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順應時勢?
荀彧冷哼,沒有回話。 程昱道:“丞相本來已經決定,等封王以后,免除四州百姓歷年所欠的賦稅,推行新的政策,就因為你,上千萬的百姓,都要跟著吃苦了。你就好好的守著天子吧,或許有一天,真的能中興漢室。” 滿朝的文武,都怒視荀彧。 就因為荀彧的反對,他們的高官厚祿,全都要泡湯了。 荀彧追上程昱,道:“不稱王,也可以免除賦稅???” “荀文若,直到今日我才發(fā)現,你真的很天真!” 程昱丟下一句話離開。 郭嘉走過來道:“若要免除賦稅、推行新政,必須要讓丞相稱王!” “為何?” “因為丞相不會把這么大一個功勞,給有名無實的天子。你也醒醒吧,漢室要亡,誰也挽救不了。你再固執(zhí)下去,滿朝文武,都得給天子陪葬!” 荀彧的內心是糾結的。 他想力挽狂瀾,保住大漢朝,又想免除四州百姓歷年所欠的賦稅,推行新政,給百姓富足的生活。 猶豫了幾天... 郭嘉建議曹cao,不要管荀彧,該稱王稱王,該推行新政推行新政。只有徹底的改革,才能讓百姓積極的耕種,才能富國強兵。 曹cao顧念與荀彧的君臣之情,不忍傷害。遂任命荀彧為司隸主簿,與天子一起,前往長安。 一路上,荀彧看到田地荒蕪、尸骸累累,越來越多的百姓,往揚州的方向走。荀彧問老者,為什么不種地?老者回答,兒子死了,女兒被送去洛陽,嫁給異族人,家里就剩下自己,還欠官府一大筆的賦稅,即使沒日沒夜的勞作,也活不了命。 還有的異子相食,茍延殘喘... 幾百里走下去,沒看到一塊糧田,一個青壯。全是老幼相扶,前往揚州。 荀彧告別天子,回許都拜見曹cao。 “丞相?!?/br> “文若,你怎么又回來了?”曹cao和眾臣正在商議稱王的事。 荀彧拱手道:“請丞相稱王,免除四州百姓的賦稅?!?/br> “你想明白了?” “想明白了,只有丞相稱王,推行新政,才能給百姓們活路?!避鲝獢蒯斀罔F的道。 “好好好...?!?/br> 曹cao上前握住荀彧的手,笑道:“有文若的支持,我就放心了。” 建安六年八月,曹cao在許都稱王,號魏。再以魏王的身份,廢除舊制,免去百姓歷年所欠的賦稅,推行新的惠民政策。 然后統計各州郡的人口,凡十三歲以上,十六歲以下。五十歲以上,六十歲以下,必須接受地方官府的安排,統一屯田,種出的糧食,官民二八分成(官府占兩成,百姓占八成)。 其他老弱,免費給予土地,種出的糧食歸己有。 十六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百姓,必須從軍。與駐守在豫州、兗州的十四萬正規(guī)軍,及洛陽城的十萬義從軍,參與屯田,所得糧食歸官府。 如此,曹cao的治下,才算有了一線生機。 揚州。 壽春南校場。 呂布檢閱完新軍,與徐庶商議改造武器的事。 為什么要改造武器呢?因為現在的小型突火槍和大型突火槍,都存在極大的缺陷。 小型突火槍,射程為三百米。 大型突火槍,射程為五百米。 打出去的子彈,沒有固定的目標,只能傷敵,很難殺敵,更不能穿透敵人的重裝鎧甲。 徐庶建議道:“應該再研究出一種武器,射程遠、殺傷力強??梢栽谖灏倜滓詢龋瑴蚀_的殺死敵人。” “不是有手雷和紅衣大炮嗎?”呂布問。 徐庶道:“主公,手雷是近距離投擲武器,攻擊范圍在百米以內,敵人的騎兵,眨眼就能沖過來,根本阻止不了。而紅衣大炮是重裝武器,攻擊范圍在千米以內,如果敵人離開了這段距離,我們的炮團想要挪動位置,太艱難了。我懇請主公,督促科技院,再研制出一種新的武器,能將敵人一擊斃命?!?/br> 呂布苦笑道:“元直,能將敵人一擊斃命的武器,非一朝一夕可以研制出來,你應該想想,怎么利用有限的武器,發(fā)揮出超強的戰(zhàn)斗力?!?/br> “這...卑職當然會想,但是...?!毙焓転殡y。 呂布也知道,僅靠小型突火槍和大型突火槍,很難阻擋敵人前進的腳步。尤其是在敵人穿戴重裝鎧甲、連面罩都是鐵制的情況下,射出去的散彈,根本不能殺敵。如果碰上像虎豹騎那樣的軍隊,防御力和突擊速度,都十分的驚人,那第一軍的將士,必會遭殃。 呂布考慮了一會,道:“我會讓科技院研制出最新型的突火槍。在此之前,先打造五百門小型紅衣大炮,分配到各步兵旅,他們的射程應該在五百米左右,只要發(fā)射實彈,必能殺敵。” “多謝主公。” “可是這種大炮的炮管,有好幾百斤重,加上承載炮管的車架和車輪,有一千多斤,會拖慢部隊的行軍速度,只適合于在靠近官道的地方作戰(zhàn)?!?/br> 徐庶應道:“卑職明白,一定會好好利用這些大炮。” “嗯。” 呂布道:“最近各方諸侯,都相繼稱王。連劉備也不例外,號稱襄陽王。我們的官員,有些按捺不住,想讓我也稱王。你對這件事情怎么看?” 徐庶微微一笑,一字一頓的道:“很簡單,順應時勢!” “何為時勢?” “曹cao把天子送去長安,廢除舊制,改革新制,將一切的的過錯歸于漢朝,使得漢朝的威嚴蕩然無存。百姓雖不至于痛恨漢朝,卻也不會抵制新的政權建立。這便是時勢。” 說白了,他也支持呂布稱王。 呂布緩緩起身,走到一旁:“其實稱王稱帝這種事,沒有必要刻意而為之。如果我們能消滅各方諸侯,給百姓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即使我不進位,在百姓的心中,也是唯一的王。如果因為自己的私欲,逆天而行,不但會擔負反賊的罵名,還會被敵人抓住攻擊的把柄。再說,稱王要修建王宮、舉行封禪大典,我們現在哪有那個時間?” “等我消滅了曹cao,控制天子,由天子禪讓,不是更名正言順嗎?” 呂布知道,古往今來的皇帝,都是由上一屆的天子禪讓,只有獲得天子禪讓,才是名正言順的皇帝,更容易讓百姓接受。 如歷史上的曹丕,就是由漢獻帝禪讓,一直是中華的正統。而孫權和劉備,一個被曹丕封為吳王。一個頂著大漢皇叔的老臉,強行建國,實際上劉備的做法,就很不符合規(guī)矩。既然忠于大漢朝,為什么不以大漢皇叔的身份,消滅曹丕,還政于天子?為什么要在一個偏遠的地方建立蜀國?要知道那個時候,漢獻帝還沒死呢,誰準許你建國的?可見在劉備心里,根本就沒有扶立漢朝的想法。 言歸正傳。 鑒于稱王的時機未到,呂布堅決反對稱王。 徐庶也被呂布說服了,點點頭,道:“好吧,我會轉告朝中的大臣們,不要再勸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