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書迷正在閱讀:庶香門第、男神住在手機里、神級優(yōu)化技能、聽歌識美人[娛樂圈]、追妻100次,總裁老公太霸道、科技抽獎大亨、每天都想終結Alpha發(fā)小、偏刃、出柜后我撿了個死對頭、出道吧,帽子架
李繼業(yè)很是自信的示意大家隨便看,聽到李繼業(yè)的話,旁邊有鹽工也是用鏟子將雪白的鹽鏟了上來,眾人一個個趕緊上進抓起一把鹽仔細的看起來。 “好鹽~絕對是上等的好鹽?!?/br> “顏色雪白,顆粒細膩,沒有任何的苦澀味,這竟然是海鹽曬出來的!” 有識貨的人一下子就點出來了這鹽的優(yōu)點,接著也是震驚不已。 海鹽是什么樣的,他們再清楚不過了,顏色偏黃,成團、成塊,味道也是非常的苦澀,吃起來很差。 所以只要條件稍微好一些的人家都不會去買海鹽,大家都會買山西的池鹽、四川的井鹽,最好的青鹽那更大戶人家的標配。 現在卻是沒有想到,這長蘆鹽場曬出來的鹽竟然顏色雪白、顆粒細膩,這鹽的味道也是相當的純正,根本就不像是海鹽。 “哈哈,我們長蘆鹽場出來的鹽自然是最上等的鹽,大家請跟我來?!?/br> 李繼業(yè)高興的笑了起來,接著帶著眾人來到一處專門對方鹽的地方,一座小山一般的鹽堆放在一起,這里已經聚集了眾多的商人,大家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鹽,一個個都張大了自己的眼睛。 “諸位,大家看到眼前的鹽山了嗎?” “這僅僅只是我們長蘆鹽場這一小塊區(qū)域一天的產鹽量而已,我們長蘆鹽場將這條海岸線上幾十公里的地區(qū)全部都買了下來,建成了鹽田,所以大家對于我們長蘆鹽場的產鹽量應該有足夠的信心了吧?” “現在僅僅只是冬天,要是到了夏天的時候,我們長蘆鹽場的產鹽量還會暴增,所以大家就不要擔心我們鹽場的產量?!?/br> “我們長蘆鹽場不僅僅產量高,質量是最上等的鹽,而且我們長蘆鹽場的鹽價格也將會是所有鹽當中最便宜的?!?/br> “如果有興趣成為我們長蘆鹽場經銷商的朋友,大家都可以來詳細的咨詢下我們長蘆鹽場的銷售規(guī)章。” 鹽山旁邊,長蘆鹽場的管事拿著鐵皮喇叭向過來的商人大聲的介紹起來。 “劉公子就是劉公子~” “我原先還覺得沒有人能夠再繳了兩百萬兩白銀之后還能夠賺錢,但是現在,我算是明白了,兩百萬兩白銀算什么,在這金山銀山的面前都是小意思了。” 從頭到尾,張?zhí)旌蓝紵o比的震撼。 他做私鹽的販賣,鹽見多了,也是去過朝廷官辦鹽場里面看過的,朝廷官辦的鹽場,簡直可以用地獄來形容。 里面的灶戶幾乎都是機器,衣著破爛、食不果腹,一天到晚都圍著一個灶臺在哪里煮鹽,鹽場的灶戶窮苦無比,但是鹽場管理的官吏一個個都富的流油,做鹽買賣的商人更是富可敵國。 原本他以為這長蘆鹽場也是如此,這劉晉也好,國公也罷,甚至于天子、太子也好,他們都是要賺錢的,不然為何白白的丟兩百萬兩白銀給朝廷。 所以原本他以為這長蘆鹽場也是應該是數不清的灶臺排列,伴隨著滾滾的濃煙才能夠煮出成山一般的鹽出來。 可是誰知道在這長蘆鹽場竟然看不到任何的灶臺,也看不到煮鹽的灶戶,他們竟然是曬鹽,關鍵是這曬出來的鹽產量如此之高,質量還都是最上等的。 眼前連綿一片的鹽田,在他的眼里面哪里是鹽田啊,這是金田和銀田,時時刻刻都在產出這白花花的銀子啊。 這長蘆鹽場雖然前提的投資大,每年還要繳納兩百萬兩白銀,但是這出鹽的效率實在是太可怕了。 鹽田建好,引海水進去,剩下就可以等著收錢了,連雇傭的人手都可以很少,不像朝廷的鹽場都是灶戶在哪里日夜不停的煮鹽,耗費人力,產量又低,關鍵是還消耗大量的柴火。 當然此時不單單張?zhí)旌朗侨绱讼耄恳粋€看到眼前鹽山的人都是如此想的,眼前連綿到盡頭的鹽田,它就是一座座金山、銀山。 參觀完了鹽田,眾人再次回到了招待大廳這里,再也沒有人懷疑這里的產量了,現在冬天,這產量都已經如此的恐怖了,要是等到夏天,氣溫高、日照充足的時候,這產量將會何等恐怖,恐怕到了那個時候,大家要多少鹽都有多少鹽了。 “李先生,不知道你們這里的鹽怎么賣?” “是啊,是啊,這鹽怎么賣?” 很快,李繼業(yè)帶著長蘆鹽場的眾管事再次出現在大家的面前,他一出現,早就已經等不及的眾人也是連忙開口問道。 “我們長蘆鹽場的鹽執(zhí)行經銷商制度,我想很多做水泥生意的朋友對這個制度肯定不陌生,但這里我還是要解釋下什么是經銷商制度?!?/br> 李繼業(yè)看了看眾人,笑了笑開始介紹起長蘆鹽場的經銷制度來,采取的制度和水泥廠這邊的銷售制度是一樣的。 那就是一個府、一個縣只招幾個經銷商,經銷商需要根據長蘆鹽場這邊制定的價格和銷售策略來銷售長蘆鹽場的鹽,不能私自制定價格,也不能串貨等等。 這個銷售制度是后世很多企業(yè)都普遍采用的制度,這個制度的好處就是可以將經銷商牢牢的綁定在自己的銷售體系當中,當然更重要的是能夠掌握終端銷售的價格,同樣也是可以將鹽場的利益最大化。 當初劉晉也是向弘治皇帝這邊承諾過,鹽場的鹽不僅僅質量要好,還要賺到錢,更是要比市場上的鹽便宜。 這也就意味著劉晉必須對整個銷售鏈有掌控力,能夠隨時隨地的調整鹽的銷售價格,也就只能采用這樣的銷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