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6章
書迷正在閱讀:庶香門第、男神住在手機里、神級優(yōu)化技能、聽歌識美人[娛樂圈]、追妻100次,總裁老公太霸道、科技抽獎大亨、每天都想終結(jié)Alpha發(fā)小、偏刃、出柜后我撿了個死對頭、出道吧,帽子架
“陛下和朝中諸公理應(yīng)為天下臣民做表率,勤于政務(wù),勵精圖進,開創(chuàng)我大明之盛世?!?/br> “正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朝是我大明君臣處理國家大事最為重要的制度,君臣理應(yīng)重視早朝,重視國家大事?!?/br> “將早朝推遲到巳時,都已經(jīng)日上三竿,很多重要而緊急的國家大事都無法在第一時間內(nèi)得到處理?!?/br> “定期的休沐,這是在告訴天下人,大明的君臣非常懶惰,天下人必然會紛紛效仿,到時候,到了休沐的時候,我大明的工廠、作坊、商店等等紛紛休沐,整個大明豈不是亂了套?” 陳錦越說越激動,仿佛劉晉所提出的政策會導(dǎo)致大明民不聊生,會導(dǎo)致大明烽火四起,讓天下臣民水生火熱一般。 劉晉聽著陳錦的話,整個 人都面無表情,陷入了沉思之中。 御史言官還從未有那個朝代像明朝這樣喪心病狂。 明明是一個好好的制度,硬是讓一個五品的言官給說成了禍國殃民的政策,甚至于極有可能因此導(dǎo)致這個政策無法實行。 毫無疑問,這對于大明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這些御史言官們天天吃飽了撐著沒事做,專門盯著朝野上下的君臣、大小事情,無論是什么事情,這些御史言官都要出來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 大搞基建,這本來是好事,道路通了,方便了往來和貨物運輸,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但是這些御史言官也要攻訐一番,說什么修筑道路、橋梁會侵占良田,還說什么交通便捷了之后,商人經(jīng)商變的容易會導(dǎo)致商人得勢,人口流動變動,不利于管理等等。 大規(guī)模往外移民對于大明來說也是好事,不僅僅可以緩解大明本土人口和土地的矛盾,還可以鞏固大明新獲得的疆土。 但是這些御史言官同樣會站出來表示反對,說什么大規(guī)模移民這是暴秦之政,讓人遠離故土、骨rou分離,遷移到遙遠的地方,又人生地不熟,是非常殘忍。 還說什么大明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對外大肆殺戮,不是上國所為,身為泱泱大國,理應(yīng)對外和睦、友好,以仁義道德威服天下,而不是靠武力來征服四方,要知道自古以來好戰(zhàn)必亡。 總之,不管是什么事情,這些御史言官都會出來攪屎,再好的政策到了他們的嘴里也能夠挑出毛病了,雞蛋里面挑骨頭,這幾乎是他們的必修本領(lǐng)了。 “也就是弘治皇帝在,再加上朝中這些內(nèi)閣大臣、六部尚書之類的都算是正直之人,如果是像明末的時候,黨爭嚴重的話,這御史言官就是他們彼此攻訐的武器了。”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恐怕任何朝政都沒有辦法執(zhí)行下去,因為無論是哪一方提出來的建議和政策,都必然會遭到另外一方的反對,而御史言官因為品級低,無論是那一方都有人可以輕易的進入,都擁有了攻訐對方的手段?!?/br> “縱然是有一方掌握了大權(quán),但是在這個制度之下,也是要受這些御史言官的制約。” “朱元璋啊朱元璋,你真是厲害,想出了這樣的以小制大的政策,但卻是沒有想到,這個御史言官會導(dǎo)致大明朝政的癱瘓?!?/br> “一個朝廷,如果什么政策都做不出來,陷入了無窮無盡的黨爭,互相攻訐的話,那就離滅亡不遠了?!?/br> 劉晉心里面也是忍不住感嘆起來。 不得不說,朱元璋這個政策對皇權(quán)是極為有利的,縱觀整個明朝,無論是大臣還是宦官都沒有對皇權(quán)構(gòu)成根本性的威脅。 明朝的宦官雖然牛氣的很,但是要說和唐朝默契動不動就殺皇帝的宦官比起來,不知道差了多少,縱然是號稱九千歲的魏忠賢,也是輕易被皇帝給換掉。 還有明朝的大臣,即便是再牛氣的大臣,也都不是權(quán)臣,皇帝有很多辦法可以換掉。 這一系列制度都是老朱所制定的,好處是皇權(quán)穩(wěn)固,不用擔(dān)心外戚、官宦、權(quán)臣、封疆大吏之類的。 但是壞處也很明顯,軍戶制度導(dǎo)致軍力衰弱,被四周鄰居欺辱,以小制大的一套制度導(dǎo)致了明朝黨爭嚴重,惡心的早朝制度導(dǎo)致了明朝的皇帝不喜歡上早朝……有太多、太多的弊端也是慢慢的顯現(xiàn)出來,并且開始集中爆發(fā)起來。 最終導(dǎo)致了明朝的滅亡,導(dǎo)致了泱泱華夏最終被異族統(tǒng)治,可以說,這也是有著歷史的必然性。 當(dāng)然了,此時此刻,不僅僅是劉晉對這個陳錦極其的厭惡,弘治皇帝、朝中的大臣也是如此。 弘治皇帝的臉色都變的難看起來,說實話,改早朝制度,最受益的自然還是大臣們,他這個皇帝其實都是無所謂的態(tài)度。 反正皇帝又不用每天起那么早,也不用忍受風(fēng)吹雨淋等等之類的,只需要在皇宮里面到點去上早朝就可以了。 弘治皇帝是一個好皇帝,再加上劉晉的一番話,他才愿意支持改一改這個早朝制度的,不然要是隨便換一個皇帝,你試試看? 現(xiàn)在好了,這個陳錦一來就給自己扣上一個不孝的大帽子,這個帽子可不是一般的帽子。 當(dāng)皇帝的自古以來不管如何都會豎立自己孝順的形容,孝在這片古老的土地可是極其重要的東西,當(dāng)皇帝的也是要時刻遵循。 劉健、李東陽、謝遷、張懋等大臣的臉色也不好看,這都已經(jīng)大冬天了,大家都等著改制度之后可以在家里面多睡一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