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還活著~
這是一個單章。 長求總的話,可以簡單概括為開了本網(wǎng)游題材的新書,這本還在寫,稿子攢夠了就發(fā)。 嗯……下面我來擴寫一下,順便為自己申辯兩句。 其實辯駁和解釋什么的,都很無力,這就像男女雙方吵架時,一旦男人鐵了心,無論女人說什么在他看來都是無理取鬧。反之一旦女人鐵了心,男人說什么都是花言巧語一樣…… 但我覺著吧,該說的還是要說,分享一下心路歷程。 …… 先說。 那天發(fā)完單章后我換了種碼字的方式,用筆寫。 大多數(shù)時候是閱讀了實體書,或是看了和里的經(jīng)典演講后有了靈感寫寫劇情,所以稿子積累的很慢,這一點跟我筆力不夠有關。尤其是對一個更擅長“編?!焙汀霸於巫印钡娜硕?,設計氛圍的變革實在太難了。 但終究在寫不是么,網(wǎng)文這東西就跟學車一樣,沒親自上去試過,哪怕科目一滿分也無濟于事,我老爹怎么說也開了七八年車了,現(xiàn)在依舊無法對車前和車后的距離有個直觀印象,倒車入庫永遠要副駕下去指揮著來。 天賦不夠的我現(xiàn)在也差不多處于這個水平。 作者覺得夠了,點到即止,讀者感覺沒講明白。作者覺得沒點透徹,多加解釋,讀者覺得在水字數(shù)……一個把作者感動到淚奔的情節(jié),在讀者看來卻滿紙尷尬,這就是主視角的狹隘,也是大多數(shù)作者的差距所在。我?guī)缀趺刻鞂χ鴒rd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總之還要練習,但練習的方式絕不是閉門造車,這一點就像最好的學習地點永遠是教室,而不是你自認舒適且自律的家一樣,氛圍和心態(tài)完全不同。 對一個作者而言,的“作家頁面”就是所謂教室。 所以我又開了本書。 的稿子攢了20章左右了,計劃第五卷寫完后再開始發(fā)。 …… 然后說說新書,名字就不說了,一本很俗的網(wǎng)游,我就不用關鍵詞提煉了,那樣會顯得沒有新意。 說是“新書”,其實同樣很早前就寫了。是畢業(yè)那年投職文案策劃失敗,無聊時自己熬了好幾個通宵寫了份游戲設定,加了一大堆捏他和致敬橋段進去……結果后來全成了里的回憶內容。 姑且可以當做的番外來看? 游戲現(xiàn)實大概91開,這一點或許爭議較大。 我倒覺得游戲這東西脫離不了現(xiàn)實,看現(xiàn)在的游戲文化就知道,七年前寫游戲的人哪兒接觸過什么主播和自媒體?同理,七年前誰敢想象e3上會有大廠說“我們今年做了個手游,還是倍兒香的炒冷飯”……還不得被口水淹死? 游戲是時代產物,必然要書寫環(huán)境和背景,并且游戲與人、與社會之間的摩擦也是必不可少的,不應該被完全舍棄。 然后,既然是“新書”,那就會避開很多雷區(qū)、毒區(qū),必然會寫的畏首畏尾。但依舊保留個人風格,比如說各種梗,比如說不虐主的情節(jié)反轉,又比如埋藏不深的細節(jié)和伏筆。 10字底稿,進入不可名狀的賢者狀態(tài)會少一些。 …… 然后是一些廢話。 其實抱著“開一本簡單的書練練筆”這種想法開坑的行為,先前也有過,同樣是偷摸在寫,而且那段時間摸魚摸得很爽,大概是在里不能寫的東西全寫出去了,所以順帶這本書也文思如涌。 但那本書沒幾個人發(fā)現(xiàn),書評區(qū)至今荒蕪,就給了我一種“摸魚不會被發(fā)現(xiàn)”的信號。 可這次不一樣,我才寫了沒幾天,書評區(qū)就淪陷了……清一色的質問,似乎我前一篇單章完全沒講清楚。 別的作者開新書都有老讀者保駕護航,至于我……我沒選擇這么做。 沒底氣。 畢竟欠你們一個完整的結尾,這話也沒法開口。 我甚至yy過一個場景,某天你們聽說某本網(wǎng)游火了,興致勃勃地點開一看,握草????這不是那本撲街書里的游戲嗎,難道說作者和夏牧訸那個撲街y過?然后一看作者名字……驚了!這家伙啥時候偷偷摸摸開了本書!還這么好看! 啊……想想就要shuangsi了。 但yy畢竟是yy,可能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此舉不外乎“太監(jiān)跑路”之流。 我也由此理解了大多數(shù)作者為什么要開小號的原因了。 最后再次感謝riolx同學,如果沒有你,應該不會有這篇單章,寫完后我才意識到它很有必要,起碼告訴那些在期待的人我還活著,不是卷鋪蓋跑路了。 嗯……就這些,碼字去了,有什么跟我聊的,就發(fā)在這兒吧,一如既往地不看評論區(qū)。 s:書友們,我是夏牧訸,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支持小說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閱讀模式。請您關注微信公眾號dazhuzaiyuedu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