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畢竟,傳遞這種信息只能靠口口相傳,除非是不重要或者非常勁爆,又沒有牽扯高位者,亦或者有人在攪渾水,否則大多數(shù)政事的擴散范圍都不會很廣,多在本部門,或者負責此事的人內流傳,而旁人想要得知此事,只能找到知曉此事的人詢問,前提還得是對方還愿意冒著風險說。 不過,主動往外傳是一回事兒,旁人提前做了準備,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在廷尉還沒開始看卷宗的時候,副官廷尉正和廷尉平兩人就已經(jīng)開始討論此事,主要爭論就一點,這濟陰郡守是主觀惡意,還是真的不知情,主觀惡意沒有證據(jù)不判的話,是不是留下了一個郡守欺凌、強奪她人家產(chǎn)的漏洞,不知情,那連這種事情都能被騙,他做郡守,是不是也太不夠資格了? 兩人相互執(zhí)不同的觀點引用各種條文、案例進行互相駁斥,這樣的行徑完全在這兩人的職權范圍內,廷尉也沒覺著有什么意外,甚至邊看卷宗邊聽,不過,明明這兩人是在說律法的事情,可越聽,廷尉越覺著濟陰郡守此人不行。 嗯,明日的彈劾名單上必須得有他! 討論的廷尉平看上官將卷宗放到了重要卷宗當中,心里終于放松了下來。 這下可算不負人所托了! 沒辦法,梁度的父兄身份只能算中檔,他們的姻親朋友也是差不多的水平,最高的也就是廷尉平這個級別,還是少府部門里的,和負責審判司法的根本不打擾,根本做不到上班時間過來面見廷尉,且不論能不能見上面,就這么多眼睛,今天過來,明天大家就都知道你這里面搞事兒了。 私下拜訪呢,其實也差不多,年齡大的,官職足夠的過來拜訪,別人立馬就能注意到,年齡小,官職小,還不是一個部門,想拜訪門都不好進,再加上誰都不知道卷宗什么時候送過來,以及說動身為九卿之一的廷尉出力需要付多大的利,最后只能選擇次一級別,廷尉平來影響對方。 至于為何要這么麻煩,那和漢代的朝政有關,大家印象中大量百官烏壓壓幾百人站到一起上朝奏報的景象,其實是電視劇虛構的,日常的朝會不會有這么多人,只有祭祀,重大節(jié)日,又或者慶典的時候才會將百官聚集起來,而這種時候也不會討論政事,而是互相說吉祥話,流程走完后大多是賞賜和宴會。 真正用來開,也就是說政事的朝會,人數(shù)就會少人多,而且還會規(guī)定參與人員,漢朝俸祿不足二千石以上官員,沒有參加這種朝會日常資格,除非這次政事需要某個人,被上司帶過去,又或者皇帝需要了解這部分的信息,直接叫人把他傳過去之類的。 所以,即便是梁度給了父兄信件,告訴他們有這個機會,他們也沒辦法在朝堂上來個‘臣有事稟奏巴拉巴拉’,然后把濟陰郡守批成個天上地下少有的蠢貨,調動起來大家的情緒,讓所有人認為必須將濟陰郡守除官才算好的結果。 當然,往后,也就是宋明清時期也還是有部分電視劇演的朝會,人數(shù)能有四五十人左右,也會出現(xiàn)互相攻堅甩嘴炮,只是這種情況雖然有些時候對個體有利,但更容易出現(xiàn)大量的辯經(jīng)選手,比如拋開規(guī)則不談談事實,拋開事實不談談規(guī)則,拋開xx談感情,談人品,談資歷……總之,最后朝堂上肯定會變得烏煙瘴氣。 漢朝沒有朝會,自然也沒有這種情況,只是這樣也不是沒有缺點,對事務嚴重性的感知力肯定會下降一些,同時還很容易因為情感而產(chǎn)生不小的偏頗。 桑弘羊早就預料到這點,他提前寄到的信就是為了防止這點。 看完信件,漢武帝別說偏頗,想起來濟陰郡守衡朔的心情就不算多好,他將竹簡往安幾上一扔,想要直接將濟陰郡守除職,但想想此人又是自己安排上去的,又不得不將自己的決定先壓了下去,而是派人去詢問丞相竇嬰,以及御史大夫關于濟陰郡的考核。 丞相有監(jiān)察百官(包括地方),考核政績的工作,而御史大夫則負責核實丞相工作內容是否紕漏,真實。 皇帝要看的內容,自然不需要太多時間,很快,漢武帝便看到了濟陰郡守衡朔這幾年的考核,都是中等。 很正常的評價,放在旁人身上或許沒什么,但在衡朔身上,似乎就有些不太對勁兒了。 一個為了財富,能夠出動這么多人去數(shù)百里外強行結親的親,嗯…… 漢武帝不由得皺緊了眉頭。 手頭上沒有更加詳細的信息,他又沒有能聽到千里之外的耳朵可看到濟陰郡的眼睛,實在是難以判斷衡朔做的到底怎么樣。 自己手中的人還是太少了,不管是約束地方的人,還是在地方上治理的人。 漢武帝輕嘆一聲,道:“將廷尉和御史大夫叫來?!?/br> 黃門郎快速的派人前去傳報。 將竹簡收起,待這兩人過來后,漢武帝先是對廷尉問道:“濟陰郡守強行娶妻一案,你可曾看過了?” 漢武帝這么一問,廷尉先是怔了下,不知道自己這邊怎么剛看卷宗,陛下這邊就知道了? 好在不消片刻,他便想起來陛下身邊的侍中去了山陽郡,若是對方知曉了此事,提前送信回來也不是不可能,就是這樣的話—— 這里面或許還有自己不知道的內情在? 廷尉提起來十二分的精神,應道:“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