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東番一夜秋風至(九)
4500字大章,感謝各位厚愛 番膏一詞,沈有容隱約聽人說過,經(jīng)何喬遠從旁提醒很快便想了起來。 福建民間崇尚鬼神,據(jù)說舊時,內(nèi)陸地連溪洞,人民俗習蠻yin,毎遇閏歲便要糾合兇愚之徒,伏于草莽之中,屠戮旅人,再行彩畫邪鬼,買覓巫師行祭賽之事,名為采生。 原本這只是蠻夷地方祭祀邪神的手段,但到了近世又有發(fā)展,歹徒往往殘害人命后,又折割生人肢體,取其耳目臟腑之類和‘藥’,據(jù)說此種采生之藥功效各異神奇變怪,有些對房中之事大好,有些則能助人扛過大刑,還有的更說能將生魂禁錮,化為猖鬼為主人驅(qū)使行事的。 此事常發(fā)于南方,如今坊間也屢有耳聞,多是湖廣、江西和福建之地的jian惡之人所為。因為采生折割惡毒兇殘,故在歷朝歷代都是類于十惡不赦的罪行,《大明律》中甚至為此專設(shè)了一條‘凡采生折割人者,凌遲處死,財產(chǎn)斷付死者之家。妻、子及同居家口雖不知情,并流二千里安置。為從者斬。’ 而番膏也屬采生折割的一種,大抵此種行為在大明是嚴厲打擊的對象,但采生之藥在一些豪富之家卻是重金難購的東西,是以福建的一些為非作歹之輩便將主意打在了東番土人身上。渡海獵殺土人生番,將其骨rou熬作膠質(zhì),謂之番膏,內(nèi)地之人以為奇效,往往高價尋購。其實在元老院看來不過是愚昧無知的一種表現(xiàn)而已,一如后世歐洲人以木乃伊打粉入藥一般可笑。 但既然此事已屬殺人害命,且手段極其殘忍,故而一經(jīng)抓獲此類人等,也不需送去勞改,直接就給掛在了碉堡上面,據(jù)說等掛滿七日后還要挫骨揚灰拿去肥田,之所以不敢掛得更久完全是因為元老院擔心天氣太熱引發(fā)疫情。 另一方面,與嚴懲采生折割相對,生番馘首(獵頭)同樣也是嚴禁,元老院一向認為這種所謂傳統(tǒng)習俗既蠢且壞,一方面會造成漢番之民的對立,又會減少人口,元老們甚至都覺得,臺灣生番獵頭又不是為了敲骨吸髓,本地山中又多野豬鹿群,連補充蛋白質(zhì)的理由都沒有一個,實在讓人費解。 反正如今也沒人有功夫去探究原住民的風俗歷史,故而還是一刀切的做法。 一旦干犯獵頭禁令,同樣是主犯絞死,全村踏平,村民除了出首的之外全部連坐充作苦役。經(jīng)過這些月的努力,在醫(yī)療隊和軍隊的聯(lián)合‘工作’下,臺灣南部的番人的確已經(jīng)不情不愿地放棄了這一陋習,只剩下北面山中的真正生番還有待經(jīng)略司去‘移風易俗’。 很快,那處掛著尸體的碉堡便被甩在南面的道路盡頭,沈有容也就漸漸不再去想那些死人的事情了,畢竟若照明石所言這些人的確是死不足惜,以他短短兩日對澳洲人的行事來看倒是對這個說法信了八九成。 午后的安排是去左營火器工坊與澳洲人的所謂‘臺灣路經(jīng)略使’見面,澳洲人選在那里看來是真有誠意展示一些實力,也讓沈老爺也多了一份期待。 前往左營的道路一平如砥,放眼看去全是是用黑色的碎末鋪成,極其緊密。沿途所見車輛走在上面既平又快,讓曾在北方坐過騾馬大鞍車的沈有容暗暗慨嘆――這路修得,就算是京師的天街怕也沒有這般平坦。 與城中一樣,鄉(xiāng)間的道路中間依然畫著白線,每割二十左右便有許多箭頭標示著方向。路邊到處樹立著牌子,有的是字有的也是箭頭與符號,還有的直接寫著一些看起來像是形勝之地的名字,簡直讓沈老爺目不暇接。 而每個岔路口上又都有明顯的巨大指示木牌,告訴行旅此路通往何處,且上面不僅有終點地名,還有沿途鄉(xiāng)都及所距里程,實在是清楚明白得很。 “這滿路的牌子,都是為了指示道路之用?”沈有容終于安耐不住,問了起來。 “正是?!?/br> “那地上與牌子上的那些圖畫又是何意?” “與城中一樣,都是交通標識。” 見沈有容好奇,于是明石道友又逐一解釋起各種符號的意思,包括馬車與牛車駕駛執(zhí)照的考取要求也一并說了一番,沈有容的疑惑終于慢慢解開。 “真是細致入微了?!彼嗣约旱慕j(luò)腮胡子,誠心評價,然后又道,“這些都是澳洲人想出來的?” “是,這道路也是按照澳洲式樣所筑,花的人力物力不可勝數(shù)?!泵魇墒怯H眼見著這些路一條條伸向遠方,自己是親眼看著首長們?nèi)绾卧谂_灣點石成金的,自然心中惆悵不已,也對當初能夠跟隨平元老南下感到慶幸。 修筑道路的花費,就算是沈有容這樣并無多少基建經(jīng)驗之人也能明白必不會少,雖然不知道用作路面的黑色材料是何物,又是如何鋪就得如此緊密,但是路基兩邊綿延蓋著石制篦子的排水溝渠,以及路旁栽種的花草樹木都在為所費甚巨四個字添著注腳。那些樹木都才不過茶盞粗細,但關(guān)鍵是整齊成列,養(yǎng)護看得出來又極精心,每棵樹的樹干下端都有固定的支架撐持,顯系人力所為,看來光這筑路所費便要數(shù)倍于大明。 明石道友又對沈有容言到這些行道樹木及更遠些的樹林種的都是橡膠樹,是海外異種,待成材之后割開樹皮流出的汁液便能凝結(jié)成所謂橡膠,這馬車的輪子上便裹了一層,讓沈老爺大感興趣。 說話間馬車迤邐前行,沿途之上每隔里便能見到一處供行人牲畜歇腳的涼亭,涼亭旁設(shè)有水井,周圍還有不少做買賣的漢番小販。而每處涼亭不遠則必有一座碉堡,這又讓沈有容想起了大明延邊的那些墩臺,只是這些碉堡修筑得更為堅實,有些頂上還能隱隱見到大炮的影子,若是如先前那車站標示的牌子數(shù)量一般,通往每處鄉(xiāng)都的道路都是如此水準,那光這工程的規(guī)模便真要讓人嘆為觀止了。 “這樣大興土木,東番的百姓怕是過得很苦?!?/br> 其實插這話時何喬遠自己也不大確定,畢竟澳洲人在此地帶給他的‘驚喜’太多了些。 果然馬上明石便反駁起來。 “那倒沒有,百姓們都巴不得為元老院做事,就是人少了些?!闭f著他一指道路右側(cè)的大堆石子灰沙,“光這打狗川河道的治理工程,如今就有好幾千人在干,全靠了各地的移民。 “福建的移民未必都肯來做工吧。”何喬遠身為泉州土著,自然明白閩人重商的風俗,雖然僑居海外的也不少工匠,但還是做小生意的更多,為的是少幾分約束。 “的確,其中也不光是福建的移民,還有一些是從兩廣買來的流民,也有日本來的切支丹。那些人運來時個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先得在港口外的大號子營里住上一兩個月,調(diào)養(yǎng)好身子才能做事?!泵魇f起此事似在回憶什么令人難忘的溫馨記憶,復(fù)又笑道,“百姓們都說這不象是雇工用人,倒似在做善事一般了?!?/br> 何喬遠聽后不再說話,也不知是被觸動還是別的什么原因。 雖然從道路上看不到河道里的工地,但從路邊連綿不絕的石子、黃沙和挖起來的土堆來看這工程似乎極大。 眼見得一些滿載磚石、木料、竹條和麻袋的牛車整齊排列在前方路邊等候卸貨,其中有些麻袋邊緣破了,還灑出些灰色的粉末來。 港口中見過的那些能起重物的機器在此地也多了起來,而且不同于港口的人力與機器混用,此地則都是用的機器,如今靠得更近也看得清楚。 鐵制機器上一大一小的輪子轉(zhuǎn)動不停,發(fā)出如金屬碰撞的哐當之聲。旁邊似乎是個爐子,幾名戴著藤殼帽子的所謂工人正圍著爐膛忙碌,似乎是在用鏟子往那爐膛中添煤。 不時有人推著滿載工具的車子走過,他們身上沾滿泥土灰塵,但是看上去卻都神采飛揚,更是個個體格健壯,膚色黝黑,口中還哼著激昂的調(diào)子。沈有容是武人出身,也能明顯看出此地民伕較之大明的苦力并不相類,光是這一身的橫練便不知要多少rou食才能堆出來,看來澳洲人對這些民伕真的很好。 民伕們極有章法,工地上只有人拿著紅綠小旗往來調(diào)派,卻并未見到揮舞鞭子的監(jiān)工,每個人似乎都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整個工地看起來井然有序,這樣一看簡直堪比能戰(zhàn)的精兵了。 而且原本以為澳洲人不過經(jīng)營一二港口用于海貿(mào),但卻不想他們已經(jīng)深入到內(nèi)陸如此距離了,加之投入的人力物力來看,還真像是要在此落地生根的樣子,沈有容不覺心中的警覺更甚了幾分,如今東虜勢大,東番卻又添了這樣一股勢力,實在是讓人憂心。 他又看著這沿河的工地,不由得咂舌起來。這樣規(guī)模的治水工程,澳洲人要有多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更不用說修路造房……澳洲人在東番可真是下了血本了!但旋即他心中又升起一絲疑惑,這些短毛治水是為了哪般?河道治理并不是什么賺錢的套路,他們花的都是自己的銀子,又沒法貪墨,且此事明顯與之前關(guān)于澳洲人重商的形象有些不符,難不是澳洲人還要種地不成? 可這個看似可笑的念頭尚未及讓沈老爺輕笑出聲,一片綠油油的秧田便映入了眼中。 “這是什么地方?”看著眼前的農(nóng)田,沈有容有些恍惚,這田中各種菜蔬看起來長勢極好,鮮見得照管不錯,而且這農(nóng)田四周也頗為規(guī)整興旺。 “前面便是工廠區(qū),西面山坳下的是砼(水泥)土廠,前面冒著煙的地方便是火炮工廠?!泵魇炙南聫埻艘环爸劣诖颂?,乃是首長們專門開辟的莊園,謂之試驗田。” “澳洲人竟真的還會種地?”沈有容聞言大感驚訝,在福建時只聽說‘髡賊’們善技、能工,做出的許多精巧玩意也紛紛流入大陸,可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居然真的還在種地,這倒是天大的奇聞。過去只聽過腹里有開中的鹽商會自己在邊地開辟田莊,但那是為了種出糧食換取鹽引套利,可如今澳洲人自己就在販賣私鹽的事他可是瞧得明明白白,種地又是為何。 “正是。”明石卻并未理會沈老爺?shù)挠牣?,一邊指點一邊說明,“這一帶原本都是十不收一的荒地,番人不事稼穡,從來都是放火一燒隨便撒些種子了事。軍門有所不知,首長們剛開辟這處莊園時,花的一番功夫便費足了心血。” 說著他饒有興趣的將元老們是如何翻田整地,如何開溝,如何用十來頭牛拖著的鐵架子在地里犁田耕壟,又是如何運來成車的黑炭和石灰撒在地里‘肥田’仔仔細細說了一遍。沈有容仔細聽著,愈發(fā)覺得澳洲人的來意與紅夷和倭寇不同。 何喬遠一時詞窮,但見了這情形又來了興趣,“那些青苗是何莊稼?” 明石道友疑惑地看了眼何老爺,“相公不認得了?那些可都是水稻啊?!?/br> “真是水稻?怎么還都是青苗?”需知即便是兩季稻此時也早該成熟了,至少不會是這樣嫩綠,是以一開始他雖然認出了秧苗,卻不敢肯定,這才冒然加問。 “的確是水稻,不過二季稻早已經(jīng)收獲,如今是剛剛出苗移栽過來的第三季,照這長勢漢歷十月之前就能成熟了?!?/br> “什么?居然是三季稻?”三季稻他倒是隱約聽人提起過,廣南那里便有些種植,但產(chǎn)量似乎不高的樣子。他忽又省悟,這澳洲人經(jīng)營東番不久,多半是沒能趕上當初的春耕,故而以此補救的,但他的想法馬上便被明石否定了。 “的確是三季稻,說起來首長們還真是手段了得,這一年下來,一畝地居然能打近千斤的糧食,這要是在長崎老家,說出去都沒人敢信。” ‘在大明也沒人敢信?!螁踢h腹誹不已,但內(nèi)心早就震驚莫名了,道是難怪澳洲人要大興水利,真要是如此產(chǎn)量,就連種糧都是暴利了啊,卻未察覺在震驚之余自己都忘記了懷疑。 好在道路平坦,馬車很快便越過了莊園來到工廠區(qū)前,這一路行來近二十里路居然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 接下來的時間,沈、何一行就在不斷的震驚中參觀了工廠區(qū)的幾處工廠,什么遇水而凝的砼土,觀遠如近的千里鏡,潔白無瑕的骨瓷,都讓兩位老爺和他們的家丁大開眼界。 而等花了一個多小時參觀完這些工廠之后,馬車也終于拖著所有人來到本次最重要的一處廠區(qū)之前——冒著nongnong黑煙的澳洲火器工坊。 “軍門請,常首長就在里面恭候。” 參考文獻 1、《大明會典》 2、《明神宗顯皇帝實錄》 3、《晚明史》樊樹志 4、《萬歷野獲編》沈德符 5、《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75司徒何鏡山先生喬遠》 6、《明史沈有容傳》 7、《明宮史》 8、《大明律》 9、《明代歲時民俗文獻研究》張勃 10、《氣候變暖對我國南方水稻可種植區(qū)的影響》宋艷玲、劉波、鐘海玲 11、《閩書》何喬遠 12、《天下郡國利病書》顧炎武 13、《東西洋考》張燮 14、《橡膠樹種植技術(shù)》羅忠祥、龍小芳 15、《神廟留中奏疏匯要》董其昌 16、《一年種好三季稻試驗小結(jié)》溫嶺縣良種繁育場革命委員會浙江省農(nóng)科院駐溫嶺良種場科學(xué)實驗小組 17、《種好三季稻的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悼h農(nóng)業(yè)局