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班里的民族大團結(jié)
學(xué)校里來了省民族博物館及區(qū)民宗局的“客人”,局長、館長不僅對學(xué)校全體師生致以了誠摯的問候和祝福,還分別為學(xué)校頒發(fā)了“民族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區(qū)民族團結(jié)進步創(chuàng)建學(xué)校示范點”牌匾。 學(xué)校與省民族博物館進行簽約,將開啟了“校館合作”,開展形式多樣的學(xué)生活動,在孩子們心底撒下“民族團結(jié)種子”。 學(xué)校還要組織舉行一個“校園民族文化匯演”,要求各班組織少數(shù)民族學(xué)生積極準備,拿出有民族特色的才藝來。 回到班級,雷老師神采奕奕的告訴同學(xué)們,“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民族是和諧團結(jié)友愛的一家?!?/br> 說到少數(shù)民族,全班同學(xué)投向了以前是在農(nóng)村小學(xué)就讀,因為父母進城務(wù)工,進了實驗二小的馮顯博和張元花,他們倆是苗族。 “我們實驗二小每年都會組織各路文藝人才社團表演,比如開場氣勢磅礴軍樂隊演奏、古典吉他彈唱《梔子花開》、酣暢淋漓的斗牛舞…… 而這次,是以我們少數(shù)民族為代表,但是,這些民族表演需要大家知道淵源,馮顯博,張元花,你們可以說說你們自己民族嗎?”雷老師和同學(xué)們期望的眼神看著他倆。 在班上從學(xué)習(xí)落后生到大進步,主要得到學(xué)習(xí)委員王禮齊幫助的馮顯博站起來。 “從小爺爺就告訴我,我們苗族的祖先是蚩尤,幾千年前,與黃帝的炎黃部落逐鹿大戰(zhàn),戰(zhàn)敗落被迫舉族從當時的中原之中心直米米力向南方遷徙,也讓我們苗族千年來顛沛流離,多次遷徙,遠走人煙稀少的涼山高寒處…… 我mama哼唱祖輩留下的歌,唱道:太陽出來普照大地,扶老攜兒朝前。 舊社會,我們苗人們的茅棚一次次被燒毀,親人一次次遭到殺戮;來到我們貴州高原,高寒苦涼,為適應(yīng)環(huán)境,我們用銀殺毒消炎;養(yǎng)牛耕種,牛角梳梳頭;朱砂辟邪。 我爺爺告訴我說,我們苗族要永遠感謝感恩黨,因為解放前,我們苗族還只能靠攆山狩獵度日,而且大都沒有戶口。 解放后,我們苗族才分得了土地,開始改變了在深山漂泊居無定所,從陰濕的深山老林里接出來,成立了新的聚族而居的村寨,我們苗族群體結(jié)束了四處飄泊,居無定所的歷史。 配上銀光閃閃的項圈,身穿絢麗多彩的服飾。色彩鮮明的蠟染繪成的紅白藍披肩上擺。 大山里竹子是天然的樂器原材料基地。有了大山里的竹子,芒筒是用優(yōu)質(zhì)竹干細細挖空制成, 制成大小幾種供大人小孩共用。根據(jù)芒筒的大小不同,全家男女老幼出動,芒筒這種樂器不但簡便且實用,而且有吉祥蘊意,幾乎每一個氣都有幾支芒筒。 苗家人世世代代都用它來陪伴生活,一看到它就想到快樂和吉祥的樂曲。 我們苗族佩戴出白花花的銀飾,將醇香米酒裝在牛角杯里給苗族敬酒舞中有一個顯著的俯身旋轉(zhuǎn)敬酒姿態(tài),不變的那個低身下俯,侍奉主人的舞姿,今天雖然演變成了歡樂的舞蹈。 一個布依族村落。這里的老百姓堅信,自己就是《三國演義》里所說的“藤甲兵”的后裔。據(jù)當?shù)厝说淖遄V記載,1800多年前,他們的祖先身穿“布調(diào)”(布依語,意為藤衣、藤甲),在原始森林里狩獵,同時,也依靠身上輕便的藤甲在防御外族侵擾的戰(zhàn)斗中取勝,過著富足安定的生活。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南征“七擒孟獲”時,孟獲為了對付蜀軍而求助的烏戈國國王兀突骨,正是如今生活在歪寨的布依族同胞的先祖。烏戈國的這些“藤甲兵”曾大勝諸葛亮,后中計被燒死在一個山谷里。未被燒死的“藤甲兵”輾轉(zhuǎn)遷徙,來到貴州大山深處,在今歪寨村一帶扎根。 “藤甲兵”帶來了制作藤甲的技術(shù),這門古老的技術(shù)至今仍被歪寨村民保留著。一套藤甲由頭盔、護肩、護胸、護臂、圍裙和盾牌組成。制作藤甲,要經(jīng)過采集、編制、浸油等工序,一般要用3個月的時間。 制作藤甲最難的環(huán)節(jié),是選藤這道工序。青藤生長在歪寨村四周的高山上,新藤不能用,只能選擇生長期在兩年以上的青藤。 為了保持藤甲的堅固性,藤梢也不能使用。青藤采集下山后,經(jīng)過修剪整理,需要用當?shù)靥禺a(chǎn)的草藥進行浸泡,達到防蟲防蛀的作用。如此反復(fù),經(jīng)過數(shù)月的日曬和晾干,青藤才能成為合格的材料,編制藤甲。 做好的藤甲,要用桐油反復(fù)浸泡數(shù)次才能使用,這樣,藤甲才能經(jīng)水不沉,刀箭皆不能入。如今,中國人民革命博物館、成都武侯祠等機構(gòu)都收藏著來自歪寨村的藤甲,向世人展示著我國古代藤制盔甲防御武器的歷史。 為“跳米花神”。演出的劇目有《封神演義》、《三國》、《薛剛反唐》、《四馬投唐》、《羅通掃北》等武戲。演出時,表演者將插著長長雉尾的面具(當?shù)厝朔Q之為“臉子”)仰戴在頭頂,臉罩黑紗———據(jù)說這是為了不擋住嘴巴,好讓唱聲傳出去,同時也方便觀眾站在高處往下觀看。表演者都是普通的農(nóng)民,戲裝是簡單的戰(zhàn)裙,一般分兩色。白色為正面人物,藍色為反面人物。表演者手拿短小木制兵器和扇子,在一鑼一鼓伴奏下,以高亢的聲調(diào)展開劇情。 據(jù)嘉靖《貴州通志》等文獻記載,至遲在明代中葉,貴州已有了儺的滑稽活動。但直到清初,才對地戲方有比較明確的記載??滴跏哪?公元1675年)《貴州通志》記載:“土人所在多有,蓋歷代之移民。在廣順、新貴、新添者……歲首則迎山魈,逐村屯以為儺,男子裝飾如社火,擊鼓以唱神歌……”??吹贸?,地戲是當年為排遣單調(diào)的軍旅生活而在大明帝國軍中廣為流行的娛樂。有關(guān)資料顯示,很久以前,屯堡人的地戲用具用的是真刀真槍,是為了讓久未打仗的屯軍保存斗志。 在地戲表演中,“臉子”是地戲最關(guān)鍵的道具,在屯堡,雕刻“臉子”的藝人有很高的地位。據(jù)說當?shù)氐窨獭澳樧印庇忻乃嚾耍谌藗冃哪恐?,他們身上的種種絕技有如神助,刻出的面具仿佛吹口氣就能活過來。 每次地戲演出開始前,是嚴肅的“開箱”儀式?!伴_箱”就是“請臉子”,是演出前舉行的一種祈神儀式———不要小瞧面具的身份,它們不能“拿”出來,而是要“請”出來。在屯堡人心中,每一個面具都代表一尊神,對面具的不敬,就是對神靈的不敬。請臉子前,必須將活公雞擺上神案:紅燭、豬頭、水果,加上盛滿白米、插著線香的小碗———這些供品逐一按規(guī)矩放在神案的不同位置。一面“帥”旗在院內(nèi)迎風(fēng)豎起,地戲表演者臉系戰(zhàn)裙、背扎靠旗,從屋內(nèi)小心地抬出一個古舊的木箱,“臉子”就裝在這里———底下還有一個特制的數(shù)寸裸體木雕小孩,專門用來鎮(zhèn)守箱底。 跳地戲的承頭人在木箱前焚香化紙,其余角色列隊站在兩邊。燒完紙錢,眾人對著木箱跪下叩首。隨后,承頭人開始念“請臉子”的口訣:“日吉時良,天地開張,吉日開箱,五世其昌。弟子今日開臉箱,虔誠奉請焚寶香,奉請紫微星下凡,福祿壽星到場。敬酒三奠,弟子開箱,一長地久,二久天長,三園結(jié)義,四劉封王,五虎上將,六畜成行,七星高照,八百壽誕,九神下界,十谷滿倉。”這也是當?shù)刈钣兴降男芯屏?,從一到十,每一句都與歷史和生活息息關(guān)照。 念畢,承頭人手端酒水祭奠眾神,然后拎起那雄雞,用刀割開雞喉,以雞血點木箱的各個部位,繼續(xù)一面念誦著最傳統(tǒng)最正宗請神令。隨后,承頭跳戲主帥開箱取出面具,逐一攤開在供桌上,焚香禮拜。神圣的面具這才戴上各自的額頭,并配以長長的野雞翎。 而“開箱”只是整個演出過程繁瑣儀式的一部分,接著,“眾將官”列隊走出小院,堵在門口的村童興奮地圍著地戲隊跳著、叫著。走在布局嚴整的小巷,提著木制刀槍,披掛齊整地地戲演員就像是當年巡邏于軍屯的帝國將士,一股肅殺之氣撲面而來。 一番周折,“眾將官”終于穿過了古鄉(xiāng)舊寨的各個角落,此時,寧靜的村寨里像是開了鍋,挈婦將雛,呼兒喚崽,熱鬧非凡。但戲還不能開打,因為還有一道程序沒有走完。鑼鼓聲中,兩名頭戴小童面具的漢子手持扇子、手帕走進場內(nèi),把人群分開,邊舞邊唱著一般人聽不懂的請神令……當?shù)厝朔Q“掃開場”。 侗族大歌,歌聲細膩悠揚,像大自然風(fēng)雨的呼吸,又如森林中百鳥的鳴叫。閉上眼睛唱著歌兒,仿佛看見了早晨的雨霧洗亮了青瓦,寨子里升起了炊煙,青青綠葉和清澈見底的小溪邊蟬兒與鳥兒在爭鳴……貴州凱里地區(qū)的小黃村,就是一個侗歌的海洋。 唱大歌不僅是從侗家人的愛好,更是他們的生活習(xí)性。侗族早先沒有文字,歌就是他們民族的歷史,他們從吃飯穿衣、穡稼家事到婚喪嫁娶,事事都有專門的歌。 實際上,侗族大歌就是一種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編創(chuàng)的一大特色,也是產(chǎn)生聲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內(nèi)容是歌唱自然、勞動、愛情以及人間友誼,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和諧之聲, 侗家人喜在風(fēng)雨橋和鼓樓下唱大歌。 風(fēng)雨橋是侗鄉(xiāng)的重要標志,橋上多彩繪文案。橋面覆以廊屋。廊屋之上有構(gòu)亭閣或鼓樓。小黃村就有這樣的一坐悠久的風(fēng)雨橋,橋屋上有鼓樓三座,中間一座為宏,為五重檐四角攢尖頂,兩端為三重檐歇山頂。橋樓中彩繪侗俗吹笙踩堂、琵琶彈唱、行歇坐月、侗姑織錦、雙牛角斗,激流放排諸圖,琳瑯滿面。整坐風(fēng)雨橋全系杉木構(gòu)造,榫頭銜接,無一釘一鉚,工藝精湛。 風(fēng)雨橋下,我聽到了侗家人唱起那首我最喜歡的“嘎細王”的大歌,歌里唱道:“二月初春到小黃,聽見蟬蟲在哭娘,蟬蟲哭娘在那楓樹上,才知老了姑娘老了郎。啊,好好想想,男子成家立業(yè)就丟了手中的笛子,姑娘當了mama就會把手上的刺繡忘…… 沿著小黃村高高低低的小路,溪水潺潺。放眼望去,高天白云下是蔥翠的古楠樹。古楠樹的旁邊四根粗大大木柱沖天而起,旁邊配以多根小立柱,往上的飛檐和斗拱,就是形如寶塔,尤如碧波一桅,清秀絕麗的侗寨鼓樓。 這座鼓樓全為木結(jié)構(gòu),分上中下三部分。頂部為四角攢尖形,頂蓋上端,嵌有陶瓷寶珠尖頂,直插云霄;中部的一層塔檐是鼓樓的主體,呈八角形,翼角飾有獸頭;下部是方形廳堂,可容數(shù)百人。大鼓樓里正有歌班在帶著孩子們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的教唱。孩子們唱著自然、勞動、以及人間友誼,細膩曲折、韻味悠長、讓人猶如喝一杯香濃的午后清茶,讓疲憊的心靈得到愜意的放松。 “飯養(yǎng)身,歌養(yǎng)心“,這是侗家人常說的一句話,也就是說,他們把歌看成是與飯同樣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當作精神食糧,用它來陶冶心靈和情cao。歌就是他們的知識和文化,侗家歌師就被認為是最有知識、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家人的尊重。他們世代都愛歌、學(xué)歌、唱歌,以歌為樂,以“會唱歌、會歌多”為榮,用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用歌來傾訴自己的喜怒哀樂。 在小黃村除了感受侗歌的美妙之外,更感受到侗家人的好客。在歡慶的節(jié)日里,攔路歌是侗家人的一種風(fēng)俗,侗家人用歌聲和笑容迎接客人,用歌聲和美酒款待客人。月明的夜晚,侗家的年輕男孩子會跑到心儀女孩的窗下,行歌坐夜,如果窗戶里傳出男孩和女孩的歌聲,說明兩人的心兒走到了一起。侗家人在農(nóng)忙時節(jié)一邊打著谷子,一邊節(jié)奏自由、和聲完美地對著藍天白云唱起贊揚豐收的大歌……我還聽到一些侗家女人垂著頭、低著眉,低低淺淺地唱著悲傷的大歌,聲音雖不是那么明亮,卻那么溫潤,慰藉著心靈。 圍繞藤甲,歪寨村人還衍生出了藤甲舞、戰(zhàn)爭舞及遷徙舞等。當歪寨村的村民穿上藤甲起舞時,威風(fēng)凜凜,讓觀者不由地為那宏偉的氣勢而贊嘆。 平坦大公路。寨里人們的生活越過越好,農(nóng)用車,摩托車,小汽車都進入寨子人家。從家鄉(xiāng)的門口就可以直接就可以上公路行駛,節(jié)省著時間,更享受著現(xiàn)代化帶來的種種好處。吃著家鄉(xiāng)土生土長的包谷豬rou和綠色蔬菜晚餐,再到劉家大河邊散散步,看著公路兩側(cè)的樹木和田野,呼吸著混雜著綠樹青草甘甜味的清新空氣,這不就是今天人類向往的交通方便,自然風(fēng)景又好世外桃源嗎? 有苗、侗、土家、布依等民族銀飾、器物、刺繡…… ,孩子們一雙雙求真求知的眼神、一個個努力往前探出的小腦袋、一雙雙奮力踮起的雙腳,無一不透露出孩子們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熱情。 觀賞民族飾品之間,叮叮咚咚環(huán)佩搖曳聲間,四周亮起了一片濃艷的色彩。那是斑斕絢麗的衣裙在眼前晃來飄去,們穿著強烈色彩組合的衣物走進了會場。睜大眼晴細看那一剎那,令人猛地一震,驚愕天地間竟會有這樣的色彩搭配,這些民族的衣服各有鮮艷,一種無視一切的大膽?;椚缏?,如堆如砌,仿佛要把一切的一切都盡描在這一身的衣裙上。那些花飾圖案,或花草藤蔓,鳥獸魚蟲;或圓形方塊菱形三角;或半弧星點,直線曲紋……抽象如幾何圖形,又像牽連著遠古如神秘的半弧月亮,卷紋白云…… 眼晴目不暇接,耳朵四周又響起了細膩悠遠的聲響,是大自然風(fēng)雨的呼吸、還是大森林百鳥的鳴叫?閉上眼晴,仿佛看見了早晨的雨霧洗亮了青瓦,寨子里升起了炊煙,青青綠葉和清沏見底小溪邊的蟬兒與鳥兒爭鳴……這是多聲部的水族歌,也是山與水的和聲,帶給我們坦誠而親切地傾述。 苗家少女的反排木鼓舞跳起來了,男男女女們扭著這‘東方迪斯科’,踩著鼓點,無拘無束自在搖擺,跳出苗家人的灑脫和剛毅,跳出苗家人金秋的田野,種有稻米,也有小麥、綠豆……蘆笙低沉清醇,歡快激揚,奏出了苗家的喜悅,苗家的歡暢。 珍貴的“百鳥衣”穿在了美麗的土家少女的身上,你聞到稻田里泛著泥土的清香了嗎?空苗家中花草的香苗家了嗎?她們一路踏著形似錦雞的舞步,古老與現(xiàn)代,伴著一路的山風(fēng)竹語、碧波清河,我們與歷史如此接近,如夢如幻。 這地戲表演質(zhì)樸簡單,雖然沒有大音響傳來的樂曲,燈光旋轉(zhuǎn)晃動,更沒有l(wèi)ed制造的視聽效果,但就是這種贊美忠臣良將忠義報國的金戈鐵馬的征戰(zhàn)的地戲,演員對著藍天、白云、大地,憑借著簡單臉譜描摹的忠臣良將,用樸素的道具呈現(xiàn)金戈鐵馬的征戰(zhàn),一句高亢的唱詞、一舉手一投足,贊美忠義、頌揚報國,就是這種最樸素的情感,也能將觀眾情緒激發(fā)提升到高潮。 來到安順,看一場原汁原味的當?shù)卮逭貞蜓莩?,從地戲中感受民風(fēng)和傳統(tǒng),會讓人對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理解和傳承多一份直觀的感受。 不管是哪一分支的民族,在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大家庭里,和睦相處,共生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