秦,第一、二、三、六軍團是進攻的主力,后衛(wèi)軍團和那二十萬民夫難擔大任。防守西域、大宛、康居和帕提亞租界的重任就要交給你們了,一定要把敵擋在外邊,尤其這兩座要塞要確保萬無一失!” 張任猛地一拍胸膛,大聲說道:“請陛下放心,末將誓與要塞共存亡!” 正在此時,一名親衛(wèi)走了進來,拱手說道:“啟奏陛下,克萊婭在門外求見?!?/br> 劉欣不由心頭一緊,連聲說道:“快請!” 原來,卡拉卡拉的使團離開卑闐城以后,班偷兒就派克萊婭前去給劉欣報信。不過,班偷兒還是留了個心眼。她沒有讓克萊婭直接前往長安,而是讓她先在漢城找個地方住下來。如果漢庭沒有派遣大軍西征,那她就呆在漢城不動,反之,則將卡拉卡拉使團的要求告訴大漢朝廷。 這也不能怪班偷兒自私,因為康居是個小國,無論大秦還是大漢,她都得罪不起。她必須先替年幼的兒子著想,還要考慮康居數(shù)十萬國民的利益,然后才能顧及與劉欣的私情,這是她作為康居王太后必須承擔的責任。 克萊婭在漢城呆了將近一個月,終于見到了漢朝的大軍,而且是劉欣御駕親征,不由非常興奮,連忙趕到要塞求見。本來,要塞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隨便進的,但是守在門外的親衛(wèi)卻認識克萊婭,于是便替她進行了通傳。 班偷兒并沒有隱瞞自己的私心與打算,她告訴克萊婭,如果漢朝大軍過來,就實話實說??巳R婭說完以后,還擔心劉欣會生氣,悄悄抬起頭看了一眼,卻聽他樂呵呵地說道:“任何情況下首先要學會保全自己,王太后她做得很對,你們姐妹倆以后也要學著點,不要只知道一味蠻干?!?/br> 克萊婭其實是知道劉欣與班偷兒之間關(guān)系的,她很擔心班偷兒這次的做法會在兩人之間造成隔閡,聽了劉欣這樣一說,她才放下心來,躬身說道:“王太后說了,若是陛下討伐大秦,她愿意盡起全國之兵相助!” , 第839章誓不兩立 劉欣搖了搖頭,說道:“你回去以后,替朕多謝王太后的好意,前面有朕的人馬就足夠了?!?/br> 克萊婭心里“咯噔”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問道:“莫非陛下生氣了?” 劉欣哈哈笑道:“朕生什么氣啊。幾年前的戰(zhàn)亂已經(jīng)令康居元氣大傷,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休養(yǎng)生息,還有就是防備南邊的貴霜。只要康居保持穩(wěn)定,就是對朕最大的支持!” 正說話間,忽見一名信使匆匆走了進來,單膝跪地,雙手高舉著一封紅色雞毛信大聲說道:“啟奏陛下,緊急軍情!” 劉欣接過那封雞毛信,匆匆看了兩眼,長嘆一聲,說道:“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徐晃慌忙問道:“陛下,究竟出了何事?” 劉欣將手中的雞毛信遞給徐晃,淡淡地說道:“大宛國內(nèi)亂,貴族們發(fā)動兵變,摩之提下落不明!” 徐晃大吃一驚,說道:“大宛一亂,與康居和帕提亞租界的聯(lián)系就被切斷了,其中必要陰謀,請陛下早作決斷!” 劉欣不以為然地說道:“宵小之徒,成不了什么大氣候。朕早就打算將大宛納入西域都護府治下,它不亂則罷,一亂便給了朕動手的機會!你們還記得《疏勒條約》嗎?我大漢有權(quán)在大宛境內(nèi)駐軍!公明,你即刻率領(lǐng)第一軍團開進貴山城,將那些犯上作亂的貴族盡數(shù)拿下,查找摩之提的下落,為我大軍西進掃除障礙!” 徐晃精神為之一振,拱手說道:“末將得令!” 《疏勒條約》規(guī)定漢軍有在大宛境內(nèi)自由通行和駐扎的權(quán)力,而在大漢與康居、烏孫兩國簽訂的類似條約中,也同樣賦予了大漢軍隊這樣的權(quán)力。但是劉欣為了防止刺激周邊國家反漢的情緒,除了為保護班偷兒母子而在康居派駐了一萬人,后來又增加到兩萬人以后,并沒有真正行使過這項權(quán)力,就算平時有軍隊需要通過大宛調(diào)往康居和帕提亞租界,他也會事先派人照會摩之提,取得諒解。 不過這一次不同了,劉欣要第一次正式行使《疏勒條約》賦予自己的權(quán)力。正在要塞外面扎營休整的第一軍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過了烏孜別里山口,進入大宛境內(nèi),很快便來到了大宛最東邊的城市郁城。 郁城因為臨近漢城,許多前往東方做生意的商隊都會在此停留,城市也變得日益繁榮和熱鬧起來。 因為經(jīng)常有大批的馬幫從此經(jīng)過,當徐晃的大軍抵達郁城城外的時候,城里的軍民還渾然不覺,只以為遠處的塵土又是哪個大型商隊來了,甚至連城門都沒打算關(guān)閉。徐晃揮舞著大斧,一馬當先沖進了城內(nèi)。 郁城縣令奄澤接報大驚,此時他想逃出城去已經(jīng)絕無可能,只得硬起頭皮,帶著數(shù)百名士兵迎了上前,大聲責問道:“大漢與我大宛素來友好,汝等為何無故興兵犯境!” 郁城與大漢商貿(mào)來往頻繁,奄澤竟然也說得一口流利的漢話,嚴辭責問,居然連通譯都不需要。 徐晃哈哈大笑,大斧一揮,架上了奄澤的脖子,厲聲喝道:“大宛內(nèi)亂,有人意圖謀反,徐某奉大漢皇帝陛下旨意,特來相助大宛王平叛,汝是想要勤王?還是想要造反?” 說實話,奄澤昨天剛剛接到貴山城傳來的命令,讓他封鎖與大漢的邊境,禁止?jié)h人入境。但是奄澤在郁城也有自己的生意,他想利用這段時間多囤積一些貨物,好在商路斷絕以后謀取暴利,于是便沒有采取任何措施。 現(xiàn)在,利斧架在脖子上,奄澤只感到絲絲寒意直透腦門,哪里還敢服從貴山城的命令,慌忙道:“將軍說的情況,小人一概不知,小人自然是站在國王一邊的?!?/br> 徐晃手腕一抖,利斧貼著奄澤的頭皮擦過。奄澤只覺得頭皮一陣發(fā)涼,伸手一摸,幾縷斷發(fā)飄散下來。若是徐晃的大斧稍稍向下一寸,他早已經(jīng)一命嗚呼了。 卻聽徐晃朗聲笑道:“既然汝沒有反意,徐某便饒你一命。不久還有數(shù)十萬大軍從此通過,你要好生接應,供給飲水、糧草,不得有誤。否則,哼哼……” 整個大宛不過六萬多兵馬,而漢軍竟有數(shù)十萬之多,奄澤起初還有的一丁點小心思,現(xiàn)在也早已拋到腦后了,趕緊說道:“將軍放心,將軍放心,此乃小人份內(nèi)之事!” 徐晃也不理他,一勒戰(zhàn)馬,大喝一聲道:“走!” 十萬大軍穿城而過,留下一片塵煙和許多目瞪口呆的商賈、百姓們。看到漢軍驍勇彪悍,行動如風,奄澤忍不住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暗自僥幸,得虧他沒有設(shè)置障礙,否則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徐晃一路西去,連續(xù)攻克了十數(shù)座城鎮(zhèn),都是不費吹灰之力,只兩個時辰的功夫,他率領(lǐng)的一萬輕騎前鋒已經(jīng)推進到距離貴山城只有三十里的地方。 忽然,前方煙塵大作,一隊兵馬席卷而來,當先一人在馬上高聲喝道:“前面的漢人聽著,請你們退回自己國家去,大宛不歡迎你們!” 徐晃并不答話,大斧一揚,厲聲喝道:“殺!” 隨著這一聲令下,漢軍騎兵紛紛催動戰(zhàn)馬,萬箭齊發(fā),殺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喊話那人大吃一驚,扭頭便走,背上早中了三四支羽箭,幸得左右拼死護衛(wèi),這才逃回城去,而他帶來的數(shù)千兵馬,不是死于亂箭,就是喪生于漢軍刀下。 徐晃率領(lǐng)大軍踏著大宛士兵的尸體,直撲貴山城下。此時貴山城四門緊閉,城頭上刀槍林立,一派如臨大敵的架勢。徐晃越眾而出,朝著城頭上大喊道:“城上的人聽著,大漢皇帝陛下有旨,投降者免死,拒不投降者以謀逆論處!” 城頭上忽然探出一人,手指著徐晃破口大罵,說道:“我大宛并非你漢人的藩屬,何來謀逆之說?你們?nèi)羰亲R相,趁早歸去,否則死無葬身之地!啊……” 他的話音未落,卻聽“嗖”的一聲,一支羽箭破空而至,直透他的腦門,巨大的力量帶著他的整個身體向后飛去,“嘭”的一聲重重地撞在城樓柱子上,箭簇已經(jīng)從他腦后透出,將他生生地釘在柱子上。城頭上頓時一片驚呼,眾人手忙腳亂地去救那人,卻早已經(jīng)魂歸西去了。 這一箭卻是漢軍隊中的太史慈射的。此番西征,劉欣雖然只帶了四個軍團三十五萬人,卻其他軍團中的猛將抽調(diào)出來不少,太史慈就配屬到了第一軍團,和龐德一起,成了徐晃的副手。剛才他在陣中聽得那人口出狂言,按捺不住,這才一箭射去。兩下相去五百多步,雖然在漢軍弓箭的射程以內(nèi),卻也到了極限,而這一箭的準頭更是令人咋舌。放眼諸將,除了黃忠以外,很少有人能夠在箭術(shù)上再勝他一籌了。 此時,徐晃再次下了最后通牒:“城上的人聽著,給你們一個時辰考慮!一個時辰以后,如果再不開城門投降,城破之日,休怪我大軍刀鋒無情!” 忽然,城頭上又探出一個人來,大聲嚷嚷道:“我與大漢誓不兩立,寧死不降!” 徐晃并不理他,已經(jīng)打馬回轉(zhuǎn)了本陣。 因為此次大宛內(nèi)亂事發(fā)倉促,這里也不是對外情報處關(guān)注的重點,所以對于內(nèi)亂的情況知之不詳,徐晃也就不知道剛才說話的這個人就是此次內(nèi)亂的主謀,大宛貴族阿提刻。 阿提刻是大宛首富,整個貴山城一半的土地都歸他所有,最近兩年更是從東西方的商貿(mào)活動中撈著了資本。有了錢,他便漸漸萌生了取摩之提而代之的野心,只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后來,卡拉卡拉派出使團來到大宛,下榻在他開設(shè)的一家客棧,兩下便牽上了線??ɡɡ扇思侔缟剃?,給阿提刻運來了一批兵甲。阿提刻家中有的是奴仆,很快便武裝起一支軍隊來。 這幾年,大宛的日子越來越好過,摩之提卻不知道居安思危,漸漸沉溺于酒色,軍隊也是疏于訓練,結(jié)果便給了阿提刻可乘之機,突然發(fā)難,一舉占領(lǐng)了王宮。 阿提刻自以為有了大秦的支持,當即派人斷絕與大漢的交往,卻不料漢軍得到消息,立刻發(fā)兵,打了他一個猝不及防。剛才被太史慈一箭射死的便是阿提刻的長子土木極,而在城外攔阻漢軍以致身負重傷的則是他的次子格爾忽。阿提刻只有這兩個兒子,轉(zhuǎn)眼之間便一死一重傷,他頓時方寸大亂,心中只有仇恨,哪里還肯開城投降? 不過,徐晃也沒有指望城里的人會主動投降,他故意給他們一個時辰的期限,是為了等待后面的步兵大隊到來。有了前面幾場大戰(zhàn)的經(jīng)驗,漢軍的騎兵現(xiàn)在也加強了城池攻防戰(zhàn)方面的訓練,但是畢竟騎兵訓練不易,攻城又勢必會帶來巨大的傷亡,非到萬不得已,劉欣是不會讓他們白白犧牲的。劉欣對諸兵種的要求一向是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攻城的事情還是由步兵來干最為合適。 此時,仍在烏孜別里要塞的劉欣剛剛視察完要塞的防衛(wèi),對張任作出指示,讓他抽調(diào)三萬士兵,準備接管大宛的防務。整個西域軍團現(xiàn)在已有十五萬人,其中兩萬人駐扎在帕提亞的大漢租界,兩萬人駐扎在康居,烏孜別里要塞和圖魯格爾特要塞各有兩萬人,剩下七萬人主要負責西域都護府沿途兵站的安全和日常運作。這些兵站是從長安通往前方的生命線,無論對于駐守外埠的軍隊來說,還是現(xiàn)來北往的商賈來說,都顯得極為重要,所以一向都駐有重兵把守?,F(xiàn)在,大宛突生變故,劉欣也不得不從這些兵站抽調(diào)人手,保證大宛能夠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 張任剛剛領(lǐng)命出去,就聽親衛(wèi)來報,水師副將蔣欽求見。 第840章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 蔣欽一進大帳,便抱拳說道:“水軍八萬將士請纓西征,望陛下恩準!” 劉欣一直重視水軍建設(shè),兵力已經(jīng)由當初的一萬人發(fā)展到今天的八萬人,大小艦船更是達到了上千艘,分成三支艦隊和兩支陸戰(zhàn)隊。這還不包括幾處基地和造船廠。第一艦隊只有一萬人,主要負責長江流域的防衛(wèi)、治安和搜救工作,實際上仍然是一支內(nèi)陸水師,由老將程普擔任艦隊長。第二、第三艦隊卻已經(jīng)成長為一支真正的海軍,雖然還不具備遠洋能力,但在近海作戰(zhàn)已經(jīng)沒有任何問題。 這幾年,雖然朝廷對水軍的投入越來越大,但是水軍并沒有真正參加過什么大的戰(zhàn)役,唯一的貢獻或許就是在劉欣統(tǒng)一大漢的戰(zhàn)役中封鎖了長江的水道,保證了江南的安寧。 不過,大漢水軍也不是一點作用沒有。在日常的訓練中,他們離海岸線越走越遠,繪制了許多海圖,并將夷州和崖州,也就是后世的臺灣和海南納入了大漢的版圖。不僅如此,在夷州以北,還有一系列的島嶼,有的無人居住,有的生活著一些土著。這些島嶼如今也已經(jīng)歸于大漢治下。劉欣和馬蕓通過研究海圖,認為這些島嶼實際上就是后世的釣魚島和琉球群島,再往北走應該就能抵達日本了。 來自后世的劉欣和馬蕓深知海洋的重要性,因此劉欣在征服海洋方面有著勃勃的雄心,在他心中有一個從未公開過的跨度三十年的長期規(guī)劃。 第一個十年就是讓大漢的水軍從內(nèi)陸走向海洋,逐步熟悉周邊的海況,制造出適合遠洋的艦只,然后兵分兩路,一路北上控制日本,一路南下控制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諸島。在劉欣印象中,這些島嶼或者無人居住,或者都是一些沒有開化的原始部落,并不難對付。 第二個十年就是建造更大的海船,讓水軍可以走得更遠,順著海岸線一路南下,繞過印度次大陸抵達非洲,然后繼續(xù)前進,直至轉(zhuǎn)過整個非洲,進入地中海。 第三個十年的目標就是組織艦隊遠赴大洋洲和美洲。這應該算得上是一次極大的冒險,前程未卜,但是一旦成功,收獲也是十分巨大的。且不說大洋洲、美洲廣袤的土地將納入大漢的版圖,單是澳洲的優(yōu)質(zhì)鐵礦,美洲的玉米、辣椒、番茄這些作物,就足夠讓劉欣為之興奮的。 這三個十年規(guī)劃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的。第一個十年規(guī)劃是發(fā)展遠洋能力,打造真正的海軍。第二個十年規(guī)劃則是開辟海上絲綢之路,只有民間自發(fā)的海上船隊多了,那些新開辟的領(lǐng)地才不會孤懸海外,才會與大陸保持長久而密切的聯(lián)系。而第三個十年則是為大漢王朝數(shù)百年甚至上千年后的發(fā)展,先奠定一個照實的基礎(chǔ)。 其實,第一個十年規(guī)劃的目標已經(jīng)接近完成。水軍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遠洋能力,如果不是發(fā)生了卡拉卡拉大肆屠殺漢商的事情,劉欣已經(jīng)準備組織艦隊攻打日本和呂宋了。大漢王朝雖然富有,但也沒有能力同時支持兩場戰(zhàn)爭,劉欣也只得將這件事放一放,集中力量來對付強悍的大秦。 當兩萬多名漢商在大秦帝國慘遭屠戮的事情傳遍大江南北的時候,水軍將士們同樣也是無比憤慨。尤其是水軍都督甘寧和副都督周泰,多少年都沒有痛痛快快地打過一仗了,聽說劉欣正在準備西征,寧可召募那些曹cao和袁紹手下的舊軍上陣,也沒有水軍什么事,頓時就憋不住了,當即派遣蔣欽來向劉欣請愿。 蔣欽也是憋了一肚子的火,帶了幾名親兵日夜兼程趕到了長安,卻被告知劉欣已經(jīng)出發(fā)多日。蔣欽不肯耽擱,快馬加鞭,一路追到了烏孜別里要塞,居然只比劉欣晚到了一天。 “胡鬧!”劉欣生氣地說道,“從長安到大秦,其間除了草原就是沙漠,水軍有何用武之地?你回去告訴甘寧和周泰,讓他們好好訓練,朕自有用他們之處!” 蔣欽見劉欣拒絕了自己的請命,焦急地說道:“陛下,這是水軍全體將士的一致請求,望陛下……” 劉欣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沉聲說道:“你想抗旨不成?” 雖說劉欣將大部分權(quán)力都分給了內(nèi)閣和六部,但是軍隊的控制權(quán)他仍然牢牢地握在手中,對于軍中將士的任免、升職和處分,都必須由劉欣親自簽署命令。劉欣也只有在面對軍隊將士時,才會要求他們令行禁止,不得違抗,保證自己的絕對權(quán)威。至于普通臣民,劉欣反而會鼓勵他們發(fā)表不同看法,甚至對自己已經(jīng)頒布的圣旨提出反對意見。用劉欣的話來說,這就叫做區(qū)別對待,是強權(quán)與民主的統(tǒng)一。 蔣欽是草莽出身,性格粗獷,不擅言辭,看到劉欣發(fā)怒,頓時愣在那里,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沮授在一旁看到,笑著安撫道:“其實此次西征,本來也有機會讓你們水軍一展所長。大秦帝國的疆土圍繞著一片大海,只可惜你們的戰(zhàn)艦開不到那里,如果等待就地將造船,恐怕戰(zhàn)事已經(jīng)結(jié)束了……” “等等!”劉欣忽然心頭一動,擺手說道,“蔣欽,朕有一件重任交給你們水軍,兇險無比。你回去告訴甘寧、周泰,挑選一支艦隊,順著海岸線一直向西南方向前進,最終會抵達一片大陸。那里盡是蠻荒之地,當?shù)氐拇迕袢忝嬔?,膚色如炭,這里叫做非洲。順著非洲的海岸線繞上一周,最終就可以到達大秦的后方!” 眾人皆吃驚地問道:“陛下如何知道這里?” 劉欣故作神秘地說道:“天機不可泄露。” 沮授笑了起來:“一定又是金甲神人托夢給陛下了?!?/br> 其實,劉欣根本就沒有指望水軍能夠在戰(zhàn)事結(jié)束前抵達大秦,畢竟那是一條陌生的海上航線,他對大漢水軍的航海能力也不甚了了,之所以派水軍去偷襲大秦的背后,只是利用水軍將士們迸發(fā)出來的血性,將第二個十年規(guī)劃提前實施而已。在原先的規(guī)劃中,劉欣是打算讓水軍帶著商船同時出發(fā)的,但現(xiàn)在卻不行了,只能讓水軍將士去當個探路先鋒了。 交代了水軍的事情,劉欣召集三軍,大聲說道:“將士們,大宛國背棄盟約,助紂為虐,是可忍孰不可忍!朕要先討大宛,再征大秦,以儆效尤。將士們,提起精神來,咱們連夜出發(fā),趕到貴山城吃早飯去!” “殺!殺!殺!”三軍齊聲吶喊,直震云霄。 此時,在貴山城下,徐晃已經(jīng)親自擂響了戰(zhàn)鼓。約定的一個時辰期限已到,貴山城中卻沒有一絲想要投降的動靜。而后續(xù)的步兵大隊已經(jīng)趕來,投石機、云梯、沖車等攻城器械盡皆齊備。徐晃可不會行婦人之仁,攻城戰(zhàn)立即打響。 “轟隆轟隆”的巨響聲中,數(shù)不清的石塊夾雜著尖利的嘯聲直撲貴山城。這一次,投石機是抵近攻擊,石雨不僅僅落在貴山城頭上,而是覆蓋了整個貴山外城。城頭上慘叫連連,躲在城里的人也難幸免。巨大的石塊從天而降,砸穿了屋頂,砸塌了房屋。一時間,城中的軍民死傷累累。 這還只是漢軍進攻的前奏,很快,石雨停止了。數(shù)百輛云梯和沖車在盾牌和弓弩的掩護,“吱咯吱咯”地推向貴山城。貴山城外沒有護城河,這些攻城器械可以直抵城下。 漢軍的云梯比貴山城的城墻還要高上一丈有余,云梯上的刁斗中,漢軍弓弩手們居高臨下,一**的箭雨潑灑在貴山城頭上。許多剛剛從投石機攻擊的驚魂中回過神來,提著弓箭想要阻攔漢軍進攻的大宛士兵,轉(zhuǎn)眼間便被射成了刺猬。實際上,云梯還帶有跳板,可以直接搭上城頭,不過現(xiàn)在已經(jīng)用不著了,因為漢軍的沖車經(jīng)過了改良,不再只用于撞擊城門,而是城門連帶著城墻一起攻擊。 數(shù)十輛沖車一字排開,猛烈地撞擊著貴山城的外墻。貴山城的外墻大部分都是由夯土筑成,只有墻根處使用了少量青石。在漢軍沖車一下猛似一下的撞擊中,整個貴山城仿佛都開始顫抖了,守軍士兵們都是一片惶惶。 阿提刻雙手緊握著彎刀,匆匆走上城頭,拼命吆喝著,讓士兵們呆在各自的哨位。見到有畏畏縮縮的士兵,阿提刻毫不客氣,上去便是一刀。他雙眼通紅,已經(jīng)憤怒到了極點,就在一柱香之前,他剛剛得到噩耗,他的次子格爾忽傷重不治,已經(jīng)一命嗚呼了。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世界上沒有比這更加殘忍的事情了,他就算坐穩(wěn)了大宛王的位置又有何用! 忽然,阿提刻只覺得腳下一軟,接著便聽到驚天動地的一聲巨響,阿提刻的身子像秤砣一樣墜向地面。不等他驚呼出聲,數(shù)不清的夯土塊劈頭蓋臉地撲了下來。貴山城的城墻終于承受不了漢軍沖車的撞擊,轟然倒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