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jié)
薛跡搖了搖頭,“也沒有那么苦?!?/br> 佩蘭帶著人退了下去,長寧道:“昨夜,一時情動,未來得及準備這些。不過,以后這湯藥,怕還是免不了?!?/br> 薛跡這才明白過來,他喝的是什么,她這話的意思是,以后還會召他侍寢?他忽而想起前些日子薛晗也曾喝過,又想起昨夜,最后關(guān)頭,她并未讓他留在她身體里。薛跡收回思緒,“只要跟在陛下身邊就好,我并無子嗣之盼。” 午間,長寧有些犯困,讓他陪她休憩一會兒,薛跡躺在她身旁,聽著她平勻的呼吸聲,他輕輕靠近,只覺得就這么看著,心里都是歡喜的。 按著宮中規(guī)矩,皇帝元日要同君后一同用膳,佩蘭在外提醒了一聲,長寧醒了過來,見薛跡有些悵然,“陛下要去立政殿?那我先回去了?!?/br> 長寧卻并未允他,只道:“朕用過膳便回來?!倍笞屌逄m去準備膳食,讓宮人好好照顧他。 立政殿,蕭璟坐在桌前等著,他以為她得了新人,今日不會來了。他自飲自酌,許是心事太重,沒多久便醉了,醉意朦朧之時,他看著長寧走了過來。 蕭璟連起身參拜的禮儀都拋之腦后,又滿滿地飲了一杯,他正要再倒上,酒杯卻被長寧握住,連同他的手,明明這寢殿中溫暖如春,可他的手卻冰冷刺骨,長寧將那酒杯從他手中奪過來,“別再喝了……” 蕭璟卻將那酒杯搶過,狠狠擲在地上,他分不清眼前人是真的還是幻覺,他也不想分清,可那皺著的眉,緊抿著的唇,都在告訴他,她過來了。他起身捧住長寧的臉,放肆地吻了過去,他伸手解著她的衣帶,唇在她脖頸間印下一個個痕跡。 長寧推拒著他,他緊緊抱住長寧,下巴擱在她肩窩上,質(zhì)問道:“那個男人就這么好嗎?你喜歡他還是愛上他了?” 長寧不知道他這番模樣,究竟是真情流露,還是又在做戲,就算是真的,就算他介意薛跡的存在,那又如何,他也是蕭家人,想的是他們蕭家的謀逆大業(yè),兒女情長當舍則舍,這不是他當初說的話嗎?只要她有一絲松懈,蕭家便會送她入萬劫不復之地。 長寧扶著他的身體,“你醉了,我讓玉林進來服侍你?!?/br> 蕭璟確實醉了,若是沒醉,他定不會容自己說下這些有違身份體面的話,“他有多好,比我好嗎?不過是個十七八歲的毛頭小子,他知道怎么讓你快活嗎?” 見長寧不回答他,他的話語更是沒了體統(tǒng),似乎那個一向溫雅矜傲的君后,只不過是他的皮相,而骨子里的,是一個執(zhí)拗陰狠,快被嫉妒逼瘋了的男人。 “你可知道,你去衛(wèi)淵清那里時,我心里都在想些什么,我徹夜難眠之時,腦海中卻全都是你們顛鸞倒鳳的場面!你和他也像和我這般耳鬢廝磨,縱情恩愛過嗎?還有現(xiàn)在那個男人,薛跡,你留他在紫宸殿侍寢,你可知道我是什么心情!你故意為之是不是,你故意逼我發(fā)瘋!”蕭璟的眼眸赤紅,眼淚倏地滴落,砸在長寧的脖頸邊。 紫宸殿以往只有他留宿過,連衛(wèi)淵清最受寵時都不曾有,他一直以為自己在她心里是不同的,就算隔著那么多的誤會,年少時的情意總能在她心上留下痕跡。而她卻讓薛跡留下了,薛跡的事,賢君等人自不敢打探到紫宸殿,可卻瞞不過他。 長寧蹙著眉,感受著他的唇又在她脖頸間作亂,他的手不知何時,已經(jīng)將她的衣帶解開,長寧衣襟大敞,蕭璟兩三下便將她外袍除去,跌跌撞撞地推著她往榻間走去。 ———————————————— 長寧將蕭璟安置好,再回紫宸殿時,已經(jīng)將近子時,她以為薛跡定然睡下了,可卻沒想到他獨坐在榻上正等著她。 瞧見她回來,他立刻起身朝她走過來,眸中有驚喜之色,似乎沒想到她還會回來??煽吹剿行┢v,薛跡擔憂地問道:“可是出了什么事?” 長寧將外袍褪下,薛跡順勢接了過來,他見長寧并不想說,也就沒再追問,回頭間,瞧見她脖頸間的紅痕時,他整個人僵在原地。 是啊,她去了這么久,而這后宮之中,敢無視規(guī)矩的人,怕也只有君后了,那才是她名正言順的夫。 長寧倒在榻上,腦海中都是蕭璟的那些話,未曾察覺薛跡異常的神色。過了一會兒,溫熱的絹布擦拭著她的額頭,她睜開眼看著他,薛跡將絹布又收了回去,“陛下從殿外回來,額上出了汗?!?/br> 長寧將心事放下,她本就不是會為難自己的性情,對世事一向看的豁達,拍了拍身側(cè),示意他躺過來,薛跡偎了過來,長寧探身吻在他額上,他一怔,長寧輕聲道:“今日是朕疏忽了?!?/br> 薛跡只覺方才心中生出的一些委屈,都消散在了額頭上不帶欲‖望的一吻中。 第二日薛跡才回了福禧堂,只是他剛回來,冊封的圣旨便到了,他領了旨,卻還有些懵然,御侍?長寧并未同他提起過,他對這些虛位也沒什么奢望。在紫宸殿的這兩夜,他什么都沒想,眼里只有她一人,原來在他不知道的時候,她便已經(jīng)準備好冊封他了嗎? 佩蘭見他還愣著,忙道:“御侍還等什么,快接旨吧。” 薛跡將圣旨接下,佩蘭身后的宮人,又捧了御侍的服制和束發(fā)的銀冠過來,那發(fā)冠極其靈巧,蒼竹的紋飾透著古樸與淡雅。 他是知道的,夏朝后宮等級森嚴,君后的發(fā)冠為金,旁人不可逾越,君至侍卿皆為玉冠,常侍以下只可以銀冠束發(fā),以示恭敬。 佩蘭笑著道:“御侍這發(fā)冠形制,是陛下昨日親自吩咐的,連夜打制而成,并非一般?!?/br> 她這兩句話,是有意告訴他,雖只是御侍的品級,但陛下待他與常人是不同的。 而許久之后,薛跡拿起這發(fā)冠問長寧為何選了蒼竹之形時,她從身后抱住他,輕聲道:“我第一次見你時,你跪在御花園中,脊背挺得筆直,腰身緊束,便如同這蒼竹一般,傲然挺立,寧折不彎?!?/br> 第21章 爭執(zhí) 佩蘭等人走后,薛晗才敢起身,走…… 佩蘭等人走后,薛晗才敢起身,走到薛跡身前,有意打趣他,“兄長消失這兩日,回來便是陛下的御侍了,不知道除夕那晚,兄長去了哪里?” 薛跡見薛晗面上并無疑惑之色,顯然是對他冊封之事早已知曉,他這么想著,也問了出來。 薛晗道:“元正那日,我去君后殿中請安,佩蘭女史便帶著人過去,將陛下冊封你為御侍之事曉諭六宮?!彼肫鹉菚r其他君卿看他的眼神,至今心有余悸,“你可不知,賢君他們聽了這消息,只差要當場殺人,還好我命大,能活著回來?!?/br> 林順在一旁忙道:“主子可別說這些話,不吉利?!彼制沉搜E一眼,只覺他的命可真是好。那御侍服制和發(fā)冠,都由人仔細收好,陛下甚至還賜給了他兩名新的宮侍。 薛跡正思索著薛晗說的話,回神時卻見他盯著自己瞧,“你在看什么?” 薛晗又上上下下打量薛跡一番,“我總覺得,兄長似乎哪里不一樣了?!?/br> 薛跡臉色一紅,手指緊緊攥著圣旨,“你胡說些什么?!?/br> 薛晗認真道:“我也說不上是哪里,只覺得從眼睛到神色,都和之前不同?!?/br> 薛跡不想與他繼續(xù)談論此事,敷衍幾句,便回了自己房里。 四下無人之時,林順忍不住同薛晗埋怨,“大公子他只是您身邊的媵侍,可如今卻成了陛下的御侍,您心地純善,之前不是還有意讓他侍寢,可他當時不說,如今又不聲不響的爬上了龍榻,奴才真怕以后他得了寵,反而會欺壓您一頭。” 薛晗不喜他說這些,“兄長只是脾氣不好,平常時候待我都沒得挑,你莫要說這些。更何況,你又不是不知道,為陛下侍寢的事,我是不行的。更何況陛下想要什么人,哪里又由別人能做主,為何這事要怪到兄長頭上。這后宮里總有人得寵,為何那個人不可以是兄長呢?” 林順撇了撇嘴,“主子難道忘了那天正君說的話,他臨走之時可是再三告誡您,看緊了大公子,誰曾想,連一日不到,就……” 薛晗想到自己父親,也覺得頭痛,只覺得這時候若是他得了消息,定在府中捶胸頓足。薛晗現(xiàn)在無比慶幸自己沒有將未能侍寢之事說給他,不然只怕當夜便不得安穩(wěn)了。 薛晗搪塞幾句,“總之,兄長得寵,我定然也不會吃虧就是了。” 而立政殿,蕭璟宿醉剛醒,他揉著眉心,靠坐在床頭,神志回籠幾分,昨夜的記憶也跟著漸漸清晰,他想起自己抱著長寧說的那些話,對長寧做的那些事,只覺顏面盡失,扶著額又躺了下去。 玉林走了過來,輕聲道:“殿下醒了?” 蕭璟悶悶不樂,“嗯?!倍笥謫柫艘痪?,“陛下昨夜什么時候離開的?” 玉林道:“昨夜殿下醉了,是陛下在照料,離開時已近子時?!?/br> 蕭璟現(xiàn)在想到和長寧有關(guān)的一切,便想逃避,恨不得自己找個地縫鉆進去,他一向自持身份,何曾說過那樣不體面的話,更不必說,昨夜他為了證明自己比薛跡強‖上許多,將她壓到榻上,纏著她,取悅她,他摸了摸唇角,似乎還能回想起她受不住之時,手指深深陷進他肩頭的肌膚里。 他還偏要用晶瑩濕潤的唇瓣去吻她的唇,惹得她一陣躲閃,一口咬在他肩膀上。 蕭璟想到這里,伸手去觸肩頭,忍不住“嘶”了一聲,原來都是真的。 玉林瞧著他越來越紅的臉頰,擔憂地問道:“殿下,您沒事吧?要不然奴才去請?zhí)t(yī)來給您看看?!?/br> “不必了?!?/br> 玉林提醒道:“冊封薛御侍的圣旨已經(jīng)送到福禧堂?!?/br> 蕭璟聽他提到薛跡,臉上的紅潮慢慢消退,“本宮知曉了?!?/br> 玉林不解道:“陛下若是真的寵愛薛御侍,為何讓他仍居舊處?僅賜了兩名宮侍照料呢?!?/br> 蕭璟淡漠道:“薛跡為庶子,初次冊封必定為低位,只能居于其他君卿偏殿中,福禧堂雖小,但讓他留在薛晗那里,比去其他人那里更安全一些,她這么做,不過是想保全他,也更在乎他而已?!?/br> 元正給假七日,長寧倒是難得清閑,這兩日她既沒去后宮,也沒有傳召任何人過來,那些以為薛跡得寵的人,瞧見他又被陛下冷落,一時看不明白。而歲貢的禮物依舊如從前那般,按位份分賞到各宮,中宮的地位不可撼動,清涼殿的恩寵也未曾減少。 到了第六日,長寧去了清涼殿用膳,衛(wèi)淵清似乎與從前一樣,對她冊封薛跡一時并無反應,長寧待他也一如往日那般體貼,只是她用過膳便回去了,衛(wèi)淵清也沒有強留。 瑞祥替他心急,道:“陛下難得來一趟,主子您未免太淡然了些。” 衛(wèi)淵清悵然一笑,“你可還記得我進宮時,一年多的獨寵,讓我迷了心,以至于后來進了新人時,我仍不能適應,每每自深夜中醒來,而榻邊卻是冷的。若像你所說,薛跡不足為懼,那我又何必如臨大敵一般?!?/br> 那本是他寬慰衛(wèi)淵清的話,如今卻堵得他有口難言。 莫說后宮的男子,就連佩蘭都摸不清長寧的心思了,她幾日不召薛跡過來,難道當時真的只是一時興起。可后來,她奉茶時,瞧見長寧坐在桌前,手中拿的像是一份手稿,雖只是不經(jīng)意一瞥,可卻還是認了出來,那是先前賢君幾人被罰時抄寫的宮規(guī),而長寧手中這份,是薛跡的。 第七日之后,薛跡隨著薛晗一同到立政殿向君后請安,以往他和其余媵侍只能等在立政殿外,如今卻有了位次。 賢君來得早,坐在座上懶懶地瞧著他們兄弟二人走近,他剛酸上幾句,沒想到今日蕭璟起得早。 薛跡躬身同其余幾位行禮,衛(wèi)淵清輕輕頷首,而宋子非卻沒那么好說話,他上下打量著薛跡,“薛御侍這身衣袍倒是得體許多,不像初見之時,腰身束得緊,顏色也不莊重,立在人群中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也難怪入了陛下的眼。” 誰都知道當初在御花園里三人被罰的事,宋子非這么一說,倒像是在嘲諷薛跡當初在御花園中,處心積慮勾引了長寧,這才有今日。 其余人往薛跡身上一瞧,他今日寬袍大袖,其上的紋飾也樸素無華,但他身量高,即便是這樣的袍子著在身上,也被他穿出了飄逸之態(tài)。 薛跡不卑不亢,平聲回道:“賢君言重了,臣侍入宮之后,循規(guī)蹈矩,并無像賢君所說那般?!?/br> 賢君漫聲道:“究竟是有還是沒有,薛御侍自己心里清楚?!?/br> 薛晗忍不住想回懟宋子非幾句,可他還沒想好怎么說,云侍君便來勸和了,輕聲笑道:“薛御侍如今圣眷正隆,若是當初他有什么得罪賢君之處,即便不看薛侍卿的面子,卻也要顧慮陛下啊?!?/br> 可他這番勸和,不僅沒有將火熄滅,反而越燒越旺,宋子非氣道:“后宮之中等級森嚴,本宮為君,他只是御侍,本宮難道還說不得了?!?/br> 關(guān)行云面上似有為難之色,薛跡在心里冷笑一聲,此人對自己一向是笑里藏刀,偏偏賢君還幾次三番被他利用。 薛跡知道,他如今的處境,即便是再伏低做小,該躲不過去的,還是躲不過去,倒不如將一切扯開了。 薛跡又拱手同宋子非行了禮,“賢君身處高位,臣侍得幾句訓斥也是應當?shù)摹V徊贿^,臣侍當日去御花園時,并不知曉陛下會去,賢君當時也在,想必與臣侍一樣并不知情。而臣侍當時為媵侍,那身衣袍乃是尚衣局送來的,與其他媵侍服制相同,賢君應是有所誤會。” 昭卿忍不住嗤笑一聲,卻是對著宋子非而去,宋子非的心思他是最清楚不過了,有意守在那里等著陛下過來,薛跡那話,估計讓他騎虎難下。要么承認薛跡并無旁的心思,要么便是推己度人。 賢君住聲之后,衛(wèi)淵清說了句,“薛御侍坐吧,品級不過是虛名,既入了宮,盡心服侍陛下便是。” 宋子非看不慣他裝大度的模樣,“貴君可真是賢德?!?/br> 衛(wèi)淵清淡淡道:“比不過賢君之賢?!?/br> 蕭璟從寢殿過來,各宮君卿一同向其行禮,衛(wèi)淵清居首,薛跡排在最末。蕭璟從未曾真正留意過薛跡,對他的印象,最初是聽聞宋子非不顧身份要掌摑他,當時玉林還曾提醒,是否要留心于薛跡,蕭璟卻只是覺得宋子非難以容人,小題大做罷了。而后便是薛跡在清涼殿外落了水,那時長寧還親自去福禧堂看他。明明早有端倪,自己卻未曾放在心上,又因為蕭崢的事同長寧又起隔閡,看來倒是老天都在幫他。 蕭璟往人群中掃了一眼,薛跡的容顏雖不算最出眾的,但瞧著也算不俗,與薛晗有幾分相像,但少了薛晗的圓潤,多了些薛晗沒有的清冽之感,卻不知,他在長寧面前,又會是什么模樣。 第22章 勁敵 蕭璟未曾料到,這樣一個庶子…… 蕭璟淡聲道:“都坐吧?!?/br> 各宮君卿應聲后落座,又聽蕭璟道:“前幾日除夕宮宴,貴君與賢君籌備得極其妥當。故而本宮思量著,上元宮宴,也交由你們二位去打理?!?/br> 誰知衛(wèi)淵清卻請辭,“殿下托付,臣侍本不該推辭,但近來臣侍身子不適,精神委頓,恐擔不起這個大任?!?/br> 宋子非笑道:“難不成,貴君見陛下寵幸新人,傷心落寞之下無法安枕?”他又瞧了薛跡一眼,“也難怪貴君會這么想,薛御侍原本為媵侍,想必是在無人之處暗自用功,這才搖身一變,成了陛下的新寵?!?/br> 他這話一出,倒是讓蕭璟沉下臉來,“有些話到底該不該說,賢君應該好好斟酌,后宮君侍,自本宮以下,便是貴君為首,什么時候容你來揶揄貴君了。更何況,陛下要寵什么人,豈容你置喙!” 蕭璟這一番話不留顏面,賢君訕訕道:“臣侍知錯了?!?/br> 自從因為封君之后他言語對蕭璟不敬,被長寧冷了大半個月,宋子非便一直懼怕蕭璟,可他卻也想不通,這樣一個人,既安撫勁敵,又維護陛下新歡,究竟能得到什么好處。 蕭璟鮮少處罰于人,此刻卻是下定決心要罰他,“你一而再再而三無視宮中規(guī)矩,本宮多次容忍,你卻對自己并無約束。既如此,每日等人散去,你便跪在此地反省?!?/br> 宋子非臉色一白,他沒想到蕭璟竟然真的罰他,忙跪了下來。其余人與他一向不睦,也更不會替他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