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書迷正在閱讀:庶香門第、男神住在手機里、神級優(yōu)化技能、聽歌識美人[娛樂圈]、追妻100次,總裁老公太霸道、科技抽獎大亨、每天都想終結(jié)Alpha發(fā)小、偏刃、出柜后我撿了個死對頭、出道吧,帽子架
所以可以估計,明年造船廠的營收可以超過千萬兩白銀,而且明年造船廠還會繼續(xù)擴大規(guī)模,因為現(xiàn)在的訂單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造船廠現(xiàn)在的產(chǎn)能都已經(jīng)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了。 天津港口全年的營收額也有一百多萬兩白銀,和前面比起來,根本就是小意思了,但是天津港口的增長非常迅猛,因為船只越來越多,不單單是漁船、海船,南方這邊過來貨船等等也都會選擇在天津港口停泊。 天津港口這邊就是靠著收停泊費和服務費就大賺特賺。 天津水泥廠的營收也有二百多萬兩,但是利潤率比較低,因為水泥的競爭比較激烈,市場上大大小小的水泥廠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幾百家,雖然市場需求量很大,但是難免會形成一個競爭,所以利潤率比較,算下來一年的利潤僅僅只有八十萬兩白銀。 看到這里,朱厚照就顯得有些無聊,完全沒有玻璃廠的生意刺激,但他也知道,這些生意和買賣才是正常的買賣,任何太過暴利的東西必然會引來更多的人進入,然后讓這個行業(yè)的利潤趨于普通。 其實算下來,這些買賣的利潤都還是相當不錯的,而且增長極為迅猛,發(fā)展快速,都是下金蛋的母雞,未來有著很大的潛力。 “哈哈,天津地產(chǎn)不錯,不錯~” 很快,當朱厚照看到天津地產(chǎn)的賬本時,又忍不住笑著瞇起了眼睛。 天津地產(chǎn)主要做的就是房地產(chǎn),當初一個月亮灣小區(qū)硬生生的賣到了七十萬多萬兩白銀,接下來,天津地產(chǎn)也是接連推出了好幾個樓盤,全年的營業(yè)額超過了四百萬兩白銀,而且其中的利潤非常驚人,竟然超過三百萬兩。 這其中主要是因為大量的運用水泥建房,非常的快速,高效,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因為當初劉晉和朱厚照在天津這邊拿地非常的便宜。 去天津的時候帶著幾百萬兩銀子,劉晉可是大筆、大筆的買地,大部分的銀子幾乎都是砸進了買地當中。 當時天津這邊的人都以為劉晉是傻子,靠海邊的地有什么用? 不能用來種莊家的地都是荒地,都是沒用地,所以當時劉晉以極其便宜的價格幾乎橫掃天津沿海地區(qū)的土地。 現(xiàn)在這些地隨著天津港口、造船廠和水泥廠等等的迅猛發(fā)展,也是開始急速的增值,劉晉搞個地產(chǎn),隨便建點房子什么的,也是賺的盆滿缽滿。 而且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些有眼光的人想要找劉晉買地,但劉晉豈會將自己手中的土地輕易的賣出去,留著慢慢的搞房地產(chǎn)不香嗎? “殿下,現(xiàn)在知道為什么要在京城這邊大規(guī)模的買地了吧?” 劉晉笑了笑說道。 “知道,知道~什么時候我們在京城這邊也搞幾個月亮灣小區(qū)?” “到時候,一棟房子不賣幾千兩銀子,我就不姓朱~” 朱厚照瞇著小眼睛,猶如小雞吃米一般頻頻點頭,一想到如果在京城這邊也搞房地產(chǎn)的話,頓時整個人都來精神了。 “咳咳~” 劉晉一聽,笑的都忍不住咳嗦起來,果然財帛動人心啊,你好歹也是大明的太子殿下,能不能注意下自己的吃相。 “嘻嘻~賬本我看完了,就這樣吧,老劉,我手里面還有幾百萬兩銀子,你看還有什么發(fā)財?shù)捻椖繘]有?” “這銀子留在倉庫里面根本就沒有什么用,還是拿去投資,銀子生銀子比較好?!?/br> 朱厚照笑了笑,將賬本一放,眼珠子一轉(zhuǎn),笑了笑問道。 “過完年再說吧,我還要準備春闈呢~” 劉晉想了想說道。 “對哦,過完年馬上就春闈了,不過對于老劉你來說,應該沒有什么難度吧?” 朱厚照一聽,想了想也是點點頭說道。 “依我看啊,老劉你就不要去考什么科舉了,你的本事應該是賺錢,趕緊替我賺錢就行了,等我當皇帝的時候,直接給你個內(nèi)閣首輔當當?!?/br> “……” 劉晉頓時無語,也不知道弘治皇帝聽到了會不會現(xiàn)在就被氣死。 第325章 被發(fā)現(xiàn)了 送走了朱厚照,劉晉也是默默的盤算起來。 “朱厚照手里面還有幾百萬兩銀子,看來還是要想個辦法將他手中的銀子花出去才行,這銀子放在地窖里面就是一個硬邦邦的疙瘩,只有放到市場上面流通才能夠產(chǎn)生價值。” “搞紡織肯定要帶上他,珍妮紡紗機一出,必然會讓無數(shù)的普通老百姓失去一個收入來源,到時候朝廷上肯定會有人攻訐的?!?/br> “嗯,還得要帶上弘治皇帝,再加上老張他們,讓他們來一起分擔點壓力?!?/br> “至少搞搞紡織的話,還很難花掉那么多銀子,是不是可以來修路,學一學后世,收路費?” 想到這里,劉晉也是拿出了大明的堪輿圖,仔細的看起來,準備找一條最有價值的路線先試試水。 搞基建這個東西,歷來都是非常耗費資金的,盡管回報比較緩慢,但卻是能夠大大的拉動內(nèi)需。 “就先修一條南北方向的水泥路再說,從天津修到山東,再從山東修到安徽。” 很快,劉晉就在地圖上劃出了一條線,沿著京杭大運河畫的線。 “這水泥廠都在不斷的擴張,不找點銷路怎么行?!?/br> 畫完這條線,劉晉也是笑了笑,一舉多得啊。 水泥雖然已經(jīng)在大明這邊大規(guī)模的使用了,但是因為朝廷沒錢,所以直到現(xiàn)在,整個大明的水泥馬路也僅僅只有京津線這一條,在其它的地方上面,至今還是破爛的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