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安南家族,韓瑗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假酒的自我修養(yǎng)、[綜漫]我要和琴酒分手、[韓娛]眼淚鬼神、白領黑心、神奇小村、系統(tǒng)教我撩學霸、[綜]學霸,在線補課、王牌雇傭兵之爆萌悍妻、重生后,我被學霸大佬纏上了、[綜]滿級大佬裝萌新
白天落幕,宮廷的議論還未結束,于此同時書院之中的舒安同樣蘇醒了過來。 不過舒安則是眉頭微微一皺,因為他差一點以為自己眼花了,沒有想到李君羨竟然出現(xiàn)在他面前。 “安玄公,陛下派君羨來說一些事情?!?/br> 李君羨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苦笑說道,事實之上他已經來不久了。 但聽聞安玄公身體似乎有一些不對勁,就沒有打擾的打算,反正想必陛下知曉也會如此的。 就這樣一直等到了現(xiàn)在,好在安玄公終于醒了,否則話他怕等回去時候城門關了。 “君羨,有什么事情就說吧?!?/br> 舒安面色上露出了一絲疑惑的神色說道,對于現(xiàn)在李君羨到來沒有太多的思緒。 好在很快李君羨小心翼翼觀察房間之外,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多余人之后,才開始講起了這件事情的始末。 “原來如此!” 當聽完了整件事情之后,舒安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明悟呢喃道。 他還以為是什么事情,沒有想到是西南的事情,不過他倒是沒有太多的想法。 原因很簡單,安南的話沒有多少的實力,若是大唐拿不下那才奇怪。 唯一可能造成麻煩的估計就只有西南的環(huán)境了,畢竟西南瘴氣可是不少,還有毒蟲毒蛇之類的。 舒安只是簡單將自己所認為需要注意的地方都說一遍。 “多謝安玄公了?!?/br> 李君羨道了一聲之后,就馬上返回了,顯然有一些迫不及待了。 而舒安看著李君羨離去的身影不由輕微搖了搖頭,希望不會出現(xiàn)太多的意外吧。 怎么說安南還是有一些底蘊的,畢竟安南一直以來可都是沒有受到戰(zhàn)亂的影響。 “阮、黎、吳、陳四大家族?!?/br> 舒安輕聲呢喃道,前世身為文科生的自己,對于安南的歷史還是有不少研究的。 主要是安南和華夏可是有著諸多的聯(lián)系,其中上千年的時間安南可都是屬于華夏的一部分。 其中歷史之上這一段時間更為稱為北屬時期,更是有著四次之多。 叛亂和收復,更是成為貫穿這歷史線的主旋律,這其中和安南現(xiàn)在這四大家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這四大家族在后世都曾統(tǒng)一過安南這一個地區(qū),一直到二十世紀,可沒有那么簡單。 原本舒安想要休息,只不過這一場意外注定是讓舒安休息不下來。 針對安南的事情,舒安同樣開始思緒了起來。 “想要對安南動手的話,至少還要兩個月的時間?!?/br> “從長安到安南的距離可是不短,還有想要秘密調集大軍同樣需要不少時間?!?/br> “不過這一次的話,倒是沒有我等師徒什么事情了?!?/br> 舒安默默想道,雖然他是提出將安南納入版圖的人,但是也僅僅如此而已。 想道了這里之后則是沒有繼續(xù)思索,突然之間哪怕是舒安都覺得自己有一些餓了。 沒有太多的猶豫,舒安則是向著食堂而去,現(xiàn)在這一個時間點的話,應該是晚飯的時間點。 書院之中依然有不少學生在教室之中補習,比如那一些尋常百姓出身的子弟。 這一些人原本就沒有多少基礎,甚至很多字都不認識,哪怕是惡補,也需要付出多倍的努力。 當來到食堂的時候,舒安目光倒是看到了一位士子借助食堂的燈火讀書。 要知曉在每一個房間之中,都有燭火這一些照明之物。 或許尋常百姓都用不起這燈火,但對于舒安而來也不算什么。 這一位士子若是尋常百姓子弟的話,那么舒安倒是不會意外,會認為是節(jié)儉。 不過舒安對于此人還是有不少印象,那就是這一位少年可是出身富貴士族人家。 “見過院長!” 少年似乎也聽到了腳步聲的動靜,看到了舒安急忙行禮說道。 “仲良可還安好?!” 舒安腦海之中浮現(xiàn)出了一道身影說道,因為眼前名字叫做韓瑗,而其父名字便是韓仲良了。 “家父尚且安好,多謝院長掛念?!?/br> 韓瑗面色之上露出了一絲激動神色說道,要知曉這可是安玄公的問候。 尋常時候父親可是對于安玄公十分推崇,否則的話也不會將他送來書院了。 “曾和令父有過幾面之緣,沒有想要轉眼仲良之子倒是這般大了?!?/br> 舒安面色之上倒是微微有著不少感慨,曾經游歷南陽的時候,他自然不會忘記南陽韓氏了。 而韓仲良父子便是出身這一個家族,雖然南陽韓氏已經不如西晉的輝煌。 但是當初讓舒安印象非常深的一點便是,盡管是沒落了,家族中人不多,但家風依然十分嚴謹。 當初他曾經和韓仲良有過一次交談,盡管比自己小上十來歲,但談吐之上十分不凡。 一開始舒安并沒有想到關于這一位韓仲良有什么成就,原因很簡單,這一個名字有一些平凡了。 他不可能將每一個這一個時代的名人都記住,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后來韓仲良也漸漸展露頭角,成為朝堂之上的中流砥柱,舒安偶然知曉也為其高興。 但也僅此而已,沒有想到這一次韓仲良竟然將自己兒子送入書院中。 別人不知曉韓瑗,但舒安對于這一個名字還是有不少的印象,是唐朝之中擔任過宰相的人物。 盡管是在后面的高宗時期,但同樣是證明韓瑗其本身的才能,可惜因為反對武則天的緣故,被誣陷謀反,最終病逝。 當然這是歷史之上,現(xiàn)在的韓瑗可是不知曉自己未來的命運隨著舒安到來而改變了。 “或許下一年的科舉倒是有希望了?!?/br> 舒安看著眼前的少年默默想道,之前看了花名冊,對于下一年的科舉他是悲觀的。 但今夜來到食堂,剛好讓他從記憶之中找出了關于這一位少年的命運。 這不由讓舒安將這一個名字暗暗記在了心底,打算讓人重點培養(yǎng)一下。 若是下一年依然高中榜首的話,那么書院的知名度必然更為廣闊。 韓瑗倒是很有希望,若是再努力努力,未嘗不可能父子同朝為官,說不定還能夠成就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