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7章
書迷正在閱讀:庶香門第、男神住在手機里、神級優(yōu)化技能、聽歌識美人[娛樂圈]、追妻100次,總裁老公太霸道、科技抽獎大亨、每天都想終結Alpha發(fā)小、偏刃、出柜后我撿了個死對頭、出道吧,帽子架
“這些地區(qū)關系重大,涉及到我大明方方面面,然而我大明朝廷在印度洋地區(qū)卻是并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來保證這里的安全,維護我大明的利益?!?/br> “臣聽聞,在東非地區(qū),有些藩國的日子并不是很好過,本地的那些土著仗著人多勢眾,時常都會進攻這些藩國。” “所以臣以為張公所言有理,我大明是有必要在紅海一帶駐扎一支軍隊用來保護我大明在這一帶地區(qū)的利益?!?/br> 李東陽也是站出來表示了支持,還順帶著提了下藩國這邊的日子并不是很好過的事情。 其實海外的藩國日子會不好過? 純粹就是扯淡。 這藩王在海外當起了土皇帝,小日子過的比在大明的時候舒服多了。 當然李東陽也并不是亂說,盡管非洲、天竺這邊的藩國、殖民地遍地開花,迅猛擴張,這些地區(qū)的本地土著也基本上都是戰(zhàn)五渣。 但還是有少數(shù)一些藩國的日子確實是不好過。 這些藩國一來藩王本身沒有什么經濟實力,沒有足夠的資金,自然而然藩國就發(fā)展困難。 其次就是沒有足夠的人員跟隨,最大的藩國寧國也不過才十幾萬大明人,一些小的藩國,可能僅僅只有幾千大明人,占著一小塊地方,人太少,本地的土著也是時不時會想著將大明人給趕出去,戰(zhàn)爭是時常都會發(fā)生的事情。 “嗯~”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 他當然是知道這些事情了。 藩王們在海外過的不好,第一個想到的人肯定是弘治皇帝了。 弘治皇帝都已經不知道收到了多少藩王寫來的奏疏了,這些藩王一個個都向弘治皇帝哭訴,什么自己窮啊,海外占的地方鳥不拉屎的,沒有金礦也沒有銀礦,希望弘治皇帝能夠給點銀子給他們。 還有的說自己在海外被本地的土著欺負,好幾次都差點被土著給攻進城里們,所以希望弘治皇帝能夠派遣軍隊去幫助他們。 也有的說自己的藩國人口太少,希望弘治皇帝這邊能夠幫忙從大明這邊強制遷移一些人口到他們的藩國去。 總之就是一句話,這些藩王出海建立藩國之后,他們更讓弘治皇帝不省心了,以前在大明的時候,也就是哭窮,要銀子、要鹽引、要地方稅收。 現(xiàn)在就不一樣了,一個個都是藩國的土皇帝了,要的就更多了。 偏偏弘治皇帝又是一個好家長,一向對于皇室都是很優(yōu)待的,故而也是沒少自討腰包支援下自己老朱家的兄弟。 現(xiàn)在再次提到了此事,弘治皇帝也是沉思起來。 將這些藩王弄到海外去建立藩國,去蠻荒之地過苦日子,本身來說自己都有些對不住這些宗親了。 偏偏在海外,這些藩王的日子還不算太好過。 這就更讓弘治皇帝覺得自己對不起老朱家的兄弟了。 堂堂老朱家的子孫,大明的王爺,豈能在海外受那些未開化的野蠻土著的氣? 自己這個皇帝無論如何也是有必要替他們出出氣,關鍵時刻幫一幫他們,畢竟都是皇室宗親,都是老朱家的子孫啊。 “是有必要派遣一支大軍常駐此地以維護我大明之利益!” 弘治皇帝沉吟一番之后,也是非常鄭重的說道。 不管是為了大明的利益,還是為了大明藩屬國的利益,又或者是為了自己在埃及運河上的利益,大明確實是有必要在這一帶地區(qū)彰顯自己的肌rou了。 “陛下圣明~” 劉健、李東陽、張懋、劉晉一聽,連忙拍馬屁說道。 “諸位愛卿覺得要派遣多少人常駐這里比較合適?” 弘治皇帝笑了笑,然后又問道。 “陛下,這一帶地區(qū)都是一些未開化的蠻夷之地,當?shù)赝林鴺O其的落后,戰(zhàn)斗力低下,也只有阿拉伯半島上面的阿拉伯人具有不錯的戰(zhàn)斗力。” “所以臣以為不需要派遣太多的軍隊,只需要派遣兩萬陸軍,三千海軍駐守這些地區(qū)就足夠了?!?/br> “將大軍駐守在木骨都束北面的紅海出海口這里,上可震懾紅海地區(qū)的賊寇,下可往東非地區(qū)支援諸藩國和殖民地。” “往東還可以前往天竺,支援天竺地區(qū)的藩國,往北還可以對波斯灣地區(qū)的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形成威懾?!?/br> 劉晉想了想也是提議道。 現(xiàn)在大明的軍隊別看有上百萬,但是真的分布的很廣,主要是大明的地盤太大了,沒辦法,也只能夠這樣。 不過分出兩萬多人駐守到這里,也是完全沒有什么問題。 第1165章 埃及運河上市 關于埃及運河的諸多事情也都是已經部署完畢了,接下來就到了埃及運河上市募集資金,然后開始動工修建埃及運河了。 為了此事,劉晉、張懋、朱厚照也是一直留在了天津這邊,開始進行了一番運籌。 “賣報~賣報!” “大明欲在埃及地區(qū)修建一條運河貫通地中海和紅海,取名埃及運河?!?/br> “埃及運河一旦修通,以后往來歐洲將會變的更加的便捷、安全?!?/br> “賣報~賣報~” “股市持續(xù)火爆,京津鐵路股票突破四十兩銀子,長蘆鹽場股價上漲到三十五塊!” “棉花價值持續(xù)暴跌,天竺地區(qū)的棉花產量暴增~” 伴隨著報童的陣陣吆喝聲,原本因為寒冷而人影稀疏的大街小巷一下子就活了過來,大量的人從一個個角落里面涌出來,聚集到報童的身邊,購買今天的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