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書迷正在閱讀:庶香門第、男神住在手機里、神級優(yōu)化技能、聽歌識美人[娛樂圈]、追妻100次,總裁老公太霸道、科技抽獎大亨、每天都想終結Alpha發(fā)小、偏刃、出柜后我撿了個死對頭、出道吧,帽子架
一半的土地種甘蔗,一半的土地種水稻。 甘蔗可以用來賣錢,水稻可以用來養(yǎng)活自己的奴隸,多余的還可以賣掉。 得益于這里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不管是水稻還是甘蔗,都可以一年多熟,產量非常大,質量也非常好,利用越來越便捷的海運,大量銷往大明各地。 “以前都說大明之外的地方是蠻夷之地,瘴氣橫生,真正來到了南洋之后才知道這里簡直就是天堂?!?/br> 騎在馬上,行走在小小的水泥路上面,這水泥路是這里的種植園主自己出資修建的,并不寬,也鋪的不厚,主要是為了方便自己運輸甘蔗和水稻。 南洋這地方,降水量非常大,如果不修水泥路的話,道路會非常的泥濘,不利于往來交通。 已經五十多歲的李茂林一邊看也是一邊感嘆。 沒有來南洋之前,他和大部分的大明人一樣,都覺得大明才是最好的,大明之外的世界都是蠻夷之地,瘴氣橫生,根本就不是人生活的地方。 真正來到了南洋為官,在這里待久,他就知道,南洋比起大明來,各個方面都要好很多。 這里的土地肥沃,降雨充足,光熱充沛,種植水稻、甘蔗都非常合適,一年可以三熟,兩年可以做到七熟,產量極高。 這里一年四季都非常的溫暖,即便是冬天都和夏天差不多,根本就不用擔心寒冷的事情。 在這樣的地方,簡直就是天堂一樣。 在大明的時候,他看過了太多、太多的饑餓和貧窮,很多窮苦人家,一年到尾辛辛苦苦,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 要是遇到了災荒之年,那只能夠賣兒賣女來活下去,有時候甚至于連賣兒賣女都活不下去,樹皮都吃光,易子而食。 這絕對不是假的,而是真實存在于大明的事情。 可是在南洋這里呢,人人都吃得飽,頓頓吃得飽,連種植園主的奴隸們都能夠一日三餐,頓頓白米飯,還有油煎海魚吃,這日子相差非常遠。 他仔細的思考過這個問題。 為什么大明人勤勞卻總是吃不飽飯,穿不暖衣? 現(xiàn)在看來,主要的原因還是地理條件的原因,南洋這邊的地理條件太好了,一年三熟,兩年七熟之下,這產量實在是太大了。 即便是用很少的面積去種植水稻,南洋這邊的糧食依然吃不完,都有大量的糧食運到大明各地去出售。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啊,只有出去多走一走,多看一看才能夠真正的長見識?!?/br> 李茂林忍不住感嘆起來。 見識了南洋的富饒和肥沃,他也是經常寫信回自己的家鄉(xiāng),讓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都移民到南洋這邊來。 在他管轄的丹河城這里就有大量從他家鄉(xiāng)移民到南洋這里的人,他這一次要去拜訪的人正是他的一個好友。 “老秦,老秦~” 剛剛才到好友的種植園這里,李茂林都忍不住吼了起來,遠遠的能夠看到這片種植園當中有十幾個奴隸在撕甘蔗葉。 “哈哈,老李~” 很快,有人聽到了李茂林的聲音就從甘蔗林里面走了出來,這人叫秦巖,也已經五十多歲了,是一個秀才。 以前和李茂林是同窗,兩人考科舉也是考了一輩子,李茂林雖然考上了舉人,但是一直考不上進士,沒有官做。 去年年底的時候朝廷需要大量官員,他正好趕上了這一波福利,所以也是來南洋這里當了這個丹河城的縣令。 秦巖因為收到了李茂林的書信,所以也是舉家遷移到了南洋這邊。 朝廷因為鼓勵移民南洋地區(qū),所以也是給予了優(yōu)惠的政策,一個人能夠獎勵幾十畝田地,這秦巖一家老少遷移過來,單單是獎勵的田地都有上千畝,所以也是建立一個種植園,一家人都忙不過來,又陸陸續(xù)續(xù)的買了十幾個奴隸。 “怎么樣?” “這一次的收成應該不錯吧?” 和秦巖行走在他的種植園里面,李茂林也是笑著問道。 “很不錯~” 秦巖也是笑著點點頭直言道,李茂林沒有騙他,南洋這邊確實是非常好。 他原本就是一個窮秀才,家里面窮的很,在大明這邊一家老少連吃飯都是問題,來到南洋之后,這一下子就翻身了。 不僅僅有上千畝的廣袤土地,而且靠著種植甘蔗,迅速的發(fā)家致富起來,不僅僅在這里蓋起了大大的宅院,而且還買了十幾個奴隸,這小日子過的,簡直不要太舒服。 一家老少幾十口人過的舒舒服服,他大兒子在這里幫忙打理種植園,老二去學習航海了,老三則是和人去探礦、采礦了,老四則是去經商了,連孫子們也都全部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有的讀書考科舉,有的經商做生意,還有的去出海當海員等等。 要是以前,一家老少基本上都是被困在土地上,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到尾辛辛苦苦的累死累活,到頭來連幾頓飽飯都吃不上。 “等這一茬甘蔗收完之后,我準備再買幾十個奴隸,買幾頭牛來,將剩下的那些土地也給種植起來,另外再多開荒,準備種植一些橡膠來,聽說天津遠洋貿易行麾下的種植園在大規(guī)模的種植這東西?!?/br> “據(jù)說這東西需要七八年才能成熟,但是未來會非常的賺錢,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劉公子麾下的種植園,一向都是最會賺錢的,他們從來不種甘蔗,也不種水稻,都是種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